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劌論戰》《晉文公攻原》比較閱讀及答案
《曹劌論戰》《晉文公攻原》比較閱讀及答案
【甲】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曰 “肉食者,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於長勺。公將鼓之。曰:“未可。”齊人三鼓。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故逐之。”
(左傳《曹論戰》)
【乙】晉文公攻原①,裹十日糧,遂與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擊金而退,罷兵而去。士有從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左右於是諫曰:“夫原之食竭力盡矣,君姑待之。”公曰:“吾與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為也。”遂罷兵而去。原人聞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無歸乎?”乃降公。衛人 ②聞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無從乎?”乃降公。孔子聞而記之曰:“攻原得衛者,信也。”
……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女還,顧反為女殺。”妻於市來,曾子欲捕?殺之。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曾子曰:“嬰兒非與戲也。嬰兒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④成教也。”遂烹也。
(節選自《韓非子 ,外儲說左上》)
註釋:①原:原國。②衛人:衛國人。③知:思考和判斷能力 ④成:正確的
12.下列加點詞語的解釋,有錯誤的一項是( )
A.遂與大夫期十日(約定) B.公將鼓之(擊鼓)
C.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監獄) D.不去,是亡吾信也(失去、丟掉)
1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含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妻於市來
A.戰於長勺 B. 舜發於畝之中
C.左右於是諫曰 D.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14.下面對【甲】【乙】兩文的內容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甲】文第一段寫魯國戰前的準備。先詳細寫曹跟鄉人的.對話,說明曹“請見”的原因;再簡單寫曹跟魯莊公的對話,說明取信於民在戰爭中的重要性。
B. 【乙】文中,晉文公用十天時間沒有攻下原邑而主動撤兵,文公堅守誠信的品質感動了原邑和衛國的人,反而得到了兩地。孔子對此表示讚賞。
C. 【甲】文讓我們知道,在戰爭中,必須運用智慧和計謀,尋找各種對己方有利的戰略條件,選擇合適的時機,才能夠取得勝利。
D. 【乙】文透過兩個故事告訴人們,不管是在治國層面,還是在家庭教育層面,我們都應該有誠實守信的人生態度。
15、把“文言文閱讀”文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6分,每小題3分)
(1)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_______
(2)孔子聞而記之曰:“攻原得衛者,信也。
參考答案:
12、C. 獄:案件
13、B 例句中的“於”與B項中的“於”都是介詞:從、自。A項中的“於”:介詞,在; C中的“於”介詞,與“是”一起譯為:在這時,在這種情況下;D項中的“於”:介詞,在……中。
14、A “詳細寫曹跟鄉人的對話”錯。詳細寫的是曹跟魯莊公的對話,簡單寫的是曹跟鄉人的對話。
15、(1)祭祀用的豬、牛、羊、玉器、絲織品,(我)不敢以少報多,一定如實(稟告神)。
(2)孔子聽說了(這件事)並把這件事記載下來,說:“(晉文公)攻打原國獲得了衛國,是他能守信啊!”
課外文言文譯:
晉文公攻打原國,攜帶著可供十天食用的糧食,於是和士大夫黃越約定十天做期限,要攻下原國。到原國十天後,卻沒有攻下原國,晉文公(便下令)敲鑼退軍,(準備)收兵回晉國。這時,有戰士從原國回來報告說:“再有三天就可以攻下原國了。”晉文公身邊的群臣在這時候(種情況下)勸諫(晉文公)說:“原國的糧食已經吃完了,兵力也用盡了,請國君再等待一些時日吧!”文公語重心長地說:“我跟大夫們約定十天的期限,若不回去,是失去我的信用啊!為了得到原國而失去信用,我辦不到。”於是下令撤兵回晉國去了。原國的百姓聽說這件事,都說:“有君王像文公這樣講信義的,怎可不歸附他呢?”於是原國的百姓紛紛歸順了晉國。衛國的人也聽到這個訊息,便說:“有君主像文公這樣講信義的,怎可不跟隨他呢?”於是向文公投降。孔子聽說了,就把這件事記載下來,並且評價說:“晉文公攻打原國竟獲得了衛國,是因為他能守信啊!”
曾子的妻子到集市去,她的兒子哭著要跟她去。孩子的母親說:“你回去,我返回來後給你殺豬。” 妻子從集市回來,曾子想要捉豬殺豬。妻子阻攔他說:“只是與孩子開玩笑罷了。”曾子說:“孩子不是好跟她開玩笑的。孩子是沒有知識的,是跟父母學的人,聽取父母的教育。現在你欺騙他,這是在教孩子欺騙。母親欺騙兒子,兒子就不信任他的母親,這不是正確的教育的方法。”於是就殺掉且燒熟了那隻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