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的健康活動教案(精選21篇)

大班的健康活動教案

  一、教案怎麼寫

  教案即教學方案,可包括以下幾點:

  1、教學目標:所學知識的內容,作者想表達的情感,傳遞給我們的價值觀;

  2、教學步驟:根據課程內容合理安排教學時間,順序教學,合理進行提問;

  3、注意結合學生情況安排課後訓練;

  4、對於課堂上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

  二、大班的健康活動教案(精選21篇)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透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程序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班的健康活動教案(精選21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班的健康活動教案1

  活動目標:

  1、瞭解預防疾病的知識,知道一些照顧自己的方法。

  2、瞭解生病給身體帶來的不適,學會預防生病的方法。

  3、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4、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5、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活動準備:

  PPT課件,事先了解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

  活動過程:

  一、匯入。

  師:現在老師請小朋友仔細地觀察幾張圖片,看看圖片上的這些小朋友。這是怎麼了?(生病了)你生過病嗎?誰能說說自己在生病的時候感覺怎麼樣?

  A:生病了可難受了!

  B:我生病了發燒。

  C:我生病了咳嗽。

  小結:因為生病了發燒、咳嗽、流鼻涕、頭疼等等,感覺很難受了,所以我們應該預防疾病,遠離疾病,那麼怎麼才能預防疾病做個健康的寶寶呢?

  二、鼓勵幼兒自己說出預防疾病的方法。

  三、透過觀看圖片,讓幼兒瞭解預防疾病的方法。

  1.注意開窗通風。

  2.多喝溫開水。

  3..多吃蔬菜、水果,增強營養:不挑食,不偏食。

  4.勤洗手、洗澡,勤剪指甲,保持身體清潔。

  5.加強鍛鍊,增強體質。

  6.多曬太陽。

  7.按時安靜地入睡。(.注意休息)

  8.按時打預防針。(打預防針要勇敢)

  9.不去或少去人多的地方,如影劇院、超市、飯店。

  10.保持愉快的心情。

  11.愛護我們身邊的環境衛生。

  四、集體總結鞏固預防疾病的知識,並說一說簡單的照顧自己的方法。

  師:小朋友說的非常好,以後我們儘量按剛才說的這樣做,就會預防疾病、遠離疾病,做個健康的寶寶!

  五、活動延伸。和爸爸媽媽說說預防疾病的方法。

  活動反思:

  1、事先應該全面瞭解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即:對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的瞭解.根據已有經驗讓幼兒說說預防疾病的方法我覺得是可以的。

  2、在瞭解預防疾病的方法後,應該再透過圖片或影片案例讓幼兒來分析、判斷哪些行為是能夠預防疾病的,哪些是行為是不當的。幼兒以此來來說說簡單的照顧自己的方法,這樣既能鞏固預防疾病的知識又能,又能強化他的照顧自己的意識。同時在活動中讓所有的幼兒都來“說一說”鍛鍊了幼兒的語言發展水平。

  大班的健康活動教案2

  教學目標:

  1、知道樣樣蔬菜都要吃,養成不偏食的好習慣。

  2、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

  3、瞭解主要症狀,懂得預防和治療的自我保護意識。

  4、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5、學會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樂觀的情緒,逐漸養成樂觀開朗的性格。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知道吃蔬菜對身體健康

  教學難點:培養幼兒吃蔬菜的興趣

  教學準備:

  幼兒每人帶一樣蔬菜、蔬菜圖片、帶幼兒到食堂參觀、幼兒教材

  教學過程:

  一、蔬菜大展覽

  (1)佈置擺放蔬菜區角,請幼兒把自己帶來的蔬菜邊擺放在櫃子上,邊介紹蔬菜名稱。

  (2)老師說蔬菜名稱,幼兒找蔬菜。

  (3)老師介紹幾種蔬菜的營養。

  二、參觀食堂

  組織幼兒參觀食堂人員摘菜、洗菜、燒菜的過程。

  三、老師製作各種蔬菜小模型或圖片,開展“娃娃餐廳”活動,讓幼兒親自“炒菜”,培養吃蔬菜的興趣。

  四、老師在蘿蔔或大白菜等貼上五官,以“蔬菜寶寶”口吻和幼兒找招呼。

  五、小結:蔬菜的種類多,不同蔬菜有不同的營養,樣樣蔬菜都要吃,長身體需要這些營養,所以小朋友每天都要吃一兩種蔬菜。

  六、請幼兒翻開幼兒教材《香香的蔬菜我愛吃》,請小朋友將菜餚中的蔬菜找出來並連線。

  大班的健康活動教案3

  活動準備:

  教室裡面的各種廢舊物品

  活動目標

  1、瞭解食品的保質期及它的作用;

  2、知道應該在保質期內實用食品,激發幼兒的食品衛生意識;

  3、能較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探索和發現;

  活動流程:

  談話匯入——觀察感知——聯絡3、15

  活動過程:

  1、談話匯入師:

  老師今天的身體有點不舒服,我的肚子有點疼,你們知道怎麼回事嗎?(幼兒猜測) 其實,我是吃壞了東西了,哎,昨天的時候,老師和好朋友出去玩,買了一些牛奶喝了,誰知道牛奶是過期的,所以,老師的肚子現在還疼呢。吃了過期的東西會不舒服的,會生病的。 老師是怎麼知道吃過的牛奶是過期的呢?(盒子上有時間的)盒子上的時間叫食品保質期

  2、觀察感知哪些食品有保質期啊

  看看我們的教室裡面哪些東西有保質期啊?你在哪裡找到保質期?師生小結:一般來說,飲料的保質期都在哪裡?(瓶口上) 盒子包裝的保質期在哪裡啊?(盒子底部) 口袋食品的保質期在哪裡啊?(口袋邊上) 原來他們的位置都不一樣的啊師:那保質期的時間是不是都是一樣的呢?回家的時候你們看看再告訴我。

  3、聯絡3、15講一講昨天老師吃了過期的食品後,你們知道老師是怎麼做的嗎?我去消費者協會投訴了,因為昨天是3、15號,也就是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如果你買的東西質量不好或者是過期食品都可以為自己討回公道的。

  大班的健康活動教案4

  活動目標:

  1.透過玩梯子,發展攀登、爬、走、跑、跳等基本動作,掌握手腳交替向上攀爬的動作。

  2.探索梯子的不同玩法。

  3.勇敢參與攀爬梯子的活動,體驗玩梯子的樂趣。

  活動準備:

  梯子三把、輪胎若干、熱身音樂,遊戲音樂,放鬆音樂。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激發幼兒玩梯子的興趣。

  1.排一排,聽哨聲,跑步活動。

  2.跟音樂,活動關節。主要活動胳膊、肩膀、腰部、腿部、膝蓋等關節。

  二、自由探索梯子的多種玩法。

  (一)幼兒自由玩梯子:

  1.將梯子平放、側放,幼兒分三組,穿越山路、鑽過山洞。

  將梯子平放,走小橋、走平衡木、跳格子……有的將梯子側立放,鑽山洞、跨欄……

  2.加快速度,用自己的方法走一遍。

  三、幼兒自由組合,加入輪胎,合作探索多個梯子的玩法。

  1. “剛才我們是幾個小朋友玩梯子,如果咱們加入輪胎和梯子放在一起是不是更好玩呢?來試一下。”

  2.分享玩法。

  可以玩蹺蹺板、爬高樓、過獨木橋、抬花轎等。重點講解攀爬動作要領。(攀爬梯子有妙招,手腳交替向上爬,手要抓牢腳踩實,眼睛看好最重要。)

  四、參與挑戰,鞏固技能。

  學習了這麼多本領,你敢於挑戰嗎?

  1.挑戰路線:穿越山路-巧鑽山洞-勇渡危橋。

  2.加大難度,危橋更高。

  3.加快速度,限時完成。

  五、放鬆活動

  小結:“在任務執行中你們不掙不搶,克服了重重困難,挑戰成功。那現在累不累呀?(累)好,來休息一下吧!”[放鬆音樂]

  活動反思:

  體育遊戲是幼兒非常喜愛的活動,活動中幼兒的手、腳及全身都能得到協調的發展。可是一般在室內開展的各種活動都比較注重動腦、動手,忽略對腳及身體其它部位的鍛鍊。為了加強幼兒全身鍛鍊,為了孩子能得到全面的發展。《綱要》中明確提出幼兒的學習內容應是廣泛的、啟蒙的、綜合的、整體的。梯子可以爬、走、跳、鑽、攀登等,梯子這一常見的生活工具來作為體育器械。孩子們從來沒有實際接觸過,僅僅知道它的用途,卻對其功能瞭解的不多,對於他們來說是一件新鮮的玩意兒。沒有接觸過的東西,對幼兒來說往往具有刺激性與挑戰性,更能激起孩子的興趣。在整個活動過程中,讓孩子積極、自主的去摸索、去發現,教師作為活動的參與者、支持者、合作者有效的加以引導。

  大班的健康活動教案5

  活動目標:

  1、瞭解家裡容易引起燙傷的物品。

  2、知道輕度燙傷的簡單處理方法。

  活動重點:

  瞭解家裡容易引起燙傷的物品。

  活動難點:

  知道輕度燙傷的簡單處理方法。

  活動準備:

  1、燙傷的圖片。

  2、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活動,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經歷。

  1、師:昨天,老師看到一則新聞,新聞中報道:“媽媽正在家裡燙衣服,這時候電話鈴正響起,於是媽媽去接電話,這時候四歲的兒子跑過來用手去摸熱燙鬥,手被燙傷了,大哭起來了!”這位小朋友為什麼哭了?(手被熱燙鬥燙傷了)

  2、師:你被燙傷過嗎?怎麼燙傷的?(請幼兒講講自己的燙傷的經歷)

  師小結:有的孩子被燙傷過,有的孩子沒有燙傷過。

  二、教師透過講述故事《燙傷的文文》,引導幼兒討論燙傷後的處理方法。

  1、教師講述故事後提出問題。

  師:故事裡,文文為什麼被燙傷?

