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體會(精選12篇)

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體會

  電影《跨過鴨綠江》主要講了什麼?

  《跨過鴨綠江》主要講述的就是志願軍們跨過鴨綠江抗美援朝的故事,該影片完美的還原志願軍在艱苦環境下堅持作戰的史實。在那種艱苦的條件下,戰士們依舊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守護著我們的國家,而這部電影也是還原了真正的歷史事件。

  透過這部影片我們可以更好的去了解當初的那段歷史。

  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體會(精選12篇)

  細細品味一部作品以後,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為此就要認真思考觀後感如何寫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體會(精選12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體會1

  “雄糾糾、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為祖國、就是保家鄉,中國好兒女齊心團結進,抗美援朝打敗美帝野心狼”熟悉的歌曲、優美的旋律,這是上個世紀50年代人激動人心的美好、重要的回憶。

  中國一向提倡和平,不願引發戰爭,但這種表現卻被其他國家認為是軟弱、無能的行為。在新中國成立之前的晚清與民國時期,中國簽署了許多喪權辱國的條約,對於世界各國列強的侵略中國均選擇了退讓,但中國一味的忍讓卻沒有換來各國列強侵略的魔爪,導致中國的國土一塊塊被分隔。幸運的是,新中國成立以後,漸漸的擺脫了“東亞病夫”、“支那”等汙辱中國人的字號,尤其是60多年前的那一場抗美援朝戰爭。

  知名作家李峰,參考了大量有關抗美援朝歷史的圖書,精心創作出了一部全景式再現朝鮮戰爭歷史風雲的經典作品《決戰朝鮮》,全書共分為上、下兩冊,七個章節,共六百多個頁次。全書以一種恢宏的氣勢和凝練的語言,加上翔實的史料與多維度的視角記述,全景式的再現了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鮮抗擊美軍的戰爭歷史。

  抗美援朝發生在20世紀50年代初的中國人民支援朝鮮人民抗擊美國侵略朝鮮的一項群眾性運動。朝鮮戰爭於1950年6月25日在朝鮮內部爆發,美國立即出兵干涉其內政,中國人民解放志願軍攜海、陸、空部隊在1950年10月19日越過中朝邊境援助朝鮮抗擊美軍,抗美援朝戰爭持續了兩年九個月零八天,於1953年的7月27日朝鮮時間22時停戰協定正式生效。

  那究竟是一段什麼樣的抗戰歷史呢?中國是如何在一個裝備極其落後、後勤資源保障薄弱的境況下抵抗一支現代化裝備的美軍,讓美軍不得不宣佈停戰的呢?那個時期,中國軍人沒有防彈背心,也沒有接受過“斯巴達式”訓練,更沒有火力強大的HK53、M16A2卡賓槍作為火力支援,有時候甚至三天三夜都沒有食物供給。但他們依舊憑藉著自身頑強的信念與作戰意志,加上滿懷著對新中國幾億人民負責的精神力量,才使中國軍人在世界上贏得了尊嚴與生存。

  著名軍事戰略專家、國防大學教授戴旭就對抗美援朝一戰對中國的影響,作出如下評價:

  “抗美援朝戰爭是終結中國近代史的一戰,不僅打出了新中國的國威軍威,也一掃近代史上中國屢敗於西方列強的屈辱紀錄。”

  美國作家莫里斯·艾澤曼在《美國人眼中的朝鮮戰爭》書中提到“身穿打著補西的棉製軍裝的中國士兵在這件事情上勝過地球上任何國家計程車兵;他們能夠在夜色的掩護下極其秘密地滲透到敵人的陣地中去,簡直令人難以置信。”

  中國軍隊的裝備雖然落後,但他們懂得利用自身的優勢加上抓住敵人的弱點,還有不畏犧牲的精神,才能在戰役中獲得成功。在這一次戰役中,有多名英雄壯烈犧牲,

  一級戰鬥英雄邱少雲,因美軍燃燒彈發落在邱少雲潛伏點附近,火勢蔓延全身,為避免暴露潛伏部隊,他放棄自救,壯烈犧牲,時年26歲。

  一級戰鬥英雄孫佔元,在上甘嶺戰役中,他率突擊排對敵人陣地實施反擊,在雙腿被敵炮彈炸斷的情況下,仍舊以堅強的意志來回爬行指揮,用機槍掩護戰士並摧毀3個火力點,敵人反撲過來,他打退敵人兩次衝擊,斃傷敵人80餘,拉響最後一枚手雷與敵人同歸於盡。

