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道德與法治2022新課標心得體會(精選7篇)
教師道德與法治2022新課標心得體會
一、道德與法治相關介紹
法治屬於制度的範疇;而道德則屬於社會意識形態的範疇。法律規範的內容主要是權利與義務,強調兩者的衡態;道德強調對他人、對社會集體履行義務,承擔責任。法律規範的結構是假定、處理和制裁或者說是行為模式和法律後果;而道德規範並沒有具體的制裁措施或者法律後果。法由國家的強制力保證實施;而道德主要憑藉社會輿論、人們的內心觀念、宣傳教育以及公共譴責等諸手段。法是按照特定的程式制定的,主要表現為有關國家機關制定的各種規範性檔案,或者是特殊判例;而道德通常是潛移默化的。法必然要經歷一個從產生到消亡的過程,它最終將被道德所取代,人們將憑藉自我道德觀念來實施自我行為。擴充套件資料:法治實際上包含了許多層面的含義,它是指一種治國的方略、社會調控方式,法治是與人治相對立的一種治國方略。法治強調以法治國、法律至上,法律具有最高的地位。亞里士多德就明確提出“法治應當優於一人之治”。
二、教師道德與法治2022新課標心得體會
當我們心中積累了不少感想和見解時,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那麼心得體會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師教師道德與法治2022新課標心得體會(精選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師道德與法治2022新課標心得體會1
十月二十日,與同行一起參加了xxxx年部編《道德與法治》新教材網路培訓學習,在我們就如何使用新教材進行有效課堂教學而束手無策之際,這次培訓無疑是一場及時雨。透過培訓學習,不僅讓自己對新教材編寫背景、及其框架結構和教材內容有了全面系統的瞭解,更為重要的是對今後如何使用新教材進行有效課堂教學有了新的啟發和思考。在今後的教材使用和課堂教學中務必做到以下幾點:
一,要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落實道德與法治的目標,肩負培養合格公民的責任和使命。
在今後的教學組織與實施,應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神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應堅持課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貫徹德育課教學原則,進行教學改革,提高本課程教學的實效性。
二,要認真學習課程標準準確把握課程性質,全面落實課程目標。自己要站在課標的高度上,審視教材,研究教材,要有課程意識,要準確把握課程的德育性,避免概念化,孤立的傳授知識和記誦知識,努力使知識的學習服務於學生思想道德發展的需要。
三,總結反思本課程在課改中積累的已有經驗,積極探索新思路。要正視自己在使用教材中的困難和問題,又要透過悉心創造,積累案例,不斷總結經驗,獲得更好的方式方法。
四,正確處理好知識教學與品德養成提升之間的關係。
在對待知識學習的問題上,自己要具備處理知識的態度和本領,既要認識到講解傳授知識的必要性,又要建立起知識與生活,知識與成長相互融入,相互促進的和諧關係。
教師道德與法治2022新課標心得體會2
暑假我學習了孫彩平老師主編的《怎樣上好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全書分為六章,從教材的解讀、教學目標的設計、教學內容的選擇、課堂活動實施、德育意義的通達和教學倫理的彰顯六個方面專章討論。針對這六個方面的重要意義,結合我們在日常教學中經常會出現的問題,書中細緻分析了優秀的教學案例,為我們一線教師在各個環節克服偏差,用好新教材,上好一堂道德與法治課做了有效引領。看完這本書,對於如何上好一節合格的道德與法治課,我有了一些更深的理解。
一、及時更新理念
新舊教材的改變不僅是內容的變化,而且是理念的轉變,德育觀的變化。書中對“人與自然”這一主線背後的倫理觀的闡述令我印象深刻。新教材中引導兒童養成的是超越人類中心的功利主義思維,轉向弱人類中心的和諧共在的自然觀。在這一理念的引導下,以前自然教育主題中經常出現的,瞭解動物、植物的食用價值、藥用價值等說明其對人類的重要性,從而引導人們要愛護他們的教學設計顯然是不相符的了。理論指導實踐,研讀新教材,理解新教材中理念的變化,及時更新理念,樹立正確的觀念對上好一堂道德與法治課至關重要。
二、積極面對教材
書中說,“便教利學”是新教材編寫的初心,新教材從框架搭建、編寫體例及呈現方式都以課堂教學為出發點和歸宿。一個個精彩的案例分析,讓我對新教材的陌生與隔閡消失大半。我感受到了新教材從形式到內容上為教和學所提供的方便,教學欄目的內在邏輯、各個欄目的實施、繪本式教材的精要……透過研究和解讀,這些陌生的板塊都為教學帶來便利。由此,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我們要做教材積極的使用者、開發者和創造者”。