  師:媽媽給文文處理燙傷的方法對嗎?應該怎麼做呢?

  2、幼兒討論後回答。

  師小結:媽媽用涼水幫助文文衝燙傷的部位是正確的,當時在沖涼水之前,媽媽不應該把文文的衣服脫下。如果燙傷面積較小,只是發紅,有輕微疼痛感,應立即將燙傷處放在冷水中浸泡降溫,然後塗抹燙傷藥就可以;如果是燙傷面積較大,而且還發生脫皮、起泡等現象,這時應該及時請大人幫忙處理,儘快去醫院就醫。

  三、瞭解生活中容易燙傷自己的物品。

  1、師:平時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東西會讓我們不小心被燙傷呢?(請幼兒進行討論回答)

  2、師小結:平時在我們的生活中,在幼兒園,每天的熱的飯菜、熱的餐點、飲水機裡的開水我們要注意,不能再周圍玩耍;在家裡,熱燙鬥、熱水壺、熱湯、開水、取暖器這些東西都要注意,不能隨意的玩。

  四、學習避免燙傷的方法。

  1、師:燙傷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我們怎麼樣才能避免燙傷呢?小朋友遇到這些物品時應該怎麼做呢?

  2、幼兒根據自己的日常生活經驗回答。

  師小結:在家裡遇到燙的物品時候,我們應該遠離的遠一些;如果食物很燙,我們就要等它涼一些再吃;不要再很燙的物品或食物周圍玩耍,以免燙傷。

  大班的健康活動教案6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的創造思維,在玩中感受健康活動的快樂。

  2、訓練幼兒有秩序地進行活動,在活動中提高幼兒的綜合能力。

  3、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性,體現同伴間的合作精神。

  4、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5、瞭解生病給身體帶來的不適,學會預防生病的方法。

  活動準備:

  衫衣盒子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出示盒子

  1、提問師:小朋友,知道這是什麼嗎?

  幼:盒子師:是的,這些盒子是裝衣服用的,是衫衣盒子。

  這些衫衣盒子想和我們小朋友玩遊戲,看看哪個小朋友能想出更多好玩的辦法來,好嗎?

  2、幼兒自由玩

  (1)教師在幼兒活動中觀察幼兒的玩法,抓住一些新穎的玩法,讓全體幼兒跟著學做。

  (2)教師提醒幼兒除了一個人玩,還可以和同伴一起玩,讓幼兒想出更多的玩法,初步嘗試同伴合作的愉快。

  3、交待要求,幼兒進行場境設定。

  集隊,分四組。師:剛才老師接到了個電話,是冬爺爺打來的。冬爺爺說他的服裝店生意特別好,衣服快賣完了,冬爺爺年紀大了,想請我們小朋友幫他進貨,你們願意嗎?

  在進貨的路上,我們會沿著階梯上山,再過一座獨木橋,還要越過一條小河,才能到進貨的地方。每組選出一位隊長,先商量一下,然後用小朋友手裡的盒子把進貨的路用擺出來,看哪組擺得又快又好。

  在幼兒擺放的過程中,教師重點指導擺放的方法,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幼兒自己擺出正確的路。在擺放不合理的情況下,讓幼兒自己改過。講評時重點指出一組,在修改合理後,提示其餘三組幼兒參考這一組的擺法,達到路線統一。

  4、交待遊戲要求,有秩序地進行遊戲。

  師:經過小朋友的努力,已經把進貨的路擺出來了,我們四組進行比賽,看哪組小朋友先幫冬爺爺把貨進回來。在遊戲前先聽清進貨的要求:在上山的過程中,我們要沿著階梯,跳著上山,還要安全地走過獨木橋,不踩溼鞋的情況下過小河,請你們想想,過河時怎麼才能不把自己的鞋踩溼了呢?

  引導幼兒說出留兩個盒子踩在腳底下過河。

  到了進貨的地方,拿了衣服從旁邊返回,把盒子交給第二個小朋友。

  5、針對每組完成情況進行簡單點評,檢查幼兒的活動量,在放鬆運動中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1、縱觀整個活動,感覺過程輕鬆、自然、和諧,幼兒在動手操作活動中,體驗了成功的快樂,獲得了有關分類、語言、科學等綜合能力的發展。

  2、透過孩子們在活動中的表現,我們得到這樣的啟迪:

  (1)簡單、操作性強的材料,有利於幼兒活動的開展,有利於幼兒的探索和創造。

  (2)只有當幼兒可以按照自己的願望與想法來使用材料時,他們才能全身心投入活動之中,才能充分體現活動的多樣性、靈活性和創造性。

  大班的健康活動教案7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瞭解不高興、生氣等情緒會帶給自己不舒服的感受,體驗積極情緒帶給自己的快樂。

  2、幫助幼兒初步學會調節自己的消極情緒,逐步養成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3、讓幼兒知道愉快有益於身體健康。

  4、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5、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難過或疼痛時不哭。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鏡子裡的我

  2、水彩筆,畫紙。

  活動過程:

  一、自由遊戲

  教師提出遊戲規則,並重點提醒幼兒注意遊戲中自己的心情是怎樣的。

  教師以同伴的身份參與遊戲,並注意觀察、記錄幼兒在遊戲中的情緒。

  二、回憶:我快樂嗎?

  1、遊戲活動結束後,教師重點引導幼兒討論在活動時的心情:

  說一說高興的事。

  說一說不高興的事。

  2、教師注意引導個別性格內向的孩子講出自己的情緒。

  教師引導幼兒討論一些發洩不高興情緒的方法。

  三、談話:怎樣使自己快樂起來

  1、讓幼兒談談生氣、傷心和高興時的感受,使幼兒知道笑比哭好,告訴他們要儘量使自己快樂起來。

  2、設計不同的情緒情境,引導幼兒初步懂得一些調節不良情緒、使自己快樂起來的方法。

  (1)不高興時:做自己喜歡的事。如和好朋友一起玩,和家人外出遊玩,想想高興的事等。

  (2)生氣時:可以大聲唱歌,可以把心事告訴朋友、老師或爸爸媽媽等。

  (3)害怕時:可以請求別人的幫助,聽音樂轉移注意力等。

  3、教師引導幼兒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嘗試,以保持好的心情。

  四、表達

  趣味練習:鏡子裡的我

  鼓勵幼兒用繪畫或其他方式表達自己愉快的情緒,並與小朋友們分享。

  大班的健康活動教案8

  活動目標:

  1.瞭解幾種常見的蔬菜,透過認識蔬菜的外形特徵,知道不同的蔬菜有不同的食用部位與營養價值。

  2.按不同的食用部分給蔬菜分類(根類、莖葉類、果實類),發展幼兒的分類能力。

  3.懂得多吃蔬菜身體好的道理,並養成不挑食的良好飲食習慣,樂意與同伴交流自己知道的蔬菜營養。

  4.知道人體所需的各種不同的營養。

  5.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已經認識了幾種常見的蔬菜。

  物質準備:胡蘿蔔、黃瓜、白菜、土豆、花菜等蔬菜圖片,蔬菜拼盤圖片

  活動過程:

  一、遊戲匯入,遊戲“蹲一蹲”玩法:從教師開始分別說出自己蹲和別人蹲,要接得快。例如:黃瓜蹲,黃瓜蹲,黃瓜蹲完白菜蹲。第二個小朋友接著往下說。

  二、設定情景,激發幼兒探究興趣。

  (1)今天一群蔬菜寶寶來做客,幼兒觀看各種蔬菜圖片或實物:提問:你們認識這些蔬菜寶寶嗎?(出示西紅柿、蘿蔔、菠菜、土豆)詢問幼兒,你喜歡吃哪一種蔬菜,介紹每種蔬菜所含有的營養價值。

  西紅柿——含有維生素,對皮膚有好處,可以讓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更年輕。

  蘿蔔——含有礦物質,幫助我們消化食物。

  菠菜——保護我們的眼睛,讓小朋友的眼睛又大又明亮,看的更清楚。土豆——含有澱粉、維生素。不僅可以當蔬菜還可以當糧食吃。

  看看這些菜的顏色一樣嗎?不同的顏色還養護我們身體裡的不同器官呢!