  特級戰鬥英雄黃繼光,在上甘嶺戰役中,進攻部隊受到機槍火力壓制,他身體多處受傷,突然迎著敵槍口,挺起胸膛撲上去堵住了敵機槍口,用生命為部隊開闢了勝利前進的道路。

  “不勝,毋寧死。”為抗美援朝英勇獻身的中國軍人還有千千萬,他們的精神令敵軍都為之肅然起敬,同時也令我們這些後輩感到驕傲不已。

  這一段戰爭歷史成為了我國社會發展的催化劑,它使那些一直覬覦中國國土的國家不再敢任意侵犯。

  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體會2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行走在鴨綠江斷橋上,觸控著那蕩氣迴腸的深沉過往,儘管它被炸燬只剩下了殘骸,但從那些剩餘的部分依舊能夠看出來,這座橋有多麼的恢宏壯闊。它熊熊立在鴨綠江上,如一尾游龍,又像是一道絢麗的長虹。

  發生在今年這個國慶黃金週期間的這一幅幅畫面,串聯起來,就是一個生動的故事,貫穿故事始終的正是“流淌在中華民族血脈之中,去不掉,打不破,滅不了”的愛國主義精神。

  愛國傳統,薪火相傳。71年來的壯闊輝煌,是無數愛國者鑄就的。祖國,就是我們的母親,愛國,是一種高尚的感情,更是一種神聖的職責,愛母親,不是我們掛在嘴邊空喊的口號,而是我們與生具有的,是我們用自己滿腔的熱血去創造的,是我們用奮鬥的畫筆去書寫的。

  初心召喚使命,使命需要實幹。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幹部,要牢固樹立家國情懷,弘揚愛國奮鬥精神,以新的擔當和作為,為偉大祖國繁榮富強添磚加瓦,用堅定的理想信念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主旋律。青春是用來奮鬥的,無論你是紮根一線的基層幹部,還是守邊固疆的邊防戰士;無論你是爭分奪秒的白衣天使,還是傳道授業的大學教授;無論你是車間碼頭的一線工人,還是自主創業的企業大家,愛國、奮鬥都是我們的責任,我們的義務。帶著濃濃的愛國情懷、懷著堅定的理想信念,立足崗位,腳踏實地,從為祖國的繁榮昌盛,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體會3

  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赴朝後的首戰,就是在70年前打響。抗美援朝戰爭期間,總計有240萬人先後加入中國人民志願軍。“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1953年7月27日,戰爭雙方在停戰協定上簽字,這是美國第一次在沒有取勝的條約上簽字,中國最終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數十萬英雄兒女埋骨他鄉,正是這些“最可愛的人”用奮鬥與犧牲,才贏得了國家的獨立與尊嚴,才有了我們美好生活的新時代。

  習近平總書記提到過“抗美援朝精神”,那就是:“祖國和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而奮不顧身的愛國主義精神,英勇頑強、捨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不畏艱難困苦、始終保持高昂士氣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為完成祖國和人民賦予的使命、慷慨奉獻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誠精神,以及為了人類和平與正義事業而奮鬥的國際主義精神。”時至今日,志願軍戰士們書寫的時代凱歌仍將永遠教育和鼓舞著我們廣大黨員幹部,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不畏犧牲,在奉獻中鑄就輝煌。志願軍戰士們可以選擇留在後方,也可以選擇搞建設支援抗美援朝,甚至於可以選擇背棄自己的革命信仰投靠敵國,但他們為了偉大的新中國、為了心中的理想信念,舍小家為大家、奔赴戰場,雖九死其尤未悔。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黨之所以能夠經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奮起,歸根到底是因為我們黨有遠大理想和崇高追求。”新時代的好同志,無論是“本色英雄”張富清、還是“扶貧之花”黃文秀,無論是“環衛天使”李萌,還是“吃虧”書記李連成,他們犧牲著自己的時間、家庭、健康甚至生命,他們本可以成為名聲大噪的英雄人物,本可以成為享受生活的都市麗領,本可以成為乾淨整潔的漂亮姑娘,本可以成為修身養性的快樂老頭,只因為他們不怕犧牲,他們在奉獻中實現著自己的人生價值,並最終鑄就起共產黨人的遠大理想和崇高追求!

