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通用9篇)

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啟發時,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這樣有利於培養我們思考的習慣。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通用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1

  七月,因為三下鄉,不再單調。因為這次三下鄉,我收穫了不少珍貴的果實,生活中的快樂與困難,隊員之間的團結,師生之間的情結……

  今年暑假我有幸能夠加入到三下鄉的行列中,並分配到後勤組。我深深的知道後勤的重要性,我們不僅僅要給隊員們做好後勤工作,對於我們自己來說也是受益匪淺。

  作為大學一年級的我們,沒有豐富的教學經驗,為了不讓這些可愛的小學生失望,“小老師們”抽課餘時間準備教學內容並試講,並他們儘量往“快樂中學習”的方向備課。隊員們備課的熱情令我很感動,我相信我們可以帶給學生一個精彩難忘的暑假。

  滿滿的期待拉開了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序幕。每個隊員都有了自己的職務,而我選擇了後勤,我們都知道後勤的工作很辛苦,要做好後勤前期工作,安排好日常的開支,負責隊員的安全,妥善後勤後期工作等,但是我們都樂在其中。

  來到恬神小學的第一天,全體隊員都在打掃教室,騰出住宿的空間,我們把桌子拼在一起,鋪涼蓆在上面,就能當作我們的床了。下鄉的日子是艱苦的,但再苦再累我們隊員都沒喊累過!由於我們都不是雷州本地人,有些隊員不懂雷州話,所以下鄉時,語言的溝通也是我們一大難題。我記得我第一次去買菜,用普通話與賣菜的阿姨交流,簡直就是牛頭不對馬嘴,還好我有帶上會講雷州話的隊員,這樣我才能順利得買到我想要買的菜。那天晚上,我們後勤組員第一次煮大鍋飯,其實我們沒有大的炊具,只能問校長和村民借,我們用了3、4個小時才做好飯菜,豈一個愁字了得?不過,慢慢的安排我們的工作,我們的工作上了軌道,不再像以前那麼困窘了。下鄉的活動每天在有序地進行,我們後勤組每天都在總結經驗中獲得進步,順利完成後勤的任務。17號晚,是我們下鄉的最後一天,我們與小學生共同舉行了“心手相連”的文藝晚會。我們文藝晚會在得到各方面的支援下演出成功。

  三下鄉活動歡笑、努力與汗水,都歷歷在目。20xx年暑假“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給予了我人生一片燦爛的回憶。想起那個第一次,第一次大家吃大鍋飯,雖然有時炒得不是很好吃,但都是勞動成果,所以吃起來也很好味道。第一次十幾個人一起在教室裡睡覺,那個滋味那種感覺,至今都難忘記。三下鄉,讓我的大學生活增加了不同的色彩,也得到了很大的煅煉,經受種種挫折,也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不見風雨,怎麼見彩虹”七天的下鄉將是我人生的一個回憶。

  “要讓事情改變,先改變自己!要讓事情變得更好,先讓自己變得要好。”這是我在這次三下鄉活動中感悟得到的。這次“三下鄉”活動我們每位隊員都能相互的關心著對方,當我遇到困難的時候總有人鼓勵我去戰勝它。我們每一個人的心裡想的是“我們是一個隊團隊”。一個也不能少一個也不能倒下來,這次“三下鄉”活動我們相信也許人生只有一次。我們每一個人都很珍惜著這短短的七天時間。這讓我學習到我缺少的東西,鍛鍊了我,成熟了我。給予了我人生回憶留下了美好的金色的一段。

  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2

  作為當代大學生,在對能力培養這一問題的思考,都有或迷惑或清晰的答案。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能力的培養離不開社會的實踐,在實踐中學習,接受實踐的考驗。為了讓同學們初步瞭解社會,初步瞭解自我的能力定位,本團支部特舉行此次社會生存時間活動,旨在讓同學真切體會到社會的氣息,明確自己需要如何塑造以適應社會需求,從而從現在坐起,時刻謹記提高自己。

