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精選20篇)
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
《典籍裡的中國》是由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央視綜合頻道與央視創造傳媒聯合推出的大型文化節目。節目聚焦優秀中華文化典籍,透過時空對話的創新形式,以“戲劇+影視化”的表現方法,講述典籍在五千年曆史長河中源起、流轉及書中的閃亮故事。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精選2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1
今天,我觀看了一部叫作《典籍裡的中國》的電視,它是一部講述中國古代典籍的綜藝。
首先,會播放一個由中國國家戲劇院院長田沁鑫組織的典讀會,以此來知道演員們吃飯於這本書的理解。典讀會過後,便是話劇正式開演,撒貝南以穿越的方式與古人相見,共同探討經書、古典的奧妙,其中,有英勇無畏、“三過家門而不回”的大禹、滿腹經綸、周遊列國的司馬懿,中間,還會穿插著專家們的講解,節目最後,還會對此做出總結,《典籍裡的中國》記載著中華上下五千年的輝煌歷史,以穿越的形式表達了當代讀書人對前人的敬佩之情,我相信,每個人觀看時,心中都會有一股驕傲、自豪之情油然而生,或許是對祖國的驕傲,或許是古人遠大理想而自豪,總之,都是因為中國。
《典籍裡的中國》是一檔特別的綜藝節目,它帶給我們的不僅有趣有味,有知識,更多的是對古人的尊重,既讓我們覺得莊重無比,又並非嚴格。
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2
今天,我看了節目——《典籍裡的中國》,這部節目說的是《尚書》這冊書裡的記載和它的經歷。
《尚書》裡記載了堯、舜、禹時期到東周的事件,歷時約1500年,書上寫了《大禹定九州》,還寫了《牧誓》等。其中《牧誓》寫道:后羿為了不讓百姓受苦,親自跟紂王對戰,百姓知道後紛紛前來助陣。這就是《尚書》的其中一章。
一位東周的書生——伏勝,他家一直在保護《尚書》。如果伏勝來到現代的話,那他就能教歷史了,而且他還可以做歷史節目的主持人。伏勝的家還會變成記者採訪他的地點。
為什麼伏勝愛《尚書》呢?我想是因為伏勝從小學習《尚書》,他還把《尚書》傳承給了兒子。項羽攻入咸陽燒燬了許多書籍,包括一部分《尚書》。伏勝一家也逃難去了,不過在回老家青州——山東時,他們被亂兵所截獲,伏勝的兒子想保護《尚書》,他跟亂兵搏鬥被殺,他的母親後來將《尚書》看作兒子來保護。
現在《尚書》只剩下28集,我們要保護好它們。《尚書》不僅寫了歷史和修身的要點,更多的是歷史的輝煌。
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3
以前,我在書上看到過“徐霞客”這個名字,知道他的故鄉在江陰,但對他的生平事蹟瞭解甚少。這次有機會在電視上看到《典籍裡的中國》這部記錄片,才對徐霞客有了更深的瞭解。
“丈夫當朝碧海而暮蒼梧!”大丈夫早上在大海邊,晚上便去往蒼梧之山。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是多麼豪邁灑脫呀!而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便是用他的雙腳,走遍了祖國的錦繡河山,用生命履行了這句話。
徐霞客小時候受父母的影響,立志要踏遍祖國各地,尋訪長江源頭。徐霞客長大後,初心未變,便開始遊歷各地。沒有先進的儀器,他就用腳丈量,用眼觀測。腿疾復發時,即使爬他也要爬到長江源頭。路上遇到強盜搶劫,他寧可犧牲自己,也不願損失辛苦得來的資料。徐霞客生命最後幾年的西南“萬里遐徵”,糾正了“長江源頭是岷江”的說法,為中國現代地理學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此外,徐霞客還為後世留下了許多文章,如《遊天台山日記》、《遊黃山日記》......
看完這部紀錄片,我被徐霞客熱愛祖國每一寸山河的精神深深打動了。他幾十年如一日,堅持不懈地奔走於中華大地,途中的艱難險阻沒有嚇到他,反而使他愈加堅定。徐霞客的事蹟讓我明白:堅持鑄就成功之路,成功由堅持誕生!
