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模範獎事蹟材料(精選17篇)

道德模範獎事蹟材料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事蹟了吧,事蹟可以起到宣傳典型人物、引導良好風氣的作用。一般事蹟是怎麼起草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道德模範獎事蹟材料,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道德模範獎事蹟材料1

  2021年4月15日上午8時左右,潘平洋正在株洲市天元區雷打石鎮霞石村的鄰居家幫忙。突然,鄰居的電話響起,一個焦急的聲音傳來,“汽車開到魚塘裡了,快來救人!”一旁的潘平洋聽到後,立馬放下手中的活計,駕車衝到魚塘路邊。

  這時塘邊圍起了人,大家翻找著工具施救。但墜塘麵包車已滑入魚塘中央,並沒入水下,水塘情況不明,大家不敢貿然下水。趕來的潘平洋確認車內有司機後,右手抄起鐵錘遊了過去。

  深吸一口氣,潘平洋潛入水下,塘水渾濁看不到車內情況,潘平洋用鐵錘砸了兩下駕駛側車門玻璃但未能破窗。浮出水面換了口氣,下去再砸,玻璃碎了,潘平洋把右手伸到駕駛位摸索並未發現司機。

  出於對面包車車況的熟悉,潘平洋想到“車尾是扣板玻璃,司機可能會爬到車尾自救”。再次浮出水面換氣後,潘平洋潛到車尾,摸到“扣板玻璃有縫隙,內部鎖釦已經開啟”。潘平洋腳踩車身,用右手搬開了扣板玻璃。漸感體力不支的潘平洋,右手扒住車頂行李架,將一條腿伸進車裡試探,突然間感覺碰到了什麼,隨之一雙手緊緊地抱住了他的腿。他手腳並用使勁將司機拖出了車子。在其他施救人員的幫助下,潘平洋和落水司機上了岸。

  春寒料峭,潘平洋救人之後便拿起衣服回了家。母親看到渾身是水的潘平洋,責怪道:“這是什麼月份,你就跑去游泳。”潘平洋回道:“媽,我是去救人了。”一旁的女兒聽到後,攔住已近知天命之年的潘平洋嗔怪:“爸,你想過沒有,如果有意外,咱們家怎麼辦。”潘平洋疼愛地看著女兒說:“事情已經過去了,爸爸心裡有底,放心吧。”

  潘平洋的事蹟傳開後,他上街買菜、吃早餐,總有人跟他打招呼“救人的是你吧,真了不起”。潘平洋也總是笑一笑、淡淡地說“算不得什麼”,然後轉到別的話題。

  “一隻手確實不方便,但當時就想救人,再說我從小在湘江邊長大,水性還是好的,對吧。”潘平洋笑著說,語氣中帶著平靜和自信。

  被救的落水者一家事後登門致謝,看到對方完完整整的一家人,潘平洋感到由衷的欣慰。“謝不謝都沒關係,我的舉動讓他們家庭完整了就值得。”潘平洋說,社會是個大家庭,互幫互助會讓“家”更溫暖更美好更幸福。

  道德模範獎事蹟材料2

  xxx,中小學二級教師,體育教師,政教處副主任。20xx年畢業於xx體育學院,20xx年-20xx年就職於焦作市溫縣番田鎮中心校,20xx年至今就職於濟源一中附屬初中。曾獲得過田徑運動會優秀教練員、中心校優秀教師、中心校優秀班主任、濟源一中優秀教師等榮譽。

  見義勇為,是我們中華傳統的美德,是我們每個人所推崇的。世上事有善有惡,有美有醜。何為見義勇為?顧名思義:“見”就是看見;“義”就是正義;“勇”就是奮勇;“為”就是行動、作為。見義勇為便是看到正義的事情奮勇地去做。自古就有“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俠義情懷,就有“捨己為人,扶危濟國”的無私精神,義勇二字,撐起了中華美德的一片天。

  在週末的一天晚上,他正陪家人在小吃街散心,當他路過一個賣紅薯的攤位前,聽見有人在吵架,他先是湊到跟前聽了一下,身邊的家人勸說不讓管閒事,剛開始他也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剛打算要走,看見幾個年輕人要踢東西,他就忍不住了。他上前先制止了雙方,並向賣紅薯的老大爺瞭解情況,才知道是幾位年輕人喝多了,來買紅薯吃,嫌紅薯太小,老大爺說給他們換成最大的,結果幾位年輕人還不同意,就開始吵起來了,這幾個年輕人趁著酒勁在這鬧事……

  他先跟幾個喝酒的年輕人講道理,嫌小已經同意給你換大的了,況且沒有多收你錢,為什麼不同意呢,幾位年輕人說多管閒事,就是不行,必須把錢退了才願意,聽到這之後他說退錢可以,把吃的小紅薯也退回來也行,年輕人開始推他,他面無懼色,拿出手機說我拍有影片,再無理取鬧就報警了,這個時候圍觀的人也多了起來,都在指責這幾位年輕人,他們見人多之後沒有理就灰溜溜地跑了,這時候身邊也響起了陣陣掌聲,老大爺也感動不已,一直要感謝他,還主動塞給他紅薯,他沒有接受簡單安慰一下老大爺就走了。後來,他的家人說:“今天的事,如果碰見幾個不講理的真的動起手來,咱們身單力薄,吃虧了怎麼辦?你後悔嗎?”他說他不後悔這樣做,他堅信只要站在公理的一邊就不怕吃虧,況且現在是法治社會,學會拿著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同時也要勇於幫助他人。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教師是一個平凡的崗位,既然選擇了老師,就是選擇了大愛;既然選擇了老師,便是選擇了奉獻。見義勇為不僅表現在立足本職,敢於擔當,為學校的發展和學生健康成長做出自己的貢獻,更表現在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率先垂範,扶危濟貧,努力做社會道德的踐行者!

  道德模範獎事蹟材料3

  2008年5月,身為孤獨症患者媽媽的黃薇註冊成立了淮南市孤獨症家長聯誼會社團組織,成為安徽省最早的孤獨症康復治療中心之一。10年來,聯誼會堅持公益性,收治的患者從最初的3人發展到現在的158人,累計培訓患兒和提供諮詢服務1000餘人次,免收200多萬元費用,為孤獨症患者築起了一個溫馨的“家”。

  黃薇和孤獨症患兒的緣分,緣起於她的大兒子。

  2003年,大兒子被確診為孤獨症患兒,為給孩子治病,黃薇毅然辭去了待遇優厚的工作,獨自一人帶著孩子走遍北京、上海、廣州等全國知名大醫院及孤獨症康復訓練中心。然而,高昂的費用讓她無奈地回到淮南。

  當時,淮南沒有專業的孤獨症患兒康復訓練機構。黃薇只能依靠多年來陪伴孩子治療學到的康復訓練知識,在家裡給孩子做康復。她利用零碎時間,潛心學習孤獨症兒童康復訓練理論,研究訓練規律和方法。

  迷茫,不知路在何方,這是眾多孤獨症患兒家長共同的困惑。2007年夏天,黃薇帶著兒子去探望一名生病的孤獨症兒玥玥。玥玥家的房屋年久失修,家徒四壁的蕭索景象讓黃薇潸然淚下,玥玥母親的辛酸與無助讓她萌生了創辦康復機構的想法。

  在孤獨症患兒家長的支援下,黃薇先是嘗試著在家裡辦康復訓練班。2008年,黃薇正式註冊成立了“淮南市孤獨症家長聯誼會”。她自掏腰包租賃房屋、添置訓練設施、購置生活設施,又從人才市場招聘來專業老師,並把老師們送到北京、青島專業康復機構進修學習,考取康復師資格證,提高業務技能水平。

  “要做就要把它做好”是黃薇一直堅守的信念。多年來,她把孤獨症患兒當作自己的孩子,用一顆愛心為他們開啟心門。

  19歲的楠楠,已在孤獨症家長聯誼會接受康復訓練達10年。楠楠3歲那年,父母離婚了,他便一直跟著姑父、姑姑在農村生活。黃薇不僅免費為楠楠提供康復治療,還為楠楠姑父免費提供了住處,並安排了門衛和保潔崗位,每月能有1600元的收入。如今,楠楠已具備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2009年,9歲的豐豐被父母送到孤獨症家長聯誼會。入院時,豐丰情緒非常焦慮,伴有自虐現象。經過9年的康復治療,豐豐已能夠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為,不僅會喊“媽媽”“爸爸”,能幫助爸爸媽媽分擔簡單的家務。為解決豐豐家裡的生活難題,黃薇積極協調當地民政部門,為孩子辦理了低保。

