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寓言故事100字左右

成語寓言故事100字左右

  有關寫100字左右的成語寓言故事,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相關內容,歡迎小朋友們閱讀與瞭解。

  成語寓言故事100字左右:杞人憂天

  杞國有一個人,整天吃不好飯,睡不著覺,滿臉憂愁的神色。

  他的一個朋友為他擔憂,關切地問:“你有什麼憂愁的事嗎?”

  這個人嘆了口氣說:“唉!我擔心天會突然塌下來,地會突然陷下去,我的身體到哪裡去躲藏呢?”

  他的朋友就開導他說:“這天,不過是一團氣積聚起來的,沒有一個地方沒有氣,你伸展身體、俯仰、呼吸,每時每刻都在天中活動,你為什麼還擔憂天會塌下來呢?”

  這個人又說:“這天如果真的是一團氣積聚起來的,那天上的日月星辰,不是都要掉下來了嗎?”

  他的朋友又勸導說:“日月星辰,只是那一團氣體中有光耀的一部分,即使掉下來,也不會傷害人的。”

  這個人又追問:“那麼,地陷了,人又怎麼辦呢?”

  他的朋友又說:“這地,也不過是堆積起來的土塊,它塞滿了四面八方所有空虛的地方,沒有一個地方沒有土塊,你跨步、跳躍,每時每刻都在地上活動,為什麼還要擔憂地會陷下去呢?”

  這個人聽後,才長舒了一口氣,臉上露出歡喜的神色。他的朋友看到這情形,也放心地笑了。

  成語寓言故事100字左右:羽毛未豐

  羽毛未豐,指小鳥的羽毛還沒有長全。比喻尚未成熟或力量還不夠強大。

  戰國時期,蘇秦到秦國去,想勸說秦國征伐六國,稱霸天下。可是,秦惠王對他的意見不感興趣,說道:“現在的秦國,就好比一隻羽毛還未長全的小鳥,如果硬要展翅高飛,必定會遇到災禍。先生從很遠的地方來到我國,對我進行開導,我表示感謝。可是,關於爭霸稱帝的事,還是以後再說吧。”

  蘇秦不願意就此離去,於是給惠王上了十多次奏章,說明爭霸的重要性。可是,秦惠王對他的意見越來越反感。這時,蘇秦的資財也耗費光了,只得垂頭喪氣地回家去了。

  成語寓言故事100字左右:倒行逆施

  倒行逆施,倒行逆施原指做事違反常理,不擇手段。現多指所作所為違背時代潮流或人民意願。出自《史記·伍子胥列傳》。

  春秋時期,楚國有個人名叫伍奢,他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叫伍尚,小兒子叫伍員。伍奢和費無忌都是楚平王太子的老師。費無忌是個奸惡小人,常在楚平王面前說太子的壞話。楚平王聽信讒言,把太子派到邊境做官,讓他遠離自己。後來,費無忌又誣陷太子陰謀反叛。楚平王聽了非常生氣,又派人去殺太子。太子得到秘密通知後,就逃往宋國去了。伍奢去為太子說情,楚平王又把伍奢抓起來關進了監獄。

  費無忌又無恥地對楚平王說:“伍奢的兩個兒子很有才幹,必須捉來殺了,否則會成為禍害的。”於是,楚平王派人去把伍尚、伍員騙來。伍員識破了這場騙局,並在他人的幫助下逃往宋國,最後到了吳國。他為了借吳國的兵力替自己報仇,就幫助吳王闔閭(hélǘ)奪取了王位。

  後來,伍員同吳王闔閭領兵進攻楚國,打進了楚國的國都。這時楚平王已死,伍員便把他的墳墓挖開,用鞭子狠狠地把楚平王的屍體抽了三百下。伍員的好友申包胥寫信責備他太過分了,伍員對送信的人說:“你替我謝謝申包胥,並告訴他,我報仇心切,就像行人趕路一樣,天快黑了,但離目的地還很遠,所以只好不擇手段,倒著走路,不能按常理辦事了。(原文是:‘吾日暮途遠,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成語寓言故事100字左右:覆車之鑑

  一個讀書人帶著他的幾名弟子外出,正好遇到天下雨,路滑,很不好走。

  他們看到一輛飯車,正停在高高的山路上歇息著。讀書人用手指著那輛飯車對弟子們說:“你們看,那輛飯車要不了多會兒肯定會翻覆。”弟子們不解地看著那輛車說:“為什麼呢?”讀書人說:“你們看就是了。”說著,他們繼續行路。

  他們剛走了十幾步遠,忽聽到一片喧鬧聲從山路那邊傳來,他們驚奇地回頭看時,那輛飯車果然已經翻了。幾個弟子覺得老師果然料事如神。他們問:“先生,您何以知道那車會翻的呢?”

  讀書人說:“我是從這件事的一種趨勢中判斷出來的。”

  幾個弟子急切地說:“請先生講給我們聽,長長我們的見識。”

  讀書人說:“你們看,天下著雨,道路泥濘難行,唯獨那高高的山路沒有爛泥漿,比較好通行。可是那條山路卻又高又窄,此時天雨,眾人駕著車只好都奔向那裡。而那輛飯車又有些自不量力,上了那條山路卻又走不動,還不顧別人著急,頑固地佔踞在高高的位置上,阻礙著眾人的車進去,它怎麼能不翻覆呢?”

