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傳統文化資料(精選20篇)

春節的文化傳統資料

  春節的傳統文化資料(精選20篇)

  春節,即中國農曆新年,俗稱新春、新歲、歲旦等,口頭上又稱過年、過大年。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春節的傳統文化資料(精選2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春節的傳統文化資料1

  春節由來

  中國古時侯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尖角,兇猛異常,”年”獸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來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傷害。今年的除夕,象親們都忙著收拾東西逃往深山,這時候村東頭來了一個白髮老人對一戶老婆婆說只要讓他在她家住一晚,他定能將”年”獸驅走.眾人不信,老婆婆勸其還是上山躲避的好,老人堅持留下,眾人見勸他不住,便紛紛上山躲避去了。當”年”獸象往年一樣準備闖進村肆虐的時候,突然傳來白髮老人然響的爆竹聲,”年”獸混身顫慄,再也不敢向前湊了,原來”年”獸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大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哈哈大笑,”年”獸大驚失色,倉惶而逃。第二天,當人們從深山會到村裡時,發現村裡安然無恙,這才恍然大悟,原來白髮老人是幫助大家驅逐”年”獸的神仙,人們同時還發現了白髮老人驅逐”年”獸的三件法寶.從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燈火通明,守更待歲.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過年”。

  正月初一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自漢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農曆)正月初一為“歲首”(即“年”),年節的日期由此固定下來,延續至今。年節古稱“元旦”。1911年辛亥革命以後,開始採用公曆(陽曆)計年,遂稱公曆1月1日為“元旦”,稱農曆正月初一為“春節”。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春節”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春節的傳統文化資料2

  名稱變革

  現在農曆的“正月一日”,歷史上稱為元朔、元日、新元、元旦、正日、元辰、新正等。現在過的農曆正月初一“春節”這一節日名稱,古代是沒有的(古時一般稱為過年、年節),是民國政府創造的。“春節”這一概念是在民國時期逐漸被提起。民國時期,公曆被引進,而農曆成為了進行農事的標準。1914年民國政府在內務部呈文中提到“擬請定陰曆元旦為春節“。故,春節這一說法才逐漸流傳開來。

  辛亥革命後,1912年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時期採用公曆,但用“民國”紀年,1月1日為公曆歲首;1914年起把夏曆正月初一(即農曆正月初一)作“春節”,視為農曆年的開始,即為歲首。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定採用“公元紀年法”,將公曆1月1日稱為“元旦”,夏曆正月初一仍稱“春節”。

  春節的傳統文化資料3

  節日起源

  古老傳統節日的起源與上古原始信仰、祭祀文化以及星象、曆法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有關。據現代人類學、考古學的研究成果,人類最原始的兩種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古老傳統節日多數形成於古人擇日祭祀,以謝天地神靈、祖先恩德,以及祈福辟邪的活動。早期的節日文化,反映的是古人自然崇拜、天人合一、慎終追遠、固本思源的人文精神;一系列的祭祀活動,則蘊含著祗敬感德、禮樂文明深邃文化內涵。歲節(年節)的起源與發展涵蓋了人文哲學與自然規律等方面內容。

  在早期觀象授時時代,“斗柄回寅”為春正(歲首),立春乃萬物起始、一切更生之義也,意味著新的一歲已開啟。“歲”的概念,來自上古曆法,“歲”即“攝提”(原始干支),又名為“歲星”、“太歲”。在傳承發展中後世將這套多音節的攝提紀元(歲)術語簡化為一個字,其與簡化後的干支在《爾雅》與《史記》均有對照關係的記載。如:太歲在寅曰攝提格,在卯曰單閼,…在子曰困敦,在醜曰赤奮若(語出《爾雅·釋天》)。干支(歲)紀元以北斗星的斗柄指向正東偏北方位的“建寅”之月為起始,然後順時針方向旋轉,迴圈往復。在傳統文化中,干支與方位以及八卦等是聯絡在一起的,寅位是後天八卦的艮位,是歲終歲首交結的方位,代表終而又始,如《易·說卦傳》曰:“艮,東北之卦也,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也。”十二月執行,週而復始,歲末十二月指醜方,正月又復還寅位。斗柄回寅,春回大地,終而復始,永珍更新,新歲由此開始。

  在傳統的農耕社會,立春歲首具有重要的意義,衍生了大量與之相關的歲首節俗文化。雖然此後由於在歷史發展中陰陽合曆曆法制度的推廣,節令與節日發生了分離,但許多節令民俗仍舊保留了下來。春節是由歲首祈歲祭祀演變而來,上古時代人們在春回大地、終而復始、永珍更新的歲首,舉行祭祀活動報祭天地眾神、祖先的恩德,驅邪攘災、祈歲納福。古代的祭儀情形雖渺茫難曉,但還是可以從後世的節儀中尋找到一些古俗遺蹟。如嶺南部分地區沿承有在新年初一拜歲以及新年期間隆重盛大的拜神祭祖、驅邪納福節儀活動,由此可見上古時代歲首祭祀的蛛絲馬跡。春節的起源和發展是一個逐漸形成,潛移默化地完善與普及的過程。春節文化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底蘊,也記錄著古代人們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文化內容。