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4
今天上午我回看了央視的一檔文化欄目《典籍裡的中國》,本期選取的典籍是《尚書》。《尚書》被譽為政書之祖史書之祖,的確堪稱典籍。這個節目採用了讓現代讀書人穿越的方式,實現了現代人與西漢時《尚書》護書人講書人伏生對話,以此來詮釋《尚書》裡邊的經典要義。其中有兩個主要場景,一個是透過王維的畫作《伏生授經圖》,引出項羽放火燒咸陽,使得許多珍貴的書籍被焚燬,伏生把《尚書》藏在牆內,若干年後已經有部分竹簡被毀導致內容散佚,又恰幸漢文帝重視文化,派晁錯向伏生學習《尚書》要義,也為《尚書》的流傳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話說回來,《尚書》何以會成為經典?最主要是思想上意義深遠。比如“民為邦本,本固邦寧”,這就是最早提出的民本思想,它與孟子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相同的,都在強調人民在一個國家發展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這個主旨的表現是透過對《尚書》裡邊的《牧誓》演繹詮釋的。商周之間的“牧野之戰”是一次以少勝多的典型戰役,其中突出了以民為本民心所向的重要性。另一個內容的展示是《禹貢》,這個故事是透過大禹治水來告訴後人劃分九州的史實及意義。那是我們中國最初的疆域劃分,在此基礎上,我們中國經歷了千年的疆域演變,分分合合之後形成了統一的大中國。
這個節目最大的意義是透過對典籍的詮釋,來告訴今人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傳承,以及沉澱出的民族精神。這也充分體現了中國的文化自信。但同時,我也覺得,觀賞這樣純文化節目的觀眾還很有限,畢竟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對中國古代典籍的理解是極不到位的。在現實生活中,能夠對《尚書》進行獨立閱讀的人,恐怕在學歷上至少要高中學歷,能夠理解精髓就需要專業能力較強的知識分子甚至專家教授了,所以《典籍裡的中國》能夠像《百家講壇》那樣,使歷史文學在一個節目裡獲得普及和推廣,這是比較有意義的。尤其在娛樂氾濫的今天,我還是比較希望主流媒體能夠多一些這樣的節目,努力扭轉一下青少年過於關注娛樂八卦的不良形勢。
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5
之前對王陽明的個人經歷略有了解,透過本次看《典籍裡的中國》最後一期,演繹了王陽明的一生,比起看書,給人視覺的衝擊確實大一些。
王陽明,生於書香門第,父親王華是狀元,所以少時成長家境優越,除了讀書寫字,他也喜歡舞刀弄槍排兵佈陣。但在朝廷供職之後,他的人生就開始變得坎坷。上書諫言,被廷杖三十,險些斃命。僥倖撐下來還被貶去貴州邊遠地區。途中宦官也派人殺他,不過未能得逞。去了貴州,又不幸染病。即便在這樣多舛的命運的折磨下,他也沒忘記少年時立志做聖賢的志向,先賢的教誨也謹記於心。他一遍遍追問自己什麼是理,什麼是道。最終悟出心即是理,知行合一的大道,最後繼續悟出了致良知的道理,從此一生踐行。
我們偶爾會抱怨自己起點不高,不能出生在一個家庭條件好的家庭裡。在看王陽明的一生的時候,從結果來看,無疑是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回顧其過程,極其艱難。一個狀元的兒子,自己也中進士入朝為官,卻被打個半死,還要貶去偏遠地方,這種巨大落差對一個人的身體的精神打擊是致命的。起點高,也意味著摔得重。如果是塊土,摔下來可能也就散了,變成泥。如果是個皮球,摔得越重,彈的越高。問題是,你經不經得起摔。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不是因為他是聖賢,所以能講出大道理,能夠忍受非人的遭遇。而是因為,他經受了非人的待遇,然後把這些經歷說出來,也把自己的思考說出來,以教化眾人為己任,最終才得以成聖賢。
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6
今天很有幸觀看了《典籍裡的中國》這套文化綜藝節目。在這個節目裡,讓我更好地瞭解到了中國的典籍《尚書》。以前在學生時代就聽說過這部經典,說實話自己對裡面的內容知之甚少。今天這檔節目讓我這個普通人更好地瞭解了一些經典知識和故事。
節目透過戲劇演員們的精彩演繹,讓我看到了兩千年前伏生一家人是怎樣用生命守護《尚書》的。伏生護書,傳書的故事讓我感動的流淚了。這一幕讓我感受到了古人對經典的守護與傳承的精神是多麼的可貴。
這種視書如生命,守書傳書的故事在激勵著每一箇中國人。正是這種精神,才使我們這些普通人也有機會讀懂,感悟經典裡的故事。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經典裡只有短短几句話,裡面蘊含著的智慧卻是震撼的。戲劇演員們的精彩演繹,讓典籍中的文字都活起來了,感人的畫面更易讓人體會其中的智慧。《禹貢》讓我看到禹劃九州,華夏九州第一次讓我能誦出。分別是:冀州,兗州,揚州,豫州,梁州,雍州,徐州,青州,荊州。
《牧野宣誓》中的稱爾戈,比爾幹,立爾予,予其誓。短短几句話卻蘊含著治政理國的大智慧。戲劇演員們透過故事的演繹讓我更好的理解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尚書》被稱為政書之祖,史書之源,構建了華夏文明最早的知識體系,很有幸在今天人人可讀。
我們都知道典籍不易讀懂,古有“漢無伏生,則尚書不傳。傳而無伏生,亦不明其意”。但今天這個節目最大的亮點就是將經典與戲劇表演相結合,每一個場面都感人淚下,這種創新使典籍人人可讀,真正做到了文化的傳承。節目中主持人穿越歷史,以拜見伏生為主線,講述了尚書幾經波折最後被儲存下來,而且還薪火相傳的故事。這也展現了中華文明的聲聲不息。這樣的節目大家都很期待,我也會作為鐵桿粉絲繼續關注下去,因為學習經典可以追本溯源,繼往開來。
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7
今天我在電視上看了一個節目,名叫《典籍裡的中國》。這個節目讓我看得眼淚直下,眼淚在眼眶裡打轉。古人的詩詞和精神都讓我刮目相看呀!
