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經典勵志寓言小故事
人生經典勵志寓言小故事
人生經典勵志寓言小故事1
成人之美,留己生路
西漢初年,朝廷大肆分封同姓王建立諸侯國,目的是緩衝社會矛盾,變亂時拱衛京師。時間一長,諸侯王漸漸擁兵自重,不服從中央管轄。漢景帝時,御史大夫晁錯建議“削藩”,削弱諸侯國實力,引發了吳王劉濞為首的“七國之亂”。我們說的這個故事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發生的。
話說吳國相國袁盎,博學多才,仁和寬厚。他有一名侍女,長相秀美,聰明伶俐,袁盎十分寵愛。相府中一名從史,竟然老虎頭上搔癢,與侍女打得火熱,直至私通。袁盎發覺後,並不發作憤怒,仍像往常一樣對待從史和侍女。一名侍從看不慣,就去嚇唬從史:“你與相國寵愛的侍女私通,相國已知道此事,正想法找茬治你的罪,還不趕快逃亡。”從史聽了十分恐懼,連忙逃走。袁盎聽說後,來不及呼喚車伕,親自駕車,來了個蕭何追韓信,將從史追了回來。從史驚悚不已,自忖必死無疑。不料回府後,袁盎竟將侍女賜予從史,為他們舉辦了婚禮,祝福他們幸福美滿,安撫從史安心工作。從史感激涕零,對袁盎念念不忘,工作十分辛苦賣力。
漢景帝時,袁盎被調入朝廷任太常。這時以吳王劉濞為首的七個諸侯國,因不滿朝廷削減諸侯土地,打著“誅晁錯,清君側”的旗號,起兵叛亂。景帝屈從於壓力,實行懷柔招安政策,誅殺了建議“削藩”的御史大夫晁錯,株連九族,歸還了諸侯被削去的土地,並派袁盎出使吳國,招安吳王劉濞,要求他帶頭化干戈為玉帛,服從朝廷。
袁盎到吳國後,要求劉濞出營拜受詔書。劉濞狂笑道:“我已自稱東帝,還能向何人下拜?”劉濞拒不接收詔書,也不接見袁盎,擺出了一副與中央頑抗到底的架勢。袁盎做過吳國相國,劉濞知道袁盎的才能,派人反過來去勸說袁盎,要他歸順吳國,共圖霸業。袁盎誓死不從。劉濞大怒,派遣都尉帶領五百士兵,團團圍住袁盎住所,準備殺死他。
昔日袁盎府中那名從史,此時已在都尉帳下充任司馬,恰好參加了此次圍剿袁盎的行動。從史看到昔日的恩公主人被圍困,且有性命之憂,十分焦急,思忖自己報恩的機會來了。從史把自己的錢全部拿出來,又變賣了一些衣物,購買了兩石醇酒。到了晚上,天降大雪,士兵們一個個蜷縮在帳內,凍得瑟瑟發抖。從史把兩石酒抬到西南角,呼喚兵士喝酒取暖。兵士們大喜,一個個喝得爛醉如泥,呼呼睡去。從史悄悄走進袁盎帳內,說道:“我已將守兵灌醉,恩公快從西南角逃走,明日吳王將要殺你。”袁盎一時沒有認出從史,問道:“你是何人?何故如此?”從史回答說:“我是當年恩公賜婚侍女的從史。”袁盎一下子想起來了,問從史道:“我逃走,必然連累於你,我於心何忍。”從史說:“恩公勿憂,我已藏匿好家眷,也將攜帶他們逃走。”袁盎謝過從史,連夜逃回了朝廷所在地長安,向漢景帝覆命彙報。漢景帝加大征剿力度,平定了七國之亂。
成人之美,留己生路。袁盎當年一個不大不小的良善之舉,關鍵時候挽救了自己的一條生命。
人生經典勵志寓言小故事2
困境的價值
有一天,素有“森林之王”之稱的獅子來到了天神面前說:“我很感謝你賜給我如此雄壯威武的體格、如此強大無比的力氣,讓我有足夠的能力統治這整座森林。”天神聽了,微笑著問:“但是這不是你今天來找我的目的吧!看起來你似乎為了某事而困擾呢!”
獅子輕輕吼了一聲,說:“天神真是瞭解我啊!我今天來的確是有事相求。因為即使我的能力再好,每天雞鳴的時候,我也總是會被雞鳴聲給嚇醒。神啊!祈求您,再賜給我一個力量,讓我不再被雞鳴聲給嚇醒吧!”
