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食盜食文言文翻譯
不食盜食文言文翻譯
不食盜食,出自《呂氏春秋》,有著悠久的歷史與典故,是諷刺那些所謂講仁義的`人何等愚蠢可笑。不識時務,結果只能餓死在路上。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不食盜食文言文翻譯,希望能幫到大家!
東方有人焉曰爰(yuán)旌(jīng)目。將有適②也,而餓於道。狐父之盜曰丘,見而下③壺餐以哺④之。爰旌目三哺之而後能視,曰:“子為何者也?”曰:“我狐父之人丘也。”爰旌目曰:“嘻!汝非盜邪?胡為而食我!吾義⑤不食子之食也!“兩手據⑥地而歐(通嘔)之,不出,喀喀然,遂伏而死。狐父之人則盜,而食非盜也。以人之盜因謂食為盜而不敢食,是失名實者也。
註釋
1士:學生。 2適:到……去。 3下:摘下。 4哺:餵食。 5義:仁義。 6據:撐著,趴。
翻譯
東方有一個人,名字叫爰旌目,準備到遠地去,但在半路上已經餓得奄奄一息。狐父地方有個叫丘的強盜,見他餓倒在地上,便拿來一些湯水餵給他吃。
爰旌目吃了三口以後,眼睛能看得見東西了,一看到丘,就問:“你是幹什麼的呢?”
丘回答說:“我是孤你人,名字叫丘。”
爰旌目說:“呀,你不就是那個強盜嗎?為什麼還餵我飯食呢?我是一個講仁義的人,不吃你們強盜送來的飯!”
說罷,他便兩手趴在地上用力嘔吐,嘔吐不出來,喉嚨裡格格作聲地趴在地上死去了。
說明:
這則寓言是說,爰旌目堅持廉潔方正的原則,是可敬的。但他未免過於迂執。它是諷刺那些所謂講仁義的人何等愚蠢可笑。不識時務,結果只能餓死在路上。
出處
《呂氏春秋·介立》
此書共分為十二紀、八覽、六論,共十二卷,一百十六篇,二十餘萬字。在公元前239寫成,當時正是秦國統一六國前夜。內容網羅百家,以儒,道思想為主。短小精悍,組織嚴密,善用故事說理,生動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