有個兩千多年以後的讀書人,帶著我們回到兩千多年前去,遇見護《書》人--伏勝先生。讀書人過來請教伏勝《書》好在哪兒?伏勝首先講了“禹貢”就是關於大禹治水,大禹不僅治水,還有更大成就,就是大禹披九山、通九澤、決九河、定九州,那九州指的是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和雍州。廣大的冀州是大禹用足跡一步一步地丈量出來的,古人稱大禹的足跡為“禹跡”。
講完“禹貢”之後就開始講他護《書》的經歷了。伏勝壯年時,曾經是秦國的博士,天下的《書》大都被毀了。伏勝,只知道國家藏一部、他家藏一部,一次大火把國家藏的《書》化為灰燼,伏勝把《書》看成一條活的生命,伏勝與他的妻子和兒女為了逃避兵火,帶上了一車的《書》,坐馬車出咸陽回山東老家。伏勝在中途遭遇兵劫,伏勝的兒子愛護《書》,以命相搏,被亂兵殺害了,伏勝的妻女顛沛流離。後來,伏勝的妻子病重,那一年天降大雪,小女兒因險凍死和餓死。為了取暖他們可以燒掉一車箱《書》,但伏勝的妻子寧死也拒絕燒掉一車《書》。伏勝的妻子說:“這一車的書,是愛子以命相搏才得到保住的”。伏勝的妻子捱餓受冷已經氣衰力竭,伏勝的妻子知道這一車《書》,如愛子的性命,已經比她自己的性命更貴重了。伏勝回到家鄉,剛好家鄉也遭遇兵火,伏勝只好將《書》藏於故宅牆內外出避難。伏勝無時無刻掛念著家中藏的《書》,伏勝當天下初定,他再回家園,鑿開牆壁發現書簡多已朽毀,完整的篇目僅餘二十八篇了。之後伏勝要晁掌故把《書》給帶回都城,流傳天下,之後讀書人帶伏勝到現代的圖書館,古人叫藏書秘府。
惟殷先人,有冊有典,每一本典籍,都是中華文明傳承之路上一盞不滅的明燈,而《尚書》的光芒之閃耀至今,無論孔子活伏勝,都是用生命去延續和守護這盞燈的人,酌古至今,學史明智,豐富而珍貴的典籍,值得沒一箇中年國人去品讀,也應該與世界分享,讓我們從典籍中汲取智慧,走向未來。
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8
央視一套播出了《典籍裡的中國》,現代“讀書人”撒貝南穿越時空對話浪漫主義詩人屈原,解讀《楚辭》,瞭解屈原歷經磨難、上下求索的一生。秭歸作為屈原故里,屈原是當地人的理想化身和精神寄託。節目播出當晚,全縣掀起了觀看熱潮,大家情緒高漲、反響熱烈。
縣文聯主席秦曉梅說:“這一期的《典籍裡的中國》,我覺得有三個空前的肯定:一是對屈原積極光輝向上形象的空前肯定,二是對屈原故里是秭歸的空前肯定,三是對秭歸柑橘的空前肯定。這一期節目概括了屈原的三大精神核心——不懼艱難、追求真理的求索精神,獨立不遷、深固難徙的家國情懷,憐恤百姓的民生理念。對屈原故里是秭歸,央媒這次是一個重拳加持,向全世界亮明瞭這個觀點。”
國家非遺專案“屈原傳說”省級代表性傳承人鄭承志說:“我們反覆吟唱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后皇嘉樹,橘徠服兮。受命不遷,生南國兮’等等,透過屈原解讀給楚懷王聽,實際上是解讀給我們大家聽。他不僅是文學的,更是精神的;不僅是楚人的,而且是中華民族的;不僅是古代的,而且是當代的。屈原當然是秭歸的,他從秭歸走出去,已經走向了中國、走向了世界。我們感覺到撒貝南的彙報就代表了新時代的中華兒女向屈原彙報新時代的幸福生活,彙報我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秭歸實驗小學學生李子炫說:“我在節目當中,看到我們秭歸的特產上了央視,我感到特別驕傲、特別自豪。”
大學生鄭智露說:“朋友圈被《典籍裡的中國》刷屏了。‘屈原’看到秭歸的風景之後,發出讚歎;品嚐了秭歸的柑橘後,被‘甜哭’了,我感到由衷自豪。開學後,我會跟同學分享關於我的家鄉秭歸、關於屈原的一些文化歷史,把屈原文化更好傳承下去。”
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9
“兵者,國之大業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看完《典籍裡的中國孫子兵法》之後,我們對這句話可以倒背如流了。
孫武的一生跌宕起伏。他出生於官宦世家,青年時期家族慘遭誣陷,獨自出逃,他帶走的只有被重重麻布包裹的一沓紙。他隱入山林,遇見了他的至交伍子胥。伍子胥與他相約以粥,後向吳王七薦孫武,使其任將軍之職。
柏舉之戰可以說是孫武人生的巔峰時刻。但是戰後,伍子胥為報家仇而對楚王掘墓鞭屍,這也導致他與孫武一刀兩斷。與此同時,吳王窮兵黷武,拒絕了孫武的計謀。這是孫武理想破滅的時刻,上天給了他無以倫比的條件,卻又親手破滅了他的希望。