  為了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黃薇專門設定了烘焙、手工、編制等課程,手把手地教孩子們製作點心、蛋糕、月餅等,鍛鍊患兒的動手能力,並積極向社會推介,展示技能。當兒子將第一次做出的蛋糕捧到黃薇面前,笨拙地說:“媽媽,你吃!”黃薇禁不住熱淚盈眶,雖然那塊蛋糕有點發糊、發黑。

  道德模範獎事蹟材料4

  任菲莉是一位在大學工作的高階會計師,有一對“腦癱”的雙胞胎女兒。28年來,她一面工作,一面將女兒培養長大,還熱心公益,創辦愛心網站幫助更多殘疾人家庭。她說,“母愛是一種本能,我並沒有覺得自己很偉大,我只是平凡地、踏實地一步步走過來了而已。我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幫助女兒儘可能實現生活自理,讓她們有尊嚴地快樂生活。”

  平日裡,任菲莉白天在外面上班,兩個女兒就在家裡“上班”。她們“上班”的任務就是健身,練習站立,鍛鍊腿部。她們要多活動,才能保證腿部不萎縮。如今,兩個大姑娘能夠自己獨立站起來,可以扶著東西走路,還會穿衣服等簡單的事情。

  任菲莉曾有一個溫馨的家,並生下一對可愛的雙胞胎女兒:劉菲雅和劉莉雅,乳名是“大毛”和“小毛”。

  不幸的是,1歲7個月時,菲雅和莉雅仍不會說話、不能站立和行走,經醫院確診為“痙攣型重度腦癱”。這個無情的事實將這個家推入了痛苦的深淵。從此,任菲莉就帶著一對女兒開始了艱辛又漫長的求醫之路。3年多過去了,她的丈夫見一次次的治療效果甚微,絕望到了極點,最終提出了離婚。

  丈夫的離去無疑是又一次沉重的打擊,痛苦、難堪、失落,使任菲莉的精神幾近崩潰。但面對兩個女兒無辜的眼神,任菲莉意識到,她是母親,必須做她們的守護神,於是,重新振作起來的她勇敢地挑起了撫養、治療、教育她們的重擔,二十八年不離不棄。

  為了能讓女兒開口說話,任菲莉每天讓她們看著自己的口型,然後一個字一個字地教她們艱難地發音,漸漸地女兒的發音清晰了,能說很多話了。

  為了讓女兒受到教育,任菲莉一有空就教女兒學習。其中,教女兒寫字是最難的,因為她們的手不靈活,數字“3”就寫了半年才寫會。如今,兩個女孩不但能讀書、寫字、會簡單的英語對話,還能熟練地操作電腦做一些簡單的網路維護工作,並有了自己的部落格。

  為了幫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2001年3月,任菲莉帶著兩個女兒參加一個網路家庭秀比賽,讓她們懂得殘疾人也有權利平等地參與社會活動。第一次面對電視臺攝像鏡頭時,兩個小姑娘嚇得大哭,她鼓勵女兒們要勇敢地面對別人異樣的目光,讓人沒有想到的是,最終她們還是獲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績。

  為了讓女兒站起來,任菲莉獨自帶著她們七上北京、兩下廣州求醫問藥。為了節省有限的治療費,她每天堅持為女兒做4個多小時的康復訓練。1995年女兒在北京動手術,她七天七夜沒睡覺,一直守護在病房,幫她們翻身、接大小便,累了也只是趴在床邊稍作休息。功夫不負有心人,2003年她的大女兒終於站了起來!

  常有人問任菲莉,這些年究竟是什麼支撐著她。“是一個母親的責任和義務讓我堅持到今天。”任菲莉平靜地說。她也知道,要孩子完全康復像健全人一樣生活,那是不可能的。但只要有一點點的進步,只要她們能夠站起來,能夠比上一次多站一秒鐘,她都會很開心。

  這些年,任菲莉照顧孩子的同時,還熱心社會公益事業。2001年3月,她憑著自己在計算機技術方面的專業知識,花費了很大的力氣找資料,自費創辦了湖南省第一個全方位為殘疾人服務的網站——“菲莉雅愛心屋”。從創辦網站的那一天起,每當有家長或殘疾孩子求助時,她都會盡力幫忙,聘請康復專家為腦癱患者及家庭提供免費康復諮詢,組織腦癱患者家長進行社群互助交流和培訓,送康復資料給需要幫助的家庭,她還將別的腦癱孩子接到家中手把手地教他們操作電腦。

  2010年5月,在省殘疾人福利基金會支援下,任菲莉發起成立了用於幫助腦癱孩子的“仁愛基金”,資助腦癱孩子進行康復治療。

  她說,在幫助更多殘疾家庭的同時,她和孩子也收穫了尊重和快樂。

  道德模範獎事蹟材料5

  李彬,男,漢族,中共黨員,出生於1978年1月,1995年12月入伍,1998年12月退伍。退伍前系武警山西省總隊太原支隊機動大隊班長,目前工作於西青區武裝部。2020年5月12日,他不顧個人安危,全力營救落水少年,最終使3名少年獲救。他用人間大愛挽救了年輕鮮活的生命,給了被救者一次新生的機會,並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譜寫了新時代共產黨員退伍軍人退伍不褪色的美麗讚歌。

  1995年底,李彬入伍參軍。在部隊期間,李彬聽從指揮、吃苦耐勞、刻苦訓練、踏實肯幹的優良作風獲得了領導和同志們的一致好評。在部隊三年中,他兩次被評為優秀士兵,多次受中隊、大隊嘉獎,歷任副班長、班長。

  據李彬回憶,他所在的部隊屬於機動部隊,主要處理突發事件。1997年的某一天,正在休息的他,突然聽到緊急集合的哨聲響起,上級通報某監獄逃跑多名犯人,讓他們全副武裝趕到某路口配合公安機關進行設卡堵截。李彬隨即帶領兩名戰士趕到指定地點,配合公安進行盤查,最後在凌晨兩點多將一名躲藏在大貨車內的罪犯成功抓獲。

  一次在執勤過程中,李彬看到鼓樓天橋下人員騷動,他迅速帶領執勤人員趕到現場,發現一名中年人手持菜刀對群眾進行恐嚇。他趕到後來不及多想,沒等罪犯反應過來,一把將菜刀奪下,隨即將罪犯按倒在地,並將罪犯扭送公安機關。這次行動得到了群眾的好評,事後群眾還為他和他的巡邏小組送來錦旗表示感謝。

  時至今日,李彬雖然已經脫下軍裝多年,但已深入他骨子裡的軍人精神與責任仍然保留著。

  2020年5月12日下午,幾名少年在中北鎮運河邊玩耍嬉戲,1名少年不慎落入水中,其他3名同伴見此情形,一邊呼救一邊想方設法救人,但拉扯間3名救人的同伴也都落入水中,幾人只能一起呼救。這時,正巧在河邊釣魚的李彬聽到了呼救,急忙循著聲音以百米衝刺的速度跑過去,看到幾名少年落入水中,他沒來得及多想,急忙跳入冰涼的水中救人,朝著一名落水者全力游去,此時落水者已經筋疲力盡,他竭盡全力把落水者往水面拉並奮力將落水者往岸邊拖,還沒到岸邊就聽到岸上的群眾呼喊:“沉下去了!”李彬回頭一看另外一名落水者水面已將全身沒過,他便快速地用另外一隻胳膊將其托起,盡力將兩名落水者拖上了岸,最後李彬幾乎拼盡了全力才與岸上群眾一起將3名少年推上岸,並進行了及時搶救。

  急公好義、挺身而出,李彬同志不僅給了少年們第二次生命,也充分彰顯了救人於危難之際、英勇無畏的共產黨員本色以及退伍老兵退伍不褪色的英雄本色。事後被救的幾個孩子家長帶著錦旗和感謝信送到李彬同志所在單位,對他奮不顧身英勇救人的行為表示感恩和感謝,之後李彬同志的先進事蹟得到了充分的報道和宣傳,先後被評為“天津好人”與“西青好人”。

  道德模範獎事蹟材料6

  “老太喜歡吃甜的家裡光果樹就有好幾棵……”提起養母黃亞蘭,周漢龍總有說不完的話。家住江蘇省鹽城市射陽縣的他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農民。59年前,8個月大的他,被周伯禹、黃亞蘭夫婦收養,取名叫“漢龍”。夫婦倆如親生父母般,精心呵護他成長。

