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別康橋》全文簡析及基礎練習題(含答案)

《再別康橋》全文簡析及基礎練習題(含答案)

  引導語:”徐志摩的這首《再別康橋》可謂美到極點,那柳,那潭,那橋,都是夏日裡最美的風景。《再別康橋》更是將詩人對康橋的愛戀,對往昔生活的憧憬,對眼前的無可奈何的離愁,表現得真摯、濃郁、雋永,是徐志摩詩作中的絕唱。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再別康橋》全文簡析及基礎練習題。

  《再別康橋》全文簡析及基礎練習題含答案 篇1

  再別康橋——徐志摩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裡的豔影,

  在我的心頭盪漾。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里,

  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裡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寫作背景

  此詩寫於1928年11月6日,初載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號,署名徐志摩。康橋,即英國著名的劍橋大學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詩人曾遊學於此。康橋時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轉折點。詩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經自陳道:在24歲以前,他對於詩的興味遠不如對於相對論或民約論的興味。正是康河的水,開啟了詩人的心靈,喚醒了久蟄在他心中的詩人的天命。因此他後來曾滿懷深情地說:“我的眼是康橋教我睜的,我的求知慾是康橋給我撥動的,我的自我意識是康橋給我胚胎的。”(《吸菸與文化》)

  1928年詩人故地重遊。11月6日在歸途的中國南海上,他吟成了這首傳世之作。這首詩最初刊登在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10號上,後收入《猛虎集》。可以說“康橋情節”貫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詩文中,而《再別康橋》無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此詩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歐遊的歸國途中。時間是1928年11月6日,地點是中國上海。7月底的一個夏天,他在英國哲學家羅素家中逗留一夜之後,事先誰也沒有通知,一個人悄悄來到康橋找他的英國朋友。遺憾的是他的英國朋友一個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橋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過去的生活圖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現……由於他當時時間比較緊急,又趕著要去會見另一個英國朋友,故未把這次感情活動記錄下來。直到他乘船離開馬賽的歸國途中,面對洶湧的大海和遼闊的天空,才展紙執筆,記下了這次重返康橋的切身感受。

  全文簡析

  《再別康橋》是一首寫景的抒情詩,其抒發的情感有三:留戀之情,惜別之情和理想幻滅後的感傷之情。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這節詩可用幾句話來概括:舒緩的節奏,輕盈的動作,纏綿的情意,同時又懷著淡淡的哀愁。最後的“西天的雲彩”,為後面的描寫佈下了一筆絢麗的色彩,整個景色都是在夕陽映照下的景物。所以這節詩為整首詩定下了一個基調。

  《再別康橋》這首詩充分體現了新月詩派的“三美”,即繪畫美、建築美、音樂美。音樂美是徐志摩最強調的,其中第一句和最後一句是反覆的,加強節奏感,且其中的詞是重疊的,例如“悄悄”、“輕輕”、“沉默”,再者每句詩換韻,因為感情是變化的,所以不是一韻到底的。再是音尺,“輕輕的我走了”,三字尺,一字尺,二字尺,符合徐志摩活潑好動的性格,再是壓韻。所謂建築美,一、三句詩排在前面,二、四句詩低格排列,空一格錯落有致,建築有變化;再者一三句短一點,二四句長一點,顯出視覺美,音樂是聽覺,繪畫是視覺,視覺美與聽覺美融通,讀起來才會感覺好。再談到繪畫美即是詞美,如“金柳”、“柔波”、“星輝”、“軟泥”、“青荇”這些形象具有色彩,而且有動態感和柔美感。

  這三者結合起來,徐志摩追求“整體當中求變化,參差當中求異”,顯示出新月似的特點和個性,概括為:柔美幽怨的意境,清新飄逸的風格。

  這首詩表現出詩人高度的藝術技巧。詩人將具體景物與想象糅合在一起構成詩的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巧妙地把氣氛、感情、景象融匯為意境,達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詩的結構形式嚴謹整齊,錯落有致。全詩7節,每節4行,組成兩個平行臺階;1、3行稍短,2、4行稍長,每行6至8字不等,詩人似乎有意把格律詩與自由詩二者的形式糅合起來,使之成為一種新的詩歌形式,富有民族化,現代化的建築美。詩的語言清新秀麗,節奏輕柔委婉,和諧自然,伴隨著情感的起伏跳躍,猶如一曲悅耳徐緩的散板,輕盈婉轉,撥動著讀者的心絃。

