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書·王尊傳》的閱讀答案及譯文

《漢書·王尊傳》的閱讀答案及譯文

  王尊字子贛,涿郡高陽人也。事師郡文學官,治《尚書》、《論語》,略通大義。初元中,舉直言,遷虢令,復為護羌將軍轉校尉,護送軍糧委輸。而羌人反,絕轉道,兵數萬圍尊。尊以千餘騎奔突羌賊。功未列上,坐擅離部署,會赦,免歸家。涿郡太守徐明薦尊為郿令,遷益州刺史。尊居部二歲,懷來徼外,蠻夷歸附其威信。博士鄭寬中使行風俗,舉奏尊治狀,遷為東平相。

  是時,東平王以至親驕奢不奉法度,傅相連坐。及尊視事,奉璽書至庭中,王未及出受詔,尊持璽書歸舍,食已乃還。致詔後,謁見王,太傅在前說《相鼠》之詩。尊曰:“毋持布鼓⑴過雷門②!” 王怒,起入後宮。尊亦直趨出就舍。先是,王數私出入,驅馳國中,與後姬家交通。尊到官,召敕廄長:“大王當從官屬,鳴和鸞乃出,自今有令駕小車,叩頭爭之,言相教不得。”後尊朝王,王復延請登堂。尊謂王曰:“天下皆言王勇,顧但負貴,安能勇?如尊乃勇耳。”王變色視尊,意欲格殺之,即好謂尊曰:“願觀相君佩刀。”尊舉掖,顧謂傍侍郎:“前引佩刀視王,王欲誣相拔刀向王邪?”王情得,又雅聞尊高名,大為尊屈,酌酒具食,相對極歡。

  初,中書謁者令石顯貴幸,專權為奸邪。元帝崩,成帝初即位,顯徙為中太僕,不復典權。匡衡、張譚乃奏顯舊惡,請免顯等。尊於是劾奏:“丞相衡、御史大夫譚位三公,典五常九德,以總方略、一統類、廣教化、美風俗為職。知中書謁者令顯等專權擅勢,縱恣不制,為海內患害,不以時白奏行罰,而阿諛曲從,無大臣輔政之義也。赦後,衡、譚舉奏顯,不自陳不忠之罪,卑君尊臣,非所宜稱,失大臣體。”天子以新即位,重傷大臣,乃下御史丞問狀。劾奏尊妄詆欺非謗赦前事,以塗汙宰相,輕薄國家。有詔左遷尊為高陵令,數月,以病免。

  (選自《漢書·王尊傳》,有刪節)

  註釋:①布鼓:以布作鼓,故為無聲之鼓。 ②雷門:會稽城的城門。上有大鼓,傳說越擊此鼓,聲聞洛陽。王尊這樣說,是對東平王太傅當面朗讀《相鼠》之詩的反擊。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會赦,免歸家會:恰逢

  B.懷來徼外懷:懷柔,使……歸附

  C.及尊視事視事:到任辦公

  D.驅馳國中,與後姬家交通交通:道路相通

  2: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的詞的意義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A.尊以千餘騎奔突羌賊 乃作《思玄賦》以宣寄情志

  B.蠻夷歸附其威信因厚賂單于,答其善意

  C.尊持璽書歸舍,食已乃還設九賓於廷,臣乃敢上璧

  D.不以時白奏行罰,而阿諛曲從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

  3:下列句子,都能直接體現王尊不畏權貴品格的一組是

  ①尊亦直趨出就舍②尊曰:“毋持布鼓過雷門!”

  ③王變色視尊,意欲格殺之 ④縱恣不制,為海內患害

  ⑤卑君尊臣,非所宜稱,失大臣體 ⑥妄詆欺非謗赦前事,以塗汙宰相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4: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2分)

  (1)天下皆言王勇,顧但負貴,安能勇?(4分)

  (2)前引佩刀視王,王欲誣相拔刀向王邪?(4分)

  (3)典五常九德,以總方略、一統類、廣教化、美風俗為職。(4分)

  參考答案

  1:D “交通”應解釋為“私通”。 文言文中一詞多義現象比較多,所以答題時一定要把實詞放回到原文中,結合上下文及本句語法關係來推斷實詞的含義。

  2:A A以:動詞,帶領/連詞,來。B其:皆為代詞,他的。C乃:皆為副詞,才。D而:皆為連詞,卻,反而。

  3:A ③敘述的是東平王的行為心理,④是王尊指斥石顯的話,但此時石顯已失勢,⑥是御史臣對王尊上書彈劾匡衡、張譚一事的錯誤結論:此三項均不能直接體現不畏權貴的品格。而①②是王尊面對傲慢的東平王不卑不亢的表現,⑤是王尊上書彈劾權貴匡衡、張譚的原話,故而都直接體現了王尊不畏權貴的品格。

