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小故事5分鐘演講稿(精選5篇)
黨史小故事5分鐘演講稿
一、演講稿的含義
演講稿又叫演說詞,它是在大會上或其他公開場合發表個人的觀點、見解和主張的文稿。演講稿的好壞直接決定了演講的成功與失敗。
演講稿像議論文一樣論點鮮明、邏輯性強、富有特點,但它又不是一般的議論文。它是一種帶有宣傳性和鼓動性的應用文體,經常使用各種修辭手法和藝術手法,具有較強的感染力。
演講未必都使用演講稿,不少著名的演講都是即興之作,由別人經過記錄流傳開來的。但重要的演講最好還是事先準備好演講稿,因為演講稿至少有兩個方面的作用:
其一,透過對思路的精心梳理,對材料的精心組織,使演講內容更加深刻和富有條理。
其二,可幫助演講者消除臨場緊張、恐懼的心理,增強演講者的自信心。
二、黨史小故事5分鐘演講稿(精選5篇)
演講稿要求內容充實,條理清楚,重點突出。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中,我們可以使用演講稿的機會越來越多,那麼,怎麼去寫演講稿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黨史小故事5分鐘演講稿(精選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黨史小故事5分鐘演講稿1
大家好!
今天給大家說說新四軍的由來和新四軍歷史。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簡稱新四軍,是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中國人民解放軍前身之一。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談判達成協議,於10月將在江南八省的紅軍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葉挺任軍長,項英任副軍長。
1941年1月,皖南事變爆發,新四軍軍部及所屬皖南部隊大部被俘、失散或犧牲,軍長葉挺談判時被扣,副軍長項英遇害。
中國共產黨對此針鋒相對,宣佈重建軍部,任命陳毅為新四軍代理軍長,張雲逸為副軍長,劉少奇為政治委員。重建後的新四軍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深入華中敵後,開展抗日遊擊戰爭,建立抗日根據地。
在8年抗日戰爭中,新四軍抗擊和牽制了16萬日軍,23萬偽軍,作戰2.2萬餘次,其中對日偽軍作戰1.9萬餘次,殲日偽軍31萬餘人;反頑自衛作戰3千餘次。新四軍作戰傷亡8.9萬餘人。新四軍從最初的1萬餘人,發展到擁有主力21.5萬餘人。
1938年剛成立不久的新四軍,軍部由武漢遷至南昌,集中改編南方8省14個地區的紅軍游擊隊。軍長葉挺和副軍長項英指示設計新四軍臂章。當時,八路軍曾佩戴有"抗敵"兩字的臂章。美術工作者呂蒙等人受此啟發,提議新四軍臂章上畫上一個身背斗笠,左手持槍、右手指向前方的戰士,並在左下角標明"抗敵"兩字,以表明南方各省紅軍游擊隊改編為新四軍開赴前線抗日的決心。此臂章得到葉挺等新四軍指揮員的認可,成了最初的新四軍臂章。
紅軍納入國民革命軍序列後,部隊編制、機構設定、人員配備和服裝、標誌基本都與國民黨軍隊相同,改換軍服後,八路軍、新四軍都佩戴"青天白日"帽徽。
1939年春,新四軍為了動員廣大官兵貫徹執行中共中央關於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和新四軍作戰方針的指示,配合部隊進行革命傳統教育,鼓舞士氣,軍部首長動議創作一首新四軍軍歌。3月間,首先由陳毅寫出歌詞初稿《十年》,後經葉挺、項英、袁國平、周子昆、李一氓等集體修改定稿,於1939年6月發表在新四軍的刊物上,署名為"集體創作,陳毅執筆"。由何士德譜曲後,這首歌就在新四軍中傳唱開來,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優秀歌曲之一。這首歌以昂揚振奮的旋律,威武雄壯的氣勢,表現了新四軍一往無前的戰鬥精神。
謝謝大家!
黨史小故事5分鐘演講稿2
大家好!
