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小故事(精選16篇)

寓言小故事(精選16篇)

  寓言故事是含有諷喻或明顯教訓意義的故事,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它的結構簡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訓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簡單的故事中體現。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寓言小故事(精選16篇),歡迎閱覽。

  寓言小故事 篇1

  田野上一株麥穗在寒風中抖索,透過溫室的玻璃它看到,一株得到細心培育的小花日子過得舒適愉快。可是它麥穗卻暴露在一陣陣的蚊子,暴風雨、暑熱和寒冷之下,它憤憤不平對主人說;“你們人類為什麼總是這樣不公平,只要迎合你們的口味,使你們看得順眼,你們對它總是百依百順,凡是給你們帶來益處的,你們卻並不放在眼裡?你的主要收入不是從地裡來的嗎?可是你瞧,土地受到怎樣漫不經心的對待,自從你把種子撒在這塊土地裡以後,陰雨天你是否給我們裝上玻璃遮擋?你是否吩咐給我們鋤草或是保暖,乾旱時節是否給我們澆水?不管我們的生長全聽任命運擺佈,可是看看你那些花,你既不能靠它們吃飽,又不能發財,它們卻不像我們麥子拋在田野自生自滅,而是在玻璃房裡舒舒服服成長,驕生慣養,如果你對我們一視同仁結果會怎樣呢?應該知道到了來年,你就能收穫一百倍。要派出運糧車隊送到京都。你考慮考慮給我們麥子蓋起寬大的溫室。”

  “我的朋友,”主人回答說:“我看得出,你沒有注意我的勞動,要相信,我主要關心的就是你們,如果你們知道,我在清除森林、給土地施肥,為你們做了多少工作這就好了。我的辛勞沒有個窮盡。可是現在沒有時間,也沒有興致解釋,多解釋什麼好處都沒有。至於風和雨你們應該向老天爺請求,假如我奉行你那聰明的勸告,那麼既沒有花,也沒有面包。”

  善良的莊稼人,樸直計程車兵,或者公民常常這樣,拿自己的境況去同別人比較,有的時候就會抱怨一通,對於他們幾乎都可以用這則故事來解釋。

  寓言小故事 篇2

  有一隻鸚鵡,離開家去看外面更廣闊的世界。飛了幾天,它又累又餓地來到了一座山林,打算暫時在這裡安身。一隻小松鼠看到了這隻來自異鄉的鸚鵡,馬上蹦蹦跳跳地跑遍了整個山林,把這個訊息告訴給所有的動物:“快去看哪,來客人了,來客人了!”動物們為鸚鵡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儀式,鳥兒們唱起動聽的歌,小鹿們翩翩起舞,小猴們為鸚鵡採來了好多好多美味的漿果,讓它吃了個飽。鸚鵡面對這一切,十分感動。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所有的飛禽走獸都待鸚鵡特別好,鸚鵡也儘自己的能力為大家做事,大家都很喜歡它。

  雖然生活得很快樂,但是時間一長,鸚鵡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鄉來。於是它向大家告別說:“這麼多天來,大家對我的照顧,使我非常感激,但我必須回家去了,希望你們多多保重。”動物們依依不捨地把鸚鵡送了一程又一程,還是不得不兩下分手了。

  過了些日子,不幸的事情發生了。這座山林忽然起了大火。這場火燒得可厲害了,烈焰滾滾,映紅了半邊天,百里之外都看得見。山林中的動物們無處逃竄,死傷無數,情況讓人慘不忍睹。

  鸚鵡遠遠地望見了這邊的大火,心中暗叫“不好”,它不辭勞苦地日夜趕路,趕到了著火的山林邊。它一次次地飛到附近的河邊,將羽毛在水中沾溼,然後把水灑向山林。也不知這樣來來回回飛了多少趟,鸚鵡累得頭昏眼花,幾次險些被熱浪吞沒,身上的羽毛也被燒焦了,但是火勢一點也沒有減弱,反而越燒越旺。鸚鵡毫不氣餒,還是不斷地灑著水。

  天上的天神看見了,就對鸚鵡說:“你也太自不量力了,憑你用羽毛灑的那一點水,是根本撲滅不了山火的,你這是何必呢,搞不好還會把自己的性命都搭進去!”鸚鵡回答說:“我知道也許幫不了什麼忙,可是我曾經寄住在那裡,那裡所有的動物都非常善良,待我非常好。無論如何,我一定要為它們竭盡全力,決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它們活活被燒死!”