三、營造道德課堂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課堂教學倫理討論。“德育本身必須是道德的,才有可能培養出有德性的學生。”在課堂上我們的一言一行都在給學生提供德育教育的訊號,合格的道德與法治課堂關注的不應該僅僅是教學任務的達成,還應該表現出卓越的教育倫理品質,讓課堂氛圍充滿尊重和真實,讓每位學生得到公正對待,讓教師與學生共同成長。
小學是學生進入學校學習的關鍵性階段,也是人生的重要階段,學生接受怎樣的教育,就會成為怎樣的人。小學階段的道德與法治課能夠提升學生的品德,還能夠促進學生的多方面發展。在新形勢下,隨著教學改革的進行,小學教師對道德與法治課進行了新的認識,從基本學情出發,確定教學策略,以此促進學生的長遠發展,提升教學的有效性。
1、轉變教學理念,讓學生有效學習
教會學生學習要比傳授知識更重要,學生掌握了學習方法之後就會提升學習的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要轉變教學的觀念,讓學生能夠更有效地去學習。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清楚地認識到學生掌握基礎理論知識是必要的,這也能夠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讓學生有效地掌握知識和學習方法,讓學生形成正確的、有效的學習思維。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上,教師需要不斷創新教學觀念,也需要給學生更多的學習空間和學習時間,打破學生被動學習的局面。小學的道德與法治課知識總體上難度係數要大一些,但是隻要學生能夠理解,並且參與到其中就能夠對知識進行總結,也能夠得到較好的效果。針對學生比較熟悉的問題,需要學生進行自主的探究,還需要不斷地提升學生自我的理解能力,讓學生的思維更加開闊,讓學生能夠跳出以前的漩渦。
2、從學生出發,最佳化教學方法
要想更好地提升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知識有效傳播的效率,就要認真地考慮學生的學習情況,不斷地創新已有的教學模式,不斷地對學習過程進行最佳化,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
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知識的積累是非常必要的,學生參與其中才能夠激發出更多的探究慾望,才能不斷地產生對學習的新鮮感,不斷地培養學生學習的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教學的留白在最近幾年的小學教學過程中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式,已經得到了全方位的推廣和使用,並且也取得了相應的效果。在課堂上教師並不是一味向學生灌輸學習的內容,而是要給學生留下一部分思考的時間,以此讓學生對知識有更多的探究性認識,提升探究能力,以達到學以致用,這也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突破。此種教學設計在小學的道德與法治課中能夠讓教學質量得到較大的提升,學生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可以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不斷地突出特定的思維和習慣,找出更加科學的答案,由此提升學生的實踐和研究能力。
3、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營造輕鬆愉悅的學習氛圍
現代化教育理念當中非常強調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需要將學生的位置明確化,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只有這樣才能夠給學生更多的情感體驗,才能夠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從此成為全面發展的、對社會有用的人才。樹立起以人為本的觀念,首先需要教師轉變思想,改變以自我為中心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思想,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師生之間增加交流和互動,適當進行角色的互換。其次,適合進度和方向,在課堂上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態,使用多種方式營造輕鬆和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若是學生的興趣點比較低,教師就需要究其原因,對學生的表現作出更多的瞭解和反應,明確地擺正教師自己的位置,改變沉悶的課堂環境,進而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
