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是哪個朝代的
朱自清是哪個朝代的
文風屬於清雕型的,縝密細膩,有一種委婉的語調與特殊的風彩,那麼朱自清是哪個朝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朱自清是哪個朝代的?
1、出生於晚清,後來是民國時期。
2、人物簡介
(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華,號秋實,後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紹興,出生於(今)。現代傑出的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
3、人物生平
1916年中學畢業併成功考入。1919年開始發表詩歌。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出版。1932年7月,任系主任。1934年,出版《歐遊雜記》和《倫敦雜記》。1935年,出版散文集《你我》。1948年8月12日病逝於北平,年僅50歲。
朱自清的寫作特點:
為什麼朱自清的散文如此為人所推崇?主要因為他的散文具有真、善、美的品格。真,就是內容真實、感情真摯。善,是指作品表露出來的思想感情是進步的,作者是非愛憎和廣大人民群眾一致。美,當然包括很多方面,而特別為一般散文作品所不可企及的,是它的語言秀美而富有韻味,既如溪水般清澈流暢,又如橄欖般甘美耐嚼。 朱自清在散文創作中是怎樣追求真、善、美的呢?從內容看,朱自清寫的都是他親身經歷的事情。
不僅大的事情有根有據,就是一個細節,也力求真實準確。他不能容忍自己的散文中出現絲毫不真實的地方。有這樣一件事:他的《荷塘月色》裡有一句話:“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和水裡的`蛙聲。”後來有一個讀者寫信告訴他,說蟬子夜晚是不叫的。朱自清覺得自己那晚確是聽到了蟬聲,但為了穩妥起見,他還是問了好幾個人,並寫信向某昆蟲學家請教。結果大家都認為蟬子夜晚是不叫的,只是偶爾才叫。朱自清因此懷疑自己是記錯了,準備在散文集《背影》再版時,刪掉蟬叫這個句子。可是後來,他又兩次親耳聽到月夜的蟬聲,他才相信自己沒有寫錯,而一般人對月夜蟬叫的認識不準確。他為此專門寫了一篇文章,說明觀察事物之不易。
從這件事可以看出,朱自清在對待寫作內容的真實性方面,態度是多麼認真嚴肅。
朱自清散文感情的真摯更是有口皆碑。他的《背影》、《給亡婦》等,被稱為“天地間第一等至情文學”。在淡淡的筆墨中,流露出一股深情,沒有半點矯揉造作,而有動人心絃的力量。他在《論逼真和如畫》、《論標語口號》、《鍾明<嘔心苦唇錄>序》等文章裡,強調“真”“就是自然”,強調“修辭立其誠”,強調“宣傳與寫作都不能缺少……至誠的態度”。正是這種“至誠的態度”,使他把自己的真情實感,都傾注在字裡行間。而這種從心靈深處流露出來的喜怒哀樂之情,更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