  天神聽了這番話,很受感動,立即撲滅了山林大火,鸚鵡的朋友們終於得救了。

  鸚鵡的這一行為確實很值得我們學習。重感情、講信義、知恩圖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朋友、親人遇到危險或困難的時候,我們應該不遺餘力地伸出援助之手。

  寓言小故事 篇3

  只小鳥正在飛往南方過冬的途中。天氣太冷了,小鳥凍僵了,從天上掉下來,跌在一大片農田裡。它躺在田裡的時候,一隻母牛走了過來,而且拉了一泡屎在它身上。凍僵的小鳥躺在牛屎堆裡,發掘牛糞真是太溫暖了。牛糞讓它慢慢緩過勁兒來了!它躺在那兒,又暖和又開心,不久就開始高興地唱起歌來了。一隻路過的貓聽到了小鳥的歌聲,走過來查個究竟。順著聲音,貓發現了躲在牛糞中的小鳥,非常敏捷地將它刨了出來,並將它給吃了!

  這個故事的寓意是:

  1。每個在你身上拉屎的都是你的敵人。

  2。每個把你從屎堆中拉出來的都是你的朋友。

  3。當你陷入深深的屎堆當中(身陷困境)的時候,閉上你的鳥嘴!

  寓言小故事 篇4

  “嘰嘰嘰……”一群老鼠在老鼠洞裡快樂地吃著飯。

  角落裡有一隻老鼠,它是白色的',毛絨絨的,它的眼睛、鼻子、耳朵……都小小的,它總在一旁悲嘆自己太弱小,打不過貓。

  有一天,小老鼠又與另一隻老鼠訴苦,老鼠說:“老弟,山那邊有一個空心白樹幹,聽說從樹的一頭鑽進去,再從另一頭鑽出來,在中間說出想要實現的夢想,就能夢想成真。小老鼠高興地出發了。小老鼠來到山那邊,果然發現一個空心白樹幹,皺巴巴的,黑麵黑漆漆的。小老鼠有些害怕,還是鑽了進去,邊向前跑邊喊:“上帝,我要做一隻貓。”果然,隨著它的一聲怪叫,爆出一束耀眼的白光,還帶著黑黑的濃煙。濃煙散去,它醒了過來,它真的變成了一隻貓,長著灰色的長毛,眼睛閃著灰綠的光,看上去和別的貓並沒有什麼兩樣,它伸出爪子看了一下,尖尖的很鋒利,足以抓死任何一隻老鼠。

  它快活地走著,見老鼠就抓。此時它驕傲地認為它最強。誰知有一條狗發現了它,便咬了過去。它拔腿就跑,雖然逃掉了,卻掉了好多毛,尾巴也被咬掉了一塊。它哀嚎著又回到了樹幹旁,這一次它嚎叫著:“我要變成狗!”聲音陰森恐怖。樹洞又一次發出了白光,只是比上一次更耀眼。它覺得渾身被zhen刺傷過一痛,濃煙過後,它醒了過來,又變成了狗,一條灰色的狗。

  老鼠從貓變成了狗,又以為它最強了,可又碰見狼;再一次逃掉之後,它又變成了狼,可它又遇見獵人……

  終於,它變成大象,這次再也沒有誰能打得過它了,它以為可以稱霸之片森林了。誰知它突然覺得鼻子堵,要窒息了,原來一隻老鼠在裡面。它慢慢地倒了下去,怎麼也無法閉上眼睛,竟死在了老鼠的手裡。

  其實,我們不必自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空,也有他人未曾見過的美麗。為何不快樂地做自己呢?