孫武註定不得其志。各國諸侯都不會認同他的“仁”,人間總是存在戰爭。他悲憫百姓流亡、黎民四散的悲劇世界,看著保衛一方水土的城牆被攻破,想到強徵來計程車兵屈服於他人的刀劍下,見證腐朽諸生和昏聵君王鬱鬱而終,而這一切,都會在血雨腥風中不斷重演,生生不息。
孫武的不得志,還表現在與伍子胥的決裂上。他再也見不到那個如同乞丐一般倉皇的人共他探討兵法,他等不到那個忠誠其國的將軍與他共同鋤田。他自然可以把伍子胥相伴一生的劍熔鑄成犁,將暴戾轉為平和與安定。可是,這冷冰冰的物什又怎會擁有伍子胥的音容笑貌與赤膽忠心?他只能釋然,想著伍子胥死前會不會在雪夜之中想著他的一碗的厚粥,然後獨坐長夜至天明。
好在,伍子胥已明白孫武口中的“仁”,且沒人能比他更加明晰其中之要。自此,他們兩個將永遠被書寫在這本兵法中,作為摯友、兄弟,千古流傳……
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10
最近幾天,央影片道推出了《典籍裡的中國》第一期,觀後我震撼不已。
《典籍裡的中國》用表演與對話的方式,演繹典籍中的故事,情景再現,讓觀眾更深刻地品讀典籍。第一期選擇了《尚書》,“政書之祖,史書之源”。《尚書》又稱為《書》有很多華夏文化的創始性論述,比如第一次出現“禮”,第一次制定曆法。《尚書》是“文化元典”,很多很多第一次都在裡面。
教授們講解《尚書》後,大幕拉開,表演開始。說到《尚書》,最重要的人是伏生,伏生本名伏勝,是秦朝秦博士,一生守《書》講《書》,是《尚書》的傳承者,因此是故事的主角。故事表演中以老年的伏生與現代人撒貝南的對話為主線,插入了大禹治水,武王立誓兩個書中故事與晁錯受文帝之命前來學《書》的歷史故事,讓觀眾深入瞭解《尚書》中的故事。
故事中的伏生讓人感動。他一輩子愛《書》,一家人用生命保護《書》,年老後在山東一帶講《書》,傳承《尚書》。倪大紅老師把伏生演活了,彷彿就站在我面前。
表演結束了,但我的思緒仍未結束。停留在開場的一句話上。“讀《書》而知先賢治政之本,讀《書》而知朝代之興廢之由,讀《書》而知個人修身之要。”典籍是老祖宗智慧的結晶,是寶貴的財富。
《典籍裡的中國》講述了在這片神州大地上創造文明的故事,讓我們知道我們的生命源起何從,我們的腳步邁入何方,以新的方式讀懂典籍,讓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活起來。品讀典籍,體味經典,吸取智慧,汲取精華,成為不一樣的自己。
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11
“身如逆流船,心比鐵石堅,望父全兒志,至死不怕難。”——題記
穿越時空,觀先人李時珍之經歷,看完《典籍裡的中國》,受益頗豐,寫下心中所想。
學醫難,行醫更難。少時的李時珍便有一個行醫夢,可作為醫者的父親李言聞自是清楚醫者之難,一再反對他。長大後的李時珍鄉試三次未中,他心中的夢想便愈加堅定。他為從醫曾求父親三次,終與父親共為“逆行舟”。為鄉民看病,不辭勞苦,成了李時珍的日常。儘管他深知從醫的艱辛,但他依舊帶著“壽國以壽萬民”的志向坦然地踏上了征程。
學醫難,行醫難,修本草書更難。在行醫救民的過程中,李時珍目睹了不識藥、用錯藥的案例,心中由此萌發利了重修本草的種子。”天下醫書,利益天下”,李時珍集古代醫書之大成,又透過自身實踐,三十年飽經風霜,三十年嘔心瀝血,著成《本草綱目》。
可誰能想到,出書更難。當時竟無一書商想要刊印。從書商口中得知,得到王世貞作的序,《本草綱目》便可發行,李時珍跋山涉水去求王世貞作序,對於李時珍而言,彎下腰求序比挺直腰著書更難,可為了造福百姓,他甘願奉獻。幸而《本草綱目》得到了王世貞的賞識。
然而李時珍又擔心《本草綱目》存在錯誤,誤導後世子孫,在流去的十年光陰裡,李時珍重修本草,不負所願,《本草綱目》得以印發。令人噓不已的是,年過七旬的李時珍沒能看到出版的《本草綱目》,這也是他留下的遺憾。穿越百年,讓李時珍看到被後人所珍藏的《本草綱目》,了卻了他的夙願。
李時珍的一生,用“難”形容再合適不過,他用“身如逆流船,心比鐵石堅”的行醫精神克服種種磨難,他是一個不怕難的`人,一個迎難而上的人,李時珍艱苦奮鬥了半生,彰顯的是實事求是、格物明理的大醫精神,醫者仁心、懸壺濟世的大醫情懷。就是這樣一個人,完成了需百人整理撰寫的浩大工程,造就了醫藥學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救死扶傷,一心為民;艱難卓絕,著成本草;鍥而不捨,求序刊印。這是李時珍一生的寫照,我們永遠懷念他!
