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侍御史府君神道表》閱讀答案及翻譯

《先侍御史府君神道表》閱讀答案及翻譯

  先侍御史府君神道表

  柳宗元

  先君諱鎮,字某。天寶末,經術高第。遇亂,奉德清君夫人載家書隱王屋山。間行以求食,深處以修業。合群從弟子侄講《春秋左氏》《易王氏》,孜孜不倦,以忘其憂。德清君喜曰:“茲謂遁世無悶矣。”亂有間,舉族如吳,無以為生。先君獨乘驢無僮御以出,求仁者冀以給食。嘗經山澗,水卒至,流抵大壑,得以無苦。被濡塗以行無慍容,觀者哀悼而致禮加焉。

  既而以為天子平大難,發大號,且致太平,人罹兵戎,農去耒耜,宜以時興太學,勸耦耕,作《三老五更議》,齋沐以獻。道不果用。授左衛率府兵曹參軍。尚父汾陽王居朔方,備禮延望,授左金吾衛倉曹參軍,為節度推官,專掌書奏,進大理評事。以為刑法者軍旅之楨幹,斥候者邊鄙之視聽,不可以不具。作《晉文公三罪議》《守邊論》,議事確直,世不能容。表為晉州錄事參軍。

  晉之守,故將也,少文而悍,酣嗜殺戮,吏莫敢與之爭,先君獨抗以理。無辜將死,常以身捍笞箠,拒不受命。守大怒,投幾折簀,而無以奪焉。終秉直以免於恥,調長安主簿。居德清君之喪,哀有過而禮不逾,為士者鹹服。服既除,吏部命為太常博士。先君固曰:“有尊老孤弱在吳,願為宣城令。”三辭而後獲,為宣城。四年作閿鄉令。考績皆最,吏人懷思,立石頌德。

  後數年,登朝為殿中侍御史,會宰相與憲府比周,誣陷正士,以校私仇。有擊登聞鼓以聞於上,上命先君總三司以聽理,至則平反之。為相者不敢恃威以濟欲,為長者不敢懷私以請間,群冤獲宥,**側目,封章密獻,歸命天子,遂莫敢言。逾年,卒中以他事,貶夔州司馬。居三年,醜類就殛,拜侍御史。制書曰:“守正為心,疾惡不懼。”貞元九年,宗元得進士第。上問有司曰:“得無以朝士子冒進者乎?”有司以聞。上曰:“是故抗奸臣竇參者耶!吾知其不為子營私矣。”是歲五月十七日卒,享年五十五。

  (選自《柳宗元文集》,有刪改)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被濡塗以行無慍容 被:通“披”,披著

  B.人罹兵戎 罹:遭受

  C.而無以奪焉 奪:爭奪

  D.卒中以他事 中:中傷

  5.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現柳鎮“守正為心”的一組是 ( )

  ①間行以求食,深處以修業 ②議事確直,世不能容 ③無辜將死,常以身捍笞箠,拒不受命 ④有尊老孤弱在吳,願為宣城令 ⑤考績皆最,吏人懷思,立石頌德 ⑥上命先君總三司以聽理,至則平反之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柳鎮有一次獨自騎著驢外出,請求具有仁心的人希望能贈給一些食物,路過山澗時洪水突然暴發,幸虧水流衝進大溝中,他才沒有遇難。

