初一語文的課外文言文練習題及答案
初一語文的課外文言文練習題及答案
在年少學習的日子裡,大家對文言文一定不陌生吧?文言文就是白話文的提煉跟昇華。是不是有很多人沒有真正理解文言文?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一語文的課外文言文練習題及答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一語文的課外文言文練習題及答案 1
一、文徵明習字選自《書林紀事》
【原文】文徵明臨寫《千字文》,日以十本為率,書遂大進。平生於書,
未嘗苟且,或答人簡札,少不當意,必再三易之不厭,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閱讀訓練】
1.解釋下面句中加線的詞
①書遂大進 ②平生於書 ③或答人簡札
2.將"少不當意,必再三易之不厭"譯成現代漢語。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用一句話來概括這段文字的中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鐵杵磨針
【原文】磨針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小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媼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巖。
注:[媼](ǎo)年老的婦人。[杵](chǔ)棒槌。[卒業]完成學業
【閱讀訓練】
1、解釋文中加點詞的意思去: 方: 欲: 還:
2、解釋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麼
1)問之,曰:"欲作針。"
2)學而時習之
3、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一個成語來概括這段文字的中心並且說說本文給你的啟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一語文的課外文言文練習題及答案 2
(一)齊人偷金
齊人有欲得金者,清旦①被衣冠,往鬻②金者之所,見人操金,攫③而奪之。吏搏④而束縛之,問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故?”對吏曰:“殊⑤不見人,徒⑥見金耳。” ——《呂氏春秋》 [補充] ①清旦——清早。②鬻(yù)——賣。 ③攫(jué)——奪取。 ④搏(bó)——捕捉。束縛——捆綁。 ⑤殊(shū)——完全。 ⑥徒——僅僅。耳——罷了
1、請解釋下列句中的字詞意思
齊人有欲得金者 欲 見人操金 操 清旦被衣冠 被 吏搏而束縛之 之
2、翻譯下面的句子:
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故?
殊不見人,徒見金耳。
3、故事中的偷金人是個怎樣的人?用一個詞來形容。你獲得了什麼生活啟示?
(二)拔苗助長
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zhǎng)而揠之者①,芒芒然歸②,謂其人曰:“今日病矣③!予助苗長矣④!”其子趨而往視之⑤,苗則槁矣⑥。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補充] ①閔(mǐn):同“憫”,擔心,憂慮。揠(yà):拔。 ②芒芒然:疲倦的樣子。③病:精疲力盡。④予:我 ⑤趨:快走。⑥槁(gǎo):草木乾枯
1、解釋下列句中的詞義:
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 之 其子趨而往視之 其 謂其人曰 謂 以為無益而舍之者 舍
2、翻譯下列句子的意思。
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
助之長者,揠苗者也。
3、 這個故事能給我們什麼生活啟迪?
(三)東施效顰
西施①病心而顰②其裡,其裡之醜人見而美之,歸亦捧心③而顰其裡。其裡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挈④妻子而去之走⑤。彼知顰美而不知顰之所以美。【補充】①西施:春秋時代越國的美女。②顰:pín,皺眉。③捧心:託
著心口 ④挈:qiè,帶領。⑤走:跑。
1、解釋下列句中的詞義。
其裡之醜人見而美之 美 其裡之富人見之 之 堅閉門而不出 堅 挈妻子而去之走 去
2、翻譯下列句子:
貧人見之,挈④妻子而去之走
彼知顰美而不知顰之所以美
3、請用“ / ”標出下面句子的朗讀停頓。
彼 知 顰 美 而 不 知 顰 之 所 以 美
4、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古有東施效顰,今有人造美女。對“人造美女”這一現象,有人嗤之以鼻,不屑一顧,也有人認為人之常情,無可厚非。你對此現象有什麼看法?請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