  綠色對肝臟好,可以減肥,還對失眠的人有好處。你能幫我找一找綠色的蔬菜嗎?(菠菜、生菜、白菜、薺菜、芹菜、香菜、綠蘿蔔、綠辣椒、黃瓜、瓠子、甘藍、西蘭花……)

  紅色對心臟好,能增強抵抗力。防感冒。最近很多寶寶感冒了,請你找一找預防感冒的紅色蔬菜!(西紅柿、紅辣椒、)

  黃色對胃好,對骨頭好,還能延緩衰老(金針菜、胡蘿蔔、南瓜)

  白色對肺好,(花菜、藕、白蘿蔔)

  紫色對腎臟有好處。(洋蔥、茄子、紫甘藍)

  小結: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蔬菜,不同的蔬菜有不同的營養,小朋友現在正是長身體的時候,需要多種營養,所以不挑食的孩子才會更健康的。

  (2)出示一副完整的植物生長圖,知道植物的身體是由(根、莖、葉、花、果實、)五部分組成。

  三、透過猜謎語,瞭解蔬菜的食用部位和營養價值。

  (1)謎題:紅紅棒子地裡鑽,長長綠尾露在外。謎底:胡蘿蔔紅漆桶,地下埋,綠的葉子頂上栽,切開紅漆桶,清涼可口好小菜.(胡蘿蔔)說一說它是什麼顏色的,對我們哪裡好?我們吃的是它的哪一部分?還有什麼蔬菜我們可以吃它的根?

  食根類:白蘿蔔,胡蘿蔔,芋頭,土豆,紅薯;藕

  (2)紅紅小嘴綠鸚哥,大力水手最愛它。謎底:菠菜。說一說它是什麼顏色的,對我們哪裡好?我們吃的是它的哪一部分?還有什麼蔬菜我們可以吃它的莖葉?

  頸葉類:韭菜,白菜,菠菜,蒜苗,香菜,生菜,小蔥

  (3)謎題:紅紅臉蛋像蘋果,切開裡面汁兒多。生吃熟食都可以,酸酸甜甜就是我。謎底:番茄。說一說番茄是什麼顏色的,對我們哪裡好?我們吃的是它的哪一部分?還有什麼蔬菜我們可以吃它的果實?

  果實類:番茄,豆角,南瓜,黃瓜,絲瓜,茄子,豌豆;

  (4)謎題:底部鈍形像朵花,西餐配菜營養多,謎底:花菜(屬於蔬菜的一種,有白色的也有綠色的。營養非常豐富,很容易殘留農藥,不易清洗)說一說它是什麼顏色的,對我們哪裡好?我們吃的是它的哪一部分?還有什麼蔬菜我們可以吃它的花?

  食花類:花菜,金針菜,韭菜花,西蘭花

  四、給蔬菜寶寶找朋友,將蔬菜分類

  教師:老師給每一位小朋友都準備了一些蔬菜寶寶給每個幼兒提供一個蔬菜寶寶,讓幼兒根據蔬菜的特徵找朋友。請你看一看自己框裡的蔬菜寶寶是吃什麼部分的,然後聽音樂去找也是吃同樣部分的蔬菜寶寶做朋友。

  第一組:根第二組:莖葉第三組:果實第四組:花

  師:現在好多了,客人來參觀就非常清楚了,一看就知道哪些蔬菜是吃根的,哪些蔬菜是吃果實的……

  組織幼兒互相檢查討論分類是否正確,教師做總結。

  五、蔬菜拼盤美味又營養

  出示圖片,請幼兒說一說這些都是用什麼蔬菜做成的?蔬菜的吃法還真多!你想吃嗎?

  小結:蔬菜中含有大量水分、多種礦物質、維生素和食物纖維等。這些都是我們身體所需要的營養,所以小朋友們要多吃蔬菜,蔬菜能使我們長得更高更快更聰明。

  六、延伸活動:

  請幼兒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做做蔬菜拼盤,鞏固對蔬菜的認識。

  大班的健康活動教案9

  教學目標:

  1、透過探尋自己的生命歷程,瞭解成長的不易,知道自己的生命承載了許多親人的愛和期望。

  2、瞭解生命是有限的,生命失去了就不會再來,應該珍惜生命。

  教學重點、難點、關鍵點:

  重點:知道生命是有限的,生命失去了就不會再來,應該珍惜生命。

  難點:知道生命是有限的,生命失去了就不會再來,應該珍惜生命。

  關鍵點:透過探自己的生命歷程,瞭解成長的不易,知道自己的生命承載了許多親人的愛和期望。

  課前準備:

  1、調查訪談:(含採訪記錄)

  ①、找一找媽媽懷孕時的照片或者當時的錄影,看看那時侯媽媽的樣子與媽媽懷孕以前的照片以及現在的樣子有什麼不同?

  ②問問爸爸、媽媽,當你還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他們有些什麼想法、感受和期盼,為了生個聰明健康的寶寶,他們是怎樣做的?

  ③、問一問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或者其他家人,你出生的那一天,他們是怎樣度過的?在你即將出世的時候,他們的心情如何?在你出生的那一刻,在第一眼看到你時,他們的心情又怎樣?

  ④、找出出生記錄或成長冊,看看剛出生時自己的體重和身長各是多少,請家長說說當時自己是什麼樣的。找找小時侯的衣服、鞋帽和自己不同年齡的照片,請家長講一講在你成長過程中,家長印象最深的一件或幾件事。想一想,我們的生命僅僅屬於我們自己嗎?

  2、實物投影。

  3、錄音機。

  4、簡單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匯入:珍惜生命,永不放棄生的希望,這是對自己、對社會負責任的表現。因為每一個生命的誕生都會給許多人帶來快樂和幸福。板書課題。

  1、 要求根據課前的調查訪談提示的準備,每人選擇其中一個選題,在所在的小組裡發言,並選出代表,準備在班裡彙報成果。

  2、 把自己收集到的照片、實物(衣服、小手印……)、錄影、圖畫等介紹給組裡的同學。把自己在訪談過程中感受最深的事情講給小組同學聽,並談談經過這次調查訪談,自己有哪些感觸。

  3、 組長組織組員準備在全班進行彙報展示。每個小組可以用不同的形式,將全組同學的資料進行整理,如照片展、服裝展、錄影展、圖畫集、故事集等多種形式。

  4、 集體彙報展示、交流。小結:自己能夠為他人帶來歡樂,所以要珍惜生命,肯定自己生命的價值。(課件出示)

  二、互動活動。

  A、(乘上“生命”號列車)

  1、活動準備:教師在教室中選擇不同的位置,分別代表一個人生命的不同時期,如生命的產生、來到世上、成長的各個時期(會爬行、學走路、上幼兒園、上學、戴紅領巾……)

  2、提出遊戲規則:

  ①、學生可根據自己感興趣的內容,自己選擇其中的一個階段,組成乘車小組。大家作為列車員,各組列車員選出本組的列車長。同一乘車小組在教室裡表示自己所選的生命階段的位置坐好。由某學生擔任“生命”號列車的駕駛員,沿著生命的軌跡行駛。

  ②、列車行駛到不同的階段時,有相應的小組為大家講解。

  3、活動要求:遊戲中,教師就幫助列車長就列車行駛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與其他同學交流。列車行駛完全程後,學生進行討論:考察我們的生命軌跡之後,有哪些收穫。各個列車長組織列車員用圖畫、書寫卡片、寫感受等自己喜歡的方式來進行展示。根據各位的表現,評選出最佳列車長和優秀列車員

  4、(製作成長冊)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在下面的方式中選擇一種或者幾種,製作一本成長冊,並給自己的成長冊起一個名字。

  (課件出示)

  1、把家長講給自己聽的那些感人故事簡單寫下來,個人或者小組、小隊合作。編成一本故事集。

  2、根據課前調查訪談的內容,將自己不同階段的成長情況用圖畫表現出來,製作一本連環畫。

  3、找到能反映自己在成長過程中幾個重要階段、有紀念意義的照片,如出生、滿月、週歲、第一次走路、第一次上幼兒園、第一天上學等的照片,來製作一本照片集。

  4、 採用其他更好的,你更喜歡的方法。

  C、(關於生命的探討)

  1、 透過閱覽書籍、上網,瞭解人的生命過程。

  2、 我與老人話生命。尋找身邊年長的人,詢問他是怎樣看待人的生命的,對自己的生命有哪些想法,對自己生命的過程有哪些感受。 3、 神話傳說中的故事。可以透過回憶故事,談談你對這些故事的看法,你認為可信嗎?生活中真的可能發生嗎?