  寓言小故事 篇5

  紐約城,12月份寒冷的一天。一個10多歲的小男孩赤腳佇立在百老匯的一家鞋店前,透過櫥窗朝裡面凝望著,在寒冷中,他禁不住瑟瑟發抖。一位女士走近男孩說道:“我的小朋友,你那麼認真地盯著櫥窗,看什麼呢?”

  “我在請求上帝給我一雙鞋子。”男孩回答。

  女士牽著他的手走進了商店,讓店員去取半打棉襪。然後她問能否打一盆水並拿一塊毛巾。很快店員取來了。她把小傢伙帶到商店的後面,脫下手套,蹲下來給他洗了那雙小腳,然後用毛巾擦乾。這時,店員也取來了襪子,她把一雙穿到了男孩的腳上,又為他買了一雙鞋子,然後捆好剩餘的襪子遞給了男孩,女士拍著他的頭說:“小朋友,現在一定感到舒服多了吧?”

  當她轉身剛想離開時,一臉驚訝的小傢伙抓住她的手,仰起臉來盯著她,眼中噙滿了淚水。他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問道:“你是上帝的妻子嗎?”

  寓言小故事 篇6

  蘇軾在一次夜讀中忽然聽到一陣老鼠啃東西的聲音。他估計這聲音是從床下傳出來的,於是用手在床上使勁地拍打了幾下,想借此把老鼠嚇跑。然而這種辦法收效並不大,僅僅安靜了一會,老鼠又不停地啃起東西來了。

  夜裡老鼠啃東西的聲音既令人心煩,又讓人惱怒,因此,蘇軾吩咐書童去捉老鼠。

  書童端著燭臺往床下一照,發現聲音是從一個被繩子繫住了口的嚴實袋子裡發出的,於是高興地說道:“哈哈,老鼠被關在袋子裡面了,它還能往哪兒跑呢?”書童小心翼翼地解開繫緊袋口的繩子,只讓袋口露出一條狹窄的縫隙,試圖等老鼠剛一露頭就捉住它。可是書童等呀等呀,不僅沒有等到老鼠出來,而且連一點響聲也聽不到了。因此,他感到非常奇怪。為了弄個水落石出,書童開啟袋口,端起蠟燭把袋子裡面照了個通亮。他發現袋中一動不動地躺著一隻死老鼠。書童驚訝地說道:“這真是怪事!剛才這袋子裡分明有一隻啃東西的活老鼠,它怎麼會突然間死去呢?如果這隻老鼠剛才就是一隻死老鼠,那麼啃東西的聲音難道是鬼發出來的嗎?”

  好奇心驅使書童進一步往下追究。他兩手抓著袋底把袋子往上一提,然後用力抖了幾下,想把袋子抖落一空,看個結果。可是袋子裡面除了老鼠沒有旁物。他只聽見老鼠落地“嘭”地一響,還沒來得及去撿那隻死鼠,卻看到死鼠突然復活,一溜煙就逃走了。

  蘇軾被老鼠的吵鬧折騰了半天,結果老鼠把他的書童弄了一個措手不及就溜掉了,因此心裡很不愉快。他恨恨地說道:“想不到一隻老鼠有這麼狡猾!它無法咬破堅固的袋子逃跑,就用啃咬之聲招人來解開袋口。當你守候在袋口伺機去捉它的時候,它卻裝死矇騙你放鬆警惕。一個小動物耍出的狡猾花招居然騙得過人,這實在是一件令人可恨的事情!”

  一隻老鼠,其體能和智慧遠不是人類的對手,但是這不等於說人類與一個弱小的對手相比,沒有自己的短處。書童因為只看到了人類具有思維能力的長處,而忽視了老鼠求生的乖巧和逃生的敏捷,所以被弱小的對手所捉弄。

  寓言小故事 篇7

  從前有一隻龍,他只有一隻腳。它好奇的問蜈蚣:我用一隻腳走路,已經覺得忙不過來了,你有那麼多隻腳,又是如何安排她們之間的出腳順序呢!

