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中國醫生觀後感600字(精選7篇)
大學生中國醫生觀後感600字
什麼是觀後感?
觀後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連續劇或參觀展覽等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所謂“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可以是因觀看而激發的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觀看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醜惡現象的抨擊。觀後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於議論範疇,但寫法不同於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觀看後的基礎上發感想。簡單來說就是觀賞過後的感觸。
大學生中國醫生觀後感600字(精選7篇)
當品味完一部影視作品後,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怎麼能落下!但是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學生中國醫生觀後感600字(精選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學生中國醫生觀後感1
晚飯後,媽媽說:我們去看電影吧!於是,媽媽就開啟手機,看看最近有什麼電影上映。我拿過媽媽的手機看了一下,最後決定看《中國醫生》這部電影。
我們一家人來到了電影院,我們買了薯條和飲料,然後就到了檢票口,檢好票之後,就直奔播放廳,我們找到了自己的座位,準備開始觀看了。
這部電影是根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鬥爭的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開始了,我很認真地在看,裡面有幾個畫面我記得特別清楚。
第一件事是:疫情發生後,金銀潭醫院的院長很果斷的接收病人,並且說了一句:所有的病人只要有需要都可以送到他的醫院來,我覺得這位醫生非常偉大。第二件事是:有一位廣東過來支援武漢金銀潭的醫生,因為一時大意判斷失誤,將一位即將脫離生命危險的病人送入了死亡。這件事情告訴我們在處理事情的時候,一定要仔細考慮全面。第三件事是:那就是我們的中國速度,在10天就完成了火神山醫院的建造,這一點說明了我們的中國人是非常團結的,在困難面前我們做到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第四件事是:一位外籍考察人員來中國的時候,坐在車內,看著空蕩蕩的大街說了一句:你們是怎麼做到讓1000萬人口居家不出門的?我為我們中國人的高素質感到自豪。
《中國醫生》讓我感受到了醫生的偉大,為人民救死扶傷,心中不覺充滿了更多的敬意!
大學生中國醫生觀後感2
影片塑造了生動感人的中國醫生群像。大量紀實性段落展現了當下醫生們所面臨的挑戰和抉擇,既有在應對疑難和重症過程中的判斷、選擇甚至是冒險,也有面對患者和家屬的耐心、誠懇甚至是無奈。在第一集中,有一條長鏡頭完整記錄了朱良付大夫用手機錄製他和患者家屬術前交流的告知確認環節,真實表現醫生面對醫療過程不確定性時的無奈,但這並不影響他在寒夜一次又一次從家中趕赴急診現場,在查房過程中他頻頻和患者開玩笑,用最簡單的語句鼓勵患者積極康復。第四集中的孫自敏大夫長期從事血液病治療,她一度因為治癒率很低備受打擊,甚至不想繼續從事這個職業。但也正是這些人間疾苦讓她立志一定要攻克難關,最終帶領自己的科室成為世界上知名的臍帶血移植中心。
醫生憑藉醫術給患者帶去治癒和慰藉,文藝作品透過故事給社會帶來更多的信任和力量。這些真實、鮮活、普通的醫生,讓影片的彈幕和評論充滿敬意。“我們是同一條戰線上的戰友,我們的共同敵人是疾病本身”,這些質樸的話語由拍攝物件講述出來,更能引起共鳴。可以說,《中國醫生》主動呼應了社會熱點,透過貼近式的拍攝展現了醫療衛生領域的最新成果。同時,影片也弘揚了專業、誠實、信任、勇氣,讓我們能夠切身感受到醫者仁心的力量。這正是危難之際,他們勇於向著“戰場”逆行的原因。
大學生中國醫生觀後感3
今天我們去看了電影《中國醫生》,它的評分有9.5分之高,於是我們就想前往看一看是個怎樣的電影?
電影講述的是抗疫的醫生們和病人的故事,讓我由衷的體會到當醫生的辛苦和不易,但是他們不怕困難,勇往直前!他們這種精神令我感到敬佩!
同時也讓我體會到了媽媽的偉大和不易,這部電影裡面拍攝了一個媽媽生孩子的全部過程,我觀看的時候都是捂著眼睛把頭慢慢探出來看的,實在是太嚇人了。每次我問媽媽生孩子疼嗎?媽媽總是笑著回答我一點都不疼,我信了。但是看了這部電影后,我覺得生孩子特別的痛苦,電影裡面的媽媽只生了一個孩子,都那麼痛苦,可想而知我的媽媽生了兩個,那痛苦不就是別人的兩倍嗎?