  弟子們點頭稱是,佩服老師的判斷正確。

  讀書人接著又語重心長地說:“世上還有比飯車翻覆更大的禍患,你們都記住飯車的危險作為教訓吧!”

  有些身居顯要地位的人,若不稱職,反而成為妨礙別人進步的絆腳石,那將是危險的。

  成語寓言故事100字左右:鑽牛角尖

  有一個讀書人,本來沒有大學問,可不論見到什麼事都喜歡與人爭論。

  一天,這個讀書人到艾子那兒去,好像是請教艾子而實則是刁難人。他問艾子說:“凡是大車的車身下面和駱駝的脖子上,都繫著鈴鐺,這是為什麼呢?”

  艾子回答說:“大車和駱駝都是很大的,而車和駱駝又經常在夜間趕路,如果它們一旦狹路相逢,就難以迴避而相撞。因此,給它們掛上鈴鐺正是為了在離得還較遠時就互相給對方送個信,以便提前回避。”

  不等艾子說完,那人又問:“佛塔的頂端也掛著鈴鐺,佛塔永遠都固定在一定的地方,難道佛塔也需要掛上鈴鐺以便夜間行走避免相撞嗎?佛塔為什麼也要掛上鈴鐺呢?”

  艾子有點不高興地說:“你這個人真是死板。你沒看到那些雀鳥總喜歡在高處築巢嗎?它們築巢的.地方總會撒下汙穢不堪的糞便,在塔上掛著鈴鐺,雀鳥飛來時,鈴鐺便搖晃作響,這樣,雀鳥就不敢來築巢了。這和大車、駱駝掛鈴鐺完全是不相干的事。”

  這個讀書人好像很不知趣,他又問:“獵鷹、鷂子的尾巴上也都帶著小鈴,這也是為了防止雀鳥在它們的尾巴上築巢嗎?”

  艾子一聽,“撲哧”一聲忍不住笑了,說:“看你也是個讀書人,是故意裝傻呢還是真不開竅呢?獵鷹、鷂子捕捉鳥獸常常進入樹林或灌木叢中,束腳的繩子有時被樹枝掛住,掙拖不開,於是它們在振動翅膀時鈴聲就會響起來,獵人聽到鈴聲,就可以知道它們在哪裡從而找到它們。獵鷹、鷂子腳上系鈴鐺當然跟雀鳥築巢沒什麼關係啦。”

  讀書人還不罷休,繼續糾纏著問艾子:“我見過那送葬的隊伍,前面有個人總是搖著鈴鐺唱輓歌。我原先還不明白是為什麼,現在才知道了,原來是怕樹枝纏住他的腳,以便讓人們循著鈴聲好找到他呀。只是我還想問您,那個人腳上的帶子是用皮條做的呢,還是用絲線編成的呢?”

  艾子實在不耐煩了,生氣地回答讀書人說:“那個搖鈴鐺的人是死者的嚮導,因為這死者生前好狡辯、刁難人,實在難纏,所以才搖著鈴鐺讓他的死屍感到快樂呀!”

  讀書人至此終於無話可說了。

  生活中有些人只知道片面地抓住某些事物的表面相似之處,把偶然的巧合當作必然的聯絡,因而犯了偷換概念、混淆是非的邏輯錯誤。

  成語寓言故事100字左右:仙鶴生蛋

  有個叫劉淵材的人,性情十分迂腐、古怪,又很愛虛榮。他家裡養著兩隻鶴,只要有客人來家中,他總是既神秘又故意張揚地對客人誇口說:“我家養了兩隻鶴,這可不是一般的鶴,它們是真正的仙鶴呀!人家所有的禽鳥都是卵生的,我養的仙鶴可是胎生的。”

  這一天,劉淵材家又來了幾位客人,他把客人請進屋,一坐下便誇起他那兩隻“胎生”的仙鶴來。劉淵材話還未說完,一僕人從後園跑來報告說:“先生,咱家的鶴昨夜生了一個蛋,好大的蛋呀,跟大鴨梨一般大小呢。”

  劉淵材的臉色立刻羞得通紅,他覺得十分難堪。他斜著眼偷偷瞟了客人一下,對著僕人大聲喝斥道:“奴才胡說,你竟敢誹謗我的仙鶴呀!仙鶴怎麼會生蛋呢?休要在此胡說八道!”

  僕人只好沒趣地走開了。幾個客人站起身說:“劉兄,難得您家養著仙鶴,讓我們去看看,開開眼界吧。”

  劉淵材只好帶著客人一同到後園去觀看仙鶴。他們來到後園,只見其中一隻“仙鶴”正將後腿張開,身體趴在地上。客人們想叫仙鶴站起來,便用柺杖去嚇它。不料,那鶴站起身來時,地上又留下了一枚鴨梨大的鶴蛋。

  劉淵材的臉色漲得通紅,他支支吾吾地自我解嘲,嘆著氣說:“唉!沒想到這仙鶴也會敗壞仙道,和凡鳥一樣了。”

  其實,仙鶴只是傳說中的鳥,平常我們養的鶴本來就是普通禽類,是卵生的。而這鶴的主人卻偏要故弄玄虛,結果當眾出醜,搞得十分難堪。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