  每當回憶起小時候,周漢龍總是充滿感激。“不論親生的還是非親生,在我眼裡,他們就是我的親生父母。”

  1985年春節,養父母替周漢龍舉辦了婚禮。第二年,養父周伯禹突發疾病去世,“老伴去世後,我身體越來越差,漢龍夫妻兩人一邊種植蔬菜大棚,一邊照顧我,一家人和和氣氣的。”

  92歲的黃亞蘭說起兒子兒媳的好停不下來。然而平靜美好的生活卻在2005年發生了變化。黃亞蘭出門時不慎摔斷股骨,導致半身不遂癱瘓在床。當時周漢龍種植蔬菜大棚,兒子尚未畢業成家。他不僅要兼顧大棚,還要求醫問藥,照顧母親生活起居的重擔完全落在了夫妻倆人肩上。有人勸說周漢龍將養母送去養老院,他卻從未動過這個念頭。

  每天清晨5點起床做飯,半小時喂完飯,然後跟養母聊天,推她出去散步。另外還需要定期剪指甲、擦身子、換洗衣服。光陰如流水,匆匆不回頭。歲月的風霜爬滿周漢龍的額頭,照顧養母這件事也從“責任”成為“習慣”。

  教育是潛移默化的,周漢龍對長輩的孝順對兒子周志祥也產生了影響。老人癱瘓的頭一年,周志祥就主動接過照顧奶奶的重任。如今端飯、端便盆都是駕輕就熟。

  周漢龍說:“無論孩子以後能不能出人頭地,孝順長輩,對長輩好是最重要的。”

  就是這樣一個平凡而普通的人,用親情和孝心,把老人照顧的無微不至,用實際行動給兒女們樹立著榜樣。鄰里之間提起他都讚不絕口,面對眾人的讚揚,周漢龍顯得很平靜:“百善孝為先,贍養父母是子女最起碼的責任,過去父母辛勞將我養大,現在是我報答的時候。”

  道德模範獎事蹟材料7

  2014年11月10日晚,海口市民李先生乘坐計程車,把隨身攜帶的20萬元現金遺落在出租車上。他趕緊向110報警請求尋找。很快,運管處傳來訊息:公交新月公司計程車司機黃良輝發現車上20萬元鉅款後,已向公司以及市運管處報告,正在尋找失主。11月11日上午,黃良輝將20萬元錢交還給李先生,並謝絕了李先生的1000元酬謝現金。黃良輝拾金不昧的事蹟已在椰城傳開,媒體爭相報道,海南省委常委、宣傳部長許俊為其批示稱讚,市民也紛紛為其點贊。

  1、車內遺落20萬鉅款的哥緊急尋找失主

  2014年11月10日晚上九點左右,在海口從事建築業的李先生與朋友在海口南海大道附近一家餐館吃飯後,上了一輛計程車,回家才突然想起來隨身攜帶的一個手提袋不見了!裡面裝著20萬元的現金,是準備給工人發工資的。

  錢可能落在出租車上,李先生立即撥打110報警,派出所民警提醒他聯絡海口市交通局運管處。但是,李先生乘車時沒有索要發票,也不記得車牌號碼,更不知道是哪家計程車公司的車。運管處工作人員告訴他:沒有線索,很難找到他乘坐的計程車。

  李先生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坐立不安,這時突然傳來好訊息:錢找到了!

  當晚搭載李先生的計程車屬於海口公交新月公司,司機是黃良輝。他把李先生送回家後開著車離開,20多分鐘後,經過一個路口,他不經意地回了下頭,發現車的後排座上放著一個手提袋,於是趕緊下車檢視。手提袋沉甸甸的,黃良輝開啟一看,裡面裝著滿滿的百元面額的現金。黃良輝拿起電話,立即向公司車隊隊長報告:我拾到一大袋錢。

  顧不得做生意,黃良輝立即把計程車開回公司。車隊隊長馬上通知公司相關人員,大家一起按照工作流程,對這筆鉅款進行拍照並清點,發現整整有20萬元,其中10萬元捆成一紮,銀行封條還在上面。公交公司立即把黃良輝拾到鉅款的事向海口市交通局運管處報告。

  當天,李先生從黃良輝手中接過裝有20萬元現金的手提袋,激動得掏出1000元酬謝現金,要給黃良輝表示感謝。但是,黃良輝謝絕了:這是我應該做的事!

  2、月收入不足4000元家境普通為人樸實

  黃良輝今年50歲,是海口公交集團下屬的新月出租車公司一名司機,每個月收入不到4000元錢。

  拾到20萬元鉅款又歸還,他是怎麼想的?

  “這幾天,不斷有記者採訪我,他們問我最多的一個問題是:那天晚上,你發現客人有20萬元現金落在你車裡,你當時是怎麼想的?我的想法很簡單,不是我的錢,我就不該佔有它。”黃良輝說,“當時,我只有一個念頭,失主丟了這麼一大堆錢,肯定很著急,我要儘快找到失主。”

  黃良輝從小在儋州市的一個農場長大,1997年下崗,一直靠打工養家餬口。2011年,他到海口公交新月出租車公司當替班司機,家裡的生活只靠他一個人開出租車的收入維持。黃良輝一家4口10多年來擠住在一間只有30多平方米的房子裡,這間房子也還是親戚借給他住的。

  黃良輝說:“我們每位計程車司機能不能文明經營,為乘客提供優質服務,直接影響海南的形象。這幾天媒體對我進行大篇幅報道,我都感到不好意思,我只是盡了一個計程車司機的本分,我是一個普通人,是一個普通的計程車司機,可我不能只想著自己。”

  3、公司召開表彰大會“好人好報”落到實處

  對於黃良輝拾金不昧的高尚品質,海口公交集團及下屬公司決定對其進行表彰。黃良輝開了15年計程車,由於每次計程車招標抽籤都未能中標,他一直沒能被計程車公司正式聘用,只能當替班司機,因此,也不能享受計程車公司給予的社保、體檢等各方面的福利。這次,公司決定把黃師傅由代班司機轉為正班司機,享受公司的正規待遇,並獎勵黃良輝5000元。同時,在今後的計程車駕駛員錄用上享有優先權。

  海口公交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鄭作東在會上說:“黃良輝的做法體現了海口司機愛崗敬業、服務群眾、無私奉獻的優秀品質和良好的職業風貌,希望同事們都能向他學習。”他表示,接下來集團將把先進模範的評審和宣傳活動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充實企業的核心理念和價值觀。

  在表彰會上,黃良輝坦言,他自己的生活狀況並不好,母親退了休,妻子沒有工作,兒子在上小學,女兒剛畢業走上社會。“但是,經濟條件不富裕不能成為我貪財的理由,因為我明白錢不是自己的,絕對不能要。”對於公司給予的這些榮譽和幫助,黃良輝表示:“公司把我納為正式員工,我很感激。雖然生活辛苦一點,但是很踏實。”

  4、零事故、零投訴敬業守崗獲同行點贊

  “話不多、低調樸實是同事們對黃良輝的評價。”公交新月公司車隊的劉權隊長告訴記者,黃良輝在工作中總是兢兢業業。新月公司二車隊有150多部車,數百名司機,其中替班司機有120多人,能夠做到無違規違紀兩年以上的司機只有30多人,黃良輝就是其中之一。“他進入公司三年來零事故、零投訴,這真的很難做到,需要很小心、很注意才行。”劉隊長稱。

  “每天為了工作不敢喝酒,在路上精神高度集中,我們很多人都有職業病。但是,我們把每一個乘客當成自己的親人,把他們安全送到目的地是我們司機最起碼的要求,也是最高的要求。”黃良輝道出了計程車司機的艱辛。他還說,近年來集團公司也出現很多助人為樂、見義勇為、拾金不昧的好司機,他願意與同事們一起默默無聞、早出晚歸,為市民的平安出行奉獻自己的力量。

  在工作中兢兢業業,面對金錢誘惑他依舊堅守自己的原則。黃良輝拾金不昧的精神感染了許多人,市民也紛紛為這位好的哥點贊。儘管得到“點贊”,依然很淡然,如同他的名字“良輝”一樣,讓良好的精神文明之光在椰城熠熠生輝。