  4:(1)天下人都說大王您有勇氣,但您只不過是自恃身份高貴罷了,哪裡能說得上有勇氣? (得分點:“顧”“但”“負”各1分,大意1分)

  (2)讓我拔出自己的佩刀給大王看,難道想要誣陷我拔刀對著大王嗎?(得分點:“引”“誣”“相”各1分,大意1分)

  (3)主管五常九德,應把總攬治國方略、統一各種規則、推廣教化、美化風俗作為自己的職分。(得分點:“典”“總”“廣”各1分,大意1分)

  【參考譯文】

  王尊字子贛,涿郡高陽人。侍奉郡中的文學官並拜他為師,研究《尚書》、《論語》,通曉大義。初元年間,因為直言進諫,被推舉為虢縣縣令。又做護羌將軍轉運校尉,護送軍糧的運輸。後來羌人反叛,斷絕轉運的通道,羌兵數萬圍困王尊。尊帶領千餘騎賓士衝突羌賊,功勞沒被報到天子那裡,反而被判擅離部署罪,遇大赦,被辭退回家。涿郡太守徐明推薦王尊做郿縣令,又升為益州刺史。王尊在任二年,懷柔外來者,異族歸附於他的威信。博士鄭寬中受命巡視風俗,向皇上稟報王尊治政的狀況,王尊被提拔為東平相。

  這時,東平王憑皇上至親驕奢不守法度,傅相牽連得罪。到王尊任職,捧著璽書到庭中,東平王不出來受詔,王尊持璽書回到住處,吃罷l飯才轉到東平王府,傳達詔書後,謁見東平王,太傅在前講《相鼠》之詩,羞辱王尊。王尊說:“不要拿著用布做的鼓走過雷門!”東平王發怒,起身進入後宮。王尊也徑直跑出回到住處。此前,東平王屢次私自出宮,趕著車馬在都城中跑,與後姬家女子私通。王尊到官,召令養馬者說:“大王出外應隨從官屬,使車鈴響才出去,從現在起,有命令駕小車的情況,叩頭勸阻,說是我規定的。”后王尊朝見王,王又迎請王尊登堂。尊對王說:“天下人都說大王您有勇氣,但您只不過是自恃身份高貴罷了,哪裡能說得上有勇氣?像我王尊才是勇。”東平王變了臉看著王尊,意思要擊殺他。就佯裝好言對王尊說“:希望看一看相君佩的刀。”王尊只是抬自己的胳膊,回頭對旁邊的侍郎說:“讓我拔出自己的佩刀給大王看,難道想要誣陷我拔刀對著大王嗎?”東平王的思想被說破,又一向聽說王尊的'大名,很有點屈服王尊的樣子,便酌酒具食,相對暢飲。

  當初,中書謁者令石顯被寵幸而顯貴,專擅權力做了許多壞事。漢元帝駕崩,漢成帝剛剛登上大位,石顯被調任做中太僕,不再握有大權。匡衡、張譚這才上本揭發石顯過去的惡行,請求免去石顯等人的職位。王尊於是上了彈劾匡衡、張譚的奏本說:“丞相匡衡、御史大夫張譚位列三公,主管五常九德,應把總攬治國方略、統一各種規則、推廣教化、美化風俗作為自己的職分。他們明明知曉中書謁者令石顯等人獨攬大權,恣意放縱不受節制,是天下的禍害,卻不在該上奏的時候稟告皇上處罰石顯,反而對他阿諛曲從,沒有盡到輔政大臣的義務。皇上釋出(對石顯)的赦令之後,匡衡、張譚上奏舉報石顯,全不說自己未盡職守之罪,貶抑君上而顯示自己的高明,是很不適合說的,有失做大臣的身份。”成帝因為自己剛剛登位,就有人責難、攻擊大臣,於是將事情交給御史丞查問。御史丞上奏彈劾王尊肆意言說、汙、蔑赦前之事,是給宰相抹黑,對國家不敬。於是降下詔書將王尊貶為高陵縣令,幾個月後,又因病去職。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