  百折不撓,在苦難中實現成長。面對掌握著制空權和制海權,地面部隊全部機械化的美國軍隊,志願軍武器裝備極其落後,兵種也只有步兵和少量炮兵,但他們依然在最苦最難的條件下取得了勝利。習近平總書記說過:“我們要永遠保持清醒頭腦,繼續發揚篳路藍縷、以啟山林那麼一種精神,繼續保持空談誤國、實幹興邦那麼一種警醒,敢於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困難和挑戰。”面對苦難,不少人選擇向苦難投降,向逆境低頭,成為苦難的俘虜。只有我們共產黨人把苦難當成禮物,在苦難中促進自身的成長。因為深知苦難,我們才會與廣大人民群眾心連心肩並肩地去建設這個國家,復興這個民族;因為了解苦難,我們才會重走長征路,爬雪山、過草地,學習“長征精神”瞭解苦難並終結苦難;因為懂得苦難,我們才會學習“榜樣”,讓榜樣的力量激勵我們不斷前行!

  爭做英雄,在戰鬥中煉就偉大。習近平總書記說過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湧現出楊根思、黃繼光、邱少雲等30多萬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個功臣集體。他們不愧為中華民族的英雄兒女,不愧為祖國安全和世界和平的堅強衛士,無愧於‘最可愛的人’的光榮稱號。”英雄不好當,他們堅毅果敢,他們甘守平凡,他們付出血和淚。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我們的國家誕生了如此多的英雄。只因共產黨人是用特殊材料製成的,這份材料包含著“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初心、“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使命。我們共產黨員材料特殊,但我們絕不搞特殊,也絕不損害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一旦投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中去,投身到為人民服務的行列中去,哪怕再平凡的工作都可以成為偉大。“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新時代的黨員幹部,更應爭做英雄,如此方能英雄輩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我們廣大黨員幹部應發揚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成為這個時代“最可愛的人”,成為中華民族的英雄,成為偉大祖國的先鋒,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頑強奮鬥!

  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體會4

  自古忠孝難兩全。一邊是國旗神聖與守衛重任,一邊是銀髮慈父的淚水以及無限思念,解放軍戰士用筆直的軍姿與標準的軍禮回答了新時代中國軍人的氣質與精神。建軍92載,人民解放軍正步行進的步履鏗鏘,揮灑出肩負民族希望的無上榮光。

  國旗下最美的你,“苦難輝煌礪鐵軍”。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致力於鍛造一支屬於人民的武裝就是她不變的目標。1927年的挫折與血雨腥風,嚇不倒中國共產黨人。掩埋好戰友的遺體,他們集結在南昌城下、井岡山上,紅旗漫卷西風烈;鐵流兩萬五千裡,苦鬥十年鍛鍊成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從中原突圍到百萬雄師過大江,從跨過鴨綠江到鏖戰上甘嶺,苦難中人民軍隊用生命與鮮血讓“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以霸佔一個國家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五星紅旗的尊嚴與東方古國的復興腳步,因為軍旗的護佑,愈發自信而矯健。

  國旗下最美的你,“最是本色感人心”。張富清,原西北野戰軍359旅718團2營6連戰士,在解放戰爭的槍林彈雨中九死一生,先後榮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戰軍記“特等功”,兩次獲得“戰鬥英雄”榮譽稱號。解放後他卻刻意塵封功績。決死關頭不放棄、和平年代不迷失、困難當前能泰然、享樂面前能淡然——張富清給廣大黨員樹起了一面鏡子。組織上入黨一生一次,思想上入黨一生一世,張富清“最是本色感人心”。收藏下張富清立下的軍功和精神,傳承忠於祖國、忠於人民的信念與意志。

  國旗下最美的你,“誰說女子不如男”。說起當代花木蘭,如花美玉之容顏、朱日和“沙場秋點兵”之壯懷激烈,都屬於硝煙風沙塗抹青春面龐的女坦克手們。大漠孤煙直,當代花木蘭們駕駛著國產主戰坦克不畏艱險,鏗鏘鐵甲,武裝向前;“敢和自己較勁,敢和男兵叫板,敢上戰場打仗”,從美麗到強悍、從柔弱到剛毅,“誰說女子不如男”,女坦克手們用自己的行動演繹了新時代花木蘭計程車兵突擊。

  初心如炬、使命如山。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人民軍隊與國家昌盛、民族復興緊密相連。新時代的征程上,“最美逆行”“最美睡姿”,當祖國呼喚之時、當人民期盼之時、當危機來臨之際,人民軍隊向死而生,抒寫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慷慨大義!讓擁軍愛軍成為全社會的自覺行動,濃烈出“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的拳拳深情。

  致敬國旗下最美的你,中華家的每一寸土地上都有你們的身影。

  致敬國旗下最美的你,花香鳥語的時候你們在遠方,雨打風吹的時候你們在身旁。

  致敬國旗下最美的你,以樸素的尊崇向“用青春和熱血履行對黨和人民承諾”的人民軍隊敬禮!