  道德模範獎事蹟材料8

  會澤縣迤車鎮索橋村的主任陳友風如是說:“在基層工作的14年中,我一直保持政治上堅定,思想上清醒,工作上有作為。對黨、對國家、對人民無限忠誠,時刻保持著思想上的純潔和先進,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及時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生命不息,奮鬥不已,為建設和諧迤車儘自己微薄之力。”

  陳友鳳以前是忙人,現在毫無疑問更忙了,除了本來就很忙的農村事務外,還要準時參加會澤縣文明辦組織的“會澤縣首屆道德模範宣講報告 會”的報告。見到她的時候,她正剛好從會澤縣樂業鎮參加完報告會趕回來,在迤車鎮西支溝索橋地段幫助迤車鎮水務所協調西支溝溝渠邊界調整問題,迤車鎮水務所所長朱知標說:“迤車鎮西支溝三面光改造,全長10多公理,涉及到迤車的箐口、五穀、索橋三個村委會,其中最長的地段在索橋,人際 關係最複雜的地段也在索橋村,邊界調整難度最大的地段也就是索橋了,沒有陳大姐的幫忙,我們可能根本就協調不了”,而作為承包方的老闆胡小春也深有同感的說,涉及到的三個村委會中,最好協調的也就是索橋村了。一直等到日落西山,一個溝段劃完了,並打電話通知下一個村民小組組長第二天帶著他們小組涉及到溝段邊界問題的村民到溝上實地檢視並協調調整後,作為迤車鎮索橋委會主任的陳友鳳才有機會坐下來喝口水。

  一、水潤小苗平息怨氣

  年近50的陳友鳳心直口快,在基層工作的14年中什麼樣的酸甜苦辣都遇到過。因工作需要,陳友鳳服從黨委政府的調配,由迤車鎮中河村調整到總人口8000餘人,關係複雜,矛盾突出,工作難度大的索橋村主持全面工作。調整的目的其實很簡單,就是讓她來承擔重任,解決矛盾的.;調整的原因更簡單,她在昭待高速路迤車中河段的徵地、拆房、遷墳、挪樹中,面對重重困難,順利做好了中河村52戶拆遷戶的工作,而索橋村在這個方面進展並不順利。

  上任伊始,陳友鳳立即召開索橋全村支部擴大會議,把握住了索橋村拆遷難、飲水灌溉難、計劃生育難三個重點問題進行了反覆細緻的研究,結合多年做群眾工作的經驗 ,陳友鳳理出了清晰的工作思路:要贏得民心,首先解決好春耕時節農田灌溉問題,於是陳友鳳及時帶領兩委班子成員實地踏看了13.5公里灌溉水溝,發現溝裡由於年久失修塞滿淤泥、雜草,埂子多處垮塌。沒有足夠的人力物力是修不好的。難怪群眾不但不去修溝還要罵人。經過廣泛發動群眾投工投勞,陳在鳳向鎮政府協調資金15000元用於修建垮塌溝段的擋牆。40天后13.5公里溝渠全部清淤排障完畢。水滋潤著田裡的小苗也平息了人們的怨氣。

  二、親人誤解格外酸楚

  回報是對付出努力的人的肯定,經過實實在在的水溝清理,水流進索橋村的'田地,也流進了一部分索橋人的心田,總算有了點兒群眾基礎。可是另外一個難題又擺在了陳友鳳的面前,沒拆遷的那32戶會順利搬遷嗎?據瞭解,在她來之前,索橋的拆遷戶中就有多人多次上縣、上市、上省,甚至到北京上訪。陳友鳳經過深入調查瞭解,發現了其中上訪原因,一是上下的工作沒有溝通協調好,二是沒有做深入細緻的群眾工作。面對群眾牴觸情緒大,矛盾突出的實際問題,陳友鳳挨家挨戶詳細瞭解拆遷戶各家存在的困難和問題,認真聽取和記錄拆遷戶的合理要求。第一次瞭解完之後,陳友鳳怕有疏漏,又挨家拚戶進行第二次全面瞭解,陪著她去的村文書開玩笑說:“你還去起興趣來了。”面對文書善意的玩笑,陳友認真地說:“做兩道工作好,兩次說的問題都一樣就好整了。萬一不一樣,或者他反悔到時麻煩來了更不好整,這是我在中河村工作成功的經驗。”陳友鳳的這個做法太對頭了,透過兩次瞭解,發現確實存在口徑不一樣的,於是陳友鳳帶著她的班子成員又進一步入戶核實,回到村委會及時召開班子會議,針對不同的問題一一研究,制定出不同的措施,透過深入細緻的做思想工作,大部分拆遷戶都執行相關政策,主動配合拆遷辦做好拆遷工作。對於陳友鳳來說,最考驗她最令她傷腦筋的是孃家人所在的索橋陳家村。陳家村總共因調整公路修建需要安置的有17家,其中孃家人就佔了11家,孃家人在看著她,陳家村的人在看著她,整個索橋村的人也在看著她,她對孃家人安置工作的處理態度、處理方法、處理結果將嚴重影響著她在整索橋村的安置處理工作。

  陳友鳳說:“那個時候頭痛啊,雖然已是快50的人了,但我在老後家,字輩小,許多長輩是抱著我長大的,你說我……?在開始做工作的時候,說聽有人就不屑地說,‘北京我都去過,你算什麼東西。’所以,做起工作來,難度就大了。後來我想,在我老後家,我最好是先不出面迴避一下,讓其他村幹部先去做思想工作,做通了,那是再好不過的事,做不通,我也好知道做不通的原因,然後再出面做工作。”

  事實果真如陳友鳳所預料的那樣,其他人去了,不但沒把工作做通,而且,還讓孃家人找上門來了,這下,想要回避也不可能了,於是只好硬著頭皮耐心聽長輩們的意見。陳友鳳讓孃家長輩一個個地說,各家提各家的問題和要求。陳友鳳說:“認真聽了半天,我歸納起來,孃家人帶共性的就是三點:一個是無住處,要我找;二個是房子拆了,安不下去咋辦?三個是房子量的不合咋個辦?我當時就對他們說,‘第一,你們房子拆了,無住處,我去借或者買災蓬來給你們住;第二,房子量得不合理,我去找拆遷辦再量;第三,我小友鳳是你們看著長大的,拆了安不下去,沒地蓋房子,你們蓋到我家小太陽5畝地去。’這下,孃家人總算吃了顆定心丸,同意進場開工。

  拆遷的問題解決了,最後就是計劃生育的事。陳友鳳說:”別的人家就不說了,就我的兩個姑子因我‘不顧情分’讓她們去做了手術,很長時間不理我,被親人誤解的滋味想起來就格外酸楚,但是我的工作如此,國策如此,也只好不怕得罪人了。我堅信當優生優育給家庭帶來不盡的好處時,結紮了的人們會感謝這個強制措施,並逐漸自覺履行,這是我的期盼。應該也是所有人嚮往的。“

  三、真情奉獻贏得民心

  2013年,陳友鳳積極響應迤車鎮黨委政府發展烤煙種植大戶的號召,憑著之前三年種植烤煙的經驗,陳友鳳承包了200畝地,新建了新型烤房, 5月無比干旱,剛澆上的水很快就被蒸發了,面對這種奇熱天氣,請工澆水入不敷出,況且遇災還有保險公司,許多人都無奈地放棄了給煙苗澆水。但陳友鳳仍然堅持天天請三四十人從周邊的吊井和大河裡抽水潑煙,為此陳友鳳消瘦了十多斤。當市菸草公司的領導來視察時誇讚道:”全市長勢最好的煙苗就在你這了。“

  7月是菸葉成熟的季節,新型烤房的優勢很快被菸農們認可和羨慕,當零星種植烤煙的鄰居們試探著提出要來試試時,陳友鳳爽快地答應了,而後悄悄地囑咐自家請來的工人當天少掰一爐菸葉,不要讓鄰居覺得過意不去。在四五天的烘烤時間裡,陳友鳳不但為鄉親們提供無償的技術指導,而且不收任何電費和炭錢。雖然自己還欠著十多萬的貸款,但陳友鳳總覺得自己無論怎麼艱苦也要讓鄰居們親身體驗一下新型烤房的好處,以更好地引領他們共同致富。

