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洵《六國論》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
蘇洵《六國論》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
在各個領域,我們都經常看到閱讀答案的身影,閱讀答案有助於我們領會解題思路,掌握答題技巧。你知道什麼樣的閱讀答案才算得上好閱讀答案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蘇洵《六國論》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歡迎閱讀與收藏。
蘇洵《六國論》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 1
六國論 蘇轍
【原文】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慾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至於顛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此言得之。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贏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後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趙嘗五戰於秦,二敗而三勝。後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敗而亡,誠不得已。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於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併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嚥也。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於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於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苟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 判:決定
B.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 速:招致
C.向使三國各愛其地 向:以前
D.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當:當……時候
9.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A.暴秦之慾無厭 杳不知其所之也
B.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 舉匏尊以相屬
C.是故燕雖小國而後亡 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
D.趙嘗五戰於秦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10.下列對文章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選文引用古人的話,以“抱薪救火”為例證,說明以地事秦必然導致滅亡的嚴重後果。
B.選文以齊、燕、趙三國滅亡的程序,具體論證了“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的道理。
C.這兩段文字型現了蘇洵文風特點:行文縱橫恣肆,氣勢逼人;語言樸素簡勁,富有表現力。
D.兩段文字均採用對比論證及事實論證的方法,論證文章中心論點,發人深思,令人警醒。
11.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1)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矣。
(2)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敗而亡,誠不得已。
參考答案:
8 D(“當”同“倘”,如果)
9 C(連詞,錶轉折。A結構助詞,的/動詞,去,往;B介詞,用/連詞,表目的;D介詞,與,同/介詞,從)
10 B(具體論證了“不賂者以賂者喪”的道理)
11 (1)那麼,秦國最嚮往的,諸侯最怕的,本來就不在戰爭上。