在新形勢下,道德與法治課教師要重新建立起新的教學模式,不斷地革新教學思維,由此探究出更有效的教學對策。要採取有效的措施去對整個教學的環境和教學的過程進行最佳化,提升教學的整體質量,促進學生多方面的進步。在此形式之下,面對教學的內容,面對教學的環境以及教學的目標,需要教師樹立起全新的教學理念。綜合研究各類對學生產生影響的學習要素,做好教學的準備和設計,由此提升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全面的瞭解和分析,才能夠更好地教授知識,讓學生在學習道德與法治課的過程中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教師道德與法治2022新課標心得體會3
本次參加道德與法治的研修活動,自己在磨課的過程中學到了很多,讓我更加深入的瞭解了這門學科,體會到了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上的樂趣。
《我的苦與樂》是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三課《我是一張紙》中的第三個框題,在教學設計上,我運用童話的形式,把紙當做可愛的娃娃匯入,一下子拉近了和學生的距離,學生把紙當成了自己的朋友。接著把紙娃娃的煩惱告訴大家,抓住孩子的好奇心,讓孩子願意去了解紙娃娃的痛苦。出示課本上的插圖,讓學生在仔細觀察圖片中人們的行為過程中,辨析這些行為做的對不對,深究浪費紙張現象產生的原因。透過讓孩子開展社會調查,蒐集浪費紙張的圖片這一活動,幫助學生意識到在學校、家庭和社會上浪費紙張的現象隨處可見,教師適時補充浪費紙張的現象,提升學生的認識。浪費紙張這種行為會帶來什麼危害呢?教師課前進行學生一天用紙量的調查,透過讓學生計算資料,震撼學生的心靈,同時讓學生談一談這樣做的危害,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生明確浪費紙張就是破壞環境的一種行為。認識到這種行為的危害,如何做呢?這一環節讓學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節約用紙的方法,教師適時評價總結。活動性是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重要特徵,為此我把不看的報紙、不用的包裝盒、掛曆紙和用過的紙杯帶到課堂上,小組合作交流應該如何讓這些不用的紙再利用,學生們討論特別激烈,交流了許多小訣竅,出乎我的意料。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我又藉機補充,引發學生思考,讓學生把這些小訣竅應用到自己的實際生活中去。最後環節,出示國家的相關法律和政策,讓節約用紙上升到更高層次,學生認識到節約用紙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
反思自己的這節課,在對課堂駕馭的能力上,還有待提高,教學機智應變能力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以後還應多向有經驗的老教師請教,提高自己處理課堂突發情況的能力,在課堂評價上也有許多不足,還需要在教學中不斷磨練。學習是無止境的,對於一個老師來說,要學習的還有許多,只有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更加努力,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德法老師。
教師道德與法治2022新課標心得體會4
開學前夕,我參加了教育局組織的新課標培訓,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天時間,但是我獲益匪淺。課堂上每一位學員聽得都很認真,授課老師的講解更是聲情並茂,細雨如絲,我興奮激動的聽著,彷彿又回到了學生時代。我從兩個方面闡述我這次培訓的心得體會。
一,首先是思想上的轉變。