  作為一名老黨員,多年來,陳友鳳一直默默地實踐著帶頭致富和扶貧幫困的座右銘,當需要幫助的村民進入陳友鳳的視線,也就一定進了她的心裡。陳友鳳一直實踐著一個黨員的起碼要求,(www.fwsir.com)曾為索橋下街婚姻坎坷的卯昌會捐了100元;組織全村黨員義務為侯家凹子被火燒了房子的徐華芬蓋起了3間房屋;協調供電所為官廳陸玉芝三奶孫免費栓電;幫助從國民黨軍隊裡逃回鄉的陳樹民老人辦理了戶籍手續,並將其送進敬老院。今年五月的一天,索橋中街的孤寡老人張順富,年輕時好吃懶做,以偷盜為生,屢教不改,曾經三次入獄。如今已年過半百,一無所有,張順富找到了陳友鳳家裡說他想進索橋村委會的敬老院,陳友鳳沒有嫌棄他過去的經歷 ,耐心地對張順富說:”你還有勞動能力,就不要再去加重政府的負擔了,自己勞動掙錢會過得更舒坦。“張順富在她的勸說下,同意了自謀生路,但是提出沒有住房,於是,陳友鳳帶頭捐了100元之後,迅速組織了索橋中街支部14名黨員捐資1000元,又向民政申請,協調資金3000元,黨員們義務勞動,幫張順富在小太陽村民小組建起了一間20平方米的住房。現在,張順富浪子回頭,改過自新,靠幫人家下面粉,栓電掙錢,一個人的日子過得有滋有味。2013年5月,會澤縣文明辦在各鎮提名推薦”會澤縣首屆道德模範“候選人,迤車鎮陳友鳳,經過層層選拔推薦,在基層推薦的147名道德模範候選人的基礎上,進入從中海選出22名候選人名單,又經過全縣廣大人民群眾的投票評選,從10萬餘份選票中,按照得票高低,最終根據會澤縣道德模範評選表彰活動組委會和評審委員會的最終評定意見,一路高歌當選,獲得”會澤縣首屆道德模範“五類道德模範中的”敬業奉獻模範“表彰獎勵。

  道德模範獎事蹟材料9

  韋德華,女,漢族,1973年11月生,中共黨員,河南省濮陽市人民醫院產科主任。

  從公公被確診肝硬化,到後來發展成肝癌,10年間,韋德華無微不至地照料,用自己的言行演繹了人間純真的孝德情懷。

  婚後,為了方便照顧公公婆婆,韋德華和愛人多年堅持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並不擅長做飯的她專門買來菜譜,一樣一樣練習,學做二老愛吃的飯菜。1998年9月,她發現公公胃口不如以前,就帶他到醫院檢查。醫生診斷老人得了肝硬化,需馬上住院治療。那時,她仍在讀研,和愛人月工資加起來不到2000元,而公公每天治病輸的白蛋白一支就要200多元,當時還不在醫保報銷範圍。公公每年至少要住兩到三次醫院,每次花費近2萬元,巨大的開銷讓她和愛人生活捉襟見肘。她節衣縮食,儘量讓公公吃得好一些。她親自上手,為公公扎針輸液。還自學中醫經絡按摩,每天為公公揉捏按摩。幾年來,她沒睡過一個踏實覺,沒為自己買過一件新衣。

  2006年2月,公公被診斷為肝癌。韋德華陪公公到上海求醫。專家會診後建議做肝移植手術,至少需準備五六十萬元。為救公公,她決定賣掉和愛人唯一的住房。婆婆勸她把房子留給孩子上學用。她卻說,“只要公公還有一點機會,我們就要竭力爭取,錢沒了以後再掙!”她最終說服家人賣掉房子,籌得26.7萬元,又向孃家姊妹借來30萬元,終於湊齊近60萬元救命錢。為了讓公公儘快痊癒,她盡心盡力,照顧得更是無微不至。

  公公去世後,婆婆心情不好,有時會對韋德華髮脾氣。儘管感到委屈,她卻將淚水嚥進肚裡,用忍讓和寬容化解矛盾。韋德華常說:“只要看著親人健康,我就很開心,受再大的委屈也值得。”

  韋德華榮獲全國巾幗建功標兵等稱號,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道德模範獎事蹟材料10

  面對別人的稱讚,她總是淡淡地說:“我只是在盡兒媳、妻子、母親的責任,我只是在做對得起自己良心的事而已。”知道她的人都說:她是孝媳、是賢妻、是良母,她在用自己的言行傳承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公婆說:“有好兒不如有個好媳婦”。

  1985年,22歲的龍xx帶著女孩的純真走進了這個家庭,20多年來,她默默地為這個家任勞任怨地奉獻著。如今龍xx的公婆已經雙雙80多歲,行動不便的他們都表示有這個兒媳,他們很幸福,晚年過的很安樂。龍xx的丈夫經常在外應酬,對於龍xx的公婆來說,龍xx已經比那個親生骨肉的兒子還親。每天忙完店裡生意後無論多忙多累龍xx總是要給他們煮好飯菜,開開心心的一起吃飯,陪他們聊天。服侍兩位老人家洗漱也是她夜晚最首要的事,總是要等兩位老人進入夢鄉後,她才開始忙自己的事。

  丈夫說:“她的支援是我努力拼搏的動力”。

  丈夫經常在外應酬,龍xx瞭解丈夫、理解丈夫,為了支援丈夫做生意,她承攬了全部家務,服侍老人、照顧小孩的重擔她也默默的一肩扛下。為了這個家,這麼多年她中午從不睡午覺,晚上忙到11點多。為了讓丈夫安心在外工作,公公病了,自己頸椎疼的厲害,她都一個人扛著,從來不告訴丈夫,好讓他安心工作。

  兒子女兒說:“媽媽是我最好的老師”。

  作為共產黨員的她,龍xx深深懂得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父母的言行舉止直接影響著子女。兒子、女兒從小到大,她沒有過多的嘮叨,也沒有空洞的說教,而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去影響孩子們。在她的影響下,孩子們小小年紀就充滿孝心、愛心、上進心。每次買了兒子最喜歡吃的東西,兒子總是先拿給爺爺奶奶吃,爺爺奶奶不吃就硬往他們嘴裡填。孩子們從懂事起就幫媽媽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他們懂得媽媽的辛苦。在他們心裡,媽媽不僅是母親,也如父親,儼然如一位老師、一位學習的榜樣。

  村民們說:“她是我們的親人”。

  龍xx開店多年來,她把村民當作自己的兄弟姐妹,無論誰有困難她都毫不猶豫地去幫助。婦女、兒童、老人等弱勢群體從來都是她最關注的物件。村民們都說:“她待我們真的如親人一樣,她總是能溫暖我們的心”。

  龍xx對長輩孝心對晚輩愛護更贏得了村民們廣泛讚譽,龍xx總是說:“我只是個普通人,做的也只是每個兒女都應該做的份內事,只要能讓老人們歡喜,公公婆婆早日康復,這就是我最大滿足和願望”。

  道德模範獎事蹟材料11

  xx,女,蒙古族,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烏蘭敖都鄉人。19xx年出生,20xx年加入中國人民共產黨,自幼兒教育專業畢業以來一直在烏蘭敖都鄉中心小學幼兒園教育教學一線工作。在崗期間函授幼兒教育大專學業,現本科學歷,市級幼兒骨幹教師,曾被評選為十佳教師、模範班主任、優秀教師等。這些榮譽背後,是她多年如一日始終踐行著“誠實守信、以質量求生存”諾言的行動。

  她堅持誠信待人。

  十多年來,她一直用誠信來面對每一個同事、每一個家長、每一個幼兒,盡心竭力為孩子、為家長、為同事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儘管沒有轟轟烈烈的大事,但在平凡的事蹟中卻透著點點感動,溫暖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在同事中她年齡偏小,可在日常的生產、工作中,她處處率先垂範,想大家之所想,急大家之所急。答應同事的事情都努力做到,看到誰需要幫忙,就主動去幫忙。工作時與同事誠信交往,做到了“四個互相四個不”,即:互相支援不爭權,互相信任不懷疑,互相尊重不刁難,互相配合不推諉。正是因為高度地彼此信任,她們之間的工作總是十分默契,合作起來時那麼愉快。單位的領導和同事都親暱地叫她“xx妹妹”。

  在家長眼中,她是個熱心腸的人,儘管她教專科不是班主任,但她的手機號是公開的,哪個家長晚來接孩子,孩子生病需要照顧,或者臨時有幼兒教育相關的事情,都喜歡打電話和她溝通,每每家長需要幫助的時候,她總是點頭承諾“把孩子交給我,忙你的去吧,請你放心,我會照顧好他的”,每個小承諾得以實現的時候,她總是那麼開心。