(2)況且,燕國與趙國處在秦國逐漸征伐(天下)將近結束的時候,可以說是智謀窮竭,國勢孤單了,作戰失敗而滅亡,實在是不得已(的事情)。
譯文 六國的滅亡,不是(因為他們的)武器不鋒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於用土地來賄賂秦國。拿土地賄賂秦國虧損了自己的力量,(這就)是滅亡的原因。有人問:“六國一個接一個的滅亡,難道全部是因為賄賂秦國嗎?”(回答)說:“不賄賂秦國的國家因為有賄賂秦國的國家而滅亡。原因是不賄賂秦國的國家失掉了強有力的外援,不能獨自保全。所以說:弊病在於賄賂秦國。” 秦國除了用戰爭奪取土地以外,(還受到諸侯的賄賂),小的就獲得邑鎮,大的就獲得城池。比較秦國受賄賂所得到的土地與戰勝別國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實際多百倍。六國諸侯(賄賂秦國)所喪失的土地與戰敗所喪失的土地相比,實際也要多百倍。那麼秦國最想要的,與六國諸侯最擔心的,本來就不在於戰爭。想到他們的祖輩和父輩,冒著寒霜雨露,披荊斬棘,才有了很少的一點土地。子孫對那些土地卻不很愛惜,全都拿來送給別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樣不珍惜。今天割掉五座城,明天割掉十座城,這才能睡一夜安穩覺。明天起床一看四周邊境,秦國的軍隊又來了。既然這樣,那麼諸侯的土地有限,強暴的秦國的慾望永遠不會滿足,(諸侯)送給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所以用不著戰爭,誰強誰弱,誰勝誰負就已經決定了。到了覆滅的地步,道理本來就是這樣子的。古人說:“用土地侍奉秦國,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燒完,火就不會滅。”這話說的很正確。 齊國不曾賄賂秦國,(可是)最終也隨著五國滅亡了,為什麼呢?(是因為齊國)跟秦國交好而不幫助其他五國。五國已經滅亡了,齊國也就沒法倖免了。燕國和趙國的國君,起初有長遠的謀略,能夠守住他們的國土,堅持正義,不賄賂秦國。因此燕雖然是個小國,卻後來才滅亡,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後來燕太子丹用派遣荊軻刺殺秦王作對付秦國的計策,這才招致了(滅亡的)禍患。趙國曾經與秦國交戰五次,打了兩次敗仗,三次勝仗。後來秦國兩次攻打趙國。(趙國大將)李牧接連打退秦國的進攻。等到李牧因受誣陷而被殺死,(趙國都城)邯鄲變成(秦國的一個)郡,可惜趙國用武力抗秦而沒能堅持到底。而且燕趙兩國正處在秦國把其他國家快要消滅乾淨的時候,可以說是智謀窮竭,國勢孤立危急,戰敗了而亡國,確實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韓、魏、楚三國都愛惜他們的國土,齊國不依附秦國。(燕國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趙國的)良將李牧還活著,那麼勝敗的命運,存亡的理數,倘若與秦國相比較,也許還不容易衡量(出高低來)呢。 唉!(如果六國諸侯)用賄賂秦國的土地來封給天下的謀臣,用侍奉秦國的心來禮遇天下的奇才,齊心合力地向西(對付秦國),那麼,我恐怕秦國人飯也不能嚥下去。真可悲啊!有這樣的有利形勢,卻被秦國積久的威勢所脅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於走向滅亡。治理國家的人不要被積久的威勢所脅迫啊! 六國和秦國都是諸侯之國,他們的勢力比秦國弱,卻還有可以不賄賂秦國而戰勝它的優勢。如果憑藉偌大國家,卻追隨六國滅亡的前例,這就比不上六國了。
【作者介紹】
蘇 轍(1039-1112年),字子由,號穎濱遺老,眉山(今四川)人,北宋散文家,嘉佑進士,官居尚書右丞、門下侍郎,與其父蘇洵、兄蘇軾合稱“三蘇”。此文是蘇轍為應制舉所進二十五策論中的一。
賞析
《六國論》一開始,首先提出了六國破滅的原因。劈頭四句話“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蘇洵就斬釘截鐵地給六國之所以滅亡定下結論。蘇洵認為:六國之所以滅亡,不在於它們的武器不銳利,也不在於它們仗打得不好,而是在於他們一味地拿土地作為賄賂,向秦國乞求和平。“賂秦”就是賄賂秦國。這實際上是削弱自己力量,助長敵人的侵略野心,促使自己走向毀滅。所以作者接著申述說:“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然而事實上又並不是所有六國都向秦國奉獻土地,而那些沒有“賂秦”的國家也破滅了的原因是何,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蘇洵故意這樣設問,然後又作了回答:“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因此,歸根結底,“賂秦”是莫大的致命傷。以上這些就是通的基本論點,突出強調六國破滅“弊在賂秦”,這是從六國方面來說的。