我所任科目是七年級數學。說實在的,沒有教過這門課程,以前,學校雖然讓我教思品,我很想認真的去對待它,在我的思想中一直把它當副科。聽了楊老師的講課以後,我現在非常自責,我覺得我愛錢的想法是多麼的錯誤啊,上好思品課是多麼多麼關鍵的事情啊!我們的教育恰恰缺乏的就是對孩子的思想上、心理上、行為上的教育啊!育人先育心,一味的抓高分,升學率,使我們的孩子失去了快樂,失去了個性的發展,也更失去了我們中國幾千年來的傳統美德。現在的孩子不知道感恩的很多,不講誠信的很多,不文明的很多,不勤儉的很多所有這些難道不值得我們反思嗎?我想透過這次學習首先值得反思的就是我們的教育,我們的思品教師,我們肩上的膽子太沉重了,正向課上老師所說的我們得自己把思品當回事,我們必須把它上好。
其次是理念的轉變。
二,教材的變化
這次新課標培訓,我們的教材又有了新的變化,它更加人性化,貼近學生的實際,更加貼近社會,貼近生活。它充分挖掘教材資源、充分挖掘學生資源以及充分挖掘社會資源。學生的主體性充分得到發展。
三,課堂的變化
以往的一言堂、填鴨式的教育太陳舊了,新課程要求教師要善於學習、廣泛汲取,合理利用教材現有教育資源與合理擴充。講究的是師生的互動,生生的互動。我們應充分利用各種資源,結合新課程的特點,加強學生活動設計與研究,教學中努力創設寬鬆、愉悅、和諧、平等的課堂氛圍,吸引學生參與。
四,樹立不斷學習的觀念。
在這次培訓中,老師的講解讓我折服,我與他們的差距真是太大了,我想只有不斷學習才能適應這個飛速發展的社會的需要,才能在自己的工作中游刃有餘,真正地作到以“學生為本”,為學生服務。
以上是我對這次培訓的一些膚淺認識,總是心中有很多話,確實無文彩表達。這次培訓應該說是非常及時的,相信此次的學習,能在自己今後的常規教學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總之,教師要不斷深入鑽研教材,讀出教材的本意和新意,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難點,把教材內化為自己的東西,要強調教材的基礎性地位和主幹性作用,超越教材的前提是源於教材,必須對教材有全面準確的理解,真正弄清楚教材的本義,尊重教材的價值取向.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落實新課標,才能進行高效的課堂教學。
教師道德與法治2022新課標心得體會5
3月24日,在潘南小學舉行了以“提升學生思辨力”為主題的道德與法治研修活動。活動中,來自不同學校的三位老師以同課異構的方式,展現了道德與法治課堂中如何提升學生思辨力。
這裡所提到的“思辨力”,就是思考辨析能力,指透過分析、推理、判斷對事物情況、類別、事理的辨別分析,它在學生學習和成長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在後疫情時代,提升學生思辨力顯得尤其重要。透過三堂課的學習,我對提升學生思辨力有了一些拙見。
學生思辨力的提升不是透過教師的說教來實現的,傳統德法課中“這樣對不對”“怎樣做才對”等問題模式不能讓學生產生有效的思考,更不可能提升學生的思辨力。學生應該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透過獨立的思考或者和同伴思維的碰撞,層層分析,辯證看待問題,來提升自己的思辨能力。教師在課堂中需要做的,就是為學生創造一個充滿矛盾衝突的情境,透過多種方式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投入到矛盾情境中去,透過辯證地分析和理性地思考,來剖析問題,從不同角度去看待問題。經過思考以後學生的看法不再是簡單的對不對,而是能從多方面的角度出發,提出不同的觀點,客觀理性看待問題。在蓮池學校鞏革老師的課上,我就看到了這種情境的建立,讓學生思考一些具體情境“算不算浪費”,引導學生克服看到用紙就覺得是浪費的思維窠臼,正確看待紙張的使用。
問題矛盾情境的建立,往往很難預設,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中留心學生的發言,抓住學生回答中的關鍵點,展開思辨的討論。以《我的苦與樂》這個課題為例,傳統教學中只需要引導學生了解紙張的珍貴,認識到生活中各種紙張浪費現象的危害,培養學生珍惜紙張,保護環境的意識,但在“提升學生思辨力”主題的引導下,這節課在以上基礎之上,還應該更加深入,讓學生能更深入思考“浪費”等概念,進而對生活中各種現象加以理性辯證地對待。一些大量使用紙張的現象到底應不應該都歸為浪費呢?我覺得不是的。浪費是在滿足使用需求之外的無意義使用,這一點值得在課上透過引導學生進入問題情境來加以思考辨析。第三堂課上,學生回答感冒了大量使用衛生紙擦鼻涕是浪費現象,教師一帶而過,沒有透過這個點來展開辨析,我覺得是錯失良機。可以透過這個點來把學生引入到浪費是必要使用以外的無意義使用這一概念的思考辨析上來。
道德與法治課要想能夠切實對學生的生活乃至人生有所意義,就必須要克服傳統的讓學生看看圖,說說對不對,談談應該怎樣做這種模式,把學生引入到更廣闊的真實生活中去,在真實生活各種充滿矛盾衝突的.情境中,去思考,去辨析,去客觀冷靜分析問題。教師必須摒棄道德與法治課就是教給學生道理這個觀念,而是把提升學生認知能力,尤其是思辨力作為課堂教學的重點,透過幫助學生提高能力來使學生獲得知識,形成認知。
