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張安世》的閱讀答案及翻譯
關於《張安世》的閱讀答案及翻譯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我們很多時候需要適量地做些閱讀題,就有可能接觸到閱讀答案,閱讀答案所涉及的內容可能只是某一知識體系中的一個或幾個知識點,或某一知識點中的一部分內容,在我們的學習中有著重要的作用。你知道什麼樣的閱讀答案才算得上好閱讀答案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張安世》的閱讀答案及翻譯,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張安世,字子孺,少以父任為郎,用善書給事尚書,精力於職,休沐未嘗出。上行幸河東,嘗亡書三篋,詔問莫能知。唯安世識之,具作其事。後購求得書,以相校無所遺失,上奇其才,擢為尚書令,遷光祿大夫。
昭帝即位,大將軍霍光秉政,以安世篤行,光親重之。久之,天子下詔曰:“右將軍光祿勳安世輔政宿衛,肅敬不怠,十有三年,鹹以康寧。夫親親任賢,唐、虞之道也,其封安世為富平侯。”
大將軍光薨後數月,御史大夫魏相上封事曰:“車騎將軍安世事孝武皇帝三十餘年,忠信謹厚,勤勞政事,國家重臣也,宜尊其位,以為大將軍。”上亦欲用之。安世聞指,懼不敢當,請聞求見,免冠頓首曰老臣誠自量不足以居大位繼大將軍後唯天子稍哀以全老臣之命。上笑曰:“君言太謙。君而不可,尚誰可者!”安世深辭弗能得。
嘗有所薦,其人來謝,安世大恨,以為舉賢達能,豈有私謝邪?絕勿復為通。有郎功高不調,自言,安世應曰:“君之功高,明主所知。人臣執事,何長短而自言乎!”絕不許。已而郎果遷。莫府長史遷,辭去之官,安世問以過失。長史曰:“將軍為明主股肱,而士無所進,論者以為譏。”安世曰:“明主在上,賢不肖較然,臣下自修而已,何知士而薦之?”其欲匿名跡遠權勢如此。
安世自見父子尊顯,懷不自安,為子延壽求出補吏,上以為北地太守。安世尊為公侯,食邑萬戶,然身衣弋綈,夫人自紡績,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內治產業,累織纖微,是以能殖其貨,富於大將軍光。天子甚尊憚大將軍,然內親安世,心密於光焉。
元康四年春,安世病,上疏歸侯,乞骸骨。天子報曰:“將軍年老被病,朕甚閔之。雖不能視事,折衝萬里,君先帝大臣,明於治亂,朕所不及,得數問焉,何憾而上書大將軍、富平侯印?薄朕忘故,非所望也!願將軍強餐食,近醫藥,專精神,以輔天年。”安世復強起視事,至秋薨。天子贈印綬,送以輕車介士,諡曰敬侯。
(節選自《漢書·張安世傳》)
1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唯安世識之,具作其事 識:通“志”,記住
B. 其人來謝,安世大恨 恨:遺憾
C. 絕勿復為通 通:通報,舉薦
D. 是以能殖其貨 殖:增加
1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①君而不可,尚誰可者 ②歸而求救國之策
B.①朕所不及,得數問焉 ②或師焉,或否焉
C.①富於大將軍光 ②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
D.①送以輕車介士 ②奚以知其然也
1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皇上巡視河東,曾經丟失三箱書,張安世把書中的內容詳備地寫出來,皇上認為他的才能不同一般,提拔他做了尚書令,調任光祿大夫。
B.張安世選賢拔能卻不願接受別人的道謝。他極力隱藏名聲,疏遠權勢。
C.霍光死後,有人奏請皇上讓張安世接任大將軍之職。張安世得知此事,不喜反憂,向皇帝極力推辭但沒有成功。
D.張安世對家人的要求尤其嚴格。他認為父子俱為顯貴,內心不安,便請求將兒子調離京城做北地太守。
19.用“/”給文中畫線的部分斷句。(3分)
免冠頓首曰老臣誠自量不足以居大位繼大將軍後唯天子稍哀以全老臣之命。
20.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7分)
(1)將軍為明主股肱,而士無所進,論者以為譏。(3分)
(2)天子甚尊憚大將軍,然內親安世,心密於光焉。(4分)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將軍年老被病/朕甚閔之/雖不能視事/折衝萬里/君先帝大臣/明於治亂/朕所不及/得數問焉/何感而上書/歸大將軍/富平侯印/
B、將軍年老被病/朕甚閔之/雖不能/視事折衝萬里/君先帝大臣/明於治亂/朕所不及/得數問焉/何感而上書/歸大將軍/富平侯印/
C、將軍年老被病/朕甚閔之/雖不能視事/折衝萬里/君先帝大臣/明於治亂/朕所不及得數問/焉何感而上書/歸大將軍/富平侯印/
D、將軍年老被病/朕甚閔之/雖不能視事/折衝萬里/君先帝大臣/明於治亂/朕所不及/得數問焉/何感而上書歸/大將軍/富平侯印/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春秋戰國時期,諸侯死了叫“薨”。後世有封爵的大官死了也可以叫“薨”。
B、漢代的國家中樞機構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組成,稱“三公”。其中御史大夫總管行政。
C、“頓首”是古代的一種禮節,即拜跪於地,引頭至地,頭頓地再舉起。
D、“乞骸骨”就是官員自請退職,字面意思就是請求使骸骨歸葬故鄉。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項是:( )(3分)
A、張安世工作盡責。供職尚書時,工作盡心盡責,連例行節假日也沒有外出過。擔任光祿大夫後,大將軍霍光很看重他,御史大夫魏相也對他評價很高。
B、張安世為人謙遜。皇帝想任用他為大將軍,他認為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擔此重任,但堅持推辭並沒有成功。
C、張安世對家人要求嚴格。他認為自己和兒子地位都尊貴顯耀,內心很不安,就向皇帝請求讓他的兒子延壽離開京城去做北地太守。
D、張安世善於治家。他雖然有萬戶封地,但生活節儉,夫人親自紡織,家童都有手藝活做。張家憑勤勞節儉、善於經營而富有。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⑴上行幸河東,嘗亡書三篋,詔問莫能知,唯安世識之,具作其事。(5分)
⑵天子甚尊憚大將軍,然內親安世,心密於光焉。(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