  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體會5

  “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精神氣質,政黨也是如此。精神氣質既是先天的、穩定的,又能夠在社會實踐中因後天條件影響而不斷調整變化。

  作為馬克思主義的無產階級政黨,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不同歷史時期,中國共產黨從實踐出發,用不同的精神形式,踐行自己的“最初心”,完成了時代賦予的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的光榮使命。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在捨身赴難的革命時期,共產黨人為求人民解放和民族獨立,鑄就了開天闢地、堅定理想的“紅船精神”,堅定信念、艱苦奮鬥的“井岡山精神”,自強不息、勇往直前“長征精神”,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延安精神”,團結統一、堅持鬥爭的“抗戰精神”,永不停步、團結高效的“西柏坡精神”,堅持真理、無畏犧牲的“紅巖精神”……在革命中,各種形式的精神表現,詮釋出共產黨人不畏艱險、堅守信念的鬥爭精神,實現了使中華民族擺脫落後捱打而站起來的初心和使命。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在篳路藍縷的建設時期,共產黨人為探索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鑄就了不畏強敵、英勇鬥爭的“抗美援朝精神”,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的“大慶精神”,熱愛祖國、勇於登攀的“兩彈一星精神”,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的“紅旗渠精神”,親民愛民、迎難而上的“焦裕祿精神”,愛憎分明、公而忘私的“雷鋒精神”……在建設中,各種形式的精神表現,釋放出共產黨人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創業精神,實現了使新中國擺脫貧困落後而富起來的初心和使命。

  “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在大刀闊斧的改革時期,共產黨人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和人民幸福,鑄就了敢為人先、勇於革新、奮發有為、相容幷蓄的“小崗精神和特區精神”,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難、百折不撓的“抗洪精神和抗震救災精神”,勇於攻堅、開拓創新、無私奉獻、愛崗敬業的“載人航天精神和塞罕壩精神”……在改革開放中,各種形式的精神表現,展現出開拓創新、求真務實的改革創新精神,實現了帶領全黨全國人民強起來的初心和使命。

  不忘來時根、方行萬里路。共產黨員個人的精神氣質會隨著實踐和歷史環境的變化而變化。作為新時代的共產黨員們,既要原原本本繼承前輩們的革命精神、鬥爭精神、改革精神、創新精神,也要從“心”出發,培育和涵養出新的時代精神,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時代使命,勇往直前、奮發有為。

  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體會6

  這場戰役鑄就了抗美援朝的偉大精神,展示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革命精神。

  抗美援朝戰爭不僅奏響了一首英雄歌曲,而且塑造了抗美援朝的偉大精神,即祖國和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的愛國主義精神,他們不計後果地維護祖國和民族的尊嚴;英勇不屈、甘願犧牲生命的革命英雄主義者,不怕困難、始終保持昂揚鬥志的革命樂觀主義者,是履行所賦予的使命的革命忠誠精神以祖國和人民的國際主義精神為人類的和平正義事業而奮鬥。這是中國共產黨人和人民軍隊崇高風采的生動寫照,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民族性格的集中展示,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具體體現。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人民志願軍只有英勇地決定犧牲,才形成了壓倒性的英雄精神。據統計,共有44名屬於敵人的楊根英雄,6名用身體擋住敵人射擊眼睛的黃繼光烈士,9名為拯救朝鮮婦女兒童而犧牲的東存瑞烈士。它們展現了中華民族為民族和民族創造的民族精神,為黨和人民準備犧牲一切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經過兩年零九個月的浴血奮戰,中國人民志願軍創造了人類戰爭的奇蹟,用鮮血和生命贏得了歷史性的偉大勝利,捍衛了新中國的安全和尊嚴,數十萬英雄兒女在朝鮮半島大地上酣睡。如此偉大的犧牲和這樣的偉大勝利,得益於中國人民敢於鬥爭、敢於勝利、敢於堅持、團結一致,凝聚了中華民族抵禦外來侵略的決心和力量,形成了中華民族強大的凝聚力。

  毛澤東曾說:“我們中華民族有與自己的敵人戰鬥到底的精神,有自力更生的收復舊物的決心,有在世界民族之林中自立的能力”,這支軍隊有不屈不撓的精神,必須壓倒一切敵人,永不被征服被敵人打敗了。抗美援朝的精神是“知山有虎,倚虎山”,即“越艱險,越向前”。它真正體現了中華民族浴血奮戰到底的精神風貌,用“毛澤東思想”展現了人民軍隊不屈不撓的精神風貌。