今天給大家說說手舉馬燈照萬人的故事,長征路上,夜行軍中,紅軍戰士常常可以看到一位年過半百的老人,穿著普通戰士的灰色軍裝,提著一盞明亮的馬燈,站在險隘的路口,盯囑著同志們“小心,小心!”他,就是中央蘇區財政部長林伯渠同志。
一九三四年十月十一日,為了儲存革命實力,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農紅軍撤離蘇區,實行戰略大轉移,開始了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徵。*為了阻止紅軍突圍,集中了大量兵力和飛機實行圍追堵截。這樣,紅軍就只能白天隱蔽,夜晚行軍。林伯渠同志當時是紅軍總供給部長和總沒收委主任,可以想象,他肩上的擔子有多麼的繁重!為了保證部隊供應,他還要經常親自帶領戰士去打土豪。為了保證他的工作,也適當地照顧這位已經年近半百的老戰士夜間行軍,組織上從繳獲的幾盞馬燈中給他配發了一盞。然而,林伯渠同志從沒有將這盞小馬燈個人佔用,一定要把光亮照給大家。
一天夜晚,部隊正在翻越四川天全境內的一座名叫老虎嶺的大山,突然前面傳來“哎喲”一聲,林伯渠急忙問詢,是前面有一條溪溝,一位小戰士過溝時不慎掉了下去。林伯渠三步並作兩步趕了上去,舉著馬燈一照,只見山溝足有一丈寬,溝上面僅搭著一根樹,朝下看,黑咕隆咚不見底,隱隱傳來流水聲。這時,只聽見從下面傳來了小戰士的聲音:“我還活著,我看見小馬燈了!我看見小馬燈了!”聽到那像是從遙遠的地方傳來的喊聲,林伯渠一邊安排搭人梯,一邊找來繩子吊馬燈。只見馬燈順著人梯走,人梯隨著馬燈行,終於把小戰士拉了上來,挽回了一條生命。
這時,只見林部長手持木棍舉馬燈,照著獨木橋大聲果斷地下命令:“快,迅速過橋!”這可急壞了警衛員小鄧,搓著雙手心急如焚。“林部長,您這要舉多長時啊?”“不管時間多長,都要保證戰士們過橋無險情。來,我們兩人輪流舉,20分鐘為一輪”。只見馬燈光下戰士匆匆過橋,足足過了4個鐘頭整,等到部隊全過完,已是午夜時分。林部長這才帶著警衛員最後一個踏上征程。第二天天剛矇矇亮,隊伍全部到達兩河鎮。迎面走來朱德總司令,拉住林部長笑盈盈地說:“辛苦您了,有一名女戰士要為您唱首歌,她就是小戰士的老鄉李堅真。”
這時只聽掌聲起,一曲山歌響入雲:“年過半百老英雄,又當部長又當兵。山高水深何所懼,手舉馬燈照萬人。”
謝謝大家!
黨史小故事5分鐘演講稿3
大家好!
李貞是新中國第一位女將軍,今天我給大家講一講李貞勇跳祖師崖的故事。
在巍峨連綿的羅霄山脈中,位於瀏陽境內的福壽山中有一座海拔1400米的山峰名叫祖師崖。因山峰上有一座古老的廟宇,傳說在唐代有一位神仙雲遊至此,此廟叫祖師廟,這個山峰就叫祖師崖了。
李貞於1908年出生在我們瀏陽永和鎮,1926年參加革命,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李貞在白色恐怖相當嚴重的情況下,組織成立瀏陽永和區第一個黨支部,開展地下工作。在秋收起義的影響和支援下,組建了瀏東遊擊隊,與地方反動武裝和國民黨部隊展開了殊死戰鬥。
1927年11月的一個清晨,國民黨部隊一百多人團團包圍了游擊隊據點。李貞與劉少齡隊長決定突圍撤退。李貞帶領三十四名游擊隊員和十八條槍,在一個叫十八折的地方又發生了遭遇戰,苦戰了一天被迫退入福壽山。他們在山中用野果充飢堅持了三天三夜。第四天,敵人又增加了兵力進行圍剿,還放火燒山。那時李貞已有四個月的身孕,隊員們請求把她護送出去。李貞卻堅定的說:“不,我哪也不去,大敵當前,臨陣退縮,你讓我跟組織、跟黨怎麼交代!”李貞率領戰友與敵人又進行了一天的戰鬥。子彈打光了,就用石頭作武器。因寡不敵眾,最後只剩下李貞和4名游擊隊員。他們且戰且退,退到了祖師崖邊。敵人在半山腰嚎叫:“抓活的,抓活的!”李貞高喊:“不能讓敵人捉活的,寧可站著死,也不跪著活,往下跳!”話音剛落,李貞第一個跳下懸崖,其他隊員紛紛跳下……敵人追到峰頂,以為他們全摔死了,也就離開了祖師崖。
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李貞甦醒後,發現自己躺在血染的草叢中,她意識到自己流產了,動彈不得。所幸的是還有兩名游擊隊員因掛在樹上保全了性命,攙扶著李貞,走了五六十里的路,才擺脫了敵人的包圍,回到了游擊隊伍中。
這次跳崖,李貞幸運地保住了生命,但身懷四個月的寶寶卻因此流產了,直到現在,人們依然在傳唱著李貞英勇頑強、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謝謝大家!
黨史小故事5分鐘演講稿4
大家好!