接著蘇洵再從“賂秦”的兩個方面來論述這種做法的後果。蘇洵指出:秦國由於接受賄賂所得到的土地,比秦國打勝仗所得到的土地要多出百倍,其他各國由於送賄賂而喪失的土地,比它們打敗仗喪失的土地也要多出百倍。那末,秦國所最歡迎而對其他國家所最不利的,當然就不在於作戰了。這裡的“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是側重照應開頭四句中的“非兵不利,戰不善”,是從另一個角度補充和闡發了“弊在賂秦”的論點。
在接下來的兩段文章裡,作者又分別就“賂秦”的國家和不“賂秦”的國家,論述了它們各自滅亡的具體原因。
第二段先論述“賂秦”的國家滅亡的原因,“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是說這些國家的前輩創業的很難;“子孫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今日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是說這些國家的後代只顧眼前的暫時利益,輕易地把前輩辛勤創有的國土隨便割讓給秦國;“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是說秦國並不因為得到奉獻的土地而停止進攻。這就是第一段結尾所說的“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越向敵人屈服退讓,就越增加敵人的氣焰,敵人越得到好處,就越要加緊侵略。所謂“奉之彌繁,侵之愈急”。秦國的侵略慾望根本沒有止境,這是秦國侵略者不可改變的本質。諸侯各國奉獻土地一味妥協,只能激起它的更大的侵略野心。這裡,不需要透過作戰,就已經判別勝負了,至於諸侯各國的因之而破滅,那更是極其自然的事情。作者為了把“奉之彌繁,侵之愈急”的道理講得更為明白清楚,蘇洵引用了古人的一個譬喻:“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薪”就是木柴,這個譬喻非常準確地、形象地表明瞭賂秦的嚴重危害和根本的錯誤。這一段是進一步發揮第一段的“賂秦而力虧”一句,具體指的是韓國、魏國和楚國。這三個國家都緊靠秦國,當時秦國在軍事戰略上採取“遠交近攻”,也就是結交遠方的國家,進攻鄰近的國家的方針,因此它們直接受到秦國的威脅和侵略,並且首先以地“賂秦”,結果最早被秦國消滅。
第三段是論述不“賂秦”的國家為什麼會滅亡。齊國距離秦國最遠,雖然不用向秦國奉獻土地,但是齊國仍舊不敢得罪秦國,對其他國家遭受秦國侵略,採取袖手旁觀的態度,等五國相繼敗亡,它自己也成了秦國吞併的物件。燕國、趙國“能守其士,義不賂秦”,敢於同秦國武力相抗,所以像燕國那樣小的國家儘管最後也失敗了,但是比韓、魏、楚等國家要破滅得稍晚一些;趙國在與秦國的五次戰爭當中還取得了三次勝利,以後又不斷給秦國以回擊.可惜燕國太子丹派遣荊軻西刺秦王,企圖透過個人謀殺來解救危難;趙國不信任自己的部將,中了秦國的反間計,殺掉了抗秦的重要支柱李牧,於是導致加速了自己的破滅。齊國不能援助其他五國,團結抗泰,燕國趙國不能堅持鬥爭,又處在秦國把各國“革滅殆盡”的時刻,因而得到和韓國,魏國和楚國同樣的結局。這段論述主要是進一步發揮第一段“不賂者以賂者喪”一句的意思。這一段的末了,蘇洵總結六國的破滅,從反面推進一層,指出六國避免破滅的道路。“三國各愛其地”是指韓國、魏國和楚國不要拿國土去向秦國乞求“一夕安寢”,“齊人勿附於秦”是指齊國要附隨秦國而不去援助其他國家,“刺客不行”,是指燕國不要對秦國採用個人謀殺手段;“良將猶在”,是指趙國不要相信秦國的流言蜚語而殺掉自己的將領。這樣,恐怕就會出現另一種局面,未見得秦國必勝而六國必敗。文章在這裡筆鋒一轉,反跌得精神飽滿,把六國破滅“弊在賂秦”的道理說得更加透徹,更加具有說服力量。
文章的第四段是作者就以上的論述發表感慨。第四段的頭幾句是一種設想,為六國籌劃怎樣對付秦國。第三段末尾的設想,是僅僅就六國改變它們各自的方針路線來立論,所以只說勝負存亡“或未易量”,沒有加以肯定。則進一步指出必須發憤圖強,敢於鬥爭,並且團結一致,聯合抗秦。秦國即使想要吞併六國,那恐怕也是咽不下喉嚨裡去的,可惜六國沒有這樣做。六國在敵人強大的威勢面前屈服了,不敢鬥爭或者不能堅持鬥爭,最後全部破滅。這是一個慘痛的歷史教訓,也是後代當國者應該吸取的歷史經驗。蘇洵最後說:“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不要在強大敵人的威力面前被嚇倒。