  沒有這場戰爭,就沒有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和平環境和強大的崛起。中國共產黨人、中國人民志願軍和中華民族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形成的抗美援朝精神,並沒有隨著戰爭的勝利和志願軍的凱旋歸來而結束。與中國革命的其他精神一樣,它深深地銘刻在中國革命史、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不僅在對外戰爭中,而且在中國許多新的精神在內部實踐中受到影響、滲透、凝聚和創造。

  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體會7

  這幾天在看跨過鴨綠江,被志願軍的精神和犧牲深深得感動著,他們確實是最可愛的人,他們為了祖國的和平,很多人永遠的留在了朝鮮,上甘嶺戰役中,那些在坑道中咬著床單死去的傷員,那些一聲都不敢發出痛呼的傷員,黃繼光,邱少雲,一個個鮮活的在我的腦袋中來回浮現,幾乎數次淚流滿面,最近我經常跟父親爭論,爭論人性中的自私,爭論天下皆為利,兩個人爭來爭去,現在我真為自己的淺薄和無知感到羞愧,但是其中我覺得欣慰的是,我說我愛我的祖國,愛這個社會,即便現在的社會有很多人,很多現象都不值得去愛,但是,我們的父輩用自己的鮮血為我們換來現在的生活,我有什麼資格不去愛她,與守護她呢,我的祖國人們勤勞,勇敢,聰明,努力,我又有什麼資格去嫌棄她們呢?

  父親老是說覺得活著真沒有意思,又說他活的也夠本了,家人不懂,抱怨父親說這樣的話至子女於何地,不懂現在的生活這樣富裕,這樣平穩,為何老是覺得活著沒有意思,而我突然好像稍微有點懂了,父親出生在1955年,他的三爺是烈士,他的爸爸從小就被日本人綁在吊繩上要他說出三爺的下落,父親因為生在烈士的家庭倍感驕傲,從小接受的都是這種精神,他的父輩的犧牲是為了實現真正的社會主義,為了讓每個人都能平等的活著,所以在父親的心目中,利益反而淡化,人性中的自私在這種大無畏的面前也不值得一提,所以我的爭執,我說的人性中的自私和涼薄他不是不懂。他是更加嚮往那樣的生活。

  最可惜的是父親這一輩子沒有當兵,爺爺死的早,家裡沒有壯勞力,他作為家裡最大的孩子,必須和奶奶頂起這個家,他的一生,平淡安寧,但他心中一股火,一股精神,這股精神不在乎他是不是軍人,不在乎他能拿到多少錢,不在乎他現在吃什麼東西,住什麼房子,在家人輪番勸說和洗腦下,孤獨的支撐,倔強的站著,這就是我的父親,你說他傻麼?不,那些為了抗戰勝利的人們都是這樣的,有這樣的信仰支撐著,才有了我們今天的生活,這個多麼寶貴,而我一度想要去改變他,再一次為自己的無知而感到羞愧。

  現在社會發展太快,快的我們早就不提革命前輩,早就沒有了犧牲自我的精神,人性中的自私,趨利避害的本性,以及高速發展的社會,每個人都在想多掙點錢,多兩套房子,無可厚非,人的本性,但如果有一天國家需要我的話,我會二話不說的獻上我的生命。

  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體會8

  中國人民在這場戰爭中付出了重大犧牲和代價,但是中國人民取得了這場戰爭的偉大勝利,達到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目的,支援朝鮮人民保衛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穩定了朝鮮的局勢,保衛了中國大陸的安全,維護了亞洲及世界的和平。對中國,對朝鮮,對東方,乃至對於整個世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深遠意義。

  這場戰爭打出了新中國的國威軍威,打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世界上真正的大國地位。1840年以來的近代中國,除抗日戰爭取得反法西斯侵略的勝利外,只有遭受帝國主義列強侵略和掠奪的捱打受欺史,只有任人宰割、割地賠款的屈辱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但無論當時的資本主義陣營還是社會主義陣營,都沒有正視已經站起來的中國人民。是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極大地震動了美國,極大地震動了全世界,整個世界都不得不對中國刮目相看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打出了中國人民軍隊的國際威望,打出了新中國的國際威望,改變了中國在國際上軟弱可欺的形象,一掃中國近代以來歷的恥辱,中國人民真正揚眉吐氣了,中國真正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了。