  D、(收集資料)

  1、 查詢一些資料,瞭解目前生活在自己身邊的人們,他們對社會上的一些公益事業的看法。

  2、 根據學生找到的故事或身邊發生的事情,召開“愛心使生命更美麗”的故事會。

  E、(製作宣傳欄)

  1、 學生分組製作一期“獻愛心、延續生命”的宣傳欄。透過繪畫、詩歌、倡議書、剪報、照片等形式,展示出自己查詢的資料,向大家介紹我國血液庫、骨髓庫、器官捐獻的情況,白衣戰士抗擊非典的感人事蹟,以及自己的感想和體會。

  2、 在全校進行宣傳欄的展示,請其他班的同學參觀、閱覽。

  三、知識鞏固練習:討論:

  1、生命是否有限、是否只有一次的活動?

  2、在抗非典中,我國的白衣天使是怎樣發揚捨己救人的英勇無私精神戰鬥在第一戰線?

  3、①.[填一填]急救電話是;報警電話是;火警電話是。 ②.[選一選] 如果你單身在家,遇到陌生人來敲門,你的正確做法是(ABD) A.不開門 B.打電話給父母 C.有禮貌地請他進門 D.告訴他父母馬上就回家 如果你開啟家門時,發現家中煤氣輕微洩漏,你的正確做法是立即(AD) A開窗通風 B.開燈檢查 C點燃煤氣灶 D關閉煤氣開關 你知道打火警電話時應該說些什麼嗎? (1)火災的地點。 (2)著火的物件、型別和範圍。 (3)自己的姓名、單位和電話號碼等。

  四、課後延伸

  在這節課的最後,請同學們用一句話概括你對生命的感悟,把它寫在心形卡上,你可以 把它留給自己作為你的生命箴言,也可以把它贈給同學和朋友與他們分享。(播放歌曲《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天》作為背景音樂。)

  五、知識拓展。

  製作一份“肯定生命,尊重生命”的調查表,分別調查你的長輩和師友,體會不同的人對生命的體驗及感悟。

  大班的健康活動教案10

  活動目標:

  1、幼兒練習閉眼睛向前走5——10步,發展他們的平衡能力。

  2、提高幼兒的判斷力,培養他們機智、勇敢、活潑、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用能套進頭的紙盒子,將鼻子、嘴巴、耳朵挖空,眼睛用電光紙貼上裝上天線,做成太空人的頭飾4個或更多。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 佇列練習。六路隊變兩個圓,變大圓、開花成六路隊。

  (2) 遊戲“照鏡子::教師做鏡子,幼兒做照鏡子的人。(活動一下身體)

  二、基本部分。

  (1)介紹新的遊戲玩法和規則。

  幼兒圍成圓圈站,請4位小朋友戴上頭飾做太空人,太空人點到小朋友的名字後,該小朋友要大聲回答並站到圈內來,太空人尋聲去捉人,捉住了互換角色。沒有叫到名字的幼兒要保持安靜。

  (2) 幼兒遊戲4——7次。

  (3) 遊戲:“閉眼前進”幼兒聽口令眼睛閉起向前走5——10步。

  三、結束部分

  複習遊戲“老狼老狼幾點鐘”

  活動反思: 教育幼兒要遵守遊戲規則,但仍有少部分幼兒不能閉著眼睛走,在平時的活動練習中要加強幼兒的平衡能力練習。並提高幼兒的判斷力、準確性。

  大班的健康活動教案11

  活動目標:

  1、嘗試和同伴探索橡皮筋的多樣玩法。

  2、初步能邊念兒歌邊跳橡皮筋,有一定的跳躍能力,增強節奏感。

  3、愉悅身心,體驗體育活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口哨一隻、2、人手一份3米的橡皮筋、一個簍子、小椅子若干。3、節奏明快的音樂和舒緩、優美的音樂各一段。

  活動過程:

  一、帶領幼兒做準備運動,為活動做準備。

  1、教師帶領幼兒聽著節奏明快的音樂進場

  2、聽哨聲進行佇列隊形的訓練。

  3、聽音樂做“我是小小運動員的準備運動。(主要活動腰、下肢、腳腕等部位。

  二、幼兒玩橡皮筋,探索橡皮筋的多樣玩法

  1、第一次探索橡皮筋的玩法,自由玩出花樣。

  師:看,今天我們的玩具是什麼?咦!橡皮筋可以怎麼玩呢?

  (1)幼兒自主玩橡皮筋。(教師巡迴指導,適時提供幫助)

  (2)討論、交流各自的玩法。

  師:你剛才是怎麼玩的?你覺得誰的方法好玩?選擇2~3種幼兒感興趣的或小組或集體模仿學一學。

  2、第二次探索橡皮筋的玩法,能合作玩,有一定的跳躍能力。

  師:剛才我們小朋友都是自己一個人玩的,你能和好朋友合作玩嗎?場地上還有一些小椅子,想想怎麼玩會更加有趣呢?

  (1)幼兒找同伴合作玩。(教師巡迴指導,適時提供幫助)

  (2)討論有趣的玩法

  師:你和同伴想了什麼有趣的玩法?誰來試一試?由孩子評出“最佳搭檔”。

  3、第三次學習老師的玩法,幼兒有一定的節奏感。

  師:剛才小朋友開動腦筋,和自己的好朋友想出了很多種橡皮筋的玩法,真不錯!想不想知道老師是怎麼玩的?

  (1)教師第一次示範:邊說兒歌《馬蘭花》邊跳橡皮筋。看完後提問:老師的叫是怎麼跳的?除了腳的跳法和你們不一樣,還有哪裡不一樣?

  (2)教師第二次示範。(幼兒仔細觀看)①幼兒嘗試練習。②請個別幼兒示範。教師重點從兒歌的節奏和腿部跳躍的協調性來評價。③幼兒再次嘗試。

  (3)遷移運用創編新的跳橡皮筋的方法:

  教師提出挑戰:除了馬蘭花,你還會配什麼兒歌?除了這些腳部動作,你還有不同的腳的動作嗎?①幼兒結伴探索。②講評幼兒的探索結果。

  三、幼兒放鬆自己

  教師:今天我們的小運動員真了不起,小腳累了,讓我們好好放鬆一下吧!

  1、圍坐在教師身旁聽音樂敲打腿部肌肉,也可以跟同伴互相放鬆。

  2、一起整理器械回教室。

  大班的健康活動教案12

  活動目標:

  1. 知道健康檢查的基本專案及重要性。

  2. 願意並能配合醫生完成檢查。

  3. 能在情景中用語言和動作表達自己對健康檢查的理解。

  重點難點:

  重點:透過聽故事和看課件讓幼兒瞭解故事中健康檢查的專案,懂得健康檢查的重要性,能配合醫生進行檢查。

  難點:在情景表演中啟發鼓勵幼兒大膽表達和動作表現。

  活動準備:

  1.白大褂、故事中各種動物頭飾。

  2.PPT課件。健康檢查的器具(身高體重計、聽診器、視力表、小鏡子等)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察各種器械實物或模型,引出活動。

  提問:你知道這些東西的名稱嗎?他們都是誰用的?幹什麼用的?

  二、欣賞課件,講述故事《有趣的健康檢查》。

  1.教師講述一遍故事。

  提問:小貓沒有生病,媽媽為什麼帶它去醫院檢查呢?(理解檢查重要性)

  2.幼兒欣賞幼兒用書《有趣的健康檢查》,邊聽教師講故事。

  提問:象醫生都給小貓做了哪些檢查?是怎麼做的? (掌握檢查專案)

  檢查完了,象醫生是怎樣表揚小貓的?小貓是怎麼回答的?

  為什麼說這是一次有趣的檢查?哪兒是有趣的?

  三、結束部分:引導幼兒進行情景表演“健康檢查”。

  1.組織幼兒交流分享健康檢查的生活經驗,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健康檢查。

  (1)你檢查過身體嗎?醫生是怎樣給你檢查的?

  (2)醫生在給你檢查時,你是什麼感覺的?

  (3)我們為什麼要進行健康檢查?你做檢查時是怎麼樣表現的?

