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我所欲也》《萬事莫貴於義》比較閱讀

《魚我所欲也》《萬事莫貴於義》比較閱讀

  《魚我所欲也》《萬事莫貴於義》比較閱讀

  【甲】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闢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闢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闢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選自《孟子·告子上》)

  【乙】子墨子曰:萬事莫貴於義。今謂人曰:予①子②冠履③而斷子之手足,子為之乎?必不為。何故?則冠履不若手足之貴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殺子之身,子為之乎?必不為。何故?則天下不若身之貴也。爭一言④以相殺,是貴義於其身也。故曰:萬事莫貴於義也。(選自《墨子》)

  【註釋】

  ①予:給,送。②子:你,代詞。③履:鞋子。④一言:一句話,即關係到正義與非正義的一句話。

  29.解釋下列加點的詞。(4分)

  (1)故患有所不闢也( ) (2)非獨賢者有是心也( )

  (3)今謂人曰( ) (3)何故( )

  30.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予子天下,而殺子之身,子為之乎?

  31.【甲】文運用比喻論證來闡明觀點,具體來說是用 這個比喻來闡述 的觀點;【乙】文論證層層深入,首先論證了帽子鞋子不如手腳珍貴,其次論證了 ,然後論證了生命不如義珍貴,最後強調了 的中心論點。(4分)

  32.【甲】【乙】兩文都闡明瞭義的重要性,您認為義的內涵是什麼?今天還有堅持的必要嗎?為什麼?(3分)

  《魚我所欲也》《萬事莫貴於義》比較閱讀答案由語文網小編整理,僅供參考:

  29.患:禍患,災難 是:這、這樣 謂:對說 故:緣故、原因

  評分說明:每空1分,共4分

  30.(1)如果人們想要的東西沒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麼,凡是一切可以保住生命的手段哪有不採用的呢?(2)送給你天下,卻要你的性命,你願意這樣做嗎?

  評分說明:關鍵詞翻譯正確,語句通順,意同即可。每小題2分,共4分

  31.舍魚而取熊掌 捨生取義 天下不如生命珍貴 萬事莫貴於義(一切事物沒有比正義更可貴)

  評分說明:每空1分

  32.義是正義,是有利於人民、民族、國家的大義。(1分,答到正義、大義均可得1分) 任何時候,我們都應該堅持人民(國家)的利益高於一切的原則,所以我們應該堅持。(2分)

  原文:

  子墨子曰:萬事莫貴於義。今謂人曰:予子冠履,而斷子之手足,子為之乎?必不為。何故?則冠履不若手足之貴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殺子之身,子為之乎?必不為。何故?則天下不若身之貴也。爭一言以相殺,是貴義於其身也。故曰:萬事莫貴於義也。 (出自《墨子.貴義》)

  註釋

  1. 今:若,如果。

  2. 予子冠履:給你帽子和鞋。

  3.子為之乎,你願意嗎?為:願意

  4. 不若:不如,比不上。

  5. 以:而。一言:指一句關係到正義與不正義的話。爭:爭論

  6. 是貴義於:貴,以為貴

  7. 則冠履不若手足之貴也:之,不譯,在句子中間,取消句子獨立性無意義

  8.子墨子曰:夫子先生子墨

  9.爭:爭辯

  10.謂:誰

  11.故:原因

  12.一言:一句話,既關係到正義與非正義的一句話

  13.於:比

  譯文:

  墨子說:一切事物沒有比正義更可貴的。(如果)現在對某人說:給你帽子和鞋子,然後斬斷你的手足,你願不願意做(這件事)呢?這人一定不願意。為什麼?就因為帽子和鞋子比不上手足可貴。又說:給你天下,然後把你殺死,你願不願意做(這件事)呢?一定不願意。為什麼?就因天下比不上生命可貴。(可是)為了爭論一句話而互相廝殺,這就是把正義看得比生命更為可貴啊!所以說:一切事物沒有比正義更可貴的。'

  3主旨:

  墨子認為,大義,正義比生命還可貴。為了捍衛正義,也可以去廝殺,去戰鬥,去犧牲。只有認為義貴於其身的.人,在義與生不可兼得的生死關頭,才能殺身成仁、捨生取義。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與文中的萬事莫貴於義表達了同樣的觀點。

  4賞析:

  義是正義,是有利於人民、民族、國家的大義。 任何時候,我們都應該堅持人民(國家)的利益高於一切的原則,所以我們應該堅持。墨子認為,天下的根本在於一個義字,士的根本當然也就在於義,義甚至重於士的生命。在這一點上,與孟子所講的捨生取義是一致的。

  這篇《魚我所欲也》《萬事莫貴於義》比較閱讀答案是由語文網小編為您收集整理,希望透過這些閱讀練習和答案,能幫助同學們把握語文閱讀的特點,進而提高閱讀、鑑賞、寫作能力以及語文綜合素養。祝同學們學習進步!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