文章的第五段是作者繼續發表意猶未盡的感慨,不同於第四段,第四段的感慨針對的是歷史,第五段的感慨針對的是現實。整《六國論》,應該說到前一段的就結束了。蘇洵決不是為評論歷史而評論歷史,蘇洵的文章的全部鋒芒幾乎無不處處對準現實。是想以古代社會治亂、國家興衰的歷史經驗教訓作為處理當前國家的重大問題的借鑑。文章只寫到前一段,顯然是不夠的,必須有這一段從古代歷史引渡到現實政治,才見出它的主題深刻意義。這一段完全說的是北宋王朝的對外政策:北宋王朝與六國諸侯的情況已經不一樣了。六國諸侯只是佔有區域性地區,力量有限,而北宋王朝則佔有全國主要地區,力量遠遠超過六國諸侯。六國諸侯如果敢於同秦國鬥爭,還可以取得勝利,那麼,北宋王朝同樣敢於鬥爭,當然不成問題地更可以取得勝利。但是北宋王朝卻“以天下之大”向遼政權和西夏政權屈服,一味妥協退讓,不敢進行鬥爭,這就連六國也不如了。不用說,它最終也必然會得到六國破滅一樣的後果。這—段文章只有六句,作者用筆相當精練,內容高度概括,而且在議論中包含著極大的感情分量。話說得十分含蓄婉轉,同時問題又揭示得十分明確尖銳。從全文的佈局來看,也收結得沉著有力。
戰國當時的國與國之間的外交關係本來很紛繁複雜,但是蘇洵只就對秦國的態度上,從六個國家當中區別出兩個型別,“賂秦”和“不賂秦”;三種情況:第一種是韓國、魏國和楚國“以地賂秦”,第二種是齊國附隨秦國,第三種是燕國和趙國“用武而不終”。三種情況中的第一種屬於“賂秦”一類,第二種和第三種屬於不“賂秦”一類。蘇洵首先把力量集中在“賂秦”問題上,為六國的破滅立論。因為這才是六國破滅的根本要害,不僅“賂秦”的韓、魏、楚三國因此喪亡,不僅幻想保持互不侵犯局面的齊國因此不能保全,而且,即使能夠跟秦國較量一下的燕國、趙國也因此失敗。寫文章就應該扣緊中心問題去發揮。重點擺對了,又要把它同別的部分聯結起來,看出它們的相互關係。所以作者集中論述了“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以後,進而又論述“不賂者以賂者喪”的道理。當然,態度、分寸是不同的。蘇洵對賂秦的韓、魏、楚三國是根本否定,對依附秦國的齊國是嚴肅批判,而對“用武而不終”的燕、趙兩國是深切惋惜。這樣,文章就顯得分外有條理,有層次,暢達透闢,嚴密完整,使別人對自己的論點無可懷疑、無可駁斥。
蘇洵《六國論》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 2
[教學目標]
1. 瞭解作者借史抒懷、借古諷今的用意,領會作者關心國家命運,反對屈辱求和、主張抗擊的思想。
2. 結合單元知識短文,學習有關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譯知識。
3. 學習本文圍繞中心論點用對比方法逐層論證的方法。
[教學重點]
理解它的政論目的,即借古諷今,批評北宋政府對西夏、契丹的妥協政策。
[教學難點]
瞭解作者借史抒懷、借古諷今的為文意圖,體察作者的愛國之情
[教學方法]
多媒體課件以聲音畫面渲染氣氛,突出教學目標
[課時安排]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 一 課 時
一、匯入新課
以兩副對聯“:萃父子兄弟於一門, 八家唐宋佔三席; 悟駢散詩詞之特徵,千變縱橫識共源. ”“一門父子三詞客, 千古文章八大家. ”引入對蘇洵的介紹。
二、作者介紹
蘇洵(1009—1066)字明允,號老泉, 唐宋八大家之一. 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縣)人,人稱“老蘇”,與兒子“大蘇”(蘇軾) 、“小蘇”(蘇轍) 並稱“三蘇”後人有詩稱讚:“一門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詩賦傳千古,峨嵋共比高。”
27歲才發憤讀書,經過十多年的閉門苦讀,學業大進☆。宋仁宗嘉右元年(1056)帶領兒子蘇軾、蘇轍到京城,以所著文章22:《幾策》2, 《權書》10, 《衡論》10,謁見翰林學士歐陽修。歐陽修很賞識這些文章,認為可以與賈誼、劉向相媲美,於是向朝廷推薦。一時公卿士大夫爭相傳誦,文名因而大振。
三、解題
“論”是散文的一種文體,以論證為主,要求善於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體現這種文體的.特點。《六國論》,談談六國滅亡的道理。分為兩種:一種是政論,主要用於發表作者對於時政的見解和主張;一種是史論,透過評論歷史,總結歷史教訓,為當時統治者提供治國借鑑。“六國論”在這裡是一個省略式短語,實際應是“六國破滅之論”。文章旨在分析六國失敗的原因,借古諷今。
四、寫作背景
作者所處的北宋王朝,對內專制集權,對外卑躬屈膝,內憂外患,始終不絕。北宋初期,西、北方邊患嚴重,自開國至英宗治年年間,宋和遼與西夏開戰,敗多勝少。軍事上的軟弱無能導致外交上的妥協投降,北宋為求苟安,年年割地納貢。到蘇洵所處的時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納銀20萬兩,絹30萬匹;向西夏納銀10萬兩,絹10萬匹,茶3萬斤。而這樣沉重的負擔,全落在百始頭上。國難當頭,矛盾尖銳,苟洵針對這樣的現實寫作此文,用於諷喻宋王
五、教授新課
1、聽錄音,校正字音
弊在賂(l ù)秦 思厥(ju é)先祖父
暴(p ù)霜露 如棄草芥(ji è)
洎(j ì)牧以讒誅 革滅殆(d ài )盡