  對待孩子她更是將誠實守信作為和孩子交往的先決條件,她最擅長和孩子約定,如果孩子們有進步,她就會獎勵孩子們,或是一朵小紅花,或是一段批註,都詮釋著她對孩子們誠信,孩子也特別信任她,會把自己的零花錢存放在她的口袋裡,有時會把自己最寶貴的東西都交給老師保藏。在一些人看來這些可能是不值得一提的事情,可她卻從來都沒有當小事情看過,把孩子們的信任看得很重很重。因為她愛孩子,愛幼兒教育事業。這份愛使她常常慷慨解囊,在自己並不寬裕的情況下拿出資金捐助給幼兒園特困家庭的孩子,或是一頓午餐、或是一雙襪子、或是一件衣服、或是一支鉛筆。她用自己的愛和行動詮釋著一個合格幼兒教師的誠信品質。

  她堅持誠信從業。

  堅實的教育能力基礎,是家長信任的源泉。作為一個幼兒教師,她認為孩子們的淘氣、不聽話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對自己失去信任,領導和家長對自己失去信心。要取得大家的支援和信任,就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十幾年前,初為人師,很少有

  領導和同事們滿意她的教學活動,她總是進行二次備課,二次講課,不厭其煩地主動找領導同事聽課、評課,請家長聽課,這樣處理方式使她在當年得到的評價褒貶不一,但她的誠懇還是得了讚揚,也使得她的業務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很快就在園內成為了教學骨幹,無論是實際教學還是理論都走在前沿。尤其是她把握了網路研修這條自我專業成長的道路,更使得她家長、老師和孩子們對她的教學給予充分的認可。她把“信賴,往往能創造更美好的意境!”作為自己的座右銘,去信賴家長朋友,和家長、孩子做最為誠實信守的朋友,相互勉勵,共同教育孩子。同時也取得了家長們的信任和支援。

  她堅持誠信興業。

  多年來,她將自己事業發展的中心理念定位於——以誠立業,以信興業。只有對家長、幼兒講誠信,家長才會放心把生命中最寶貴的孩子交給我們去教育,我們的幼兒教育事業的發展的路才會越走越寬。她不僅積極主動去取得家長的信任,還時刻嚴謹教學,嚴格遵守教育法規和教師道德標準,教學內容無論大小,為確保所有幼兒都能達到最佳學習狀態,她每天刻苦鑽研教育教學方法,嚴把課堂教學關。幾乎利用了所有的時間,把自己負責的教學範疇研究個透徹。

  除了自己份內的工作,學校和幼兒園裡甚至是其他單位臨時借調她,派送給她的任何工作她都能認真去做,真正做到了“大事和小事一個樣,講臺上的工作和講臺下的工作一個樣,分內事和分外事一個樣,有要求和沒要求一個樣。”“做人要踏踏實實,做事要誠實守信,無論做什麼,我覺得都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擲地有聲的話語彰顯了她純樸、真誠、坦蕩的人格。

  在誠信工作的同時,她不忘奉獻社會。

  多年來,她積極為建立和諧社會作貢獻。曾三次義務獻血,20xx年加入松原市紅十字會義務獻血志願者,給災區、孤寡老人、殘疾人、貧困戶等捐款捐物。用她的話來說,當年她念師範的錢還是父老鄉親們湊到的,如果沒有那麼多人的幫助,怎麼會自己的今天,她要回報社會,回報家鄉,所以一畢業就扎回自己的家鄉,傾注所學,努力做一個回報人民的合格的幼兒教師。

  十多年下來,xx的事業越做越紮實,但她依然堅持以一顆誠信的心來面對自己的事業,把誠實守信記在心上、抓在手上、體現在行動上。

  她做人踏踏實實,做事誠實守信。是一個好黨員,是一個合格的農村幼兒教師。

  道德模範獎事蹟材料12

  xx,女,29歲,羌族,中共黨員,四川省彭州市公安局光明路派出所教導員。

  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xx強忍家園被毀、母親和女兒等10名親人遇難的巨大悲痛,頑強堅守在抗震救災第一線,把對親人的愛奉獻給災區群眾,成為抗震救災的一面精神旗幟。走上新的崗位後,她把抗震救災精神轉化為工作動力,深入紮實幹好本職工作,傾力投身災區重建,彰顯了一位新時期女警的英雄本色。

  汶川特大地震發生時,xx系四川省彭州市公安局政工監督室民警。當得知外婆、奶奶、母親和兩歲的女兒等10位家人在北川老家全部遇難的噩耗時,xx抹去淚水,強忍巨大的悲痛,毅然堅守在工作崗位,全力奮戰在抗震救災第一線。她夜以繼日參與搶救受傷群眾,安置災民生活。因悲傷過度和體力透支,xx極度虛弱,多次昏倒在搶險救援現場,她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感謝所有關心我、關心災區的人,現在母親、女兒已經不在了,我應該在自己的崗位上幫助最需要幫助的人。”

  抗震救災告一段落後,組織上任命xx為彭州市公安局光明路派出所教導員。面對新的角色和工作任務,xx立足本職,虛心學習,表現出謙虛謹慎的作風和良好的敬業精神。身為女教導員,她在生活上從不搞特殊,工作上總是率先垂範,堅持參加夜裡輪流值班,執勤一絲不苟。她一手抓從嚴治警,一手抓從優待警,既健全了幹警隊伍建設制度,又切實解決了幹警實際困難,進一步增強了隊伍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xx說:“人民的警察,就要始終牽掛著災區人民的冷暖。” 20xx年春節前夕,她帶著過冬物資到彭州市重災區磁峰鎮板房區看望群眾,看到一些孩子上學困難,她與3個殘缺家庭結成長期幫扶對子。當發現板房中的群眾夏日備受蚊蟲襲擾,她立即拿出工資購買了滅蚊藥具送給群眾。

  xx先後被授予全國抗震救災模範、全國公安系統一級英雄模範、全國三八紅旗手、抗震救災優秀紀檢監察干部等榮譽稱號。

  道德模範獎事蹟材料13

  xxx,漢族,生於1963年9月24日,現居住於縣鎮村三組。1970年,年僅7歲的因為摔傷導致肢體殘疾,從小深受身體殘疾的折磨,沒有被嚇倒,而是比常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學習,漸漸長大的他了解到現今的鄉村還有很多像自己一樣的人,因為鄉村的醫療條件差導致得不到及時治療而致殘甚至致死,從那時起便立志長大以後一定要從事醫療事業,努力鑽研,救助更多像自己一樣的人們。

  1982年高中畢業後,便進入了衛校學習醫術,從1983年從衛校畢業後至今一直從事農村基層衛生工作,30多年來,他立足農村,在最基層的醫療衛生崗位上默默奉獻自己,兢兢業業,任勞任怨,一心一意為廣大群眾著想,為病人排憂解難,從未出現醫療糾紛、更沒有出現醫療事故,贏得了廣大群眾的信賴和讚譽。農村醫療衛生工作是一項艱苦而光榮的任務,從醫三十多年來,總是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不管颳風下雨,不管白天黑夜,病人隨叫隨到,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麻煩,精心治療,耐心護理,真正做到了讓患者滿意、讓家屬放心。

  村有一位孤獨老人名叫李友全,已經八十高齡,20xx年在一次外出途中不慎摔斷了腿,送到縣上醫院進行治療,確診後醫生告知:因李友全老人年紀過大且體弱多病,進行手術的話會有很大的風險存在,不能進行手術治療,建議採取保守治療。回到家中的李友全因家中貧困,連基本藥費都付不起,在走訪中瞭解到這個情況,二話不說,按照醫院開給李友全老人的藥方便隻身返回去抓藥,一年多的時間裡,無償為李友全抓藥看病,還不時地上門照看他的生活,瞭解其病情的回覆情況,直至20xx年,老人的傷在的照顧下基本恢復。李友全有次聊天時對說道:“我活了這麼多年,看了世間百態,有些辛辛苦苦喂大的子女在你患病時都有可能棄你而去,更何況是一個不沾親不帶故的人,可是你就是讓我看到了這個例外。”他拉著的手哽咽地說道:這世上還是好人多啊!

