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九齡與英德大坪山的傳說
張九齡與英德大坪山的傳說
張九齡(678—740年),韶州曲江人。唐中宗景龍初年進士,唐玄 宗開元時歷官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中書令,唐代有名的賢相。
開元二十一年(733年),56歲的張九齡升任中書令,擔負宰相的重 任。他忠耿盡職,秉公守則,直言敢諫,選賢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趨炎 附勢,敢與惡勢力作鬥爭,為“開元之治”作出了積極貢獻,被譽為“開元賢相”。
張九齡的五言古詩,以素練質樸的語言,寄託深遠的人生慨望,對掃 除唐初沿習的六朝綺靡詩風,貢獻尤大。黃佐《邵渴傳》中說:“九嶺以南,當開元盛世時,以詩文名者,曲江公張九齡一人而已”。
張九齡與英德頗有緣份。青年時期,他懷抱大志,由曲江赴廣州應試,路經英德,作《湞陽峽》一詩,抒寫情懷:舟行傍越嶺,窈窕越溪 深。水暗先秋冷,山晴當晝陰。重林間五色,對壁聳千尋。惜此生遐遠, 誰知造化心。湞陽峽位於北江中游、英德市以南10公里處,由湞山、英山 夾岸對峙而成,北起英城街道下張村,南至連江口鎮江口咀,峽長10公 裡,兩岸崖石壁立,如骨牌般斜疊江邊,勢若將傾,十分險要,最窄處僅 100米左右,水勢洶湧,為古代水路交通咽喉,兵家防禦要地。漢代趙佗 在南越稱王后,就於湞陽峽下游不遠的江口咀築萬人城,屯兵扼險,阻止 漢兵南下。宋代在江峽西岸修築棧道,明代曾修復。此峽以其“秀、奇、 險、幻”而聞名,江峽沿岸還有九道灣、八丈石、盲仔石、犀牛石、將軍 石等景觀,唐以來為英德著名的遊覽勝地,留下不少讚美峽谷風光的詩 篇。張九齡透過寫湞陽峽深幽險峻、景象萬千的美景來抒寫自已充滿自 信,渴望施展才乾的情懷。
而據民間傳說,張九齡曾到過英德境內的橫石塘鎮,留下了和這片土 地一樣美麗的傳說故事——
某年,張九齡不遠千里來到英州(今英德)視察。為進一步體察民 情,他來到了位於英州北部的橫石塘,這裡說遠不遠,說近不近,與英州 縣城相距20公里,北部與韶州曲江相連。到了橫石塘的共耕村,恰巧這裡大部分都是姓張的村民。俗話說,同姓三分親。雖然貴為朝廷命官,但張九齡卻不擺官架、平易近人,主動與村民拉起了家長裡短,尤其是談到族 中先祖的典故時,一下子就拉近了彼此之間的距離。當時,共耕村有許多 人家以打鐵為生,張姓的上祖還流傳下來一副對聯:生砧是鐵,鐵錘是 鐵,風箱一拉鐵打鐵。出了上聯後,一直沒有人對出下聯。當地百姓素聞 張九齡詩名,於是大膽地向他求下聯。張九齡聽罷,稍作思考,馬上對出 了下聯:人人抬轎,人人坐轎,口令一出轎抬轎。此語一出,聽者叫絕。 下聯不但與上聯呼應,還就地取材,應景而作,可謂才思敏捷。
為考察農村耕作情況,張九齡在村人的陪同下,來到共耕村附近的一 口不知名的水塘,只見水塘寬約十畝,水面平靜,清澈如鏡,而周圍又看 不到水源,聽不到水流聲響。他覺得很奇怪,脫口而出:這真是口仙水塘 啊!圍觀村民連連叫好,大家都說,以後就叫仙水塘了!張九齡叮囑大 夥,要好好利用這口塘的水資源,開荒種田,爭取豐收,過上好生活!千 百年來,共耕村人謹記張九齡的殷切囑咐,在水塘的下游開墾了大量的田 地,用水塘之水灌溉,獲得了好收成。至今,這裡仍是主要的灌溉水源, 許多村民的飲用水還是來自於這口水塘。這水塘的水是地下泉水,甘冽清甜,冬暖夏涼,水名好聽,養的魚味道也特別好!
離開村子,張九齡準備經大坪山北往韶州,就近回老家看看。大坪山 長約數公里,山路崎嶇不平,走路尚且難行,抬著轎子更加辛苦。張九齡 看到轎伕在亂石叢中艱難前行,時而轎底被大石塊所撞,於心不忍,忙叫 停轎,下來走路。隨從轉而請張九齡騎馬前行。他說,算了,馬也太辛苦 了,還是和大家一起走吧!為了減輕馬的負擔,他還命人把馬鞍扔在一 旁,讓馬輕裝上陣。如今,可遠遠看到一座中間低、兩邊高,形似馬鞍的山峰,當地人稱馬鞍山,傳說這就是當年張九齡扔下馬鞍的地方。看到隊 伍前面有人在扛著大旗開路,張九齡又想,這也不太好,本來就是到鄉村 來視察瞭解情況的',沒必要那麼張揚。於是又命人把旗子插在一旁,繼續 前行。而在插旗的地方,今天還可看到一座坐西北向東南的山峰,山峰高 約三千多米,長約一千多米,形成一條獨立的山脈,前面一座山頭突兀, 與後面山峰相連處成“凹”字形,後面山峰順勢向後延伸。村人說,到了 秋天,前面山頭如旗杆一般挺立,後面山峰樹森木綠黃相間,秋風吹來, 像極了一條旗幟在迎風飄揚,非常生動!這就是當年張九齡插下的旗子變 成的山峰。民間還傳說,當年張九齡從這裡透過時,由於這裡還沒有人 煙,時有野獸出沒,為防傷害,神明暗中派了一頭瑞獸麒麟在此守候,沿途保護,使張九齡得以順利回去。後來,為保一方平安,神明便令麒麟在 此無限期的駐守,直到今天,人們還把橫立在大坪山東面的山峰稱作“麒 麟山”。有心者走近一看,山體厚實,植被茂密,灰白的山石層層疊疊, 氣勢雄壯,的確像一頭麒麟。
拓展閱讀:張九齡《感遇·其一》
【原文】
《感遇·其一》
作者:張九齡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
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
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註解】:
①葳蕤(wēi ruí):草木枝葉茂盛的樣子。皎潔:這裡是形容桂花蕊晶瑩、明亮。
②欣欣:草木繁茂而有生機的樣子。生意:生氣勃勃。自:各自。爾:如此。
③林棲者:棲身於山林間的人,指隱士。聞風:指仰慕蘭桂芳潔的風尚。坐:因而。
④本心:草木的根與心(莖幹),指天性。
【翻譯】:
蘭花到了春天枝葉茂盛,桂花遇秋天則皎潔清新。蘭桂欣欣向榮生機勃發,所以春秋也成了佳節良辰。可是誰能領悟山中隱士,見到此情此景而產生的仰慕之情?花木流香原為天性,它們並不求美人採擷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