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作品《半生緣》簡介及其賞析

張愛玲作品《半生緣》簡介及其賞析

  《半生緣》簡介:

  幾個平凡的眾生男女,世鈞曼楨叔惠翠芝,一群隨處可見的都市年青人,把那一點點並不離奇的痴愛怨情,纏來絞去地在一張翻不出去的網裡演了那麼多年,也就不年輕了。而同時翻天覆地的中國近代社會種種變事:九·一八、一二·八、抗戰勝利、國x黨接管、上海解放、支援東北,只是作了他們的背景,隱隱約約給他們的故事刷上一筆動亂的底色。讓讀者蕩氣迴腸為之嗟嘆的,只是亂世裡這幾個男女的故事,一點點的痴,一縷縷的怨,脆弱的愛,捂住面孔的無奈。

  《半生緣》把張愛玲那種精妙絕倫,回味無窮的語言表露無疑,就像一窗精巧細緻的窗欞格紋,少了每一格都不成,只是放在眼裡便透著美,但到底美在哪裡卻又一時道不明。洗盡鉛華、略帶感傷的筆調,正好用來緩緩敘述這一段漫長的不了情。曼楨與世均註定的情深緣淺,世均與翠芝兩個不相愛的人結了婚。叔惠去了後方,翠芝對叔惠情深幾許,卻是“漢之廣矣,誰可泳之?”曼楨懷著自殺般的心情嫁了祝鴻才,流年似水滔滔逝去,那些曾經刻骨銘心的愛,慢慢淡去;那些曾經撕心裂肺的痛,已然遠去;而那些曾經摧肝裂膽的恨,也變得輕如飛絮。

  賞析:

  張愛玲是中國文壇的一個奇蹟,她的文字更是她親手創造的一個神化。讀完這本半生緣,心裡只剩空落落的遺憾和傷感。

  ——題記 這本書一開始就緊扣詞眼“緣”。愛情的產生,愛情來得如此簡單,如此純粹,曼楨與世均,翠芝與叔惠,僅一面之緣,便永遠將愛留在了對方那裡。這也就是所謂的“一見鍾情”吧,古亦有之,今亦有之,自己身邊也有真實的例子。 到了一定的年齡,結婚是勢在必行的。既使明知自己要娶或要嫁的人不是對方,也會乖乖地順應家人的安排,結婚生子。之後,脾氣好點的,可以相敬如賓,心不在焉地走完人生,如世均夫婦;脾氣不好的,乾脆吵鬧離婚,帶著對往事愛情遙眷戀孤獨終老,如叔惠夫婦但。更多的,是如世均夫婦那般,在外人眼裡過著幸福美滿的婚姻生活,只有在知已朋友面前才會提及婚姻的無奈與責任。而真正由愛情昇華到婚姻的,卻是鳳毛麟角。一百年前,故事發生時是這樣,而一百年後,人們還是這樣的面對婚姻與生活。於是,想到了自己,是否也會這樣的隨波逐流…… 錯過了就註定是錯過了的,人的一生就是被這樣一種抓不住看不見的緣分給捉弄了,也是被這樣有緣無份的.感情傷害了。更是被那愛著卻錯過的人折磨著。

  曼楨、世均、翠芝、叔惠以及曼璐他們都走入了婚姻,然而愛情與婚姻卻錯位了,在外人看來,他們的婚姻是幸福的天做之合,只有他們自己清楚,沒有愛的婚姻是怎樣的無奈與悵然,婚姻中沒有愛情的影子,有的只是生活的寫照,他們的愛情落在了永遠不能觸碰的地方,只能被封存著,等到白髮蒼蒼時講故事給別人聽,以回想曾經的美好時光與愛情。 書中有那麼句廣為流傳又常被借用的話,那就是“我們已經回不去了。”故事讀完讓人感到很蒼涼,書中幾對戀人是 “有緣相見,無緣結果”任何銘心的戀情都敵不過時間的消磨,那一時錯過,永生也錯過了,既使重逢也是滿腔無奈。 人生就像一場戲劇,你剛唱罷我登臺,你一轉身我上場,總是在對的時間裡碰不到對的人,空留一個背影在那裡,暗自猜想揣摩。就因缺了那麼一點勇氣,差了那麼一步的時間,你的命運被纂改,我也隨波逐流了。雖然多年的時間我們都在懷想著對方,可誰也不想再改變了。

  那你幸福嗎?想你時是幸福,不想你時是貌似幸福。 主人公世均與曼楨的故事如此,石翠芝與許叔惠也是如此。書中講到世均與石翠芝結婚的當晚,翠芝衝口而出:“怎麼辦,現在來不及了吧,你說是不是來不及了?”世均心裡也和她一樣茫茫無主,覺得他們就像兩個闖了禍的小孩。然後他們依然讓生活繼續,各懷著心事在一起生活。在世均與曼楨重逢相對嗟嘆命運的曲折時,石翠芝與許叔惠也在感嘆著緣份的奇妙與殘忍。

  故事讓人感痛快的一段時十幾年後,世均與曼楨的重逢。他們似乎天天都在期盼卻又那麼害怕相逢。經歷了重重磨難的曼楨平淡的口氣將她的遭遇一一說給他聽,他聽著也痛心,但唯有緊緊的抱住她, 十八個春天的時間過去了,半生的緣份已橫斷難續。世均心想:是的,他們回不去了,今天從這裡走出去,是永別了,清清楚楚,就跟死了的一樣”。 緣…… 緣,究竟是怎樣一個字?緣,究竟又是怎樣一種情懷?引起了世間那無數的愛恨離愁呢?究竟是什麼…… 張愛玲用《半生緣》詮釋它的殘忍與友善,不錯,緣,伴隨著生命而來,陪著生命走,最後在伴隨生命而去。 人生世事變遷,但願一切的緣份都靜如止水,不會帶給生命太多的痛楚…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