  (4)引導幼兒討論應如何配合醫生做健康檢查,知道做檢查時不要害怕,按照醫生的要求做。

  2.師幼共同表演,鼓勵幼兒大膽表現。

  請幾位幼兒扮演檢查身體的小動物,教師扮演大象醫生,簡單模擬健康檢查的過程。

  3.活動小結。

  大班的健康活動教案13

  教學目標:

  1、透過探尋自己的生命歷程,瞭解成長的不易,知道自己的生命承載了許多親人的愛和期望。

  2、瞭解生命是有限的,生命失去了就不會再來,應該珍惜生命。教學重點、難點、關鍵點:重點:知道生命是有限的,生命失去了就不會再來,應該珍惜生命。難點:知道生命是有限的,生命失去了就不會再來,應該珍惜生命。關鍵點:透過探自己的生命歷程,瞭解成長的不易,知道自己的生命承載了許多親人的愛和期望。

  課前準備:

  1、調查訪談:(含採訪記錄) ①、找一找媽媽懷孕時的照片或者當時的錄影,看看那時侯媽媽的樣子與媽媽懷孕以前的照片以及現在的樣子有什麼不同? ②問問爸爸、媽媽,當你還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他們有些什麼想法、感受和期盼,為了生個聰明健康的寶寶,他們是怎樣做的? ③、問一問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或者其他家人,你出生的那一天,他們是怎樣度過的?在你即將出世的時候,他們的心情如何?在你出生的那一刻,在第一眼看到你時,他們的心情又怎樣? ④、找出出生記錄或成長冊,看看剛出生時自己的體重和身長各是多少,請家長說說當時自己是什麼樣的。找找小時侯的衣服、鞋帽和自己不同年齡的照片,請家長講一講在你成長過程中,家長印象最深的一件或幾件事。想一想,我們的生命僅僅屬於我們自己嗎? 2、實物投影。 3、錄音機。 4、簡單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匯入:

  珍惜生命,永不放棄生的希望,這是對自己、對社會負責任的表現。因為每一個生命的誕生都會給許多人帶來快樂和幸福。板書課題。

  1、 要求根據課前的調查訪談提示的準備,每人選擇其中一個選題,在所在的小組裡發言,並選出代表,準備在班裡彙報成果。

  2、 把自己收集到的照片、實物(衣服、小手印……)、錄影、圖畫等介紹給組裡的同學。把自己在訪談過程中感受最深的事情講給小組同學聽,並談談經過這次調查訪談,自己有哪些感觸。

  3、 組長組織組員準備在全班進行彙報展示。每個小組可以用不同的形式,將全組同學的資料進行整理,如照片展、服裝展、錄影展、圖畫集、故事集等多種形式。

  4、 集體彙報展示、交流。小結:自己能夠為他人帶來歡樂,所以要珍惜生命,肯定自己生命的價值。(課件出示)

  二、互動活動。

  A、(乘上“生命”號列車)

  1、活動準備:教師在教室中選擇不同的位置,分別代表一個人生命的不同時期,如生命的產生、來到世上、成長的各個時期(會爬行、學走路、上幼兒園、上學、戴紅領巾……)

  2、提出遊戲規則:①、學生可根據自己感興趣的內容,自己選擇其中的一個階段,組成乘車小組。大家作為列車員,各組列車員選出本組的列車長。同一乘車小組在教室裡表示自己所選的生命階段的位置坐好。由某學生擔任“生命”號列車的駕駛員,沿著生命的軌跡行駛。②、列車行駛到不同的階段時,有相應的小組為大家講解。

  大班的健康活動教案14

  設計意圖: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長為孩子提供的飲食也越來越富有營養,但依然有許多家長抱怨孩子不能好好吃飯,孩子的健康不能得到保證,原因是許多幼兒有一些不良的飲食衛生習慣,如:不吃早飯、大量喝飲料、吃冷飲、不定時大便等。為了使孩子們明白食物在體內消化吸收的過程,養成良好的飲食和衛生習慣,學習保護自己的健康,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瞭解各消化器官的功能和食物在人體內消化吸收過程。

  2.學習簡單的自我保護方法。

  3.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和衛生習慣。

  活動準備:

  健康知識卡片、消化圖、自制行為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故事《小豆子的旅行》匯入,引出主題

  二、基本部分

  1.根據故事“小豆子的旅行”進行提問,瞭解各器官的功能

  教師:今天,有顆小豆子要到淘淘的消化器官中去旅行,它會看到些什麼,裡面會發生什麼事呢?請小豆子來告訴我們。

  2.觀察圖片瞭解食物的旅行,瞭解胃的功能

  教師:小豆子從哪裡進去?看到了什麼?胃有什麼作用?小豆子又到了哪裡呢? 大腸裡都是些什麼呢?什麼叫殘渣?能不能讓殘渣長時間在體內呢?

  3.師幼討論怎樣來保護我們的胃

  小結:以後我們要注意,少吃冷、硬的東西,少吃零食,不吃不乾淨的東西,不能吃得太飽,也不能餓壞了胃,要吃飽早飯少喝冷飲。並且我們小朋友要定時大便。

  4.分組找順序排圖

  我們知道了每個消化器官的用處,現在,老師為每組小朋友準備了一套圖片分別表示每個消化器官的工作情況,請各組小朋友合作,按照剛才小豆子旅行的順序排列出來。然後,講一講為什麼這樣排?

  三、結束部分

  健康知識有獎搶答活動,把幼兒分成四隊。

  教師準備些圖片,上面有的行為是對的,有的是錯的,當教師出示圖片時馬上搶答對還是錯?為什麼?回答得又多又對者為優勝。

  大班的健康活動教案15

  活動設計背景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都喜歡出去旅遊,每次旅遊回來都希望把自己見到的、好玩的事情說給老師、小夥伴聽。結合孩子的需要和興趣,我班開展了“快樂的旅行” 這一主題。隨著活動的不斷延伸,一次孩子們在進餐中竊竊私語,老師蹲下身仔細傾聽孩子的對話,才知道他們有一個新的“發現”:食物在肚子裡會“旅行”嗎?多有趣的問題呀!孩子們都關注著呢。 《綱要》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絡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物件。生活中有多種多樣的食物,孩子們總是吃不夠、說不完。為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探究願望,“食物的旅行”主題活動由此生成展開。為體現新課改精神,我以整合的觀念,目光短淺是讓幼兒在認識人體的消化器官,瞭解食物的消化過程的同時,重點知道胃與身體健康的關係,提高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同時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及合作能力。 為使活動真正引發幼兒參與的興趣,我注意靈活採用教法:首先設定問題情境(從孩子們好奇心入手——“吃下去的東西哪去了?”)觀察法(用孩子的眼睛去發現——食物在人體裡的消化過程)操作法(以孩子喜愛的操作形式展開——動手動腦拼圖、“構建”消化系統圖)等等。為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們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手段的作用,親手製作課件,使學習活動更為具體生動且有趣味性。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人體的主要消化器官,瞭解食物的消化過程。

  2、學習簡單的自我保護方法,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3、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和衛生習慣。

  4、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講解胃與身體健康的關係,讓幼兒明白不良飲食習慣對胃的傷害。

  難點:知道人體消化器官的順序及功能保護。

  活動準備

  (1)Flash課件《食物的旅行》以及相關的故事。

  (2)音樂:《幸福拍手歌》

  (3)人體消化系統圖,即時貼消化系統卡片圖,小蛋糕,小餅乾。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1、小朋友,你們喜歡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旅行吧?旅行的時候有沒有看到什麼有趣的事呢?

  2、出示 小蛋糕,“看,這是誰?”(小蛋糕)小蛋糕它也到了一個特殊的地方去旅行了,今天,小蛋糕也要把它的旅行故事講給大家聽,小朋友想聽嗎?

  3、播放課件,講述故事《小蛋糕的旅行》。

  故事:《小蛋糕的旅行》 小朋友最喜歡吃小蛋糕了,小朋友把我放到嘴裡,嚼呀嚼,把我弄得癢癢的,一不留神,我就被吞了下去。不一會兒,我到了一條長長的管子裡,就像坐滑梯一樣,真好玩!還沒等我玩夠,就滑到了一個大袋子裡,這大袋子可神奇了,它會一邊分泌出一些液體,還一邊慢慢地蠕動,把我磨得呀越來越碎,越來越碎...被磨碎的我接著到了一條彎彎曲曲的小管子裡,像迷宮一樣,好不容易出了迷宮,我就到了一條皺巴巴的大管子裡,在這我的營養都被吸收掉了,最後我就被排出了體外。

  4、聽完小蛋糕的故事,你知道小蛋糕它去了什麼地方旅行嗎?

  二、觀看動畫,透過提問幫助幼兒 認識主要消化器官,瞭解食物的消化過程

  引導幼兒逐幅觀看Flash動畫課件

  1、放第一段食物從口腔到食管的動畫。

  提問:小蛋糕從哪裡進去?知道那叫什麼名字嗎?(口腔)它在我們的嘴巴里怎麼樣了?

  (牙齒把食物嚼碎了,方便吞下去)

  經過嘴巴後,小蛋糕被吞了下去,到了什麼地方?知道那長長的管子叫什麼嗎?(食管)

  2、放第二段,瞭解胃的功能以及胃與身體健康的關係。

  提問:接著小蛋糕從長長的管子滑下去,到了一個在袋子裡,這個大袋子叫什麼名字呢?(胃)它有什麼作用呢? (教師小結)

  3、放第三段,知道小腸的作用

  提問:剛才小蛋糕的旅行經過了嘴巴、食管、胃,它又要旅行了,下一站是哪裡呢?那條彎彎曲曲的是什麼呢?(小腸)它有什麼作用呢?