2、把握文章論證結構
第1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論點:六國破滅,弊在賂秦。
本文開門見山地提出中心論點“弊在賂秦”,接著從正反兩個不同的角度,即“賂者”和“不賂者”,均受賂秦之害進行論證。“賂秦”的國家因“賂秦”而“力虧”;不賂秦的國家因“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不賂者以賂者喪”。最後總結,重申論點,“弊在賂秦”。
第2段以“割城”為例,論證“賂秦”之弊。
緊承第一個分論點“賂秦而力虧”寫韓、趙、魏三國把祖先艱難得到的土地輕易拱手送給秦國,而“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從而論證“弊在賂秦”的論點。
第3段,以“不賂者以賂者喪”的事實,進一步論證“弊在賂秦”。
緊承第2個分論點“不賂者以賂者喪”,文中寫齊、趙、燕三國雖“義不賂秦”,但“蓋失強援,不能獨完”,從而論證“弊在路秦”的中心論點。
第4段承上啟下,提出“為國者”不要被敵國的“積威之所劫”的勸告。
第5段,借時諷世,借古喻今,諷諫北宋王朝改變妥協政策,奮起抵抗。
將六國的情況與北宋情況作對比,證明六國力量遠弱於北宋,警告北宋統治者不要重蹈六國滅亡的舊事,點明本文主旨,即作者寫作本文的目的。
3、研讀課文第一段
1)、小組朗讀第一自然段
2)、落實重要詞句:
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
六國互(互動,引申為相伴)喪,率(全,都,一概)賂秦也
蓋(副詞,表猜測原因)失強援,不能獨完(形容詞作動詞,保全)
3)、問題
提問:全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
明確:六國破滅,弊在賂秦。
問:從幾個方面說明這一中心論點的?
明確:A 賂秦力虧,破滅之道也。
B 不賂者以賂者喪。
問: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麼?
明確:提出中心論點,總領全文,引發以下議論。
4)、背誦第一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複習上節課內容
二、研習第二段
1、小組朗讀第二段。
2、重點詞語
秦以(相當於“於”,在)攻取之外
較(比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這)/實(實際上)百倍
思厥(其)先祖(祖輩)/父(父輩) 暴秦之慾無厭(通“饜”,滿足)
至於(到了的結局)顛覆,理固(本來)宜(應該)然
此言得(符合)之(上面的道理)
3、問題
提問:能不能用一句話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明確:“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
問:本段從哪幾個方面說明賂秦的危害?
明確:A 以地事秦,導致了敵我雙方力量對比的變化,刺激了貪慾和擴張的野心。
B 韓、楚、魏三國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
問:本段的中心內容,印證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話?
明確: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
三、研習第三段
1.齊讀第三段。
2. 重要詞句:
義(堅守正義,名作動詞用)不賂秦
斯用兵之效(功效)也
至丹以荊卿(表示對人的尊稱)為計
始速(招致,動詞)禍焉
向(先前)使(假使)三國名愛其地
勝負之數(命運),存亡之理(道理)
當(應當)與秦相較(抗衡),或未易量(估量)
3. 問題
提問:找出段中表述齊國滅亡的一句話。
明確:“與嬴而不助五國也。”
比較燕趙兩國的相同點與不同點。
明確:共同點——形勢環境相同,處秦革滅殆盡之際。
軍事策略相同,能守其土,義不賂秦。
不同點——對抗秦國的方式不同
燕太子丹招募荊軻刺秦王招致禍患。
趙因李牧被讒言所害自毀長城。
提問:找出第一段中與本段意思吻合的一句話。
明確:“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
提問:最後一句話在全文中有什麼作用?
明確:用“向使”引起假設,總結六國情況,使論證更加深入全面, 中心論點更加鮮明有
力,同時又為下文進一步假設作鋪墊,從反面將論證推進一層。
4. 背誦這兩段
第三課時
一、複習已學知識
二、研習第四段
1. 齊讀本段
2.重要詞句
併力西向(進軍),則吾恐秦人食之(結構助詞,無實義)不得下嚥也。
為(治理)國者無(不要)使(讓自己)為(被)積威之所劫(脅迫、挾持)哉。
3.問題
提問:前一層與上一段末句有怎樣的關係?後一層有什麼作用?