  這場戰爭打出了新中國人民民主政權的鞏固,穩定了社會秩序。中共中央決定出兵抗美援朝的同時,即以堅定的決心,採取斷然措施,加速剿匪、土地改革和鎮壓_的步伐,為支援戰爭,也為恢復國內建設提供穩固的社會基礎。至1953年底,已先後基本肅清了_,剿滅了匪患,完成了除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外的新解放區全部土地改革,從而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權,安定了社會秩序,中國大陸第一次真正實現了統一。中國政治秩序、經濟秩序、社會生活秩序都走上了正軌。

  這場戰爭打出了中國人民的自尊和自信,打出了中國人民極大的愛國熱情。從晚清到民國,中國政府軟弱無能,中國人民一盤散沙,國家沒有尊嚴,人民沒有自尊和自信。抗美援朝戰爭,志願軍在戰場上打敗美國軍隊,國內開展抗美援朝運動,振奮、喚醒了中國人民,提高了中國人民的政治覺悟,極大地增強了中國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極大地激發了中國人民的愛國熱情。中國人民真正凝聚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之下,由一盤散沙聚攏成了有力的拳頭。

  這場戰爭打出了國家建設發展的長期和平環境。抗美援朝戰爭雖付出了巨大的物力消耗,但由於極大地激發了中國人民的愛國熱情和生產建設積極性,從而按時完成了原定的國民經濟恢復計劃,取得了新中國經濟建設第一個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大勝利。更為重要的是,將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從鴨綠江邊打回到三八線,使中國取得了進行和平建設的環境,至今中國已贏得了71年和平建設時間。

  這場戰爭打破了美國不可戰勝的神話。打疼了不可一世的美國軍隊和美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一躍成為資本主義國,到處稱霸。但在朝鮮戰場上卻吃了敗仗,碰得頭破血流。這場戰爭是美國自獨立戰爭以來歷第一次沒有勝利班師的戰爭。這對中國具有“恐美病”的人是極大的教育,對亞洲和世界人民反對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的民族解放鬥爭是極大的鼓舞。美國從朝鮮戰爭中深刻認識到,中國人說話是算數的,中國人民是有力量的。

  這場戰爭打出了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這就是祖國和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而奮不顧身的愛國主義精神,英勇頑強、捨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不畏艱難困苦、始終保持高昂士氣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為完成祖國和人民賦予的使命、慷慨奉獻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誠精神,為了人類和平與正義事業而奮鬥的國際主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是一種非常寶貴的民族精神,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中國後來的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直至現在仍被廣為傳頌。

  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體會9

  在影片中我們結識了那些最可愛的人:用年輕的身軀為衝鋒部開闢道路的黃繼光,在“烈火中永生”的邱少雲,“戰鬥小組長”呂松山……他們用自己年輕的生命譜寫了生命中最輝煌的篇章,我們的敵人也不得不對他們無比的畏懼和佩服:

  美第八軍軍長範佛里特對志願軍的評論是:“以個人而論,中國士兵是一個頑強的敵人。他們沒有防彈背心,沒有鋼盔。他們只穿上軍服,戴上軍帽,踏著一雙帆布鞋。但是,他們永遠是向前作戰,奮不顧身的,令我們束手無策。”

  美國《安斯凱頓研究室》首席研究員偌布斯?弗蘭克評論:北韓戰場上的中共軍隊,除了裝備上不如美國聯軍,而其他無論鬥志、勇氣,都是美國難以想象的高……當時,中共軍隊可以說無論哪一支都可以在一塊陣地,獨擋一路盟軍。

  中國志願軍用他們的頑強而無畏的精神戰勝了敵人,也震懾了那些曾經侵略過我們的人。這是史無前例的戰爭;是窮國打敗富國、弱國打敗強國創造歷史奇蹟的戰爭;是中國軍隊打出國威、打出軍威、打出骨氣、揚眉吐氣的戰爭;中國自願軍譜寫了中華民族戰爭史上最光輝的一頁,他們不愧是我們最可愛的人。

  一位日本教授感慨道:“看看你們中國人,100多年來一個失敗接一個失敗,幾千個外國入侵者、一兩萬個外國入侵者就可以直入你們首都殺人放火,你們就得割地賠款。後來你們出兵朝鮮,把美國人從朝鮮半島北面壓到了南面,我才感覺中國與過去相比不一樣了,看來中國人是真的站起來了。”