  4、放第四段,理解大腸的用途

  提問:小蛋糕又到了哪裡呢?這是什麼地方呢?

  三、讓幼兒品嚐餅乾,想象食物進入各個器官,並排出旅行路線圖。

  1、師:聽了小蛋糕的旅行故事,小餅乾羨慕極了,它也想到小朋友的身體裡去旅行,小朋友願意帶它去嗎?

  把幼兒分成四個旅遊團,“小餅乾的旅行開始了!”

  2、請各組小朋友品嚐餅乾,並根據提示把小餅乾旅行的順序排列出來

  提示:(1)這是旅行的入口(口腔),在這裡給它拍張照吧!(出示口腔圖片)

  (2)我們的牙齒先把小餅乾咬破,嚼碎了,吞下去,到了哪裡哪?(食管)

  (3)食管這個細細的'管子,把食物送到哪裡去了啊?(胃)胃裡有許多的消化液,小餅乾在這裡停留了很久,誰能找到小餅乾休息的胃呢?

  (4)胃磨啊磨,把餅乾磨得更碎了,到了哪裡了?(小腸)小餅乾的營養大部分在這裡被吸收。

  (5)小腸把小餅乾裡的營養都吸收了,然後到了哪裡?(大腸)大腸轉呀轉,把沒有用的殘渣都排出去了。

  小餅乾的旅行也結束了,

  3、評析每個小組的排列情況。

  四、結束部分,聽音樂做活動

  師:小朋友,今天我們聽了小蛋糕旅行的故事,也帶著小餅乾到我們的身體裡旅行了,你們的心情怎麼樣?

  我們把食物吃下去以後,還需要做些輕微的活動幫助它們消化,現在請小朋友們輕輕起立,和老師一起做動作。(播放音樂:《幸福拍手歌》,讓幼兒跟隨音樂做律動。)

  教學反思

  本活動選取的內容接貼近幼兒的生活,深受孩子們的歡迎。活動的設計做到動靜結合,由淺入深,從感知到體驗,層層深入,並把科學知識與健康、語言、藝術等領域內容進行有機地整合,給孩子開創了廣闊的學習空間。下面談談教學後的幾點體會。

  一、優點:

  1、運用課件輔助教學,最佳化教學過程。

  為了讓孩子能更直觀、逼真、有系統地瞭解食物在人體內的旅行過程,以及食物進入消化器官後的消化情況,,我準備了活潑生動的多媒體課件,積極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進行主動探索學習,讓幼兒看看、聽聽、說說,在輕鬆活潑的氣氛中掌握科學知識,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

  2、利用材料創設情境,體驗遊戲樂趣。

  活動中,教師觀察到幼兒已掌握了食物旅行的過程,並初步瞭解各消化器官的名稱及作用,便設定了遊戲活動—“食物的旅行”。先請小朋友品嚐自己喜歡的食物——小蛋糕,讓小朋友體會小蛋糕到人體的各個消化器官中去旅行一次,然後讓幼兒合作拼一幅完整的消化系統圖這是小朋友非常感興趣的環節,既滿足了幼兒動手的需要,又提高了幼兒合作能力,整個遊戲過程中幼兒熱情高漲,興趣濃厚,每個幼兒都積極參與, 在愉快的氛圍中把活動推向了**。同時,在孩子們玩得意味猶盡時,教師及時地丟擲新問題,使活動向更深層次發展,達到了活動目標。

  二、存在問題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如何傾聽、觀察、捕捉幼兒的資訊,並使之成為豐富和調節活動的資源,讓活動中的指導更具體、更有針對性,有待加強培養、訓練。此外,在活動中應給與孩子更多的拓展思維,還可以利用現場的資源,讓幼兒與更多的同伴或老師交流。

  大班的健康活動教案16

  設計意圖:

  秋冬是許多流行疾病高發季節,手足口病、流感等等容易傳播。其中眼部疾病也容易在幼兒群體 中流行。最近我就發現我們班有一些小朋友喜歡自己揉眼睛,甚至有的家長讓我們幫助孩子控制、糾正孩子眨眼的現象。為此讓幼兒瞭解眼睛的作用以及眼睛各部分的名稱,懂得保護眼睛的重要性,掌握更多保護眼睛的知識;我設計了這節健康活動《我的眼睛》。

  活動目標:

  1.瞭解眼睛的作用以及眼睛各部分的名稱。

  2.學習“眼保健操”,引導幼兒每天堅持做眼保健操。

  3.懂得保護眼睛的重要性,掌握更多保護眼睛的知識。

  4.教育幼兒養成衛生的好習慣。

  5.懂得預防和治療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引導幼兒瞭解眼睛的作用以及眼睛各部分的名稱。

  活動難點:

  讓幼兒懂得保護眼睛的重要性,掌握保護眼睛的方法。

  解決方法:

  感知法、觀察法、討論法、講述法。

  活動準備:

  1.每人一面小鏡子。

  2.活動前帶幼兒玩《請你猜猜我是誰》的遊戲。

  3.眼睛的結構圖,對視力有益的食物(實物);自制掛圖《眼睛怎麼了》。

  4.音樂《睫毛彎彎》。

  活動過程:

  一、以遊戲《請你猜猜我是誰》匯入。

  教師用眼罩矇住幼兒眼睛,猜出對方是誰。

  二、進一步瞭解眼睛的功能

  1.謎語:“上邊毛,下邊毛,中間有顆黑葡萄”引導幼兒猜出眼睛。

  師:對了,謎底是眼睛。剛剛在做遊戲的時候,眼睛被矇住了,你有什麼感覺?(幼兒討論並回答)

  2.師:我們的眼睛會看到哪些東西?

  教師小結:我們的眼睛能讓我們看到很多很多的東西。可是你們眼睛是什麼樣子的嗎?

  三、觀察眼睛的外形特徵,能說出各部分的名稱

  1.幼兒用鏡子觀察自己的眼睛:剛才謎語裡說的“上邊毛”和“下邊毛”是什麼?眼睫毛有什麼用處?眼睛裡面像黑葡萄的是什麼?眼睛最中間的小黑點是什麼?

  2.出示眼睛結構圖,引導幼兒觀察。

  教師小結:眼睫毛在小朋友的眼睛上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保護眼睛,能遮住眼睛不被強光照射到眼睛上,還能防止防止塵土落入眼內。謎語裡“黑葡萄”就是眼珠,眼珠最中間的小黑點叫瞳孔。

  四、學會保護眼睛的方法

  1.師:眼睛對我們來說非常的重要,我們就要好好地來保護眼睛,那應該怎樣保護眼睛呢?

  2.出示掛圖《眼睛怎麼了》,提問:這個小朋友為什麼要揉眼睛?他的眼睛怎麼了?眼睛會生什麼病呢?(近視眼、紅眼病、沙眼、結膜炎、等。)

  3.討論:平時我們應該怎麼做呢?(如不用髒手帕擦眼睛,不用髒手揉眼睛,看書或看電視時間不能太長、坐姿要端正等。)

  4.出示對視力有益的食物(實物).

  師:除了注意衛生之外,還需要多吃一點胡蘿蔔、蝦、大豆、豬肝、雞蛋、牛奶、水果、肉類等。小朋友們要什麼東西都要吃,不挑食,這樣對我們的眼睛、身體都有好處。

  5.學做“眼保健操”,知道保護眼睛的重要性。

  教師總結:今天我們知道了許多有關眼睛的秘密。平時我們看電視時,要距離遠些,而且時間不能過長;看書時身體要坐正,不能趴著或仰著看書,看書時間長了,要休息或向遠處看或看綠顏色的植物:不能在太強或太弱的光線下看書、畫畫和寫字;平時每個人要有自己的毛巾、臉盆,防止相互傳染;眼睛生病了趕緊讓爸爸媽媽帶小朋友們去醫院進行治療。老師希望每個小朋友都有一雙明亮的眼睛,從現在起,改掉那些不好的習慣,好好地保護我們的眼睛。

  五、音樂律動《睫毛彎彎》。

  教師帶領幼兒按節奏做律動,讓幼兒進一步體驗音樂律動的快樂。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透過幼兒的看一看、猜一猜、說一說、做一做。由淺入深地展開,激發了幼兒的求知慾望,使幼兒知道了眼睛的重要性,掌握了更多的保護眼睛的知識,提高了認知能力。

  在活動指導過程中,我能努力觀察每位幼兒,適時提供幫助;做到教師不干預代替,突出幼兒為主體;肯定、鼓勵幼兒的點滴進步。另外努力把握好“玩中學,學中玩”的課堂模式,讓幼兒在體驗、觀察、討論、遊戲、操作中獲取新知,充分表現自己,較好地達成本次活動的目標。