  此次活動得到了同學們得廣泛支援,大家都積極地帶著信心和好奇心參與進來。活動當天大家都很早就集合完畢,班委在作完簡短的交代之後,我們一起合影,之後就各自出發。由於沒個人被要求只帶單程的車費,因此有些同學在上車前還是有些顧慮,但是經過其他同學一鼓勵,也堅定地踏上了去程的公車。

  同學們事先預備去的目的地無外乎東街口,臺江步行街,中亭街等繁華地段。所找的工作包括髮傳單,餐廳服務員,寫字員,快買飲料員等。

  有的同學終究沒有找到工作,只能求助於其他同學,最後所有同學都按時安全地回校。有的同學在被幾個甚至十幾個商家拒絕後,終於找到了工作,他們說那一刻,是幸福的。

  在找工作的過程中,經過多次被拒絕,我們總結了一定的經驗,特別是找短期工的經驗,沒找到工作我同學也在思考原因。大家都深切體會到,生存不容易。

  在工作過程中,同學和商家之間有一定的交流,由此讓我們瞭解到一下商家的具體情況。讓我們在一個全新的角度來看這個社會。當我們身處來去匆匆的人流中,更多地應該去思考如何讓大家關注你,如何讓自己閃亮,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找到工作的同學都留下了照片紀錄,還有商家更是為我們一天的工作寫下評語。畢竟這是很多人第一次涉足社會,無論什麼樣的成果都是意義非凡的。

  結束了一天的社會生存實踐的體驗,許多參與的同學對這一天的經歷都有很多的心得體會。

  經過這次的活動,同學們特別是沒有找到工作的同學們,對社會有了一個更加清醒的認識:生存不容易。要在茫茫人海中尋找到一快能讓自己生長的土壤,真的需要智慧,能力和勇氣。活動之後,同學們都反映此次活動效果不錯,大家受益匪淺,真正讓大家學到了一些在學校中學不到的知識。

  社會是殘酷的,但是不是對所有人。大學本科不一定都是人才,準確的自我定位才能樹立正確的理想目標。這次社會生存實踐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初步實現了這一點。同學們在抒發由此次活動而發的感慨後,必定以更佳的狀態投入到平時的學習工作中去,最終實現專業知識和個人能力共同發展的目標,為在社會中浪遏飛舟而繼續武裝自己。

  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3

  機緣巧合,我在隊長--x的邀請下,參加了這次華南師範大學社會實踐服務隊的三下鄉活動,活動的名稱就叫做“懷嶺歸燕”顧名思義,就是懷集學子飲水思源,在暑假期間下鄉支教,為家鄉人民做一些微小的貢獻。於是,在7月15日,來自華師,華農,華工,廣工,廣技師,廣大,肇慶學院等不同高校不同屆的懷集大學生聚集在一起,開始了為期一週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服務活動。

  我們的活動是在懷集冷坑中學進行的。目的是針對當地農村初一學生開展一系列的“第二課堂”活動和授課,豐富學生的課外活動以及關於學習,日常生活的知識,擴充套件學生們的視野。因此,我們的團隊分成調研組,支教組,文娛組,後勤組等幾個小組,分工合作,靈活協調,不僅開設了計算機,普通話,風土人情,實用地理知識,日常保健,英語,趣味數學等課時,還開展了跳舞,唱歌,軍體拳,手語等興趣班,隊員們各展所長,竭盡自己所能用心傳授,引起了學生們極大的興趣去參加各種興趣班,並始終保持著很高的學習勁頭,甚至在興趣班結束時還積極要求老師們留下繼續這些活動的學習。看到學生們求知若渴的神情隊員們都不忍心拒絕,我們的隊員雖然辛苦了一點,內心卻是很高興,也樂意延長授課時間,去解答孩子們的疑問。

  在七天的時間裡,陸續和學生們開展了各種第二課堂,趣味運動會,手工剪紙製作,文藝匯演等活動,都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這些成功很大部分取決於學生們的積極參與和配合,也當然離不開隊員們的深思熟慮,策劃安排和親自精心的準備,從拉贊助到布場工作,每一步都滲滿了隊員們的汗水和辛勞。但即使在炎熱的天氣裡,我的同伴們沒有叫一聲苦一聲累,任勞任怨,學會苦中作樂,才能把每項工作做好,從這次活動,我也深深體會到了什麼叫做團隊精神。