  今天,我們的祖國一天比一天強大,作為中華的兒女,我們不應該忘記抗美援朝戰爭,更不應忘記那些在戰爭中浴血奮戰的最可愛的人——志願軍,是他們讓世界從新認識了中國,是他們保衛了祖國領土的完整,讓中國人民免遭外國侵略者的再次侮辱。在和平年代成長的我們應銘記這段歷史,以他們為榜樣,時刻以祖國的強盛為己任,用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為中國的發展和壯大作出自己的貢獻。作為中華的兒女,我們更要好好學習,用知識打敗未來的敵人,保衛祖國的領土與祖國的強盛,為祖國做出自己的貢獻,回報祖國和那些在戰爭中浴血奮戰的志願軍們,不辜負祖國都對我們的悉心栽培與無限期望。

  讓我們銘記那些最可愛最可敬的人——曾經奮不顧身向前作戰的志願軍吧!

  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體會10

  面對二十一世紀,人類們追求和平,可是戰爭卻每一天都在發生,小到同學之間的分歧,鄰居間的爭吵;大到將一億人送入天堂的二戰,這也包括一九五零年在世界最不適合大兵團作戰的朝鮮爆發的`戰爭,主角就是中國和美國。

  在朝鮮戰爭中,中朝以一百一十萬人打敗了聯軍一百二十萬超級大軍。說到朝鮮戰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士兵。志願軍雖然衣著簡陋,飢腸轆轆,但就是這樣,他們往往能夠穿著單衣,在大雪地中埋伏數天,然後徒步追擊美軍的坦克;能夠冒著無數飛機大炮穿過死亡屏障,用胸膛將手榴彈頂進敵人的_口;能夠在大冰河上一個接一個用身體滾過雷區,為部隊開路……每一個都那麼年輕,卻犧牲得驚天動地。正因為他們,三年後,戰爭終於停止在了它發生的地方。

  其次,在志願軍的背後,還有成千上萬的人民群眾時刻支援他們:

  在前線,朝鮮人民頂著炮火為志願軍送食物,把他們當自己的兒子看待,拿起斧頭,木棒,甚至菜刀衝向聯軍,保衛祖國;在祖國的東北,無數人民,志願軍家屬在家裡做炒麵,支援志願軍。志願軍四十二軍就是從我們齊齊哈爾出發的,我們的祖先,可能就在他們的隊伍中,一家人一起努力,打走美軍,這樣才體現出我們中國人民的團結一致。

  最讓我感動,也最讓我難忘的,是戰爭的最後時刻。停戰談判結束,距最後時刻兩小時前,一個士兵冒著炮火將停戰的訊息送往前線,一個個炮彈在他身旁爆炸,他剛把訊息送到就犧牲了,僅差兩小時。最後兩小時,雙方把所有的彈藥盡力打出,證明自己的強大,好像又發生了一場大戰。停戰的那一刻終於來了,那是成千上萬人民以及軍隊一直盼望的事,沒想到一盼就是三年。那一刻,沒有一絲動靜,一種奇特的寂靜後,雙方他探了頭,讓後一起歡呼,慶祝,贈送禮品,他們之間拼過命,有分歧,語言不通,但他們都懂得和平,盼望和平。

  是啊,誰喜歡戰爭?其實在朝鮮戰爭中,誰也沒有獲勝,雙方都因為這場戰爭讓無數家庭破碎,讓無數人留下傷疤,誰都不想要戰爭,但戰爭卻一定要發生。

  長大以後,我一要讓世界和平,沒有戰爭,才能有美好的人間。到現在為止,敘利亞問題還沒有解決,美國的軍隊,還在世界各地“搗亂”,各種核武器還在秘密研發,來往的船隻還在忍受海盜的劫持。雖然戰爭的利益像一座金山,但不要忘記,金山是無數人的生命堆積成的,_生命越多,金山才會越高。我們更不要忘記五星紅旗就是無數解放軍戰士用鮮血染成的,我們不要讓它,讓中國在染上鮮血。讓世界和平,沒有戰爭,這是七十億地球人共同的心願!