  B.尚父汾陽王很欣賞柳鎮的才能,準備了禮物來看望延請他,授予他左金吾衛倉曹參軍的職務,讓他擔任節度推官,專門掌管書信和奏疏。

  C.柳鎮為父親德清君守喪期間,悲哀得非常厲害卻行為不失禮數,有見識的人都非常佩服他,吏部還任命他擔任太常博士。

  D.貞元九年,柳鎮的兒子柳宗元考中進士,皇上問有關官員說:“該不會是以朝廷官員兒子的身份矇混進來的吧?”有關官員將實際情況彙報給他。

  7.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亂有間,舉族如吳,無以為生。

  (2)酣嗜殺戮,吏莫敢與之爭,先君獨抗以理。

  (3)是故抗奸臣竇參者耶!吾知其不為子營私矣。

  4.答案 C解析 奪:改變志向。

  5. 答案 D解析 ①是他隱居時的做法,尚不能體現“守正為心”。④表現他孝慈。⑤是說他有政治才能。

  6. 答案 C解析 “期間”錯。吏部任命他擔任太常博士是在其守喪期滿以後。

  7.答案 (1)戰亂髮生不久,全族的人遷居到吳地,沒有辦法維持生計。

  (2)非常喜歡殺戮,官吏沒有人敢跟他爭論,惟獨先父敢於跟他以理相爭。

  (3)這是當年對抗奸臣竇參的`人啊!我知道他不會為了兒子而圖謀私利的。

  參考譯文

  我的先父名字叫柳鎮,字某。天寶末年,參加“經術”類考試高中。正好遇到安史之亂,就奉養著德清君夫婦,帶著家裡的藏書隱居到王屋山。抄小路行走去尋找食物,深藏行跡來研修學業。集合各位堂弟及子侄來講解《春秋左氏》《易王氏》,勤勉不倦怠,來忘掉國難的憂愁。德清君高興地說:“這就是所說的避世隱居而沒有沉悶啊。”戰亂髮生不久,全族的人遷居到吳地,沒有辦法維持生計。父親就獨自騎著驢不帶僮僕出門,請求具有仁心的人希望能贈給一些食物。曾經路過山澗,洪水突然暴發,水流衝進大溝中,他倖免於難。他披著溼衣服滿身泥漿走路卻沒有生氣的表情,看到的人都感到非常哀傷並且非常客氣地對待他。

  不久認為皇上平定了安史之亂,發號施令,並且得到了太平,老百姓都遭受了戰爭的禍害,農民們都不能從事農業生產,應該按時令興辦太學,鼓勵耕作,於是寫了《三老五更議》的奏疏,齋戒沐浴後獻給皇帝。然而他的思想最終沒有被朝廷採納。被授予左衛率府兵曹參軍的官職。尚父汾陽王(郭子儀)居住在北方,準備了禮物來看望延請我父親,授予他左金吾衛倉曹參軍的職務,擔任節度推官,專門掌管書信和奏疏,不久又升遷為大理評事。他認為行刑執法的人是軍隊裡的骨幹,斥候是邊防的耳目,軍隊裡不能沒有這些人。寫了《晉文公三罪議》《守邊論》兩篇文章,議論事情確切直接,世人不能容納他的意見。汾陽王上奏章推薦他做晉州錄事參軍。

  晉州的太守原來擔任過將軍,缺少文化修養並且性格兇悍,非常喜歡殺戮,官吏沒有人敢跟他爭論,惟獨先父敢於跟他以理相爭。有無辜的人將被處死,先父常常用身體來擋住鞭打杖擊,拒絕執行太守的命令。太守非常生氣,將几案扔出去,將席子折斷,卻沒有辦法改變先父的做法。最終依靠持心正直而避免了恥辱,被調任長安主簿。先父為德清君守喪,悲哀得非常厲害卻行為不失禮數,有見識的人都非常佩服他。守喪期滿,吏部任命他擔任太常博士。先父堅持說:“有老母親和年幼的子女在吳地,我希望做宣城縣令。”推辭了多次才獲得批准,遷職擔任宣城縣令。四年後擔任閿鄉縣令。考核官員時的成績都是最好,官吏和百姓都非常思念他,豎立了石碑來頌揚他的功德。

  後來過了幾年,進入朝廷擔任殿中侍御史,恰逢宰相和御史臺的人結黨營私,誣陷正直的人來報私仇。有人擊打登聞鼓來讓皇上知道,皇上命令先父帶領三司來審理這事,他到任後就為這事平反了。宰相不敢依仗威勢來達成私慾,御史臺的官員也不敢懷著私心去挑撥離間,很多蒙冤的人都獲得了赦免,奸邪的人側目而視,先父封好奏章秘密地獻給皇上,回到朝廷向皇上覆命,於是沒有人再敢說什麼。過了一年,終究用其他的事情來中傷先父,貶官做夔州司馬。過了三年,奸邪的人被懲治,先父被授予侍御史的官職。皇帝的命令上說:“堅守正直之心,痛恨邪惡而不畏懼。”貞元九年,我考中進士。皇上問有關官員說:“該不會是以朝廷官員兒子的身份矇混進來的吧?”有關官員奏明情況,皇上說:“這是當年對抗奸臣竇參的人啊!我知道他不會為了兒子而圖謀私利的。”這一年五月十七日去世,終年五十五歲。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