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長補短的寓言小故事

取長補短的寓言小故事

  故事是在現實認知觀的基礎上,對其描寫成非常態性現象。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側重於事件發展過程的描述。強調情節的生動性和連貫性,較適於口頭講述。下面為大家帶來取長補短的寓言小故事,快來看看吧。

  戰國時期,有一個叫孟子的人。他是我國曆史上非常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很受人們的尊敬。無論人們有什麼困難,有什麼不懂的,都去向他請教。他會給人們提供好的建議,從而幫助人們排憂解難。

  當時的'滕國是個非常弱小的國家,很多大國都想欺侮它。滕國實在沒有辦法,只好去尋求大國的保護。滕文公覺得一味讓大國保護也不是長久之計

  只有讓滕國真正富強起來,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所在。可是,他不知如何才能使國家富強起來。於是,他就和大臣們商量這件事,但討論了半天,一直沒有想出一個令人滿意的辦法。

  後來,滕文公從楚國路經宋國時會見孟子。孟子給他講一些人性本是善良的道理,勉勵他要以堯舜之道治理天下。

  孟子首先勉勵滕文公,要想使國家真正富強,就必須實行仁政。孟子說:“今滕絕長補短,將五十里也,猶可以為善國。”意思是說,現在的滕國,如果把長的地方去掉,然後補到短的地方,方圓大概有百里吧!若以仁政來治理,滕國肯定能變得富裕強大。

  滕文公聽了孟子的言論未置可否,只是微笑應付。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