  蜈蚣答道:說實話,我從沒想過這個問題,只是自然的行走。有位女學生問于右任老先生:您的鬍子這麼長,睡覺時,是放在棉被裡!還是棉被外!

  於老回家後,一個禮拜都睡不安穩。

  心靈感悟:每個人都靠著一呼一吸之間生存下來,如果你刻意去留心一呼後一定要一吸,一吸之後一定要一呼的話,相信你一定呼吸的很累!

  寓言小故事 篇8

  表演大師有一位表演大師上場前,他的弟子告訴他鞋帶鬆了。大師點頭致謝,蹲下來仔細系。

  等到弟子轉身後,又蹲下來將鞋帶解松。有個旁觀者看到了這一切,不解地問:“大師,您為什麼又要將鞋帶解松呢?”大師回答道:“因為我飾演的是一位勞累的旅者,長途跋涉讓他的鞋事鬆開,可以透過這個細節表現他的勞累憔悴。”“那你為什麼不直接告訴你的弟子呢?”“他能細心地發現我的鞋帶鬆了,並且熱心地告訴我,我一定要保護他這種熱情的積極性,及時地給他鼓勵,至於為什麼要將鞋帶解開,將來會有更多的機會教他表演,可以下一次再說啊。”人一個時間只能做一件事,懂抓重點,才是真正的人才。

  寓言小故事 篇9

  狗悄悄地溜進肉店,趁著屠夫不留意,偷了一個豬心,轉身就跑。屠夫發現後,大聲疾呼,可那狗卻已經逃走了。屠夫罵道:“喂,你這畜牲,你記清楚,今後不論你跑到哪裡,我都會留心提防著。你偷跑了我一個豬心,卻把另一個心給了我。”

  被狗偷,是壞事,也是好事。吃一塹,長一智。失了“那心”,卻收穫“此心”,有得有失。看到自己辛辛苦苦寫出來的稿子被人偷去,還賺了錢,感到痛苦、氣憤是難免的,但除了引以為戒,還能有什麼更好的辦法嗎?

  寓言小故事 篇10

  從前,有個石匠想要敲開一塊大石頭。可他所擁有的工具只是一個小鐵錘和一把小鑿子,而且這塊石頭相當堅硬。當他舉起錘子重重地敲下第一擊時,沒能敲下一塊碎片,甚至連一絲鑿痕都沒有。可是他不以為意,繼續舉起錘子一下再一下地敲,一百下、二百下、三百下……大石頭依然沒有出現裂痕。

  可是石匠還是沒有灰心,他繼續舉起錘子重重地敲下去。路過的人看到他如此賣力而不見成效卻仍然繼續硬幹,不免竊竊私語,甚至有些人還笑他傻。石匠並未理會,他知道雖然自己所做的還沒看到成效,不過那並不表示沒有進展。

  他又挑了大石頭的另一個方位敲,一錘又一錘,也不知道是敲到第五百下還是第七百下,或者是第一千零幾下,巨大的石頭終於在他最後一擊中。裂成了碎片。

  這時,有路人看見,禁不住為他鼓掌。他回頭平靜地望了一眼,又繼續敲起另一塊石頭來。

  感悟

  成功不是來自最後一擊。巨石的碎裂。來自石匠的每一次敲擊。我們做任何事情,只有像石匠那樣不斷努力,才會取得最後的成功。

  寓言小故事 篇11

  曾經有個小國到中國來,進貢了三個一模一樣的金人,金壁輝煌,把皇帝高興壞了。可是這小國不厚道,同時出一道題目:這三個金人哪個最有價值?