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12
一部名著,延續千百年,歷經三代名人之手;一種精神,傳承無數載,受盡風雨永垂不朽,這正是最近一期《典籍裡的中國》的主題《周易》。
《周易》分為《易經》與《易傳》,相傳我國對於天道的研究最早追溯至上古伏羲,而中古時期的周文王結合前人研究與個人見解,著成《易經》;近古的孔子及弟子,為《易經》作注而成《易傳》,經傳合一,終成《周易》。
司馬遷曾道:“文王拘而演周易。”在文王父親季歷時,商王朝就封他做西方諸侯的首領。而後周文王父親被商紂王殺死,文王繼位。因為文王十分賢德有禮,許多賢人志士前來投奔他,商紂王出於忌妒,將他囚禁於羑里,並來害了他的兒子。然而,周文王在如此絕境之中仍然沒有放棄,而是潛心鑽研先祖伏羲留下來的天地大道,完成了《易經》。這就如同司馬遷後面所說:“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古時的志士們尚能在如此絕境中完成鉅著,我們就更不應該為了某個小小的挫折而放棄目標!
猶記得我第一次看關於《周易》的書籍時,書上全講的是八卦風水,晦澀難懂,於是我很快就不看了,並且認為這不過是一個故弄玄虛的講風水的“雜書”,怎能名入“四書五經”之列?
直到今天,我才對這本書的看法有了轉變。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最常聽到《周易》裡的兩句話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顯然是告訴我們做人要學習天,以自強不息;學習地,以厚德載物。那麼,這做人的道理與我先前看到的八卦、占卜大相徑庭,是為什麼呢?原來,在孔子之前,《易經》大多是講天象與自然;而在孔子對其深究並著成《易傳》後,《周易》便開始偏向於關注內心與倫理,孔子促使周易》由佔筵之書轉為義理之學,對其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周易》中一個重要的思想是學習“天”,因為天始終剛勁堅挺、運轉不息,是君子的表率,它也從不會“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這如同我們的人生,在逆境中也要堅持理想,堅持信念,自強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我認為,每位華夏兒女都有責任將《周易》帶給我們的自然規律,生存之道,做人之道傳承下去,將五千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丈夫當朝碧海而暮蒼梧
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13
《徐霞客遊記》想必都耳熟能詳了,許多人都已領略過其中的風光,甚是奇麗。
我曾羨慕徐霞客的瀟灑自由,他可以遊歷祖國的大好河山;羨慕他的堅定堅守,自小說出自己的志向:“丈夫當朝碧海而暮蒼梧”!可後來發現,我看到的和猜想到的,皆謬矣。
徐霞客的父親,在一次賊闖家門搶劫時受傷,去世了。為父親守孝三年後,他開啟了遊歷山水的漫漫長路。期間,他寫下了許多優美的文章,結識了文壇上許多名人。徐霞客的母親過八十大壽,他結識的八方名人都送來了祝福,那一天,也許是他母親最快樂的一天。
可命運就愛捉弄人,第二年,徐霞客的母親也離開了他。父母雙雙離世,這對徐霞客無疑是個巨大的打擊。但這沒有阻止徐霞客遊歷山水的步伐,因為他答應了父親“丈夫當朝碧海而暮蒼梧”,答應了母親要尋到長江之源。這是另一種盡孝的方式,徐霞客完成了自己的心願,也做到了對父母的承諾。
節目用情景劇的形式,展現了徐霞客的一生,其中有這樣一個場景:徐霞客獨自坐在院子裡,沉浸在母親去世的悲痛中。接著,他已故的母親從屋後走出,徐霞客看著她,哭得像個孩子,一句“母親,我想你了”頓使我淚目。他長年在外遊,縱有再多思念,但只有想到背後有個家,母親在等他回家,那思念就是一股力量。可母親走了,家又空了一些,心裡的支柱又脆弱了一些,只要心再沉重一些,就會碎為粉末……母親對他說:“父母在,不遠遊,現在,你沒有牽掛了。”
原來愛有時就是若隱若現,牽掛是一種不捨,放不下才會牽掛。母親希望他放下,放開去完成他的夢想。這是守在身邊年邁的母親唯一能做的。
知道了徐霞客的背景,我對他的仰慕不減反增。我以為他是個毫無牽掛的瀟灑行者,卻不想他是個揹負牽掛的孤獨又堅強的人。徐霞客親身踐行了他“丈夫當朝碧海而暮蒼梧”的少年壯志,徐霞客乃真丈夫也。