明確:上一段末句從消極方面來說,不該用什麼策略;這一層從積極方面說該用什麼策略。 以六國滅亡作結,自然引出一般性結論——歷史教訓,“有如此之勢”——承上啟下。 提問:作者在本段連用了兩個嘆詞,有什麼作用?
明確:嗚呼——承接上段末尾,提出六國合力抗秦的主張。
悲夫——又回到歷史中,感嘆六國破滅的可悲結局,抨擊六國的政策。提出“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才是賂秦之根源。
作用:表達作者對歷史的思考與感慨,起到連線作用,在歷史與現實間快速自由轉移,引導讀者理清思路。
提問:最後一句語帶雙關,請說明其含義。
明確:作者對歷史事實分析後的議論,明確了六國賂秦的根本原因,同時也切合當時北宋王朝的實際情況,委婉地勸諭當權者面對北方的威脅,放棄屈辱的妥協政策,不要重蹈歷史的覆轍。
三、研習第五段。
1.齊讀本段
2. 重要詞句:
而猶(還)有可(可以)以(憑)不賂而勝之(秦國)之(的)勢。
苟(假如)以天下之大,而從(追隨)六國破亡之故事,是(這)又在六國下矣。
3.問題
提問:第五自然段在全文論述中起了什麼作用?
明確:本段議論的基礎建立在作者自己對歷史事實的分析上,源於歷史,但又高於歷史,諷諫北宋王朝面對外來侵略不要重蹈歷史覆轍。
4.背誦這兩段
[佈置作業]
1. 背誦全文。
2. 完成“思考和練習”。
[教學反思]
[板書]
大欲大患
固不在戰 強弱
勝負
賂秦力虧 奉之彌繁 不戰 韓 魏 楚
破滅之道 侵之愈急 已判
以地事秦
六國破滅 抱薪救火
非兵不利
戰不善 齊人與嬴 終繼遷滅
弊在賂秦 不賂秦者 不助五國 勢所不免
以賂者喪 燕譴刺客 齊 燕 趙
(蓋失強援 始速禍焉 智力孤危
不能獨完) 趙失良將 戰敗而亡
用武不終
蘇洵《六國論》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 3
怎樣才能讀好書?毫無疑問,一個好的時機非常重要,而暑假就是一個好的時機。走到書店,買了一本《蘇軾傳》,翻開了它,我仿似翻開了蘇軾那傳奇的一生……
蘇軾,南宋著名豪放派詩人,與其父和其弟:蘇洵和蘇轍合稱三蘇,被列進唐宋八大家之中。一門三傑,多麼令人驚歎啊!蘇洵沒有考上進士,只得期盼兩個兒子,不料兩個兒子都那麼爭氣,雙雙中舉,這也是蘇軾傳奇而又不幸人生的開始。
在王安石變法之前,蘇軾有一段瀟灑的時光,試問天性愛玩的他怎會安於寂寞?此時,兄弟、妻子都在身邊,也許這是他一生中最快活的日子。在神宗上任,用王安石來變法後,他可就不是這麼好過了,因為朝廷分為了保守派和新法派,兩個派別之間鬥爭不斷,蘇東坡也時常受牽連,從這裡調去那裡,然後再去那裡,要知道以前的交通可一點都不方便,這樣的舟車勞頓也許只有樂天的蘇東坡能受得了了,他的妻子王弗在這之前去世了,蘇軾為紀念她而寫下“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而在不久之後,他的父親也去世了,這讓蘇東坡悲痛欲絕,回家為父親和妻子守靈。在他人生中後段的日子也不好過,因為後來他與司馬光在是否完全廢除新法這個問題上有爭議,在司馬光去世後,與他一個派別的人就設計去陷害他,大發文字獄,讓蘇東坡受了不少無妄之災,著名的“明月幾時有”也是在這個背景下完成的。晚年的蘇東坡就更加悽苦了,被當時的皇帝一再貶職,永不升官,而且三個妻子都先他而去,這讓人如何說苦!