  農村的醫療條件有限,危重病人需要送專業醫院治療,但是不管什麼時候,只要病人和患者家屬有需求,都會隨車護送,陪同診療。在醫學並不怎麼發達的以前,鄉村醫生一個人就要負擔起整個村上村民的看病診療,如今醫學雖然發展了,但是村上村民有些什麼頭疼腦熱,小病小痛的,首先想到的還是村上的鄉村醫生。經常都會免費給村民進行測血糖、量血壓、測體溫、查心律、測脈搏等常規檢查,並講授一些基本的健康、防病知識,對村民進行健康教育,深夜急診、出診更是家常便飯。家住丘陵山區,本身比較偏僻,但是行醫以來不管環境有多差、條件有多苦、路程有多遠,風雨無阻地為周邊幾個村的村民治病,每天都要步行幾十公里,解決了村甚至是周邊幾個村患病群眾看病難的問題,在幾十年的行醫生涯中也搶救了百餘人的生命。

  20xx年,村2組村民騰得芬在坡上做農活,不慎摔倒後昏迷不醒,有村民路過看見,第一時間便通知了,不顧自身殘疾及時趕到,對騰得芬進行了恰當的處理,並隨同把她送到了縣醫院。醫生說道:“幸好人送來的及時,而且先前做了恰當的處理,不然後果不堪設想。”騰得芬得知後,非常感謝,只是淡淡地說道:“這是我該做的。”在交談中,說道:“從我高中畢業踏入衛校的大門那天起,醫生這個行業我就把它當成了像吃飯睡覺一樣普通,也像吃飯睡覺一樣不可或缺,只要我還能走能動,我就不會放棄它。”說:“對於村上患有高血壓、糖尿病、重型精神病的患者以及65歲以上的老人,我始終每年都堅持4次回訪,平均每三個月提供一次上門隨訪服務,同時為了關心老人身體健康,每年都積極配合衛生院為65歲以上老年人進行一次健康體檢。”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行以來,更是嚴格按照上級衛生部門的統一要求和部署,積極開展合作醫療門診統籌報銷,從未出現過私自存放農民醫療卡的情況,認真做到了補償單、補償登記表必須讓患者簽字的要求,真正做到了把黨和政府惠民政策落到實處,得到廣大群眾擁護和交口稱讚。在實行醫改以來,實行藥品零差價銷售,嚴格執行國家基本藥品目錄制度。

  行醫以來三十多年如一日,熱愛本職,在技術上精益求精,以最大的熱情投入到了農村醫療衛生事業中,為村民們消除病痛。沒有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從沒有出現過任何醫療事故。每年公共衛生防疫和體檢服務到戶。村民們說起村的餘醫生,都紛紛翹起大拇指,點頭稱讚。

  道德模範獎事蹟材料14

  沙x,女,中共黨員,大專學歷,xx年3月生,20xx年擔任東街社群計生專幹至今。

  計劃生育工作是“天下第一難事”,要想把這一工作做好,計生專幹的自身素質必須過得硬。她深深懂得,要成為合格的一名計生專幹,學習是關鍵,尤其是要鑽研好計劃生育政策法規、避孕節育、生殖保健等科普知識。於是她擠時間刻苦學習、虛心請教,她不但自己學,還組織全轄區育齡群眾學,經常入組上戶為育齡群眾講解生殖保健、避孕節育及計劃生育政策法規,當好計劃生育宣傳員。

  她堅持每月在居委會的宣傳欄中出好一期計劃生育專欄,宣傳計劃生育方面的政策及科普知識。重點對《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和計劃生育法》、《避孕藥具的管理和使用》、《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管理方法》等法律法規及業務知識進行鑽研,透過刻苦鑽研,她吃透了政策,掌握了業務技術,明確了自身職責,面對“難事”幹起來更有勁頭。

  她默默無聞,埋頭苦幹,搞起計劃生育來,她的才能得到充分發揮。一是勤用嘴,及時把黨的計劃生育法規、富民政策、計劃生育科普知識等送到了家家戶戶。二是勤用手,把社群計劃生育基層基礎工作做細、做實、做到心中有數。同時還熱情主動地為廣大群眾提供優質服務,如辦理生育證、流動人口婚育證、戶口登記等,三是勤用腿,跑遍了全社群234名育齡婦女家庭,及時收叢集眾意見、傾聽群眾呼聲,掌握第一手情況;還經常向領導彙報情況,做到下情上報,並及時準確的向計生辦反映情況,做到實事求是,是喜報喜,是憂報憂,從不矇混過關,使上級能及時掌握社群的計生工作動態,為開展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計劃生育工作是一項得罪人的工作,工作久了,總會有一些人因不能理解而怨恨,受一些委屈的事是常有,她堅持原則,依法辦事,把每項工作都做細做好,處處把已婚育齡婦女當親人,用真情換真心,凡有新出生或節育手術物件,都要上門看看。不管是什麼時候,從不間斷。她在群眾當中贏得良好的聲譽,她是育齡婦女的孃家人,回首這麼多年的經歷,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她自己清楚。

  道德模範獎事蹟材料15

  他用厚如山深似海的孝道陪伴照顧著老父親,這是他為人子所盡的孝道;他用無私的放棄,支援了兄弟的繼續啟程,這是他為人兄所盡的道義;他用高如山的奉獻呵護孩子們的人生旅程,這是他為人父所盡的關愛。他就是靈壽縣xx鄉xx村村民xx。

  xx是xx村一名地地道道的農民,10幾年前為了多掙點錢,他帶著妻子孩子去了上海打工,成為了一名很受歡迎、收入不菲的廚師,並漸漸適應了大都市的生活。就當他事業上升,滿懷信心能夠留在上海時,20xx初春,年近70歲的老父親因突發腦淤血成為了植物人。在電話打去的第一時間,xx沒有任何猶豫,他辭去工作,離開妻兒,歸心似箭,萬分焦急,並安慰兄弟說:“家裡有哥呢。”就這樣,他回到老父親身邊,開始了3年的細心護理。

  一個將近50歲的大男人,一個人照顧腰間盤突出的母親和植物人的父親,妻子又不在身邊,艱難可想而知。每天給父親擦兩遍身體是最難的事,因為母親不能幹重活,只能xx一個人來翻動父親,剛開始都要間歇好幾次,將近2個小時才能拭擦一遍,端屎端尿他也從不讓母親插手,都是一個人做,母親為此常跟村裡人說拖累了風兒。xx卻經常安慰母親,養兒子就是伺候您二老的,您媳婦也支援我在家裡陪您二老。

  20xx年夏天,由於天氣悶熱,加上身體血液迴圈不夠,父親的身上起了很多痱子,某些部位開始潰爛,xx四處打聽到縣城有一位中醫按摩手藝不錯,可以舒筋活血。他就把老中醫請到家裡給父親做按摩,幾次醫生沒空後,xx就自己自學起了按摩,一有空還跑到中醫按摩店打零工,掃掃地,洗洗床單,不要工資就是為了增(進手藝。剛開始的時候,他擔心自己的手法不好,力度掌握不住,就先拿自己的大腿做實驗,穴位不準,力道不勻導致大腿青一塊紫一塊的很多傷痕,母親都心疼的哭了,就這樣xx自己學會了按摩,每天給父親做足足3個小時,還給母親也做,功夫不負有心人,老父親的身上臉上竟有了精神的光澤,母親多年的骨節疼痛也減緩了許多。

  在他留村照顧父親的期間,xx的妻子從沒抱怨過,雖然要掙錢不能一起回去,但她每逢週六都打電話詢問公婆的近況,嘮叨囑咐丈夫照顧好自己,非常支援和理解。xx的兄弟常年在單位駐外辦事處,哥哥從來都是報喜不報憂,讓弟弟安心工作。

  就是這樣一個普普通通的人,擔當起了一個大家庭的責任,他只是一個樸實的人,身材不高大不魁梧,家境不富有,甚至不會說漂亮話,但是身上卻延續了我們中華民族最真的精神品質。在父親安詳熟睡的時候,在母親舒服坐下的時候,在妻子溫馨嘮叨的時候,在兄弟說:哥,苦了你的時候,在兒子說:“爸你是我的榜樣”的時候,這一刻,xx是最可愛,最幸福的人。

  道德模範獎事蹟材料16

  王xx,實驗小學五(八)班學生,優秀少先隊員,班級學習委員。“人之初,性本善”,他是一個善良、有愛心的孩子,是一個樂於助人的孩子,是一個誠實守信的孩子。

  無論在家裡還是在學校裡,他都能夠按照一個少先隊員的準則來要求自己,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來幫助周圍需要幫助的人。

