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廉潔的寓言小故事(通用10篇)

關於廉潔的寓言小故事(通用10篇)

  故事:在現實認知觀的基礎上,對其描寫成非常態性現象。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側重於事件發展過程的描述。強調情節的生動性和連貫性,較適於口頭講述。已經發生事。或者想象故事。為大家分享了關於廉潔的寓言小故事(通用10篇),一起來看看吧!

  廉潔的寓言小故事1

  我以不貪為寶

  春秋時期,宋國有一個人上山採石時,採到一塊寶玉,他擔心別人會來搶,想拿出去賣,又怕被商人佔了便宜。想來想去,他決定把這塊寶玉送給京城裡的大官。

  於是,他帶著寶玉,來到京城掌管工程的大官子罕府中,獻上寶玉。子罕覺得很奇怪,便問道“我和你素不相識,你為什麼要獻寶玉給我?我可從來不收別人任何禮物的。”那人以為子罕懷疑這是一塊假玉,就答道“這塊玉我請玉匠看過,確實是一塊真玉,價值連城,所以我才送給你的。”子罕說“我把不貪的品格當作珍寶,你把這塊玉石當作珍寶,如果你把玉給了我,我們倆人都喪失了珍寶,不如你我還是各自儲存自己的珍寶吧!”那人跪下懇求道“我們小百姓,拿著這樣珍貴的東西,是不敢出門的,我把它獻給你,是為了免於禍患。”子罕就讓那人暫時留下,請玉匠把那塊寶玉雕琢加工好,然後幫他把玉賣掉,把所得的錢全部交給那人,並派人送他回家。

  這個故事見於《左傳·襄公十五年》。後來,人們就用“不貪為寶”這句成語來形容清正廉潔的高尚品質。

  廉潔的寓言小故事2

  一錢太守

  東漢時,一位叫劉寵的人任會稽太守,他改革弊政,廢除苛捐雜稅,為官司十分清廉。後來他被朝廷調任為大匠之職,臨走,當地百姓主動湊錢來送給即將離開的劉寵,劉寵不受。

  後來實在盛情難卻,就從中拿了一枚銅錢象徵性地收下。他因此而被稱為“一錢太守”。

  廉潔的寓言小故事3

  楊震拒金

  東漢時,楊震在赴任途中經過昌邑時,昌邑縣令王密山來拜訪他,並懷金十斤相贈。

  楊震說:”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沒聽明白楊震的責備之意,說:“天黑,無人知曉。”楊震說:“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謂無知?”王密這才明白過來,大感慚愧,怏怏而去。

  廉潔的寓言小故事4

  陶母退魚

  晉代名臣陶侃年輕時曾任潯陽縣吏。一次,他派人給母親送了一罐醃製好的魚。

  他母親湛氏收到後,又原封不動退回給他,並寫信給他說:“你身為縣吏,用公家的物品送給我,不但對我沒任何好處,反而增添了我的擔憂。”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

  廉潔的寓言小故事5

  一貧如此

  南宋大臣張浚因與奸相秦檜政見不和,被貶往湖南零陵做地方官。

  他出發時,帶了幾箱書隨行,有人誣告他與亂黨有關係,結果被高宗檢查書信和破舊衣物,高宗嘆息道:“想不到張浚貧守到如此地步!”很可憐他,於是派人騎快馬追上張浚,賞賜他黃金三百兩。

  廉潔的寓言小故事6

  兩袖清風的于謙

  明朝名臣于謙居官清廉。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返京時,人們買些當地的絹帕、蘑菇、線香等土特產回京分送朝貴,他沒有接受。

  同時還寫了一首詩表明心跡:絹帕蘑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指百姓)話短長。”

  廉潔的寓言小故事7

  不私一錢

  明朝時,嘉興知府楊繼宗清廉自守,深得民心。一次,一名太監經過這裡,向他索要賄賂,他開啟府庫,說:“錢都在這兒,隨你來拿,不過你要給我領取庫金的官府印券。”