  當然,這次三下鄉的成功還要感謝華南師範大學以及當地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援和幫助、我們才能心無旁騖地開展工作。

  七天很快便過去了,在七天的時間裡,感受到很多,也學習到很多。但是我們帶給了這些孩子什麼?知識?快樂?豐富的課外生活?新的思維理念?一切,都在我們-後的文藝匯演的主題裡找到答案——螢火蟲之光——用自己微小的光芒,點亮一盞心燈。即使是小小的螢光,假以時日,也可以燎原……

  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4

  在今年暑假我的心情無疑是激動和興奮的,我之前就聽師兄師姐談起過這個活動,一直記在心裡,非常希望能親自體驗一次,而剛剛好會長給了我這樣一個機會,我默默告訴自己要好好幹,讓這個暑假過得有意義。

  今年的三下鄉活動,我是報名做舞蹈老師,當時我帶著三個問題去下鄉,分別是“我能為當地群眾留下什麼?”“我能為這個團隊留下什麼?”以及“我能為自己留下什麼?”。這三個問題深深烙印在我腦海裡,每一天的活動過後,我都要問一問自己這三個問題。那麼接下來,我就從內容、團隊、個人三個方面談談自己的心得。

  首先是內容。我們今年實踐的地點白石鎮東圳小學以及富林寨塘小學,由於實踐的地點有兩個,所以隊伍被分成了兩部分,種種原因我參加了由林德成帶隊的小組來到白石小學裡開展活動。

  從第一天的拘謹,不知所措,到慢慢融入學生當中,贏得他們的信任與喜愛,期間的過程艱辛曲折,也讓我感觸頗多。透過參與小朋友的日常生活,我懂得了一些對小朋友健康有益的習慣,在老師的幫助下,知道了一些跟小朋友交流的技巧,對之後工作的展開提供了不少便利。透過和老師溝通,以及協助義教組成員師兄上課,也瞭解了上課形式,需要考慮的事情等。而透過與小朋友一起遊戲,做早操,唱歌等,瞭解了小孩子的興趣愛好,以及一些簡單的兒童心理,對於我對本專業的學習有一定幫助。在最後一天我們要離開的時候,孩子們都拼命朝我們揮著手,依依不捨地問我們明天還來不來,感動之餘,是一種莫名的滿足感。這幾天下來,收穫最多的,其實是孩子的熱情以及天真燦爛的笑臉,他們永遠不會吝嗇他們的笑容,只要你給予他們足夠多的關注和愛心,他們也會用真心來回報你。

  接著是團隊。這次三下鄉的隊伍總共有16人。其實一開始說了要分組,到真正開始工作的時候,組於組之間是沒有界限的,往往是大家圍在一起談論或動手,效率很高,而且充滿歡笑。遇到困難或者計劃變動,也是一起想辦法解決。在這樣的團隊裡,我感覺到一種家的溫暖。隊伍裡每個人都很優秀,都有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和這樣的一群人一起工作,說實話,我感到很有壓力。我能做點什麼?我有沒有做錯什麼?我常常擔心這兩個問題。到後來乾脆不想了,就幹吧,那裡需要我就去哪裡,能幫得上忙絕不推脫,即使只是幫別人提下袋子,裝下水也可以。也許是這股幹勁讓我得到了隊員的認同,讓我工作起來更有熱情。

  每天晚上,我們都會開一個交流會,大家總結這一天的工作,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經驗。

  從每一個成員的發言中,我總會得到許多有用的東西。還記得邱娣師姐說過,只有當你全情投入到一向工作中去的時候,你才有可能做好它。一個好的團隊的組成,首先需要每一個成員的投入,我覺得我做到了,所以三下鄉的每一天,我都過得非常充實。