  基礎練習題

  一、基礎題(12分)

  1.填空。(4分)

  撐一支 ,向青草更青處 。

  我 衣袖,不帶走 。

  2.體會加粗詞表現的意境。(4分)

  ①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②滿載一船星輝

  3.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輕手躡腳 水波盪漾 飄浮 B.柔聲細語 波光豔影 破錠

  C.力挽狂瀾 招搖過市 回溯 D.悄無生息 沉默寡言 沉澱

  4.下列加粗詞與例句中的詞意思相同的是( )(2分)

  例句:我總覺得他說話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

  A.父親忽然看見兩位先生在請兩位打扮漂亮的太太吃牡蠣。

  B.這件事辦得很漂亮。

  C.這件衣服不大漂亮。

  D.這房間佈置得很漂亮。

  二、整體感悟(6分)

  1.詩人在詩中選取了幾個意象來渲染和表現對康橋的眷戀?(2分)

  2.在最後一節,詩人說“悄悄的我走了”,為什麼要“悄悄的”?(4分)

  三、課文閱讀題(14分)

  閱讀第2~6節,回答問題。

  1.選文可劃分兩層,第一層是 ,第二層是 。(2分)

  2.由詩中內容可看出,詩人尋不著夢而流露出 的內心感受。(2分)

  3.“揉碎在浮藻間,沉澱著彩虹似的夢”。這裡的“夢”是指 (當時、昔日)的夢。(2分)

  4.《再別康橋》是徐志摩的名篇之一,多年來被人們所欣賞,試從中舉例簡析詩歌融情於景的特點。(8分)

  答案

  一、1.長篙 漫溯 揮一揮 一片雲彩

  2.①寫出河中水草的飄忽肥美 ②把星的光輝裝滿船艙,採用擬人手法,寫出夜色的美好。

  點撥:要真正理解詩歌所描繪的景物的特點 。

  3.C 點撥:A項中“飄” 應為“漂”,B項中“錠”應為“綻”,D項中“生”應為“聲”。

  4.B 點撥:要結合具體語境揣摩詞的意思。

  二、1.三個 即金柳、青荇、潭水

  點撥:“意象”即“詩人運思而成寓意深刻的事物”,要充分把握詩歌所繪景物。

  2.詩人不願把來尋舊夢這件事嚷出去,尤其是不想讓人知道自己複雜的處境和複雜的內心,此外“悄悄”也有“寂寞”的含義,這一片感情領域是屬於他自己的。

  點撥:要結合詩歌的寫作背景來理解。

  三、1.寫景 抒情 2.悲傷、遺憾、苦悶 點撥:要抓住詩人在詩歌中貫穿始終的感情。

  3.昔日

  4.如“那榆陰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間,沉澱著彩虹似的夢。”既是寫景,又是寫意,融情於景,情景交融,迷離恍惚,色彩斑斕。清泉潭底的浮藻間盪漾著染有晚霞的榆樹的倒影,美麗得如同幻覺, 使詩人遙想當年的歡樂。這些美麗的、斑駁的顏色和水草,彷彿是當年歡樂和理想的沉澱,像夢一樣遙遠,可它又在眼前。詩歌景中有情、音調柔美,被人稱道。

  《再別康橋》全文簡析及基礎練習題含答案 篇2

  再別康橋

  徐志摩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注]節選部分為《再別康橋》的第一節和最後一節。

  8.節選部分的這兩節詩在語意上同中有異,請仔細揣摩,簡要說明其異同。(5分)

  9.這兩節在節奏上完全相同,形成迴環往復的結構形式,這樣寫有怎樣的表達效果?(6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整理8.同:都表達一種依依不捨、纏綿悱惻的感情。(2分)

  異:第一節的

  輕輕在最後一節改成了

  悄悄;(1分)第一節是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最後一節是揮袖不帶走雲彩;(1分)最後一節表達的依依惜別之情比第一節又進了一層。(1分)

  9.這樣寫一唱三嘆,反覆迴旋迴環,(2分)

  強化了詩人戀戀不捨的感受,(2分)又流露出既灑脫又傷感的複雜情緒,使人回味無窮。(2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