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黑白星際,他就像“風清揚”閱讀答案

穿越黑白星際,他就像“風清揚”閱讀答案

  穿越黑白星際,他就像“風清揚”

  圍棋歷史悠久昌盛的中日韓三國都有屬於自己的圍棋大師、泰斗、棋聖,但如果要票選一位三國棋迷都公認的偉大棋手,無疑是吳清源。這個偉大的頭銜後面,也註定不會跟上“之一”。楊振寧說,吳清源之所以比愛因斯坦偉大,是因為物理界的第二還能和愛因斯坦交手,而圍棋的世界,連“望其項背”都沒人敢自稱。

  吳清源的名字,早就跨越了國界,超越了體育的範疇,成為一枚沉甸甸的世界文化印戳。武俠宗師金庸心目中,可以和吳清源對等的大俠,是自己小說構架中獨孤求敗的“風清揚”,他百歲的一生,跨越了近代歷史最顛沛劇變的兩大世紀,而他本人傳奇的百年,經歷的絕對比任何武俠小說更為精彩燦爛。

  吳清源時代

  1939年到1956年,被稱為“吳清源時代”。作為棋手的吳清源,最傲人的戰績,自然是十番棋。日本當時的十番棋採取升降制度,在棋手視段位榮譽高於一切的年代裡,十番棋的殘酷和傳奇自不待言。

  1939年,為爭奪本因坊秀哉去世後棋界第一人的地位,吳清源被推上了升降十番棋的舞臺。他先後打敗了木谷實、大前輩雁金準一、師兄橋本宇太郎、前輩巖本薰。1951年吳清源與戰後日本首位九段棋手藤澤庫之助進行了爭奪棋界霸主的頂級決戰。不過藤澤發揮不佳,以2勝7負1和慘敗降格。由此,吳清源在前輩、同輩、後輩中的“昭和之棋聖”,不世之王者的地位,再也無人可以撼動。

  創新棋士開創宇宙新佈局

  不敗於天下,可以測量出一位棋士的武功,而在更為看重文治的傳統文化裡,吳清源對於世界圍棋的貢獻,則在於他開創了新佈局。金庸之所以將吳清源比作自己小說裡最無敵的“風清揚”,兩人的一大共同點是愛創新:“吳先生有一段時候,所謂日本最高的高手,全部被他打敗,發揚我們中國的圍棋的精神,像獨孤九劍這樣沒定式的,(招式)隨時可以變化的,絕對創新,變化無窮,所以對方也招架不了,好像風清揚這樣。”1933年左右,吳清源和木谷實有意識地在各種棋戰中打破常規,在佈局階段即佔據高位。第一次十番棋,不顧日本舊時代權威代表本因坊秀哉,依然敢於下出“三三·星·天元”的`顛覆性開局,可見吳清源革新圍棋的決心和膽魄。

  此後,這種更具效率和速度,打破邊角束縛的“新佈局”成為開創現代圍棋的主流,這種思潮也延綿至今。

  晚年,吳清源依然不為年齡所束縛,潛心開創“21世紀圍棋”的研究。他將中國《易經》陰陽調和、變化無常的思想放入圍棋中,吳清源認為圍棋是一種藝術,又是一種生命的哲學。吳清源認為,上個世紀的圍棋是一種“部分”的圍棋,棋手們過於重視區域性的得失。“21世紀圍棋”將是一種“全部的圍棋”,是朝著整體、全面的方向發展,而不在區域性糾纏。

  川端康成正執筆“吳清源棋談”時曾訪問吳清源。他曾自述:“我認為,圍棋是一種和諧的狀態。它的重點不在於競技或爭勝負,而是調和。由一枚一枚講究均衡的棋子最後所構成的一盤棋,便是建立在和諧的基礎上。”

  漂泊棋士三次更改國籍

  吳清源一生,唯一的爭議點就是國籍。這位出生在戰亂飄零時代的棋聖,一生有很多無奈。1914年出生於福建省福州,七歲學棋,青少年時期,在中國棋壇中已無敵手,天才的盛名讓他當時享譽中日棋壇。14歲那年,吳清源與母親及哥哥一起東渡,在和日本三位棋手過招後,正式定為三段。

  1936年,吳清源改國籍為日本,那時,距離他在日本學棋生活已經過去了八年。對此,吳清源自傳中曾寫道:“在日本的中國人,受到歧視,也有人受到過實際的威脅,因此,我對自身的安全也很擔心,但是一邊下棋一邊讀書是行不通的,再說我還要養活一家人。最後我決定一個人加入日本國籍,選擇了留在日本。”

  自傳裡也有寫道,他如何放棄日本國籍。“到了1946年,突然有一天,一些在日華僑到我家,並且拉著我去了我所住的杉並區的派出所。他們強迫我放棄日本的國籍……後來,他們交給了我一本中華民國臨時護照。”