當然,蘇軾的一生不可能都是悲苦的,他的詩書才華可是完全免檢的,他的才氣也讓他擁有了很多朋友,在他受苦難的時候,可沒少朋友來幫他。他與朋友佛印之間有許多趣事,還記得有一次在船上,他們出的對聯“狗啃河上骨(和尚骨),水流東坡詩(屍)”,讓我哈哈大笑,大喊妙絕了。東坡的另一個朋友陳季常也是大家很熟悉的人,因為“河東獅吼”就是從他怕老婆流傳出來的。
蘇東坡可不只受朋友們的歡迎,他同樣也是百姓愛戴的物件,對於一個會苦中作樂的人是不會悲觀的。他每到一地都會盡量為百姓謀福祉,為百姓做事,深受百姓喜愛,從詩中“為報傾城隨太守”就可以看出,這可不是因為他長得帥,是因為他心繫百姓,當然,可能也與他的名氣與才氣有關。記得在書的後面還有這樣一句話:“這就是他,一個悲天憫人的道德家,黎明百姓的好朋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
看了《蘇軾傳》,彷彿經歷了他的一生,往事歷歷在目,給人以啟迪,又讓人感慨無限。在書中還提到了這樣一個傳說:在蘇軾出生時,旁邊有座山一夜之間草木枯死,怎麼救都是荒地,後來在蘇軾去世一年之後,那座山又恢復了生機……這個傳說給人無限遐想,也許是因為他吸取了那山的靈氣了吧,所以他才這麼出眾……
閒暇時,捧起一本書,你會有不一樣的感覺!
蘇洵《六國論》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 4
閱讀下列文段,然後完成練習題。
凡主將之道,知理而後可以舉兵,知勢而後可以加兵,知節而後可以用兵。知理則不屈,知勢則不沮,知節則不窮。見小利不動,見小患不避;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後有以支大利大患。夫惟養技而自愛者,無敵於天下。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靜可以制百動。
兵有長短,敵我一也。敢問:吾之所長,吾出而用之,彼將不與吾校;吾之所短,吾蔽而置之,彼將強與吾角,奈何?曰: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卻;吾之所長,吾陰而養之,使之狎而墮其中。此用長短之術也。
善用兵者,使之無所顧,有所恃。無所顧,則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則知不至於必敗。尺箠當猛虎,奮呼而操擊;徒手遇蜥蜴,變色而卻步,人之情也。知此者,可以將矣。袒裼而按劍,則烏獲不敢逼,冠冑衣甲,據兵而寢,則童子彎弓殺之矣。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則力有餘矣。
11.下列各加點詞的解釋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A.知理而後可以舉兵 舉:發動 知勢則不沮 沮:沮喪
夫然後有以支大利大患 支:應付、支撐
B.不足以辱吾技也 辱:玷汙 吾蔽而置之 蔽:隱藏
使之狎而墮其中 狎:陰險
C.此用長短之術也 術:本領 使之無所顧 顧:回頭
知此者,可以將矣 將:出發
D.烏獲不敢逼 逼:靠近 冠冑衣甲 衣:衣服
據兵而寢 兵:武器
12.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故善用兵者以形固 固不在戰矣
B.夫能以形固,則力有餘矣 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
C.夫惟養技而自愛者 向使三國各愛其地
D.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於秦 知勢而後可以加兵
13.下列各句在文中的含義和作用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後有以支大利大患
----說明行軍打仗要有全域性戰略眼光,不能貪小失大。
B.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卻
----意為要儘量掩蓋自己的短處,使 敵人發現不了而猶豫不決。
C.善用兵者,使之無所顧,有所恃
----用兵打仗既要無所顧忌,又要懂得利用外物。
D.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則力有餘矣
----善於用兵的人懂得憑藉和利用形勢,那麼就有多餘的力量了。
14.下列各個句字編為四組,全都說明作者所主張的用兵心術的一項是:
① 知理則不屈,知勢則不沮,知節則不窮
② 見小利不動,見小患不避;夫然後有以支大利大患
③ 兵有長短,敵我一也。
④ 吾之所長,吾陰而養之,使之狎而墮其中
⑤ 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則力有餘矣。
⑥ 冠冑衣甲,據兵而寢,則童子彎弓殺之矣。
A.①③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②④⑥
參考答案:
11.A
12.B
13.B(暴為顯露)
1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