  皇帝想了許多的辦法,請來珠寶匠檢查,稱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樣的。怎麼辦?使者還等著回去彙報呢。泱泱大國,不會連這個小事都不懂吧?最後,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說他有辦法。

  皇帝將使者請到大殿,老臣胸有成足地拿著三根稻草,插入第一個金人的耳朵裡,這稻草從另一邊耳朵出來了。第二個金人的稻草從嘴巴里直接掉出來,而第三個金人,稻草進去後掉進了肚子,什麼響動也沒有。老臣說:第三個金人最有價值!使者默默無語,答案正確。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最有價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說的人的人。老天給我們兩隻耳朵一個嘴巴,本來就是讓我們多聽少說的。善於傾聽,才是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質。

  有一次,一個老強盜帶著徒弟去搶劫銀行,被警方追捕。兩人狂逃,差點兒連褲子都跑掉了。好不容易甩掉了警察,兩人上氣不接下氣,癱倒在地上。

  良久,驚魂稍定,徒弟說:“師父啊師父,要是這個世界上沒有警察,該有多麼美好啊!”師父罵道:“放屁!要是沒有警察,我們還有飯吃嗎?!”徒弟大惑不解。師父“語重心長”地說:“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你想想,如果沒有了警察,是不是大家都敢去偷、去搶了?正因為有了這些警察,把那些能人擋住了,我們才有生存空間啊!和他們相比,我們算什麼東西?有什麼本事啊?我們不就是僅僅憑著一顆賊膽,敢幹他們不敢幹的事,才混得一口飯吃嗎?有了警察,才有我們啊!沒有警察,哪裡有我們的好日子過啊!”。

  註解

  你看成功人士多麼風光,但是,你只看到一面,沒有看到另外一面,你“只看到賊吃肉,沒有看到賊捱打”,沒有看到他們為成功所流的汗水、淚水,甚至鮮血!即使,你看到了“賊捱打”,你也只願意做“只吃肉不捱打的賊”。天下哪裡有這樣便宜的好事!上面那個老強盜的經驗,我們是可以好好借用一下的。只要有一點點勇氣、自信,就足夠用來突破生理和心理的障礙。

  寓言小故事 篇12

  楚莊王準備去攻打越國,他把這個想法告訴了他的謀臣杜子。杜子問:“不知大王出兵越國的理由是什麼?”楚莊王說:“越國目前政治,兵力不足,正是攻打的好機會,我不想放過這個機會。”杜子又問:“大王有成功的把握嗎?”楚莊王十分自信地說:“當然有把握。越國眼下正不堪一擊,我出兵必定是馬到成功!”

  看著楚莊王那盲目自信的樣子,杜子語重心長地說:“大王,您所說的情況並不全對。越國目前情況的確很糟,可是我們楚國的情況也很不妙啊。人的智慧跟人的眼睛一樣,一個人可能常常深謀遠慮,但往往想不到近憂,這就像人的眼睛常常看得很遠卻難以看清自己的睫毛一樣。大王您很清楚地看到越國的危機,卻對楚國的不足缺乏足夠的分析。您仔細想想,楚國的軍隊其實並不強大,曾被秦國、晉國打敗,還丟失了幾百裡的疆土,這不是兵力不強的表現嗎?楚國的政治也未必清明,像莊(足喬)(jue)這樣的大強盜,可以在國內橫行霸道,肆意違法,而各級官吏卻對他毫無辦法,這不也是政治的表現嗎?依我看,楚國的情況要比越國更加糟糕,大王您看不到這些,卻還想著要對越國用兵,這不正像目不見睫那樣缺乏自知之明嗎?您是否想到別的國家也會像您對越國的考慮一樣而對楚國虎視眈眈呢?因此,大王的當務之急應是認真把楚國自己的事辦好才對呀!”

  杜子的一番話,說得楚莊王如夢初醒,心服口服,他決定不去攻打越國,從此加強對楚國的治理,使楚國真正強大起來。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容易犯“目不見睫”的錯誤,看別人的缺點很容易,看自己的不足則很難;考慮問題常常想將來很遠的事,卻難以把握眼前的情況。這種對待問題的態度和思維方式是不對的,如不進行矯正將是很危險的。

  寓言小故事 篇13

  蝸牛總覺得自己身份低微,沒有什麼長處,被大家當作捉弄的物件,說它只顧小家沒有大家。因此,它連蝴蝶和蜜蜂都不敢正視。

  天長日久,蝸牛把自己完全封閉了,不管外邊發生什麼事,它都不聞不問,大家也不把它當一回事。

  這一天,蚯蚓鑽出了地面,告訴螞蟻,大概是下午或晚上,有一場雷暴雨,叫螞蟻趕緊通知山上山下的鄰居,抓緊作好準備,以防不測。

  螞蟻很快用自己的方式通知鄰居,唯獨沒有通知蝸牛,蝸牛自然什麼都不知道。

  天黑時雷暴雨來了。

  由於蝸牛沒有準備,被山上衝下的雨水捲到山腳,遍體鱗傷。

  蚯蚓知道了蝸牛的遭遇,對它說:“你要是還在自卑中生活下去,更危險的事還在後頭呢!”

