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汪倫》古詩裡的故事

《贈汪倫》古詩裡的故事

  導語:我們讀《贈汪倫》那麼久。背了那麼久。有沒想過其中的故事?下面是小編蒐集了《贈汪倫》古詩裡的故事,歡迎閱讀!

  贈汪倫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背景故事

  《贈汪倫》這詩中,蘊涵著一個美麗的故事,汪倫仰慕李白已久,因深知李白好飲酒,喜遊歷,就為李白捎去一封信,稱當地有十里桃花,萬家酒樓。李白聽後,欣然前往。結果十里桃花變成了十里外的桃花渡口,萬家酒樓實際是萬氏開的酒樓。李白被汪倫盛情所感動,臨別之時,寫詩相贈,留下了千古名篇。

  當李白走時,汪倫藉口沒有陪同上船,李白不知,當船要開時仍不見汪倫,心中不免有點傷感,如此盛情相約,見過以後,自己了卻了心願,就不再把客人放在心上。李白正在猜疑,忽然,傳來當地流傳的民歌,河的兩岸站滿了送行的村民,一邊用腳踏著節奏,一邊高唱送別的小調。這樣的場景是李白所料不及的,心情激動萬分,非常感念汪倫為他如此興師動眾,費盡心機,所以,奮筆疾書,留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由衷感嘆。 這樣的解讀是有一定依據的,汪倫能用十里桃花,萬家酒樓為由相約,足見他的智謀過人,也只有這樣的人,才可能有一般人想象不到的別出心裁的送別形式。

  《贈汪倫》賞析鑑賞

  作者: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②聲。

  桃花潭③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關於李白的《贈汪倫》有關簡介】

  天寶十四載(755),李白從秋浦(今安徽貴池)前往涇縣

  (今屬安徽)遊桃花潭,當地人汪倫常釀美酒款待他。臨走時,

  汪倫又來送行,李白作了這首詩留別。

  【《贈汪倫》重點字詞解析】

  ①汪倫:李白在桃花潭結識的朋友,性格非常豪爽。這首詩就是贈給他的。②踏歌:一邊唱歌,一邊用腳踏地打著拍子。③桃花潭;水潭名,在今安徽涇縣西南。

  【《贈汪倫》賞析鑑賞】

  詩的前半是敘事:先寫要離去者,繼寫送行者,展示一幅離別的畫面。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將欲行”表明是在輕舟待發之時。這句使我們彷彿見到李白在正要離岸的小船上向人們告別的情景。

  詩的後半是抒情。第三句遙接起句,進一步說明放船地點在桃花潭。“深尺”既描繪了潭的特點,又為結句預伏一筆。

  桃花潭水是那樣的深湛,更觸動了離人的情懷,難忘汪倫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聯絡起來。結甸迸出“不及汪倫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達了真摯純潔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麼汪倫送李白的情誼更有多少深呢?耐人尋味。清沈德潛很欣賞這一句,他說;“若說汪倫之情比於潭水千尺,便是凡語。妙境只在一轉換間。”(《唐詩別裁》)顯然,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採用比物手法,變無形的情誼為生動的形象,空靈而有餘味,自然而又情真。

  這首小詩,深為後人讚賞,“桃花潭水”就成為後人抒寫別情的常用語。由於這首詩,使桃花潭一帶留下許多優美的傳說和供旅遊訪問的`遺蹟,如東岸題有。踏歌古岸”門額的踏歌岸閣,西岸彩虹罔石壁下的釣隱臺等等。

  讀《贈汪倫》有感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三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這首詩想必大家都知道是李白在江船上即興吟誦的吧,這首詩充分說明了李白與汪倫的情意,這可是一般人難以達到的深厚情誼。

  詩的前兩句敘事說了“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正是李白所乘坐的小舟待發之時,汪倫前來送行,他一邊走,一邊唱。李白看到後驚喜不已。(“忽聞”,說明出於意料之外。)汪倫昨晚已設家宴餞別,說第二天事很多不能再送了。但現在他在百忙之中來了,還是來為我送行,怎麼不叫李白激動萬分!用什麼語言來表達?李白想起桃花潭就在附近,於是李白信手拈來,即興吟誦了一首詩。“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用桃花潭的水深與汪倫對自己的情深作對比。如果說汪倫之情比於潭水千尺,便是普通的語言,是在這“不及”二字將兩件不相干的事物聯絡在一起,有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參照物,就把無形的情誼化為有形,既形象生動,又耐人尋味。潭水已“深千尺”了,那麼汪倫的情誼有多深呢?

  我們現在的友誼能像汪倫對李白一樣嗎?我們現在的友誼很少有純潔的友誼,大多都是互相利用,感情都經不住時間的考驗,希望我們像汪倫一樣用一顆真摯的心去對待朋友!

  贈汪倫改寫優秀作文

  桃花潭上,波光粼粼,一葉小舟緩緩漂與其上。

  李白乘著小舟眺望著遠方,準備離此而去。誰知遠處傳來悠揚的歌聲,他轉頭一瞥,原來是自己的好友汪倫啊。只見汪倫一身青衣,邊跺著腳,邊唱著歌兒,遙遙望向即將離去的李白。“太白兄,請保重!”汪倫揮動著手臂,向李白依依惜別。李白抱拳,垂下頭,“請汪兄日後珍重,即使桃花潭水有千米之深,也不及汪倫兄對吾的情誼深啊!”

  小舟漸漸離去,汪倫回頭看了看遠去的小舟,拂袖離去。

  太白兄,日後,請珍重。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