  大班的健康活動教案17

  活動目標:

  1、瞭解隨便吃藥的危險性,懂得生病時要根據醫生的診斷服藥。

  2、樂意與同伴一起製作小藥箱。

  3、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懂得生病時要根據醫生的診斷服藥。

  活動難點:瞭解隨便吃藥的危險性。

  活動準備:

  1、收集社會上因吃錯藥而導致不良後果的例項。

  2、製作藥盒的紙、剪刀、固體膠。

  活動過程:

  一、匯入活動。

  師:小朋友,如果你生病了,該怎麼辦?(看醫生,吃藥,打針)

  二、教師例項分析,進行提問。

  1、師:有一個叫牛牛的小朋友,他一個人在家,突然覺得肚子很不舒服,他開啟家裡的小藥箱,裡面有很多藥,但是他不知道該吃那種藥,牛牛翻了一下藥箱,看到了一種媽媽曾經給他吃過的藥,牛牛想:上次感冒的時候媽媽給我吃了這種藥,病很快就好了,現在,我把這種藥吃下去,肚子就會舒服的,於是,牛牛拿起了藥就想吃。

  提問:牛牛能吃這種藥嗎?為什麼?

  師:對了,這個藥牛牛是不能吃的,因為牛牛是肚子痛而不是感冒,吃錯了藥反而會生病的。

  2、教師講述因吃錯藥而導致不良後果的例項。

  師:現在,老師就給我們小朋友講講因為吃錯藥而差點導致失去生命的事件。

  第一個例子:一位老人在家看護4歲的孫子,孫子捂著肚子,大聲喊痛,老人便拿出兩片安乃近給孫子服下,孫子仍啼哭不止,老人以為藥力不夠,又給孫子服下3片,不一會兒,小孫子臉色蒼白,失去知覺。老人急忙把孫子送往診所,經過4個多小時的搶救,男孩才脫離了危險,據醫生說,安乃近這種止痛藥,副作用大,服用過量會危及生命。

  第二個例子:據報紙報道,家住天津南開區的一位年輕媽媽發現兩歲的兒子腹瀉不止,就找出痢特靈,給兒子服下4片,不到半小時,兒子捂著腹部啼哭不止,並且直喊疼。媽媽急忙把兒子送往醫院搶救,醫生問明發病原因後,馬上確診為藥物中毒,立即採取了催吐,輸氧,輸液等一系列急救措施。經過三個多小時的搶救,才挽回了孩子的生命。據醫生介紹,痢特靈作為一種治療菌痢的藥物,因具有較大的毒性,臨床中嚴禁兒童服用。

  三、說說怎樣吃藥才安全。

  師:聽了這兩件事情,你覺得怎麼樣吃藥才是安全的?(看說明書,按照醫生說的吃)如果你生病了,爸爸媽媽又不在家,你應該怎樣吃藥(怎樣做)?那老師告訴你們,有些藥盒裡面裝的不是這種盒子上寫的藥,裝的可能是另外一種藥,所以,我們小朋友吃藥前都要看清楚。

  四、活動延伸。

  製作小藥盒:每位幼兒製作一個簡單的小藥盒,貼上標記,讓幼兒可以把自己的藥放在這個藥盒中,以確保吃藥的安全。

  活動反思:

  一開始先讓幼兒聽了兩例發生在人們生活周圍的例項來提醒幼兒,首先讓幼兒意識到吃錯藥的危險性。然後發生這類事情的處理方法及如何有效避免。

  大班幼兒基本上了解生病要吃藥的常識。本節課的關鍵就是指導幼兒如何正確的吃藥,因為幼兒還不能看懂說明書之類的,所以教導他們一定要在醫生或者大人的監督下才能用藥。活動過程中,幼兒的回答都很正確。

  大班的健康活動教案18

  活動目標:

  1、學習拋、接、甩等動作,訓練幼兒的大肌肉動作和手眼協調能力。

  2、能用絲巾玩出多種玩法。

  3、學習2人合作遊戲,增強動手能力及合作意識。

  4、培養競爭意識,體驗遊戲帶來的挑戰與快樂。

  5、培養幼兒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愛好。

  活動準備:

  抬花轎音樂,絲巾人手一塊。

  活動過程:

  1、抬新娘遊戲進場(放音樂大花轎)

  帶領孩子們腳跟腳尖跑跑跑,做抬花轎遊戲進場。提問:我們剛才玩了一個什麼遊戲?(抬新娘)那我們是用什麼玩這個遊戲的呀?(布頭)哦,這些多彩的布頭我們稱為“絲巾”。

  2、每人一根絲巾玩遊戲。

  我們以前學過一個手指遊戲,我們一起來說一下。“一根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呀,變成毛毛蟲呀,上爬爬,下爬爬,左爬爬,右爬爬。那我們今天的絲巾可以變什麼呢?(蛇、龍)

  大家一起跟老師做:一條小絲巾呀,變呀變呀變呀,變成小小蛇呀,上游遊,下游遊,左遊遊,右遊遊。絲巾還可以變什麼呢?看老師把它變成了什麼?(球)哦,我們也一起來變繡球吧。一條小絲巾呀,變呀變呀變呀,變成小繡球呀,一起往上拋呀,看誰拋得高呀?然後接住它。老師數一、二、三,你就向上拋,練習數次。

  3、遊戲:搶繡球。

  老師拋繡球,幼兒搶,誰搶到的獎小紅花。請客人老師拋,幼兒搶。(師幼互動)

  4、2人玩絲巾

  (炒豆豆、拉大鋸、拔蘿蔔)

  5、新遊戲:二人三足

  請小朋友2人一組,拿絲巾系在中間的腳上,然後一起練習走。

  6、魔術:絲巾不見了。

  (1)幼兒看老師變魔術,孩子們上來找。

  (2)孩子們2人一組,自己藏絲巾,叫同伴找。

  7、拿著絲巾開火車回家。

  幼兒人手拿一根絲巾套在前一位小朋友的腰上,開火車回家。

  活動反思:

  孩子們非常地感興趣,透過本次活動,我們也知道了只要幼兒感興趣地東西,他們就會給你意想不到地驚喜,所以,在以後的活動中,我們應該從幼兒地興趣出發,來提高活動地質量,因為興趣是幼兒最好地老師。

  大班的健康活動教案19

  活動目標:

  1、知道芹菜對人體的作用以及多種吃法,樂意吃芹菜。

  2、體驗自己動手包餛飩的樂趣。

  活動準備:

  帶根的芹菜製作成芹菜寶寶,餛飩餡、餛飩皮、碗、勺子。

  活動過程:

  一、產生觀察芹菜的興趣。

  1、(出示芹菜寶寶)這是誰啊?它的頭髮、身體、裙子分別是哪一部分?

  2、幫助幼兒認識芹菜的根、莖、葉。

  二、瞭解吃芹菜的好處。

  1、你們喜歡吃芹菜嗎?吃的是芹菜的哪一部分?

  2、芹菜吃在嘴裡有什麼感覺?

  3、瞭解芹菜能幫助小朋友消化食物,順利排便。

  請幼兒在芹菜莖中尋找幫助大家消化食物的纖維,知道其對人體的好處。

  三、瞭解芹菜的多種吃法。

  1、這麼好的芹菜,你們平時是怎麼吃的?

  2、教師和幼兒一起動手包芹菜餛飩。

  3、品嚐餛飩。

  大班的健康活動教案20

  活動目標:

  1、瞭解鼻子有呼吸和嗅覺兩個主要功能,體會它的重要。

  2、知道一些保護鼻子的方法。

  3、透過教學引導幼兒認識眼睛構造、用途。

  4、知道五官的各部分名稱,瞭解五官的位置。

  活動準備:電腦及課件;放有醋、酒、花露水、水的杯子各四個。

  活動過程:

  一、猜謎匯入今天,我帶了個謎語想要考考你們,聽仔細了“左邊一個孔,右邊一個孔,有它能呼吸,還能聞香臭。

  誰猜到謎底了?你認為是什麼?

  (鼻子)都認為是鼻子呀,恭喜你們答對了!

  二、觀察鼻子的外形欣賞PPT中不同的鼻子

  1、我這裡也有一些鼻子的圖片,看了這些鼻子你們有什麼發現?(鼻子的大小、顏色、形狀不一樣)那我們小朋友有鼻子嗎?在哪裡呢?哦,原來我們每個人都有鼻子。

  2、請你們互相看看旁邊小朋友的鼻子是什麼樣子的,說說有什麼發現。

  (有鼻孔、鼻毛……)有幾個鼻孔?(有2個鼻孔)剛才我們小朋友還發現鼻子裡有鼻毛,鼻毛你們都有嗎?