  再次加入日本國籍,是1979年。“我於1979年再次加入了日本國籍,時年65歲。戰前,從中國國籍轉為日本國籍,是因為當時是戰爭年代,受形勢逼迫不得已。再次加入日本籍,較之我自己,更多的是考慮到孩子。”自傳裡,吳清源很詳細地道出小兒子因國籍問題,受到的不公平待遇,最後一次變換國籍,吳清源是站在了一個父親和丈夫的角度。

  其實,對於大部分真正理解和敬重吳清源的棋迷來說,國籍根本不是問題。國手李喆在微博上道出了許多人的心聲:“不知何時起,網路憤青們將矛頭對上了吳先生。身世飄零,遠渡扶桑,吳先生在特殊時期精神上的痛苦孤獨不知又有幾人能夠承受,幾人能夠超拔。古往今來,超越時代之人,必受當時宵小之攻訐。”

  (選自《華西都市報》,有刪改)

  相關連結:

  (1)“碰到苦惱的事情、感受到周圍壓力的時候,吳老師會背誦白居易的詩歌:‘蝸牛角上爭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隨貧隨富且歡樂,不開口笑是痴人。’”

  “吳老師喜歡一句話:‘闇然而日章。’這句話出自《中庸》,講述君子內斂,看上去並不發出耀眼的光芒,但會隨著時間推移,漸漸發光。”(江鑄久回憶吳清源)

  (2)吳清源父親在日本留學期間開始痴迷圍棋,歸國時更帶回了大量難得的日本棋書。吳清源對圍棋有過人的天賦,對棋譜有過目不忘的能力,在父親的鼓勵下,進而逐漸養成了長時間特別投入研究的習慣,提高非常快,吳清源除了學習父親帶回來的日本書籍,又吸收了我國古棋的獨有精華,在擊敗福建籍大同鄉林貽書老夫子後,“圍棋神童”之名不脛而走。

  (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楊振寧把吳清源和愛因斯坦做比較,認為吳清源更偉大,是因為吳清源所取得的成就比愛因斯坦更偉大。

  B.文章對吳清源在十番棋上取得的驕人戰績做了非常詳細的介紹,以此突出吳清源在日本“昭和之棋聖”名號並非虛傳。

  C.吳清源敢於打破常規,開創圍棋新佈局,是他在十番棋上取得突出成就的主要因素。

  D.吳清源認為上個世紀的圍棋是一種“部分”的圍棋,缺失整體觀、全面性,沒有出路,得不到發展。

  E.文章從三個不同的角度介紹吳清源的生平,傳主形象更加客觀真實,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E(3分)D(2分)C(1分)(C.不準確,“主要因素”應為“重要因素”。A.“吳清源所取得的成就比愛因斯坦更偉大”不恰當。B.“對吳清源在十番棋上取得的驕人戰績做了非常詳細的介紹”不恰當。)】

  (2)請結合文字談談標題“穿越黑白星際,他就像‘風清揚’”的作用。(6分)

  【①圍棋界裡的吳清源好像武俠小說裡的風清揚,愛創新,造詣極深,標題高度肯定了吳清源在圍棋領域內所取得的突出成就。②間接引用了金庸對吳清源的評價,與下文“金庸評價吳清源”的敘寫相呼應。③標題新奇,吸引讀者。(每點2分)】

  (3)請結合文字分析文章最後一部分“漂泊棋士三次更改國籍”所體現的傳記寫作特點,並談談這樣寫的好處。(6分)

  【①事件翔實可信:文字非常翔實的介紹了傳主三次更改國籍的具體時間以及更改國籍的原因,以此突出吳清源更改國籍時的艱難處境和更改國籍的無奈。(概括特點1分,結合文字分析1分,作用1分)②“引用”手法的使用:三次更改國籍都引用了傳主自己的話,豐富了傳主人物形象,使文章更加真實可信。並引用國手李喆的話表明了作者的態度,希望大家對於吳清源更改國籍一事少些攻擊,多些諒解。(手法1分,作用2分:豐富傳主形象1分,表明作者態度1分)】

  (4)請結合所供材料簡析吳清源在圍棋界取得卓越成就的原因。(8分)

  【①天資聰穎:吳清源在圍棋上有過人的天賦,對棋譜有過目不忘的能力。②專注、堅韌:對圍棋有極大的熱情,在艱苦的環境中不改初衷。③敢於挑戰權威、具有創新意識:有意識在各種棋戰中打破常規,開創“新佈局”。④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借鑑: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極大,有淡泊名利、內斂等性格特點。⑤父親的影響:父親痴迷圍棋,並從日本帶回了大量棋書,是吳清源的啟蒙老師。(每點2分,最多得8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