  最後是我自身的一些感悟。以前大家眼中的我是一個死板又不苟言笑的人。但透過這次三下鄉活動,我發現自己還有這樣不同的一面,原來我可以很幽默,原來我的肢體語言可以這樣豐富,原來我也可以這樣有親和力。每一天總能發現自己的改變,這種感覺是從未有過的。都說人的潛能是被激發出來的,我從未像現在這樣信過這句話。如果沒有這次“三下鄉”,也許我還是那個呆板的我。

  另一方面,“三下鄉”也將我的缺點暴露出來,比如做事不夠細心,不夠穩重,說話不懂得拿捏分寸,口無遮攔等,在工作中給其他成員添了不少麻煩。在老師以及師兄師姐的善意提醒下,有了較大的進步,但今後在這方面還要繼續加強。

  想說的其實還有很多。老師的叮嚀,隊友的關懷,小朋友們的喜愛,這幾天的感受更多的是無法用言語表達的,但它們確實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腦海裡,難以磨滅。非常感謝組織為我提供這樣的一個機會能夠參與到“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中,學習到這麼多在課堂上所無法學到的東西,讓我的暑假過得有意義。今後,我也會帶著飽滿的熱情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在我未來的道路上,邁步前進!

  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5

  “三下鄉”,更準確地應該說是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這個名詞這個活動使得我豐富而懵懂的大一生活畫上一個完滿的句號,註定要讓這個假期在我記憶裡留下精彩的筆畫。“三下鄉”,從大學一開始的時候已經聽過,但卻並未深入地瞭解,直到這個學期將要結束的時候,才朦朦朧朧地去參加籌備工作,瞭解各種各樣的相關事宜。

  籌劃和組織的過程算是這次活動最具挑戰性的,雖然有師兄師姐們的帶領,但很多事情落在自己頭上的時候又是那麼的迷茫,計劃書,活動方案,各種的設想和安排都是那麼的繁雜卻又必不可缺,一步一步地去完成,計劃好預想好活動時的安排,一次次地再討論,就期待著用行動和汗水去實踐這些設想!

  20xx.7.23,我們社會暑期實踐隊伍啟程的日子,事先的準備已經足夠充分,隊員們也懷著一種期盼而愉悅的心情隨著汽車的移動來到了蘿崗區的玉巖中學,畢竟要將理論變為行動又是另一項的挑戰。到達後緊接的是一連串的忙碌,就這樣在忙碌和奔跑成完成了首項工作---“師生交流會”,在這次見面會中,我們都感覺到一份責任感和感到自己的長大,雖然是忙碌,但也是忙得有條不紊。這場活動的成功已經奠定下來了。

  接下來的活動都在計劃中順利地進行,ps的課程,互動的效果是顯而易見的,,我們的隊員們傾盡所能去講說ps的技巧而且手把手地教導他們,小同學們也樂於其中,接下來我的工作就轉移到調研和義務維修,大街小巷地奔波著,即使這幾天的天氣時而會飄著小雨,還有我們不熟悉當地的街巷,就這樣探索著,一天兩天,還好能夠完成了活動的內容。可能奔波的時候,每個人都是嚴肅而緊張的,活動完成的那刻,我們都從心底笑了,收穫了辦活動的經驗,驗證了一些人生的道理,也使這些小組成員的心近了。

  在雨後總是能見到笑臉,當人投入到一項感興趣的活動並會為他心甘情願地付出,那種感覺是說不出的美好,時間更是在飛逝,在汗與笑中,我們向他們揮了揮手,心裡有著青春的苦澀同激昂,依依地離開了玉巖,但我想小朋友們的情誼和隊員們的情誼是永久沉澱在心底的。經過了這次,也是我們的第一次社會實踐活動,接著就更有信心地完成未來的工作,更成熟地處理一些事情了。感謝這次活動給我帶來的許多許多……

  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6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是高校人才培養的有效途徑,透過這次下鄉活動,我受益非淺,我明白到農村缺少的是教育與資訊,同時這也鍛鍊、提高了我的綜合素質。這雖說是我第一次參加社會實踐,但我認為將會對我以後的學習起到重大作用,我堅信一個合格的大學生必須要有很好的實踐能力,同時也希望同齡人們珍惜青春,用無限的青春創造無限的美麗。