  三、瞭解鼻子的功能

  1、那你覺得鼻毛有什麼作用呢?

  師:鼻毛可以擋住細菌、灰塵,讓吸進去的空氣變得更加乾淨、衛生。

  2、好,現在請小朋友捏住鼻子,閉緊嘴巴,說說有什麼感覺。

  (提醒幼兒注意,捏住鼻子的時間不能太長)(捏住鼻子後不可以呼吸了)哦,原來我們的鼻子可以呼吸。是不是光有鼻子呼吸就可以了呢?

  小結:在一些特別的時候,來不及呼吸就可以用嘴巴幫忙,但是一般情況我們都用鼻子呼吸。

  3、鼻子可以聞氣味。

  1)今天,我帶來了四個杯子,杯子裡原來裝的東西幹掉了,你能從這杯子的顏色中猜出原來這杯子裡裝的是什麼東西嗎?

  2)看來眼睛已經不夠用了,還可用什麼來幫忙?

  3)你們會聞嗎?(幼兒深吸一口),聞熟悉的東西可以這樣聞,可是聞不知道的東西這樣聞不太合適,我來教你們一個方法。

  4)(教師邊示範邊講解)我們可以小手做成小扇子,氣味靠近小鼻子,小手輕輕扇一扇,(朝哪裡扇?)氣味就可聞出來。

  5)試試,先聞幾號杯子?(3—4名幼兒試聞)聞到了什麼氣味?

  6)二號杯裡是什麼?(醋)喜歡吃有醋燒的菜嗎?

  7)三號杯裡是什麼?(花露水)還有什麼東西是香香的?

  8)四號杯最難了,誰來試試?沒聞出氣味,猜猜到底是什麼?(水)乾淨的水,一般都沒有氣味,所以聞不出。

  總結:氣味是不一樣的,有酸的、辣的、香的,還有沒有氣味的,鼻子可以幫助我們分辨各種不同的氣味,當我們去聞氣味時,並不是每種氣味都是好的,有的氣味會影響我們健康,所以小朋友們在聞我們不熟悉的氣味時,要用小手做把扇子,輕輕扇一扇,這是我的老師教給我的好辦法,今天我再把這個方法送給你們。

  那你的鼻子有沒有不舒服的時候?(感冒鼻塞、流鼻血、流鼻涕)有時鼻子也會失靈,比如感冒、生鼻炎、鼻子受傷的時候,它就不能發揮本領了。

  假如鼻子失靈了,會給我們帶來哪些困難。

  (呼吸不順暢、吃飯時聞不到飯菜的香味……)四、知道一些保護鼻子的方法所以我們要保護自己的鼻子呀,待會兒我請你們玩個遊戲,如果是正確的就馬上躲到自己的椅子後面去,如果是錯誤的呢,怎麼表示?(X)好就用X表示。

  小結:我們平時應該不挖鼻孔,鼻子癢時用手輕輕按壓;不把東西塞入鼻孔;有了鼻涕要用乾淨的手帕輕輕擦,不要用力擤;遊戲時注意躲閃,也要避免碰撞、推擠小朋友……其實,我們的鼻子、眼睛、嘴巴、耳朵都有自己的作用,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們要好好保護它們。

  活動反思:

  這個活動使幼兒瞭解鼻子的結構、鼻子的功能和保護鼻子的方法,同時透過激發幼兒交流、表達,既發展他們大膽自信的表達能力和與同伴的交往能力,又提高了幼兒的生活經驗和技能,真可謂是一舉兩得。

  大班的健康活動教案21

  設計意圖:

  幼兒視遊戲為生命。孩子在遊戲中投入了大量的體力和精力,他們渴望得到更大的空間,能夠更自主地選擇活動專案和合作夥伴。教師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戶外活動環境,無疑是為兒童的身體運動提供物質基礎,為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提供活動的機會。

  透過快樂的活動,能激發孩子對戶外體育活動的興趣,引導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嘗試多種戶外體育活動,從中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目標:

  教師提供豐富的活動材料(各色布袋、多個竹圈、塑膠瓶、彩圈、綵帶等),並且鼓勵幼兒大膽嘗試,體驗戶外體育活動的樂趣。

  學會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樂觀的情緒,逐漸養成樂觀開朗的性格。

  喜愛參加體育鍛煉,養成愛運動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提供豐富的活動材料,設定各類障礙("獨木橋""小山""小河""山洞"等)2、創設輕鬆愉快的活動氣氛,播放活潑歡樂的音樂。利用遊戲的形式,引導幼兒參觀各種活動區,初步瞭解活動區裡的玩具及基本玩法。

  3、熱身運動:大森林裡要評選"本領最棒的小動物"啦。

  小動物都要去活動場練本領,先來做一下"運動操"。(播放活潑的音樂,做動物模仿操)4、熟悉活動場:引導幼兒初步瞭解活動玩具的主要特徵,認識設定的相關障礙物。

  5、初步嘗試:引導幼兒選擇戶外活動玩具,初步嘗試各種運動,並啟發幼兒回答:你扮演的是什麼小動物?練習了什麼本領?你和哪些玩具做了朋友?

  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下,鼓勵幼兒再次去大膽嘗試各種活動。

  1、鼓勵幼兒獨自或結伴合作活動,進一步體驗戶外活動的樂趣。

  2、幼兒個別展示,集體嘗試,老師鼓勵表揚積極參與活動的幼兒。

  A.用彩條鋪條"小路"練習走路。

  B.套著彩色布袋學"小袋鼠"跳,學"小泥鰍"滾草地。

  C.把"小太陽"(飛碟)頂在頭上學雜技叔叔平衡走(平穩行走),發展幼兒平衡能力。也可以把小飛碟投向空中,練習手臂投擲動作。

  活動過程:

  大森林評選"本領最棒小動物"活動開始啦。請小動物表演自己的本領。

  1、引導幼兒熟悉遊戲情景(竹圈搭成的"山洞""獨木橋"、兩根長軟棍搭成的"小溝"、綵帶鋪的"小河"等。

  2、鼓勵幼兒自由結伴或獨自選擇活動。

  A.鑽爬區:引導幼兒學"小烏龜",爬過"草地",過"小橋",鑽"山洞"。 B.跳躍區:引導幼兒學"小白兔",變換各種方法跳過"小河""小溝"。

  C.平衡區:引導幼兒學雜技表演,頂著"小太陽"(飛碟)走各種小路。

  D.投擲區:引導幼兒選擇不同的輔助材料(比如沙包、小飛碟等),向"大灰狼"投擲,打敗"大灰狼"(圖片)。

  開展鞏固遊戲的活動。

  大森林中發出緊急通告:許多小白兔被大灰狼抓起來了,讓小動物們去救救他們吧。

  利用各種活動材料(布袋、彩圈、飛碟、沙包等),爬(滾)過一片"草地",走過"小橋"跳過"小河",跨過"小溝",鑽過"山洞",到達"大灰狼"的家,以擊中"大灰狼"救出"小動物"為勝利。

  效果分析:

  由於教師創設了豐富的活動區域和材料,幼兒能主動積極地參與活動,活動中情緒高漲,敢於嘗試各種活動。不足之處是,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幼兒在戶外活動中的安全(器具安全,場地安全),活動中適當調節好幼兒的運動量。

  活動反思

  每一次遊戲,都是孩子快樂的時光;每一次遊戲,都是孩子學習的過程。

  《快樂蹴鞠》從一開始對蹴鞠的瞭解,到制定蹴鞠遊戲的規則,以及玩蹴鞠時的角色分工,都是孩子主動參與、共同完成的,讓我看到了幼兒在學習與遊戲過程中的積極主動性,更感受到了孩子們圍繞“蹴鞠”活動所收穫的成長,我認為這就是“玩中學學中玩”的價值體現。

  今天的《快樂蹴鞠》遊戲中,球員們積極參與、不怕困難(有一個球員摔倒了,馬上站起來,拍拍身體,笑了笑,繼續完成比賽)、堅持完成蹴鞠遊戲的體育精神;踢球時各隊球員的協作意識也逐漸提高了,知道在踢蹴鞠的過程中將球傳給自己的隊友,共同完成踢球—傳球—進球得分的過程;每個環節的小結,幼兒都能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出自己的表現(自己在團隊的協作過程中表現的怎樣),以及踢蹴鞠時發現的問題(例如:球老是踢出界,怎麼辦?),請同伴一起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球快要出界的時候,球員轉個身到球的對面,把球往界內踢回去,這樣就能減少球的出界率)。表明孩子們在踢蹴鞠的過程中,不是一味地向老師尋求幫助,而是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每次遊戲都會有新的問題產生,但是我相信孩子有了前期的經驗,一定會藉助已有的方法,用自己的眼睛發現問題,用自己的能力解決問題。而我,也要做一個會觀察、敢放手的老師,真正地瞭解孩子、相信孩子。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