天神笑道:“你去找大象吧,它會給你一個滿意的答覆的。”
獅子興匆匆地跑到湖邊找大象,還沒見到大象,就聽到大象跺腳所發出的“砰砰”響聲。
獅子加速跑向大象,卻看到大象正氣呼呼地直跺腳。
獅子問大象:“你幹嘛發這麼大的脾氣?”
大象拼命搖晃著大耳朵,吼著:“有隻討厭的小蚊子,總想鑽進我的耳朵裡,害得我都快癢死了。”
獅子離開了大象,心裡暗自想著:“原來體型這麼巨大的大象,還會怕那麼瘦小的蚊子,那我還有什麼好抱怨的呢?畢竟雞鳴也不過一天一次,而蚊子卻是無時無刻地騷擾著大象。這樣想來,我可比他幸運多了。”
獅子一邊走,一邊回頭看著仍在跺腳的大象,心想:“天神要我來看看大象的情況,應該就是想告訴我,誰都會遇上麻煩事,而他無法幫助所有人。既然如此,那我只好靠自己了!反正以後只要雞鳴時,我就當作雞是在提醒我該起床了。如此一想,雞鳴聲對我還算是有益處呢!”
在人生的路上,無論我們走得多麼順利,但只要稍微遇上一些不順的事,就會習慣性地抱怨老天虧待我們,進而祈求老天賜給我們更多的力量,幫助我們渡過難關。但實際上,老天是最公平的,就像它對獅子和大象一樣,每個困境都有其存在的正面價值。
人生經典勵志寓言小故事3
自知更可怕
葉存仁是清代的一名官員,先後在浙江河南等地工作過,為官清正廉潔律己律人。
因為政績卓著,葉存仁被調任省督,也就是當時的封疆大吏,葉存仁僱好船隻準備赴任。
昔日的同僚們卻湊在一起商量起來。有同僚就說了,葉大人在任期間,對我們十分關心和照顧,如今調走了,我們怎麼也得表示表示呀。也有的'同僚很直白地表達願望,葉大人在省裡工作,希望以後能得到他的提拔。可同僚們只是商量著,誰也不敢動真格的,為什麼呢?原來葉存仁從不肯接受任何形式的賄賂,所以禮物湊上來,卻不知道怎樣送出去。有位師爺比較機靈,如此這般面授機宜,同僚們紛紛贊同。
同僚們來到江邊給葉大人送行,船隻裝備妥當,可臨開船時,船家卻說船壞了需要修復。於是,葉存仁就和同僚們坐下來一邊敘舊一邊等待著。直到天完全黑下來,船隻才修好,葉存仁向同僚們告辭,登船離去。
船開得不快,慢悠悠地行駛著。夜色中,岸邊有一艘大船快速追上來。葉存仁覺得奇怪,細看船上竟是跟隨自己多年的師爺。
師爺拱著手誠懇地說:“葉大人待我們恩重如山,實在無以為報,這是我們的一點心意,請葉大人無論如何也要收下呀。”葉存仁藉著月光看到大船上載著幾隻沉重的大箱子,心裡馬上就明白了。
葉存仁馬上阻止大船靠近,嚴肅地對師爺說:“你們的心意我領了,但是禮物堅決不收,你跟隨我多年,怎會不知我的秉性呢?”師爺急忙說道,就是因為熟知您的秉性,才出此下策呀。原來,那些同僚們認為葉存仁白天不肯收禮,一定是怕別人看到會有麻煩,便商量好晚上送。於是買通船家,推遲船行時間,然後趁著夜色,再用大船裝滿禮物趕過來。同僚們想得很美,晚上送過來,人不知鬼不覺的,葉存仁盛情難卻一定會收下。
葉存仁看到同僚們用心良苦,的確不忍再說他們,但也不肯收下禮物。他讓手下拿來筆墨紙硯,就著月光寫下一首詩交給師爺,“你們的心意我領了,我的心意就在詩裡面。”
師爺只好乘船帶著禮物返回,同僚們展讀那首詩,“月白風清夜半時,扁舟相送故遲遲。感君情重還君贈,不畏人知畏己知”。詩的最後一句很明白,不是害怕別人知道,而是害怕自己知道。因為那是明知故犯,所以自知更可怕。
如果每個人都能做到“畏己知”,那麼,便會人人自律,社會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