  “透過做事和與周圍的人比較才能發現自己的不足,才知道怎樣去提高”“如果想做就用心地做好,我相信只要用心了你便有收穫!”這是我在這次三下鄉活動中感悟得到的`。在支赴共青城實踐服務隊裡雖然很辛苦,但是我們既然選擇來這裡就應當克服一切困難,這才能體現我們當代大學生在將來的競爭中更能適應社會的能力。這忙碌的七天“三下鄉”的實踐活動,覺得只是剎那間的轉瞬而逝心中真有些不捨。在這七天裡總有辛酸與歡笑。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受到了當地領導和村民們的熱情的款代和歡迎。我們隊伍也搞了一系列宣傳等方面的活動。給予當地村民深下了很好的一個大學生的形象。做為一名當代大學生的我們也一以個大學生的具體行動證明了我們的一切。我們都感到無比自豪。

  我們此次三下鄉隊伍有2位老師,十幾名學生。大家既明確分工,又必須緊密協作,每一個人都是團隊不可或缺的一分子。能夠在這樣的一支營隊中,我感到非常的開心,同時也給我不小的壓力。總體上說,我認為是成功的。“成功”,不光是說活動開展的怎麼怎麼好,而是每位同學都多少知道了些現在的社會沒有知識、沒有社交主動權,是不能夠適應這個社會的。每位同學都積累了一定的社會經驗,懂得了怎樣與人相處,切身體會到了“科學發展觀”的現實意義。參加三下鄉有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培養在校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所以我們這個團隊非常注重個人能力的提高。在這幾天能學多少就學多少,自己學到的東西才是真正的東西。在服務社會的同時實現自我的成長,是當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

  在下鄉的七天時間裡,我們做了許多,走訪、座談、參觀學習、交流體悟。這短短七天的實踐路途並非一帆風順,相反卻是坎坷前行。這其中最大的困難莫過於語言不通,難以交流。在問卷調查時我傻眼了,農戶表現出的熱情讓我們很開心,但他們無法使用普通話與我們交流讓我們的交談甚是艱難,複雜的方言著實讓人難以理解,集合歸隊的時候我們只做了全隊最少的2份問卷,與另外兩個小組差距很大,讓我們小組兩人心裡始終不是滋味。不過的失落並沒有挫敗我們對實踐的熱情,透過總結我們怎麼與村民交流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在之後的活動開展和調查的繼續進行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實踐出真知,古人誠不欺我也。只有親身參與經歷實踐,才能獲得更多的知識和收穫,不斷完善自身。真正意義上的鍛鍊自我,以在將來的工作中更好的服務他人。

  七天如白駒過隙般劃過。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已經結束了,但社會 實踐給我們帶來的巨大影響卻遠沒有結束。說起我們這些大學生,空有書本知識,到基層鍛鍊的機會是非常少的,但是基層的確可以鍛鍊人,能將人的優秀品質充分展現。基層是苦,條件是差,可誰都知道“梅花香自苦寒來”的道理,況且基層是那麼需要那些有知識,有能力的大學生去貢獻力量。能參加這次暑假“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我深感榮幸。它使我們走出校園,走出課堂,走向社會,走上了與實踐相結合的道路,到社會的大課堂上去經受風雨,見識世面,增長才幹,以實際行動去實踐和諧社會宣講。七天的社會實踐雖然比較辛苦。是慶幸?還是

  依戀?回想起來,才發覺,原來乏味中充滿著希望,苦澀中流露出甘甜。共青城給我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這一片富饒而美麗的土地,更是當地人的勤勞、豪爽、熱情的生活作風,在告別了當地的父老鄉親們,我們又將背上行囊,返回學校,走入一個新學期的開始。透過這次活動,我認識到:基層需要大學生,大學生也需要到基層去,基層的鍛鍊,可以不斷地增強我們的實踐能力,這樣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大學生。