電影讓我深深體會到了醫生的艱辛、母親的偉大,還讓我意識到自己是個很幸福的小孩。電影中的一個女孩她的爸爸媽媽因疫情先後去世,在接過爸媽遺物的時候,她哭著問:一個沒有爸爸媽媽的孩子,該怎麼辦?她只是個孩子,我不知道她將如何面對這樣的痛苦。想想我自己的爸爸媽媽每天都陪在我身邊,可以帶我出去玩,我們真應該珍惜每一天的幸福生活。
最後,我還想致敬所有抗戰疫情的醫生、白衣天使和志願者們,你們與病魔抗戰,勇往直前,救死扶傷,你們的責任和擔當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感謝你們,為我們拼過命!
大學生中國醫生觀後感4
我比較喜歡這部片裡,對人的細緻描寫,片中經常有給演員眼睛的特寫鏡頭,準確來說,是給演員眼神的特寫鏡頭。
因為影片講述的是金銀潭醫院在抗疫初期的`事,在那個非常時期,大部分人都是戴著口罩的。
所以片中的大部分演員,大部分時間,要麼就是戴著口罩,要麼就是穿著防護服,戴著護目鏡。
這時候,要想傳達一些情緒給觀眾,一般就會給眼睛特寫。因為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眼睛能透過眼神表達出情感。
其實,平日裡,我坐公交車上下班,我就很喜歡觀察周圍人,觀察他們的表情、觀察他們對周遭人的反應,比如甲揹著大書包擠著乙,乙微嗔微怒又隱忍不發的表情;比如車上上來一個身材姣好、穿著清涼的女子,周遭人或豔羨或嫌棄的打量眼神,我會在想,他們此刻心裡在想什麼,揣摩他們心裡的想法。
這樣一來,冗長的公交之旅,彷彿也增添了不少樂趣和韻味。(東野圭吾的一部小說《積鬱電車》,對高峰期地鐵裡挨著的每個人的心理進行了一環扣一環的描寫,盡顯這種觀察的樂趣。另外有首叫《十點半的地鐵》的歌,也是類似一個旁觀者對公交上的人群百態進行了獨白描寫)
但是,除去公交車這個場合,生活中大部分時候,別人的一句話、一個反應,我還來不及琢磨,就轉瞬即逝;或者手頭上有事在做,時間不容許我對別人的一個眼神、一個表情做太多的思考,就推著我急衝衝地往前走了。
看電影的時候,則不然,你作為一個旁觀者,能夠心無旁騖的去感知這個眼神,並且好電影的節奏也把握得比較好,留給觀眾足夠多的時間去揣測這個眼神、琢磨這個眼神、品味這個眼神。當然前提是,演員的演技也很到位,就靠眼神就能傳遞所有想說的`。
《中國醫生》就有很多眼神傳遞情緒、眼神傳遞臺詞的鏡頭,經常是,一個眼神特寫,並留白一些時間,演員演得多,說得少(相對),給了觀眾很大的感知空間。我挺喜歡這樣的。
大學生中國醫生觀後感5
“中國醫生”“最美逆行者” “白衣天使”,這些新詞在新型冠狀肺炎爆發時顯得格外新穎。
《中國醫生》講述的是新冠肺炎從武漢爆發,到被從武漢全部清除的過程。
江院長為了讓各醫院減輕壓力,也為了更好了解新冠肺炎,於是將所有的病人轉到了他所在的醫院,而且他每時每刻都在前線。
江院長的妻子也得了新冠,但是因為醫院沒有床位,無法入院醫治。不為人知的是,江院長本身也得了一種恐怖的無藥可救的`疾病——漸凍症。
在疫情期間,每一個小插曲都是這麼的感人。一位小護士突然向主任醫師說:“我想回家,我已經一年沒見我爸媽了。你看我的臉……我……”小護士的臉上全是防護口罩勒出出的紅印。醫生大怒:“就你一個人是這樣,你看看你身邊的人,他們和你不一樣嗎?誰不想回家啊?他們有說嗎?”這時小護士對面的一個醫生說:“她爸也感染了,沒床位不能治。”全場一片寂靜……
一個看快遞的老人與醫院的文醫生認識。他自己得了肺炎,但是很明白自己去只能是多佔一個床位,而現在又沒有床位了。他不想讓文醫生心裡有負擔,於是他選擇放棄治療。在臨死前,他向文醫生髮了一條語音:大意是,“我知道自己快不行了,也沒有床位。文醫生,你還有幾個快遞放在我這兒,疫情後別忘取。”