  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體會11

  朝鮮戰爭即抗美援朝使全世界重新認識了新中國。中國人已不再像過去那樣任人欺凌,已不再是以往西方人眼中的“東亞病夫”。它熱愛和平,但決不能容忍別人強加於自己的威脅和侵略。新中國誕生剛剛一年,經過兩年零九個月的英勇激戰,迫使美國在停戰協定上簽字,將軍事分界線重新推回到“三八線”,使舉世為之震驚。這個勝利,打破了美國軍隊不可戰勝的神話,極大地提高了中華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對遠東及世界局勢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在戰爭中更是湧現出大批的英雄,他們的英勇事件充分表現出一名中國軍人,一名共產黨員應有的高貴品質。無論是為了掩護隊友被烈火焚燒致死而一動不動的邱少雲,還是為了完成任務,減少戰友的傷亡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敵人怒吼的機槍。亦或是戰死在前線的共和國長子毛岸英,他們的行動深深的感染著我們。抗美援朝戰爭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有著重大意義,抗美援朝捍衛了新中國的安全,保障了新中國經濟恢復和建設工作的順利進行,同時,也推動了國民經濟的恢復和各項社會改革運動的進行。從此,帝國主義再也不敢輕易作出以武力侵犯新中國的嘗試,保證中國的經濟建設和社會改革得到了一個長時間內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這是中國人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以付出重大犧牲換得的。而且打出了中國的國威和軍威,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地位;使中國軍隊取得了以劣勢裝備戰勝現代化裝備的敵人的寶貴經驗,加速了人民軍隊的建設。也進而保衛了祖國邊疆以後不受侵犯。對軍隊的發展也有著重大的意義。

  再次聽老師講起抗美援朝的種.種心中總是充滿著崇敬之情。相信這份崇敬會伴隨我走過一生,這是對中國志願軍的崇敬,更是對黨和國家的崇敬。

  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體會12

  豐碑永恆,光照千秋。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後,在短短几十年內,我國綜合國力實現躍升,人民生活明顯改善,國際地位顯著提高。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成功譜寫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我們要珍視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留下的寶貴財富,使其成為我們開創美好未來的強大精神力量。

  中國共產黨無比堅強的領導力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保證。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是在極為困難的情況下進行的:新生的人民政權既要面對一些西方國家的軍事包圍、經濟封鎖和武力威脅,又要應對複雜的國內形勢,凝聚民心、穩定社會、恢復經濟。萬難之中,黨中央和毛澤東同志作出了出兵參戰的英明決策,以有力的戰爭動員和超凡的戰略戰役指揮將戰爭引向勝利,同時順利完成了大規模剿匪鬥爭、土地改革,有力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這體現出中國共產黨具有無比堅強的領導力。當前,邁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面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我們更要毫不動搖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只有敢於鬥爭、善於鬥爭、敢於勝利,才能牢牢掌握主動權並取得最後勝利。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面對侵略者的戰爭威脅,只有奮起抵抗,才能贏得世界的尊重。當美國侵略者把戰火燒到中國的國土上,中國政府採取什麼態度,舉世矚目。中國人民直面挑戰、毫無懼色,這種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膽略,在當時恐美症流行的世界是的。面對擁有絕對優勢技術裝備的敵人,志願軍將士用行動有力回擊了帝國主義侵略者,取得了彪炳史冊的勝利。這充分說明,一個不畏強暴、敢於鬥爭、善於鬥爭、敢於勝利的民族是不可戰勝的。當前,面對更加複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仍然需要發揚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中蘊含的鬥爭精神,堅定鬥爭意志、強化鬥爭本領、講求鬥爭藝術,敢戰能勝。

  愛國主義是凝聚全民族力量的偉大旗幟,是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強大精神動力。在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將士高揚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旗幟,以壓倒一切敵人而不被敵人所屈服的英雄氣概,創造了戰爭以弱勝強的光輝典範。志願軍先後湧現出楊根思、黃繼光、邱少雲等30多萬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個功臣集體。在黨的領導下,全國人民萬眾一心,同仇敵愾,積極投身保衛國家安全、維護民族尊嚴的正義事業中。實踐再次證明,中華民族之所以歷經劫難而不衰、屢遭侵略而未亡,靠的就是愛國主義的偉大凝聚力。

  緊緊依靠人民是戰勝困難、取得勝利的有力支撐。戰爭教育了人民,人民贏得了戰爭。中國人民把秀的兒女送往前線,出現了很多母親送兒子、妻子送丈夫、兄弟爭相入伍的感人場景。成千上萬的鐵路員工、汽車司機、醫務工作者和民工組成運輸隊、醫療隊、擔架隊,志願開赴戰場,擔任戰地的各種勤務工作。工人和農民開展愛國生產並厲行節約。全國各族人民捐錢捐物支援前線。人民的支援是志願軍戰勝敵人的力量源泉。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征程中,需要更加深刻認識這一真理:只要我們緊緊依靠人民,就沒有戰勝不了的艱難險阻,就沒有成就不了的宏圖偉業。

  在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_週年之際,我們更加緬懷在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中獻出寶貴生命的先烈們,更加銘記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崇高事業中所建立的豐功偉績。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