  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7

  今年的暑假,對於我來說註定會有不平凡的記憶,因為我榮幸地加入了我們學院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大學生關愛農民工子女服務團。我們的目的地就是城口縣修齊鎮,大巴山中的一個貧困地區。

  我們深夜踏上北上的火車,帶著重重的行李,向著我們期盼的方向出發。火車上,大家都興奮得難以入眠,有的在準備支教教案,有的在設計文藝彙報演出的節目,有的聊起了天。在凌晨四五點,我們到達了萬源,簡單的吃了點面然後又驅車前往城口縣。汽車在雨後的山路上蜿蜒爬行,途中還遇到了個小插曲:連夜的大雨致使山體滑坡,我們被困在山路上達兩個小時,進退不得。經過工作人員的搶修,最後終於通行了,看著沿路大大小小的落石,我們心中不免有一絲的不安,但是這絲毫沒有動搖我們社會實踐的決心。經過漫長的旅程與再次轉車,我們到達了目的地,大家帶著極大的疲憊來到住處,還未有一點點休息,大家就開始投入到準備工作中,因為團隊成員都知道這次機會來之不易,所以沒有一個人怠慢。

  大雨後的大巴山水汽繚繞,看不清山的形狀,只能大致辨認它們的輪廓,河水因為大雨的緣故也變得激昂,在車上,看著這樣的景緻,我陶醉了,我知道我愛上了這裡。這裡就是我們將生活一週的地方,支教、走訪陪伴留守兒童、建立新農民學校、送文藝下鄉。在貧困的大山裡,我們將用我們的激情去實現我們的承諾,為城口縣修齊鎮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為當地的留守兒童送去一絲關愛,為當地的農民送去科技,為當地的百姓送去豐富的文藝。我們是一個團結的隊伍,用滿腔的熱情去完成我們的責任與義務,在我們齊心協力與認真踏實的基礎上,我們一定會讓此次社會實踐變得與眾不同!

  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8

  這個暑假,我在xx進行了為期9天的支教活動。我被安排擔任六年級的語文老師兼班主任,剛開始我覺得有點壓力,畢竟我面對的是已經畢業的六年級升初一的學生。由於期間有颱風康森的阻撓,我們不得已得把xxx兩天的課程取消了,很多學生都說,老師可不可以補回被颱風“吹”走的課啊。想再為他們多上幾節課,但是沒辦法,還是要服從我們隊的安排。

  很慶幸自己加入了這個團隊,9天的時光雖然很短暫,但是我卻收穫很多。雖然我們住的條件不是很好,也不算很差,這也能夠鍛鍊到我們的生活自理能力,有空去幫阿姨洗洗菜,飯後收拾盆子。我們都很團結,互助,在共同的工作中,我們一起克服困難,增進了解,增進友誼。

  一開始,孩子們有些靦腆,對於我們這些初次見面或者見過一次的大哥哥大姐姐們有些拘束。可是他們身上的朝氣和渴望是無法遮掩的。學生們從見面會的不肯靠近,到與我們互相嬉戲打鬧,再到臨別的依依不捨,這個過程記錄著我們之間的情誼。

  美好的時間總是短暫的,一眨眼9天就過去了,支教的生活很充實,雖然天氣很熱,每天晚上我們幾乎都呆在教室(我們睡覺的地方),想著這時候我的好多朋友都在家裡吹著空調玩著電腦,多麼閒適開心!而我們,在教室裡,吹著我們的只有幾臺電風扇,說真的,還真挺艱苦的,二十幾個女生擠在一個教室裡,沒蚊帳、沒床,大家打著地鋪,席子緊靠著席子。我幾乎每天早上都是冷醒的,最不幸運的是有很多飛蛾,結果我中招了,皮膚爛幾處了。但是當我看到那一雙雙清澈的大眼睛,我覺得再苦再累也值得。剛開始時,我在第一節自我介紹中發現孩子們不敢大膽表現,明顯缺少自信,於是我和同學們互相交流互相溝通,在教學中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培養他們的自信,努力讓孩子們有一個輕鬆快樂的暑假。