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14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此句出自《孫子兵法·始計篇》,簡意為“戰爭,關乎國家的緊要之處,系及千萬生民的存亡,不能不仔細探究。”孫武先是著成了《孫子兵法》這一被後世誦為“兵家聖典”的大作,後又為吳王闔閭獻計近十載。最終,卻也抱著無窮的失望遠離戰爭,歸隱山林。
“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由此可見,包括戰爭的一切行為,大多都是為了最終的目的。在這個過程中,要儘量找到最正確便捷的道路,真正做到“善之善者也”。往後延伸,我們便可以知道要“慎戰”,“重戰”。慎戰,即為量力而行。倘若《長津湖》中部隊在行軍遭阻時殺敵心切,又豈能安全地隱蔽起來?而重戰,就是在必要時傾盡全力,不辭勞怨達到目標。
孫武,童年時祖父立功,被賜姓孫。後在少年時期,歷經“四姓之亂”,叔父被構計陷害,因而立下傳孫氏兵法之大計。逃往吳國著書期間,偶遇並救下伍子胥。伍子胥父兄本為楚國忠臣,卻慘遭奸臣陷害,死無葬身之地。伍子胥報仇心切,逃往其對立國吳國,在與孫武結下刎頸之交後,互相別離。
功夫不負有心人,一番奔波之後,伍子胥助闔閭上位,得到重用。伍子胥不忘大恩,一日七次向闔閭舉薦孫武,吳王熬不住勸,接見了孫武。
孫武是何許人也,其才幹一下被闔閭看中。念吳國大業,闔閭積極向孫伍兩人詢問計策。兩人齊道曰:“要想滅楚,先需強吳,而後肄楚,最後決戰。”強吳,就是要做好充分的自我準備,提升自己的才幹,從實質出發;而肄楚,就是要探清目標虛實,不打沒有信心的仗。“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便可很好地說明這一點。而最後的“決戰”,往往是最關鍵的。“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到了真正的最關鍵的時機,往往學會變通者才可取勝。
在孫武的建議下,闔閭下令廣積糧倉,高築城牆,此是為第一步。而後,派兵騷擾楚國邊界,而又不動干戈。幾年的準備下,楚國終於按捺不住了,派兵伐唐。此乃兵家之大忌,十三連勝國內象棋冠王有云:“子不在多,關鍵在於戰術的得當,兩翼空虛,便給了敵軍可乘之機。”這一伐唐,給了吳國一個機會,便一舉在柏舉給了楚國當頭一棒。眼看大捷在望,吳軍卻開始就地燒殺作樂。儘管孫武百般勸告,依然不被闔閭所聽。孫武念想已經完成使命,自己也不再受用,乾脆又退了山林,與伍子胥再次相別。
不久,夫差繼位。昔日的大捷士氣早已被打得消散,碰巧又受權臣蠱惑,賜死了伍子胥,可憐一代賢士,還是落得其父兄的下場。話說,沒有了賢臣的輔佐,夫差很快被勾踐臥薪嚐膽,滅了國。唉,驕兵必敗,武聖關二爺也正好是被呂蒙算計,敗走麥城。我們之中,又何嘗沒有第二個夫差呢?
孫武聽說此事,悲傷逆流成河。只嘆“死人不可以復生,亡國不可以復存”。孫伍兩人一世之交,還是不能在最後一刻相見。回想當初孫武為子胥熬的第一碗粥,我不禁思緒萬千:我們,也會有幾個至親的朋友吧……
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15
到底什麼是中國?我想,禹劃九州是中國;堯舜禹、湯文武、孔夫子、伏生是中國;名為邦本,本固邦寧是中國;敦睦九族,協和萬邦是中國。有典籍才有中國!
傍晚,一家四口人圍坐在沙發上,對著電視津津有味的看著《典籍裡的中國》。這是大年初一剛推出的綜藝節目,也是剛剛播出第一期。不得不說,節目的程序很有新意,採用多舞臺話劇表演,跨時空對話等方式,是觀眾有了沉浸式體驗。
當然,這第一期的內容也是乾貨滿滿。由倪大紅飾演的伏生敘述了他如何保護《尚書》傳授《尚書》。秦末楚漢相爭,民不聊生,伏生為了保護《尚書》,開始了長達20多年的顛沛流離,其間伏生的愛子為了保護《尚書》與土匪搏鬥而死,伏生的妻子就算是冷死,也不願意燒《尚書》取暖,最終永遠地留在了荒野。而當戰亂結束,伏生回到家鄉,鑿開牆壁,卻發現被他藏在牆壁裡的尚書早已殘破不堪,只剩下28篇,於是他用自己的餘生傳授尚書,希望尚書能夠永遠地流傳下去。浮生活了90多歲,有90多年一直在讀尚書,20多年的顛沛流離,只是為了保護尚書,若不是因為尚書,伏生的兒子和妻子也不會死去。可是伏生卻不後悔,這需要多麼大的毅力和勇氣啊!
其中還有幾個片段,是屬於尚書部分的禹貢還有牧誓。其中大禹劃九州,周武王與紂王的牧野之戰,至今還使我的眼中含有淚花。結尾部分,現代讀書人撒貝南向伏生介紹尚書自西漢以後的傳承過程,其中不乏多種坎坷,直到唐代,還有人在一塊大青石上刻下了尚書,為開成石經。華夏經典,絃歌不輟!
如今我們更需要:立時代之潮頭,通古今之變化,發思想之先聲,在對歷史進行深入思考過程中,汲取智慧,走向未來!