  一、家庭裡的他是一個聽話、懂事的乖寶寶。

  當每天放學以後,回家的第一任務就是寫作業,完成老師佈置的相關任務,養成了一個很好的學習習慣。在日常生活中,能夠自己洗自己的襪子、刷自己的鞋子、整理自己的床鋪、書桌……養成了比較好的生活習慣。每週還不定期的幫媽媽刷碗、洗菜、做飯等。在媽媽不舒服的時候,還能給媽媽捶捶背、按按腰;在媽媽生病的時候,還會摸摸媽媽的額頭問是不是發燒?提醒媽媽早點休息。這時的媽媽是一個幸福的媽媽,也是一個開心的媽媽。每天晚上的“Good night” 和每天早的上“Good morning”也是爸爸、媽媽耳邊最動聽的音樂。

  二、學校裡他是一個關心集體、樂於助人的好學生。

  20xx年暑假,響應學校號召,組織假日陽光小隊,做一個清潔小使者,和大家一起到雙龍湖廣場打衛生、擦洗凳子等。“說文明話、辦文明事、做文明人、創文明城”,為許昌市創全國文明城市增光添彩。參觀許昌恆源發製品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歐利優乳業公司,深深感受到了現代化企業的發展的規模和狀況。在學習中,有學生遇到不會做的題時,王xx會耐心的為他們講解,直到同學明白為止,從不顯出不耐煩的情緒。

  三、生活中的他是一個誠實守信的小夥伴。

  曾有一個週末,他雙龍湖廣場玩時碰到了他班裡的一位同學,他們玩的很高興,但很不盡興,於是他和同學約好第二天下午3:30再雙龍湖廣場中心見面,一起再玩。本來第二天下午爸爸媽媽是要他回奶奶家的,可是王xx說他已經和同學約好了,不能失約。於是,爸爸媽媽兩個人回了奶奶家。當爸爸媽媽5點鐘回到家時,孩子不在家,想孩子一定和他同學在廣場上玩。當媽媽正在做飯的時候,孩子回來了。“玩的怎麼樣,很高興吧!”媽媽連忙問孩子。“從3:30我一直在等他,也沒找到他,他根本沒來。”孩子如是說。當第二天到學校問了那個同學才知道原來是那個同學有事沒去成,可他們又無法聯絡。透過這件事,王xx也知道了,朋友沒來是有原因,至少自己遵守了諾言,任何時候都要做一個誠信的人。

  四、生活中的他也是一個很有愛心的人。

  與人為善,快樂成長。當你給別人帶來快樂的時候,你自己也是一個快樂的人;當你把自己的那份愛分享給別人的時候,你就擁有兩份愛。因為愛與快樂會越分越多。爸爸媽媽時常這樣對孩子說。

  在公交車上,他為老人讓座位時,他是幸福的,也是快樂的。在同學需要幫助的時候,他伸出援助之手,他是快樂的。當他和媽媽帶著很多的食物去社會福利院看望那些孤兒時,看到到那些可憐的孩子,他說他們需要愛,需要關心。他在看《孔子》第22集《閔損》這集時,在看到閔損說冷,父親打他,無意間把他的衣服給打破,蘆花飄出。父親知道真相後大怒,回家後,父親無論如何都要休了妻子,而閔損卻跪下來要求父親別休了繼母時,孩子的眼淚“嗖”的一下就掉下來了。閔損的那顆愛心、孝心也在這一刻傳給了王xx。

  王xx在學習上不但是我們學習的.榜樣,生活中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道德模範獎事蹟材料17

  孫三華,1979年出生,嫁到孫村鄉新建村一個普通農村家庭,與韋培琦結為夫妻。婆婆老實淳樸、厚道正直,丈夫韋培琦是一名手藝工,勤勞愛家。孫三華雖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在父母親的教育薰陶下,自幼就是一個懂事乖巧、善解人意、尊老愛幼、和藹可親的女孩。從嫁過來起,婆媳關係一直很融洽。婚後儘管家境一般,但夫妻和睦、家庭和諧,一家人其樂融融。

  然而,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20xx年丈夫外出做生意,虧了不少錢,不僅花光了家裡的積蓄,而且在外面還欠了不少錢。丈夫從此變得消沉起來,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呆在家裡。孫三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生怕丈夫想不開,從此消沉下去。於是苦口勸導,耐心疏導,對他說“我跟了你,並不是看中了什麼東西,而是看中了你這個人,你的不服輸的性格。”在孫三華的鼓勵勸導下,韋培琦慢慢擺脫了陰影,從老本行開始,生活慢慢步入了正軌,債務很快就還清了,而且日子也一天天紅火起來了。但是禍不單行,又一次的災難又降臨到他們的頭上,20xx年5月,孫三華的婆婆因病高燒三天不起,家裡人看遍了附近的大小醫院都沒有起色,最後送到了蕪湖弋磯山醫院,高燒是退了,但從此卻落下了後遺症,從此半身不遂,說話口吃、手腳僵硬,吃飯、穿衣、梳頭、起床這些最簡單的事都不能自理。於是,她開始擔負起了給婆婆餵飯、喂水,洗臉、穿衣等繁瑣的護理工作。

  自20xx年5月婆婆生病至今已四餘年,孫三華一直待在婆婆身邊,無微不至地照顧,從不言棄。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然而老人卻是久病床前有孝媳。當初,孫三華既要服侍婆婆,又要把家裡農活也帶上,農忙季節她不得不天未亮就起床,做好飯菜送到婆婆手上,然後出去做會兒事,晚上要收拾家務到很晚才休息,她起早貪黑,任勞任怨,毫無怨言,沒有抱怨,她知道:自己還年輕,只要吃點苦,一切都會有的,日子也會好起來的。她唯一的願望就是希望全家人都健健康康的,多麼簡單而又現實的要求。婆婆大小便不方便,便放了一個便桶在牆角,每天一次清洗;婆婆洗澡要備好衣物、洗澡水;吃喝拉撒無一不安排得妥妥當當。看著婆婆表達不準確,生活無法自理,難過又痛苦的樣子,孫三華心疼極了。她不辭辛苦,四處奔波,尋醫問藥,只要對婆婆病情有療效的藥,不管多貴,她都省吃儉用買來給婆婆服用。

  四年多來,孫三華很少在外過夜,都要趕回家侍奉婆婆,否則心理不踏實。有次內侄結婚,要到孃家幫幾天忙,她硬是把婆婆帶到了孃家。為了讓婆婆過得舒心,她買了一臺電視機放在婆婆床頭,替她清寂解悶。這些年,丈夫韋培琦在外面包工程,因為事情忙有時情緒不好語言上衝撞了老孃,孫三華勸他“家有一老就是活寶,我們也要老呀!”丈夫哭笑不得,心裡暗暗敬佩自己的妻子真是耐得煩呀!雷鋒同志曾說: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

  孫三華同志用十年來的實際行動踐行著她的為妻為媳之道,印證了她的孝心,展現了一個農村婦女尊老敬老、淳樸真誠的博大情懷,塑造了一個農村媳婦博愛、仁慈、善良的光輝形象。孝在傳頌中放射光芒,在孫三華的精心照料下,婆婆活得很開心,雖然生過大病半身不遂,口齒不清,仍然每天精神很好,身上乾乾淨淨。她經常用別人幾乎聽不懂的話說:“兒媳婦好啊,兒媳婦好啊!”

  現在整個村的人都知道,都說沒有孫三華的孝敬之心,她婆婆就活不到今天呀!這個家也就不像個家。孫三華的孩子,在她的感染下,勤奮學習,在學校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並十分尊重孝敬自己的母親。尊老愛幼成了這個家庭的家風,代代相傳,根深蒂固。孫三華孝順婆婆,敬重婆婆的舉動,深受周邊群眾的好評,也深深感染了周邊村民,孫三華的事蹟在周邊村隊廣為傳頌,大家在傳頌中受教育,在傳頌中受感動,在傳頌中昇華思想,在傳頌中學習榜樣。有力地倡導了尊老愛老,敬老養老的優秀傳統美德,為建立和美家庭、構建和諧社會做出了表率,為新建村樹立了榜樣。

  而孫三華卻說“我是普通的農民,沒什麼文化,靠的是沒日沒夜的辛勤勞動過日子。我的願望就是希望全家人都能平平安安、和和睦睦的,婆婆就是我的親孃,我只是做了一個女兒應該做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