教師道德與法治2022新課標心得體會6
陽光春日,萬物欣欣以向榮。在這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大好春光裡,第五片區道德與法治研修活動帶著學生對知識的探究、老師對課堂的精心設計在潘南小學展開。
首先,非常榮幸能夠在這次片區研修活動中出課,在磨課的過程中由衷感謝耿校和趙老師的指導和幫助,讓我能夠找到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並能有針對性地逐步改正自己的教學,讓自己成長和進步。透過此次出課,我對“學為中心,素養為本”的教學宗旨有了初步的認識,正如耿校所說教學就是“喚醒和激勵”,要喚醒學生,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師本身就要做一個充滿活力和激情的人,能夠以自己對學科的熱愛感染學生,而不是以教師的思維牽著學生走。學生“負責任,有愛心的生活”這一學科素養的提升,不是靠教師的知識灌輸就可以實現的,而是以問題為引導,讓學生從生活中去發現,在表達中對比思考。此外,老師作為一個引導者,要對學生的回答進行總結和提升,而不是流於重複學生回答這樣淺層的階段,這種課堂的掌控需要在平時的課堂中磨鍊。
其次,我認真觀看了鞏老師和胡老師的出課,兩位老師在教學時都充滿對教學的熱情和對學生的熱愛,對教學環節的把握都非常明晰,瞭然於心。鞏老師在課堂上化作紙精靈,為孩子們營造了一個充滿童話色彩的課堂,在教學時將生活中浪費的紙量化,讓學生對浪費有直觀的認識,讓孩子在與紙精靈的互動中懂得節約紙、愛惜紙。胡老師在課堂中引導學生從身邊的浪費行為出發,思考紙浪費帶來的危害和節約紙的好方法,最後倡議書的處理讓孩子們能夠做節約紙的宣傳員,更好地節約用紙,讓思想變為行動。
最後,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也是課堂的主人。沒有完美的課堂,但好的課要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學習後實踐的主動性,讓學生在問題中思考辨析,在問題中尋找真正屬於自己的知識。
教師道德與法治2022新課標心得體會7
道德是衡量行為準則的標準,而法治則是人類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現代社會的一個基本框架。道德與法治之間相互關聯,可以說道德就是心中的法律,而法律就是成文的道德。
道德不是生來就有的,需要後天的教育與學習。法律也不是一開始就全部知曉的,需要師長的告知。師者,傳道受業解惑。對於小學生而言,單純的文化課本是遠遠不夠的。孩童時代是思想最單純的時候,也是最容易被影響的時候。就好像一張白紙,沾了墨水便是黑的。所以,他們需要在道德路上的引路人。因此作為師者,首先應當以身作則,愛崗敬業,尊重學生,在點滴小事當中為學生做好榜樣。既要言教,更應身教。
所以,教師應當將道德與法治滲透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將道德與法治相結合,以學生的學習生活為基礎,進行更高層次的昇華。也就是所說的由淺及深,由表及裡。還有在教育的過程中,應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在講授知識的同時,透過一些小活動加強學生對於道德與法治的認知。
道德與法治的教育不是將一張張知識點發給學生後死記硬背,更不是一張答卷進行選擇、填空、判斷題的檢測。我們應當注重學生對於道德的理解。”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不應當只是記憶,而是應該貫穿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之中。
因此對於學生的道德與法治教育首先要將課堂生動化,有趣的事情才會更加吸引學生的注意,此外抓住孩子希望被誇讚表揚的心理,進行課堂學習過後的小活動,加強學生學習過後對知識的強化。此外道德與法治不同於文化課程,比如遵守交通規則,紅燈停,綠燈行,過馬路走人行線,單純的記憶沒有多少價值,真正貫徹到自己的生活當中,作為自己的日常行為準則才是重中之重。因此,教學之後關注學習的效益,以及學生的收穫也是格外重要的。
所以說道德與法治的教育需要打破常規的文化課程教育方式,注重創新,把理論與實踐真正結合起來。不斷加強自身的素質修養,進一步影響到學生的日常生活,成為他們人生道德路上的真正的引導者。做一名有長遠目光,有情懷的教育者,用德浸潤兒童的內心,用法呵護兒童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