  太監怏怏走了,回京後,在明英宗面前中傷他。英宗問道:“你說的莫非是不私一錢的太守楊繼宗嗎?”太監聽後,再也不敢說楊繼宗的壞話了。

  廉潔的寓言小故事8

  手好不要錢

  清乾隆進士王傑為人剛直敢言,不附權貴。當時和坤在朝中專權,大臣都不取得罪他。

  惟王傑每每與其據理力爭。有一次,議政完畢,和坤有意戲弄王傑,拉著他的手說:“好白嫩的手啊!”王傑正顏厲色地回答道:“王傑手雖好,但不能要錢耳!”和坤羞愧而去。

  廉潔的'寓言小故事9

  丹心要學月月紅

  蘇東坡是我國北宋時期的一位著名詩人。他在擔任徐州知府時,以為官清廉、剛正不阿、不畏權勢,執法嚴明著稱,受到徐州百姓的稱道和傳頌。至今徐州城鄉還流傳著他不少的佳話。

  蘇東坡五十歲的時候,家人要為其祝壽,蘇東坡一再製止,並囑咐家人不準宣揚。誰料,壽辰這一天,來了一個送禮人,雙手抱著一盆盛開的月季花,家人便問:“請問尊姓大名,有何事?”來者說:“我叫趙錢孫李,來祝壽的。”家人聽罷,奇怪地笑道:“那有這樣的名字呢?”來者說:“我本姓趙,右鄰姓錢,左鄰姓孫,對門姓李,知府大人今年五十大壽,大家推薦我送一盆月月紅,給知府大人做壽禮。”家人聽後,知是百姓心意,本想收下,但大人從不收禮,只好叫來者說出理由,那人思忖片刻,道出:“花開花落無間斷,春去春來不相關。但願大人常康健,勤為百姓除贓官。”家人把詩寫在紙上,叫僕人把詩送給蘇東坡看,讓他來處理此事。不一會蘇東坡出來,親自收下那盆月季花,笑著詠詩道:“趙錢孫李張王陳,好花一盆黎民情。一日三餐撫心問,丹心要學月月紅。”

  後蘇東坡雖賦閒回家,但他一生清正廉明、懲貪除惡的好名聲卻在民間永遠流傳。

  廉潔的寓言小故事10

  同族異類

  在猴的家族中,有一類叫猿的,有一類叫做王孫的,它們雖同屬猴族,可是不同類。猿和王孫的性情、生活習慣等都有很大的不同,它們分別居住在不同的山上,彼此間很不友好,互不相容。

  猿們大都很安靜,舉止穩重,性情溫和,它們居住在一起,老幼強弱彼此愛護。有了食物,它們彼此相讓著吃;出外時,它們列隊行走,很守紀律;走到溪邊飲水,都是井然有序。如果行走途中有誰不幸走失了,猿群便發出悲哀的叫聲,呼喚著那離散的夥伴。當它們遇到有危險,猿群便會馬上緊緊靠在一起,讓弱小的猿藏在中間不致於受到傷害。猿對人類也很友好,它們不踐踏人們種的莊稼,也不去毀壞人們種的蔬菜。在它們居住的山林裡,到處長滿了野果子,當樹上的果子還沒成熟時,猿們從不去破壞它,還輪流著盡心看守果樹;等到果子成熟了,猿們便呼喚大家都來,聚集在一起才開始吃,顯得十分和睦溫馨。山中生長的那些小草、小花,猿也從不去侵犯、踐踏、摧殘,當它們要經過那些長著花、草的地方時,總是繞道而走,儘量保護著草木。所以,猿居住的山林常常是鬱鬱蔥蔥。

  王孫類就大不相同了。它們性情暴躁且放肆,即使是同一群王孫,互相之間也不能和睦相處。它們吃起東西來,互相搶奪廝咬,誰也不讓誰。遇到外出,王孫們毫無紀律可言,既沒有佇列,也無秩序。喝起水來,一團亂糟糟,又是嚎又是叫。若是有誰走散了,決沒有同伴思念、憐憫它;遇到危難,更不用說,它們往往就推出弱小者做犧牲品以便自己脫身。平時,它們恣意踐踏、損壞人們種的莊稼,還以此為樂,王孫所到之處,全被搞得七零八落。山林中,樹上的果子還沒有成熟,就亂咬亂扔,它們還常常偷吃同伴的食物。山中的小花、小草,常遭王孫們的踐踏。它們肆意摧殘草木,將草木折斷、拉彎,直到草木枯槁了才罷休。因此,王孫們居住的山林也就常常荒蕪不堪。

  由此可見,有清廉自守的主人,便有安居樂業欣欣向榮的環境;而貪婪兇狠的主人,便不會有安寧的環境。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