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太丘與友期行》《吳起守信》閱讀練習及答案
《陳太丘與友期行》《吳起守信》閱讀練習及答案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甲)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乙)昔吳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諾,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來,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來,方與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軍歟③?欲服三軍,非信不可也!
注:①吳起:戰國時著名的軍事家。②俟:等待。③歟(yú):句末語氣詞。
1.給下列加粗字注音。
(1)尊君在不( )(2)諾,期返而食( )
2.選出下列句中加粗字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歆輒難之前時之聞
B.將軍百戰死出郭相扶將
C.相委而去待君久不至,已去
D.擇善而從從先人還家
3.根據語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讀停頓正確的`一項是( )
A.期日/中
B.對/子罵父
C.下車/引之
D.故人至/暮不來
4.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昔吳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你是陳太丘,你會怎麼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fǒu;(2)shí
2.C
3.C
4.(1)正午已過(朋友)還沒來,太丘不再等候,自己先走了,太丘走後那個朋友才來。
(2)有一回吳起出門,遇到老朋友,便留老朋友吃飯。
5.可以繼續等待,友人到後向他講道理;也可以留個紙條說明先走的原因等。(答案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