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封鎖》主題及藝術特點
張愛玲《封鎖》主題及藝術特點
張愛玲原名張煐,筆名梁京,祖籍河北豐潤,生於上海,中國現代女作家。7歲開始寫小說,12歲開始在校刊和雜誌上發表作品。接下來由小編為大家整理出張愛玲《封鎖》主題及藝術特點,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張愛玲《封鎖》內容簡介】
《封鎖》寫的是男女主角在公車封鎖的情況下與常態不同的行為,他們在公車上戀愛了,可是下車後就自然而然地分手了。
【張愛玲《封鎖》主題】
《封鎖》是張愛玲著名的短篇小說。作品以四十年代初的舊上海為背景,敘述了在非常時期因故被封鎖了的電車車廂內,一群“軟弱的凡人”的“通常的人生回聲”。他們在突然脫離了習慣的生活軌道後,一時無事可做,百無聊賴,上演了一幅人生百態圖。其中有兩個在日常生活中不失為“好人”形象的男女,竟然在這極短的時間內產生了自然而然的愛情。當封鎖開放後,他們又都恢復了慣常的生活狀態,乖乖地像烏殼蟲似地躲回“巢裡”去了。
1、張愛玲故意借在這種超現實的背景下人性本相的真實曝大,反映了人面對強大而沒落的文化背景時對文化的抗爭與屈從,展示了沒落的社會文化中人生由外來苦難帶來的內在悲劇。
小說是想在這骯髒的、不可理喻的現實背景下展示人面對沒落的社會文化時思想的脆弱、幻想的脆弱、情感的脆弱。現實文化原本如此,而這個現實又是難以抗拒的,人只有節節敗退,只能無可奈何地哀嘆,結果使生活變得沒有光亮、沒有熱情、沒有希望。而沒落的社會文化一旦為人們所接受,便構成了人性的一部分,造成了人性的懦弱、卑怯和可笑可憐,他們即使在特殊的環境中偶爾對.生命的真相有所了悟,也不可能長久地停留在這一點上,生活真相的可怕與恐怖是一般人的意識難以負荷的,於是他們只好回到紛擾的現實中去,埋頭於眼前的瑣事之中。呂宗禎不願意進入理性,他沒有了封鎖的那種環境,就連情慾的一而也沒有了。現實生活中有多少這樣的人讓真實的人性受環境屈抑著,不敢表現不願表現,然而他們也不做極惡的壞事,他們軟弱虛偽,心中卻還是有著真實的掙扎,一且給予他們一個“封鎖”的良好大環境,他們仍然能夠在外界的衝擊下回復到人性的純真。封鎖限制了人的行動自由,行動停滯了,閃躲在內心深處的慾望恰好藉機掙脫束縛,晃了出來,虛偽與真實僅一條虛線之隔。
2、人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是《封鎖》的潛主題。在張愛玲看來,人不是自己的主人,也不是周圍環境的主人,人都是現實文化的犧牲品,他們無法掙脫時代的夢魔,在強大的現實面前,豐滿的活生生的生命被扭曲為乾癟的、蒼白而平庸的服服貼貼的工具,他們只知道自己活著,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活著,應該怎樣活著。他們沒有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勇氣,只好束手就擒,不得不在迷亂的人生面前發出無可奈何的哀嘆。可見,人性是盲目而無知的,而每一個盲目而無知的人又構成了這種冷酷的、骯髒的、不可理喻的現實文化的一部分,這就是張愛玲在《封鎖》中所蘊藉的對人生的最高認識。
我們非常有必要深刻領會《封鎖》這一作品的象徵意義:人是孤獨的,人與人的心靈被有形無形的封鎖隔絕了。在有形的被封鎖的電車中會計師與女助教互訴衷腸傾吐愛意但這一段情緣不過是他或她的幻想罷了。當有形的封鎖解除後,他們又回到無形的封鎖之中,仍然是陌路人。張愛玲把玩這些瑣瑣碎碎的都市生活,將之演繹為一種文化,對都市人生活加以理解、闡釋,悟透了人性中的種種惡習,在看透他們的同時,給他們一份理解與寬容。