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16
生人不能久生而五穀生之,五穀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這是《天工開物》第一卷:乃粒的內容,作者宋應星。
第一次瞭解這部著作是歷史課本里,概念很模糊,直到今天,《典籍裡的中國》播出,我才重新認識了這部書和他的作者。
宋應星,年少時天資聰穎,過目不忘,第一次會試就中舉第三名,而後近二十年茫茫科考路,六次不第,科考路走了六年,累積了不少關於農業手工業的知識,一直想要天下人民生活富足的他就將這些知識彙總起來,在好友涂紹煃的資助下刊印成冊,才有了這部鉅作——《天工開物》的問世。
“天工,人其代之”,“天工”二字取於《尚書》;“開物成務”,“開物”二字取於《易經》。意在用大自然的力量開創萬事萬物。全書共三卷十八篇,收錄了農業、手工業,諸如機械、磚瓦、陶瓷、硫磺、燭、紙、兵器、火藥、紡織、染色、製鹽、採煤、榨油等生產技術。是世界上第一部關於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外國學者稱它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全書理念為“貴五穀而賤金玉”,故將《乃粒》放在首篇。
農為邦本,本固邦寧。這與袁隆平院士研究畝產千斤的超級雜交水稻,與國家堅守耕地紅線不謀而合,跨越三百多年的“稻下乘涼夢”一直在延續。
繼往聖之絕學,開萬世之太平。繼往開來,這四個字雖簡單卻有千鈞力量。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華民族是富有創造力的民族,我們站在前人肩膀上,一定會更有所成。
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17
這樣的“穿越”才真正有意義,看到伏生問撒老師:“後人可還讀《書》”的時候,內心真的一動。我想如果有一天先賢真的有機會問起我們“文脈安在?”我們要做到問心無愧,踏踏實實地回答一句:“斯文在茲!”傳承的故事,經久不衰。
太感動了,之前不懂《尚書》,看到倪大紅老師演繹的尚書的話劇,發現中國這個詞就是從尚書中來,大禹的功勞不僅是治水,更有定九州;伏生一輩子護書傳書,不愧對先人。薪火相傳,今日到我,向古人致敬!
問:華夏何為一體?答曰:華夏自古一體!
真的喜歡這樣的節目,深厚的文化底蘊加上戲劇衝突,並非大而化之,而是以點代面,細膩又宏大,讓人熱血沸騰又淚流滿面,值得一看!
古往今來,多少學者為我國傳世的典籍皓首窮經,如今《典籍裡的中國》讓經典走進尋常百姓家,它們不再是陽春白雪無人懂賞,而是可以被我們所有人理解、為之自豪的文化火炬。強烈推薦!
節目不僅僅是敘事,更著力於展現《尚書》中華夏九州的家國概念、“民為邦本,本固邦寧”的“民本”思想。跨越千年時空的“古今對話”更是富有創新性和吸引力,震撼而精彩。
追本溯源,繼往開來,每一本典籍都是中華文明傳承之路。上一盞不滅的明燈。鑑古知今,學史明智,這些豐富而又珍貴的典籍,值得每個中國人去品讀,也該與世界分享。
中華先賢,篳路藍縷,以啟山林。中華文化,永續不絕。優秀的典籍使我們明過往、知興替;優秀的演員以入木三分的演繹帶我們邁入千年歷史長河,感知先賢氣節、啟明吾輩之志。希望大家也能更多地關注央視大型文化類節目,傳承國學國粹,華夏絃歌不輟,你我當仁不讓。
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18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很多優秀文化已經隨著歷史的發展而消亡,這些代表著中華民族精神的典籍,我何時真正的崇敬?何時真正的潛心學習?這些都是世間大道,而我卻在“得來全不費工夫”的環境下,沒有對他們引發崇敬之情,沒有用心去體悟,在茫茫人海中,猶如浮萍,隨波逐流,向細枝末節處找尋人生的答案,愧對古聖先賢,愧對列祖列宗。
《典籍裡的中國》的熱播,是中華之幸,民族之幸。經典猶如大樹之根,不知其根,也就不知其意,不知其意也就肆意妄為!中華五千年的文化,來得多麼不容易,來得多麼坎坷,又來得多麼深沉。這一份厚重的禮物,讓多少中華兒女為之汗顏,我們忘記了歷史,忘記了古聖先賢,但是古聖先賢卻記得我們,記惦著他們的子孫!透過《典籍》的方式對我們諄諄教誨,讓大家追根溯源,迴歸人生的大道。
在《論語》述而篇中:“志於道、據於德、行於仁,遊於藝”,這就是我們人生的脈絡。但我們在忙忙碌碌地工作、生活中,忽視了根本,只是在“遊於藝”,向錢、物而行。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因為,我們的人生價值排序出現了問題,特別是很多家庭有了錢後,物質生活豐富了,但精神層面出現了的問題,隨著社會物慾的影響,不斷地搖擺不定,人生找不到方向,這就需要我們重回經典,在經典中找到人生的答案:以道作為自己的人生方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我們不需要抱怨社會的不公平,古聖先賢們在宣傳大道的時候,有多少君王和百姓不認可他們,他們仍然道心不改,堅持自己的夢想,堅持自己的人生方向,因為他們懂得“大道不孤”。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向他們學習,堅持維護社會和諧和服務廣大人民之大道,初心不改,不用抱怨,不用悲傷,不要讓負面的能量侵入內心,而要像陽光一樣,照亮他人。