從普通民眾到護士,到醫生,到支援隊,哪個不是在為控制疫情而盡力。他們哪一個不是普通人呢,也只不過是多穿了幾件防就衝在了第1線。
這就是中國,這就是中國醫生,這就是中國力量。
大學生中國醫生觀後感6
2020年的一場新形冠狀病毒風波十分的嚴重,這場疾情全球死傷慘重,只有中國的醫生及時治療。
新冠病毒把醫生再一次推到了最前列,他們是新時代的逆行者。在這場疾情中,醫院就是修羅場,醫生就是戰士!那些醫生從疫情剛開始就已經救人了,其中有一幕何其的震撼人心,當金銀潭醫院院長張競予問誰想參加這次的救治時,所有的醫生都陸續舉手報名,那一聲聲驚天動地的吶感,又是多麼的堅定不移。
我在這部電影中很崇拜2個人。張競予他的金銀潭醫院只是個傳染病醫院,可他仍願意救治那些患者,甚至把金銀潭醫院所有的醫生都召拿起來,連行政人員都叫來維持秩序。為了拯救那些無辜的生命,全醫院都出動了。物資不夠床位緊缺,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也要救人,實在沒有的話就向其他醫院借;在這危急時刻,全中國上上下下一條心,連到中國研究的外國人都不可思議地問:"你們是怎麼做到讓一千萬個人都居家的?"可這在中國上下一條心來看,簡直是最簡單的事
還有就是外賣員金仔,自己的妻子還住在醫院,還有個嬰兒,可他還是堅持為他人送快遞,起初他是不願送的,可一個母親打電話時他聽到了那頭的嬰兒哭聲就想到了自己的孩子,在自己的心的驅使下,他也決定為這個社會做點什麼。
我們應該尊敬那些一線醫生,把他們的付出銘記於心。
大學生中國醫生觀後感7
在這個全民抗擊疫情的緊張時刻,醫院成為了戰場,醫護人員成了戰士,一個個不畏艱險、主動請纓的醫護人員感動了中國,全國各地的醫療隊馳援湖北、衝在第一線讓人動容。而此時《中國醫生》系列紀錄片更是觸到了我心底的柔軟,讓我看到了中國醫生的偉大,同時也堅定了我走在醫學道路上的腳步。
紀錄片記錄了多家省級醫院裡不同科室的故事,記錄了多個醫生平常但卻不平凡的每一天,讓我們看到了原來醫生們也不是冷漠的對待生死離別,他們也不是無所不能。醫生也是普通人,也很脆弱,也有難處。
“醫生是最希望患者能夠活下去的人”。他們待病人如自己的親人,將心比心為他們考慮。例如影片中的徐曄作為一名燒傷外科的醫生,所面對的病人病情有很多較為嚴重的,同時花費也很巨大,他說:“患者的痛苦你是不能完全體會的,你能感受到的痛苦放大一百倍才是他體會到的。我們做不到感同身受,所以我們要將心比心。”語言樸素,卻道出了億萬醫護工作者的真心。
我們知道,從本科五年,到碩士三年,再到博士三年,再到規培,從住院醫師,到主治醫師,再到主任醫師,培養一個技術精湛的醫生,要近四十年,而培養一個醫術精湛,醫德高尚的醫生,更是要付出更多的心血。而一個醫生在這條道路上要經歷無數苦難,他披上白大褂學著前輩的樣子與死神搶人,為的就是能夠在醫院這個充滿絕望的地方給予人更多的希望。或許他們不能讓每一位患者都重獲新生,甚至面對疾病時會顯得束手無策,但他們會盡己所能,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
這部紀錄片沒有華麗的辭藻,卻將醫生大愛無疆的仁心展現的淋漓盡致。一個個真實的故事展現出病痛給普通家庭帶來的衝擊,也展現出了醫生與患者面對共同敵人凝結出的誠摯情誼。紀錄片中的前輩們向我們展示了中國醫生應有的模樣,他們是我們醫學生的榜樣,更是我們中國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