  有幸自己也能親身提前體會一下做教師的滋味,鍛鍊一下自己。當我第一次踏上講臺,沉著地看著臺下幾十雙求知的眼睛,一股暖流湧上心頭,彷彿又出現了當年自己讀小學的那一幕幕……在課堂上大多數學生的主動性還是不夠高,有的同學甚至不肯站起來回答問題,有些同學愛開小差,喜歡說話等等問題,這都需要我們想出一定的對策去解決的。每次上課,都會有老師在教室後面聽課的,而我沒上完課也都會向聽課的老師瞭解自己上課的優點和不足,以便改正,提高自己的師範技能。

  雖然這只是一次實踐活動,我們只做了9天的教師,但我知道我們肩上的擔子並不輕,要上好每一堂課,讓這些調皮的學生對我們上的課感興趣,這並非是件容易的事,況且是對於我們這幫自己還是學生的老師,一切都得靠自己去探索,去研究。

  支教的日子裡雖然很辛苦,但也是快樂的。畢竟和這些孩子年齡本來相差不大,我們就像他們的哥哥姐姐一樣。他們會在課餘時間和我們聊天,或放學後留下來和我們幾個老師聊天,唱歌,會和我們說他們的心裡話。他們不禁讓我們重新體會到了孩子的純潔真誠,也讓我們在忙碌之餘、放鬆之瞭解到自己的不足……

  即使我們那時馬上就走了也許今後都不會再見面,可是竟然就這麼像認識許久的親人般捨不得分離。他們一大早就回學校幫我們打掃好校園的衛生,幫行李,和我們拍照留念,特別是走之前班裡的幾個很熟的女生還來送我們,陪我們聊天。走之前也有很多我不是我教的學生一直問我要照片、要手機號、要q號,不停地寫留言,簽名。一直說著老師可不可以不要走不要走…叫我們有時間記得要去看看他們。

  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9

  XX年7月20日至7月27日,是我為期僅僅7天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我隨廣東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夏鄉情緣服務隊伍來到湛江市吳川市長歧鎮中心小學實行社會實踐。首先作為一名湛江人,我感到非常榮幸能有這樣一個機會隨著服務隊伍回到自己的家鄉,雖然我不是吳川本地人,但是我是一名湛江人,想到能為自己的家鄉做點小小的服務,我依然感到小小的自豪和驕傲。雖然只有短短7天的時間,但是每一天都過得很有意義,也產生了很多感想。

  我們的團隊全稱是:廣東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夏鄉情緣服務隊,由武術協會,石鷹書畫社和品派營銷三個協會組成的隊伍,其中武協去了13個人,石鷹那邊有4個人,還有品派那邊有2個人,這支隊伍一共就有19個人。在此次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中,我最重要的一個任務就是:支教。本著商務英語這一專業,我很榮幸地在這眾多工中擔任支教這一角色。雖然我本打算要參與這一次活動的每一個環節,但是我本著心中的念頭:不做隊伍的絆腳石,服從命令,聽從指揮。就這樣,我樂意地接受了隊長何炳峰和武協的老大培勝師兄派分給我的任務。

  在這短短7天的支教實踐中,我收穫了不少珍貴的果實。這些果實不僅僅包括學習知識的方法和技巧,更重要的是與隊員們在這7天的相處裡面,讓我收穫了很多很真摯,很珍貴的友誼。並從這次下鄉的各位可愛的小老師們身上學到了認真負責與無私奉獻的精神,這些積極向上的精神深深地影響著我,激勵著我。讓我暗暗地下決心要當一名志願者,希望能用我的愛和力量孕育出更強的“樹苗”。

  但是作為大學一年級的我,沒有豐富的教學經驗,為了不讓這些可愛的小朋友失望,我早在出發前就已經利用好時間準備好了教學的內容,並儘量往“在快樂中學習”的方向出發備課,為了能更加吸引那些小朋友的興趣,我儘量把教學內容改編成以唱歌的方式來教學,為了要提起他們的興致,我還儘量添加了很多不同型別的遊戲…我備課的出發點都是在為學生們著想,我真心希望我的精心準備和我備課的熱情能給那些小朋友們一個精彩而難忘的暑假。