當前社會分工越來越明確、具體,甚至有人在某一方面的建樹而沾沾自喜,我們當有“君子不器”之心,包容萬物,合二為一,以他人之長處,滋潤自己內心,長養自己的德行,克己復禮,嚴於修身,養一身浩然正氣。像古聖先賢一樣,為道可以忘我、忘軀。
向道而行,踏芒而歌!中華民族的人文精神已經在古聖先賢們的身上得以體現,我們要學習他們的一言一行,才能讓自己內心的良知越來越升發,心境會越來越開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斷提升我們的文化自信,提升我們的人文自信。
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19
《典籍裡的中國》是中央廣播電視總檯於牛年新春重點打造的大型原創文化節目。節目聚焦中華優秀文化典籍中的經典名篇,展現其中蘊含的中國智慧、中國精神和中國價值,講述感人至深的傳承故事。節目綜合運用環幕投屏、實時跟蹤等新科技手段,創新設計出“歷史空間”“現實空間”,並以跨越時空對話的形式營造了“故事講述場”,生動演繹中華典籍精華的源遠流長。本節目是樹立文化自信的典範,對於高考語文極具指導性。
數祖不忘典:典籍裡的文字活起來了
大年初一,《典籍裡的中國》在央視一套首播,穿越時空、對話先賢,以典籍作舟,暢遊華夏文明之河,沉寂千年《尚書》破壁而來。這本書穿越千年才重回世人面前,1900年敦煌莫高窟的藏經洞被王道士發現,內藏典籍萬卷,沉寂了近千年,這些典籍破壁而出。清朝末年,1910年,部分經卷被運到京師,《尚書》文獻當時最早的傳世文字也在其中。現在一萬六千餘件敦煌藏經存於中國國家圖書館,《尚書》便是其中一部分。世代傳承,在“傳承”中領悟中華文明,千年來,《尚書》歷經無數學者先賢薪火相傳。
《典籍裡的中國》中,倪大紅飾演的伏生以命護《書》片段讓觀眾不禁淚流滿面,秦末動亂,《尚書》僅剩國藏和伏生家藏兩部,後又遭遇項羽火燒咸陽,僅剩了伏生一部家藏,伏生視《書》如命,縱然亂兵刀劍相向、天降大雪,也不忍《書》損毀一絲一毫。為逃兵荒,伏生帶著家藏的《書》,從咸陽運回山東老家,途中他的妻、子為保護《書》,犧牲了自己的生命。華夏文明的傳承的重擔壓在了他身上,他和家人用生命詮釋了“薪火相傳”。網友:敬佩!敬畏!
節目演繹了《尚書》中多個場景,每個經典故事都讓人沉浸其中,節目中演員對故事入木三分的刻畫,看得觀眾熱血澎湃,淚流滿面。
是什麼讓華夏文明精粹綿延不絕?《典籍裡的中國》中,每一部華夏文明的典籍及其“薪火相傳”的故事,都將給我們答案。
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20
“大風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圖騰蛟龍,烈火涅槃鳳凰。文明聖火,千古未絕者,唯我無雙。”《中華世紀壇序》燙金的字樣深深烙在國人心中。五千年的文明聖火,在風雨飄搖中亦燃未熄,薪火相傳,生生不息,在中華民族這片桀驁的土地上熠熠生輝。
近日,綜藝型節目《典籍裡的中國》大放異彩,以獨具一格的方式向國人講述不絕如縷的華夏故事。節目第一期介紹了“政書之祖,史書之源”一一《尚書》。“禹敷土,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稱爾戈,比爾幹,立爾矛,予其誓。”華夏經典,絃歌不輟。沉重的語句無一不使國人內心澎湃,華夏文明的精髓綿延至今,溢散出無窮的光輝。傳承文化基因,鐫刻華夏文明!
斗轉星移,王朝更迭;青石刻經,青石永存。撫摸傳承千年的典籍,翻開古老泛黃的書頁,一個個沉重而又飽經滄桑的文字浮現在眼前,那是文化之典藏,那是華夏之淵源。品讀經典,“知先賢治政之本,知朝代興廢之由,知個人修身之要”;品讀經典,領悟“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深蘊;品讀經典,感受“民惟邦本,本同邦寧”的力量。博大精深的華夏文明熔鑄於字裡行間,鐫刻於時代青石,它們並未湮沒在歷史長河中,在一代代華夏兒女的熱血傳承中與時代接軌,推陳出新,千年繁盛。
風風雨雨,滄海桑田,華夏兒女血液中流淌的責任心和文化情卻未消逝。從愛子護書,以命相搏,用熱血傳承聖火,講授《尚書》的耄耋老人伏生,到今日《典籍裡的中國》這一文化類綜藝節目的熱映,粼粼歷史長河中倒映出來的正是華夏兒女守護中華文化,傳承華夏文明,護得文學精髓千年周全、千年繁盛的豪情壯志與堅定決心。
仰望歷史的天空,華夏文明熠熠生輝;跨越時間的長河,華夏文明綿綿不斷。一片片竹簡本木牘,不只是見證歷史的藏品,更是滋養文化血脈的“甘泉”。與千百年來遺存下來的經典對話,不僅能豐富我們的文化生活,也能讓更多國人觸控歷史脈搏、感知文化魅力、增強文化自信,這是何等的幸運,這是何等的享受。追溯華夏文明,使其不絕如縷,薪火相傳,為培育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奠定深厚基礎,傳承民族祖先不朽的智慧和無窮的魅力。
立時代之潮頭,通古今之變化,發思想之先聲。傳承文化基因,鐫刻華夏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