今天給大家說說革命先驅者廖乾五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不瞭解他,作為先驅他是值得我們尊敬的,下面就給大家說說。
廖乾五早年曾參加反對袁世凱復闢帝制和反對以段祺瑞為首的北洋政府的鬥爭。1922年,廖乾五在武漢加入中國共產黨。1923年參與領導京漢鐵路工人“二七”大罷工。1924年初,廖乾五作為漢口特別區的共產黨代表,出席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後任中共漢口地委委員。同年11月,廖乾五在廣州參與組建建國陸海軍大元帥府鐵甲車隊,任該隊國民黨黨代表、共產黨小組長。在中共兩廣區委負責人陳延年、周恩來的直接領導下,在鐵甲車隊中建立共產黨的組織和革命的政治工作制度。1925年11月,任國民革命軍第4軍12師政治部主任。1926年,任第4軍黨代表兼政治部代主任、主任,率部參加北伐戰爭,轉戰湘、鄂、贛、豫諸省,參與指揮攻佔平江、汀泗橋、賀勝橋、武昌、馬回嶺、九江等戰鬥。第4軍在北伐戰爭中征程萬里,能攻善戰,所向披靡,與廖乾五領導的政治工作是密不可分的。他十分重視發揮黨員的骨幹作用,注重部隊的思想政治教育,注意發動和組織民眾。周恩來曾說:北伐軍的許多政治部中,以4軍政治部成績。
1927年7月,廖乾五奉命赴九江參加武裝起義準備工作,不久參加南昌起義,協助葉挺指揮部隊行動。起義後任革命委員會總政治部秘書長、宣傳委員會委員,第20軍黨代表。南下途中和周逸群共同介紹第20軍軍長賀龍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10月經香港到上海,在中共中央軍事部工作。1929年,中共中央派廖乾五到中共湖南省委從事地下工作,負責對敵的兵運工作。1930年夏,廖乾五任中共湖南省委軍委書記,到任不久即被國民黨湖南*秘密逮捕,作為“要犯”羈押入獄。廖乾五堅貞不屈,敵人懼於他的威望和聲譽,不敢公開審訊,9月3日,將其秘密殺害於長沙,時年44歲。
廖乾五為建立鞏固廣東革命根據地,為北伐戰爭和南昌起義的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是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共產黨早期優秀黨員,人民軍隊建立初期的高階政治工作幹部。1997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批准,在平利縣中學塑建廖乾五紀念像,以昭彰他的豐功偉績。
謝謝大家!
黨史小故事5分鐘演講稿5
大家好!
今天給大家講一個鋼鐵硬漢陳樹湘的故事和陳樹湘簡介,相信對抗戰劇情感興趣的人應該聽過這個名字,下面給大家詳細講解一下。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86000多人被迫進行戰略大轉移。途經湘桂邊境時,蔣介石緊急調集30萬人在湘江以東地區設下了第四道封鎖線,企圖用鐵三角的合圍方式將中央紅軍全部殲滅。面對三路強敵的圍追堵截,中央紅軍浴血奮戰七晝夜,在歷史的碑頁上記錄下了一段催人淚下的英雄史詩。
在湘江戰役中有一位傳奇人物,他英勇善戰、馳騁戰場。他就是紅三十四師師長陳樹湘。突破湘江是這次戰役的關鍵,負責紅軍轉移的後衛三十四師被敵人圍追堵截在湘江東岸孤軍奮戰。在敵人一次次炮火猛攻下,陣地彈片嘯叫,血肉橫飛。師長陳樹湘的腹部被敵人的子彈打穿,戰士們用擔架抬著他在飛蝗般的子彈中奔跑。陳樹湘用綁腿帶死死地紮緊傷口,忍著劇痛堅持指揮部隊搶渡。當陳樹湘最後一次集合陣地上的戰士們清點人數時,僅存的一位排長向他報告:“我們現在還有53人,15名輕傷,7名重傷,而子彈只有100來發了。”陳樹湘聽到這裡半天沒有做聲。這位排長又說:“師長,趁現在還有一點兵力,我們掩護您突圍出去吧。”戰士們也齊聲喊道:“師長,哪怕我們只剩下1個人,也要掩護師長衝出去。”看著這些無畏的戰士,陳樹湘發出了最後的命令:“同志們,我們現在已經沒有師長、戰士之分了,我們要並肩作戰,誓為蘇維埃新中國流盡最後一滴血。”臉色慘白,流血不止的陳樹湘繼續指揮部隊突圍。淚水掛在戰士們的腮邊,但誰也沒有哭出聲來。
緊接著,敵人從四面蜂擁而上,狂叫著撲過來。大部分戰友犧牲,陳樹湘被俘。敵人欣喜若狂,他們發現,抓住的是位紅軍師長,準備抬著他去邀功請賞。但他們萬萬沒想到,在那顛簸的山路上,當陳樹湘清醒後,幾乎用盡最後的一點力量,從腹部傷口處毅然扯出腸子,使勁全力扯斷,壯烈犧牲。
窮兇極惡的敵人在陳樹湘犧牲後,將他的首級殘忍割下來懸掛在了陳樹湘老家的城門上,而城門正對著的就是他的家,家中有他的老母親和離別多年的妻子。從1927年秋收起義到1934年一別就是七年,最終盼到的卻是親人那血淋淋的頭顱。陳樹湘壯烈犧牲時,年僅29歲。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