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承天寺夜遊》《馬說》比較閱讀答案

《記承天寺夜遊》《馬說》比較閱讀答案

  【甲】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交橫,蓋竹柏影也。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蘇軾《記承天寺夜遊》)

  【乙】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辱於奴隸人之手,死於槽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韓愈《馬說》)

  5.解釋下面加點詞。(4分)

  ⑴念無與為樂者 念: ⑵相與步於中庭 相與:

  ⑶一食或盡粟一石 或: ⑷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等:

  6.譯下面句子。(4分)

  ⑴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⑵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7.甲文中“________________”寫出月光竹柏倒影的搖曳多姿;乙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被懷才不遇的`人用來抒發感慨。(用原文語句回答)(3分)

  8.下面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甲文雖篇幅短小,只有三段,但從交代的、時間到作者的行為,到寫景,再到抒情點題,脈絡清晰可見。

  B.甲文“懷民亦未寢”的“亦”寫出這一對朋友情懷相似,心境相通。

  C.乙文作者認為,千里馬被埋沒是因為千里馬沒有真實才能。

  D.乙文使用了託物寓意的手法,寓深刻思想於具體形象之中,如用“辱於奴隸人之手,死於槽之間”來描繪千里馬的悲慘遭遇。

  9.甲乙兩文作者都有懷才不遇的經歷,但兩文所表達的情感卻不盡相同。請根據文意簡要談談兩文作者分別表達了怎樣的情感。(4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