3、小說還表現出現實生活中的人在面對活生生的現實的時候,是無奈和矛盾的。人如果遵從了內在生命的“真”的要求,就會違反世俗的標準,就會被看作“惡”,如果戴了“偽”的假面具,就會被他人看作是“好”(善)。“世界上的好人比真人多”,也就是說這世上的“偽”人比“真”人多,但作為好人的翠遠並不願過一種“偽”的生活,因此她並不快樂。當宗禎對她作為一個“好人”的痛處—不自由、孤獨,發起進攻時,她潛意識裡反抗著:他們要我找一個有錢的女婿,我偏要尋個沒錢又有太太的人,氣氣他們。翠遠在“真我”與“好我”之間掙扎著,而當“封鎖”使得她獲得了一種現實脫離後的自在,體會到一種真愛的魅力時,宗禎的那一句:“我又沒有多少錢,我不能坑了你的一生。”的“真”話卻惹得翠遠黯然神傷。
呂宗禎為了逃避表侄董培芝要向他女兒求婚的進攻,無意間拿翠遠當了擋箭牌,面對一個自己並不喜愛的女人,一個陌生人,他可以侃侃而談,因為卸去了一切背景壓力而顯得如此率直的宗禎成了“真人”,也正是這份剝去了層層掩飾的“真”激起了這個“陌生”“好”女人的心動,宗禎從翠遠的反應裡忽然覺得自己除了‘父親”、“搭客”、“會計師”等身份以外,還有一個身份—“一個真正的男子”。他從“陌生”裡找到了“熟知”,心裡不由得湧動著一種情愫:她是你的一部分,她什麼都懂。你他莫名其妙的愛起了這個女子,這種剎那的心靈感受使得他敢於撇開一切傳統的約束,然而這畢竟是剎那,截斷了與文明傳統聯絡的封鎖時空不過是叮鈴鈴……的鈴聲連成的虛線,所有的一切都是一場不可捉摸的夢。
張愛玲的這種對傳統標準的顛覆,向我們揭示了生活在現實世界裡的人的一種無奈的生存狀態,如果你選擇了“真”隨之而來的是“惡”,如果你選擇了‘善”,隨之而來的將會是“偽”。
【張愛玲《封鎖》藝術特點】
1、小說最鮮明的`藝術特色是由象徵、隱喻的巧妙運用所營造的精巧構思以及不落案臼、負載著很多想象的意象。作品採用了一個整體的象徵,把人生的真實處境比作是一種無形的封鎖,因故產生的有形的封鎖使人性解除了在現實生活中的無形的封鎖,有形的封鎖的開放反而使人回到了無形的更大的封鎖之中。作者兩次使用電車車鈴來暗示封鎖中的環境是超現實的、是一種“真空狀態”,使封鎖之後的電車車廂這一環境獲得了超越自身的新的意義。
張愛玲還善於把抽象的東西轉化為一種新穎別緻的視覺意象,從而使抽象的東西感性化。如她把看不見摸不著但又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的沒落文化比作“柔滑的、老長老長的曲鱔,沒有完,沒有完……使人對她所處的那個“大而破”的時代獲得了一種意象化感受。同時,她還善於把她捕捉到的形象相互生髮,給人以通感意象,增加了小說的畫面感。
此外,小說中還可以看到許多具有現代意識的創新意象,如在《封鎖》的結尾處,作者寫道,男主人公呂宗楨下了電車回到家裡,剛才車上遇到的女子吳翠遠的臉已經有點模糊了,他踱到臥室裡,扭開電燈,看到了真實的自己:“一隻烏殼蟲從房這頭爬到那頭,爬了一半,燈一開,它只得伏在地板的正中,一動也不動。在裝死麼?在思想麼?整天爬來爬去,很少有思想的時間罷?宗楨捻滅了電燈,手按在機括上,手心汗潮了,渾身一滴滴沁出汗來,像小蟲子癢癢有在爬。”有人說,只可惜張愛玲就此打住了,要繼續寫下去,呂宗楨第二天清晨起來,就會變成卡夫卡筆下的推銷員格里高爾也說不定。這個“烏殼蟲”的意象就完全是現代的。
2、這篇小說充分顯示了張愛玲善於捕捉典型細節的特點,以傳神的細節描寫,表達了作者對社會對人生的深刻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