  滿滿的期待終於拉開了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序幕,每個隊員都有了自己的職務。而我這一支教的任務讓我有了足夠的勇氣站在講臺上,即使課室裡面有時候還坐著幾個學生家長,但是我沒有絲毫的膽怯之意。在與這些小朋友的近距離接觸後,發現他們都很活潑可愛,在教小朋友的同時,我也能從他們的身上學會好多好多的東西:有些東西,甚至是我願意用一輩子的時間去呵護,有些感情,是我願意用一輩子的時間去守護,有些記憶,是我願意用一輩子的時間去懷念…

  尤其是跟這些小朋友談起他們夢想的那一時刻,我才真正讀懂了夢想的意義和美好,同時我也深深地被他們平凡的夢想卻帶著偉大理由一次次地感動著。他們中有許多人是夢想著想當一名出色的老師,這些人用了最淳樸而真實的想法告訴了我很有說服力,很完美的理由:他們說一名老師與偉大的科學家和宇航員相比較顯得渺小而平凡了很多,但是卻比那些偉大的夢想來得真實可靠多了。他們的理由個個都與眾不同,卻都是在為別人著想。從這些小朋友身上,我又再一次深深地體會到了擁有夢想的力量,作為他們小老師的我,真心希望這些小朋友的夢想都能一個個地實現。

  我們都知道三下鄉是比較辛苦的,每天都要起早摸黑地過日子,況且我們還要堅持每天的早訓。想要得到每一樣東西,要做每一件事情都要自己親歷親為,都要勇敢地挑起自己肩上的重擔,因為下面還有一大群比自己還小的學生在以我們為榜樣。雖然很累很累,但是我們卻都樂在其中,因為能像現在這樣面對面地與這些小學生們交流心聲,分享各自的夢想和經歷,真的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

  回想著這7天,心裡美滋滋的。有句話說得好;想念一個地方,與其說想念那個地方的山水景物,不如說想念那裡的人民。其實我也很捨不得離開那些可愛的小朋友們,可是這次的下鄉活動本來就是很現實地註定是短暫的,我早已做好了離開時的心理準備。但是我依然會很想念在這裡走過的每一寸美好的回憶。三下鄉本是一段路,時而沿途風景獨好,但是卻不能過分留戀太久。我依然很慶幸能在這次活動中收穫很多的果實。

  我很感激參與這支隊伍的所有成員們,感激這一路上的噓寒問暖,感激這一路上的相互照顧,相互關心,感激這一路上有你們的陪伴。愛吃達利園的隊長何炳峰。總是一大清早就給我們準備愛心早餐,讓我們很感動的培勝師兄和飛宇師兄。背地裡忙前忙後的華川。還有很會照顧人的武協男生們,啟暢,俊庭,臻彥,茂剛和嘉寧。很會弄好吃,總在晚上抽空給我們煮糖水的武協女生麗旋和惠瑩,陪我玩的釐花,吳婷和燕璇。當然忘不了還有石鷹書畫社的那四金花:景麗,惠梅,曉燕和秀珍。我感激你們這一群人對我的照顧,跟你們在一起的那幾天真的是過得很愉快,我很珍惜跟你們在一起的那段時間,謝謝你們!至少從你們每個人的身上都學會了該如何去承擔責任,如何去照顧和關愛別人。

  此次的三下鄉社會實踐,讓我受益匪淺,此次的活動,讓我收穫了快樂,收穫了友誼,收穫了一次體驗,收穫了一次心靈上的成長。讓我感覺到我的生活因為了這次活動而變得更加的有意義,更加的美妙精彩!感激這一次的活動,讓我學會了很多,同時也讓我成長了不少!

  這一個假期,有下鄉情緣服務隊,有真實的你們,有吳川市長歧鎮中心小學一群可愛的小屁孩,我真心真意地度過了一個美好而有意義的暑假! 我打從心底感激這些可愛的你們!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