  寓言小故事 篇14

  世人都曉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

  佛經中有一段故事:人死後到了地獄,要去向閻羅王報到之前,會經過一個拉人婆婆。

  拉人婆婆的工作,就是抓住死者,把他身上的東西全部剝光。

  這些東西就是頭銜與財富,因為這不是自己的東西,所以全部都會被拉人婆婆剝掉。

  哲理感悟:在人生的競賽裡,有許多的優勝,這次得到了,下次並不能保證一定還能得到,所以,這些都不是永遠屬於你的。

  一個人之所以為人所景仰,並非在於他所得過的優勝,而繫於除掉這些頭銜與財富之外,他還能剩下些什麼!

  寓言小故事 篇15

  從前,有四個盲人很想知道大象是什麼樣子,可他們看不見,只好用手摸。胖盲人先摸到了大象的牙齒。他就說:“我知道了,大象就像一個又大、又粗、有光滑的大蘿蔔。”高個子盲人摸到的是大象的耳朵。“不對,不對,大象明明是一把大蒲扇嘛!”他大叫起來。“你們淨瞎說,大象只是根大柱子。”原來矮個子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腿。而那位年老的盲人呢,卻嘟嚷:“唉,大象哪有那麼大,它只不過是一根草繩。”四個盲人爭吵不休,都說自己摸到的才是真正大象的樣子。而實際上呢?他們一個也沒說對。後以“盲人摸象”比喻看問題以偏概全。

  寓言啟示:

  不能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而應看全域性才能瞭解事物的全面和真實情況。

  寓言小故事 篇16

  據說有一種仙女喬裝改扮住在在森林裡靠近河流和湖泊會合的地方,在那兒,她們要等自己飛去以後,才讓人們識破真相。

  一個王子走進這座森林,當他走近河流和湖泊會合的地方,他看見河岸上坐著一個鄉下姑娘,她在撥弄流水,教百合在水上舞蹈。王子低聲地問她:“告訴我,你是什麼仙女?”

  這個姑娘給他問得不禁笑了出來,山坡上回響著她的歡悅之聲。王子心想她是愛笑的瀑布仙女。訊息傳到國王的耳朵裡,說王子娶了一位仙女,他便派遣人馬,把他們帶到他的王宮裡。

  王后看見了這個新娘,厭惡的轉過臉去,王子的妹妹窘得臉紅,侍女們也在問,難道仙女就是這樣打扮的嗎?“噓!我的仙女是改扮了到咱們家裡來的。”王子低聲地說。

  一年一度的節會來到了,王后對她的兒子說:“告訴你的新娘,咱們的親戚要來看看仙女,教她不要在親戚面前丟咱們的臉。”

  於是王子對他的新娘說:“看在我對你的愛情的分上,在我們的親戚面前顯一顯你的真相吧。”

  她默默地坐了好久,繼而點頭允諾,這時候淚珠滾下了她的面頰。

  圓月皎潔,王子穿著一身婚服,走進他的新娘的房間。房間空無一人,只有從視窗射進來的一道月光,斜照在床上。

  王親國戚隨著國王和王后擁進新房,王子的妹妹站在門旁。

  大家異口同聲問道:“仙女新娘在哪兒?”

  王子回答說:“為了讓你們認識她的真相,她已經永遠消逝了。”

  寓言啟示:

  好多時候,我們沒有必要事事都“打破沙鍋紋(問)到底”,一旦紋(問)到底了,沙鍋碎了,再後悔也就來不及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