  春節的傳統文化資料4

  時間演變

  我國的星象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古人很早開始就探索宇宙的奧秘,並由此演繹出了一套完整深奧的觀星文化。北斗七星迴圈旋轉,這斗轉星移與時節變化有著密切的關係。北斗七星是北半球(我國位於北半球)的重要星象,斗轉星移時北半球黃赤交角其附近相應地域的自然節律亦在漸變,因此成為了人們判斷時節變化的依據。“斗柄回寅”大地回春,永珍更新,新歲開啟。在歷史發展演變中,由於朝代更迭、曆法變動,歲首(新年)在日期上亦不同。

  中國曆代的新年,設定日期並不一致:

  上古時代:歲紀攝提,即干支紀元法。北斗七星的斗柄從正東偏北(後天八卦艮位)為起點,順時針旋轉一圈謂之一歲(攝提)。鬥指寅為春正(正月),“建正”之月為寅月,立春為歲首。(星辰歷)

  夏商周:夏曆正月在孟春,商曆正月在冬十二月,周曆正月在冬十一月。(陰曆)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使用秦歷(顓頊歷),正月在冬十月。(陰曆)

  漢朝初期沿用秦歷(顓頊歷)。到了漢武帝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天文學家唐都、落下閎等人制訂了《太初曆》(又稱“八十一分律歷”),並吸收了干支歷的節氣成分作為指導農事的歷法補充,將冬季十月一日為歲首改為以春季一月一日為歲首。

  漢朝以後,曾有幾名皇帝進行過改歷改歲首。王莽篡漢後,規定十二月朔日為歲首,是為殷正。魏明帝曹叡也一度改為殷正。武則天稱帝后,改國號為“周”,採用周正。此後歷代又改用夏正,以一月朔日為歲首。(注:武則天登基時間為690年九月初九,當年,竟然出現了兩次“正月初一”:690年的2月15日、690年的12月6日。)

  經歷代發展,後人在早期曆法基礎上逐漸完善為當今使用的夏曆。此後中國一直沿用夏曆直至今。1970年以後“夏曆”改稱為“農曆”(陰陽合曆)。

  辛亥革命以後,逐漸改用公曆紀年(屬陽曆的一種,又稱格里高利曆)。後來為區別夏曆和公曆兩個新年,鑑於夏曆一月一日恰在干支曆法中表示季節變遷的廿四個特定節令之一的“立春”節氣前後,因此便把夏曆(農曆)一月一日改稱為“春節”,公曆一月一日改稱為“元旦”。

  1913年7月(民國二年),袁世凱批准以正月初一為春節,同意春節例行放假,1914年起開始實行。自此,夏曆歲首就由以往的“過年”改成了“春節”。

  春節的傳統文化資料5

  內容發展

  遠古的天皇時代,已有干支曆法及歲時的雛形。據《盤古王表》與《三命通會》等記載:“天皇始制干支之名以定歲之所在”。十天干曰:閼逢、旃蒙、柔兆、強圉、著雍、屠維、上章、重光、玄黓、昭陽;十二地支曰:攝提格、單閼、執徐、大荒落、敦牂、協洽、涒灘、作噩、閹茂、大淵獻、困頓、赤奮若。天皇氏的這一發明影響深遠,後世用於曆法、術數、計算、命名等各方面(北宋時編撰的官方正史著作《資治通鑑》就是以這套干支術語紀年)。在上古觀象授時的時代,農事週期就是慶典週期,有些節氣也就是節日,諸節日當中,歲首節日尤為重要。

  在秦漢以前,南北各地風俗時歷不同,一些地方歲首禮俗所重的不是陰曆正月朔日,而是干支歷廿四節氣的立春。作為傳統的農耕社會,古人相當重視春回大地、萬物更生的立春歲首,立春歲首對於傳統農耕社會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先秦時期我國一些地方傳承著在立春歲首拜神祭祖、祈歲納福、驅邪攘災、除舊佈新等為主題的節慶活動,這一系列的節慶活動不僅構成了後世歲首節慶的雛型框架,而且它的民俗功能也一直遺存至今。

  漢代是中國統一後第一個大發展時期,南北的經濟文化交流使風俗習慣也互相融合,這對節日習俗的傳播普及提供了良好的社會條件,此後在文獻上漸出現了歲首祭祀的記載。如東漢崔寔《四民月令》中提到,“正月之旦,是謂正日。躬率妻孥,絜祀祖禰。”過新年的習俗活動在全國民間越來越廣泛,也越來越豐富了。

  魏晉時,出現了除夕守歲習俗的文字記載。如晉朝周處所著的《風土記》中記載:除夕之夜大家各相與贈送,稱“饋歲”;長幼聚歡,祝頌完備,稱“分歲”;終歲不眠,以待天明,稱“守歲”。

  唐代時,人們除登門拜年,還發明一種“拜年帖”。唐太宗李世民用赤金箔做成賀卡,御書“普天同慶”,賜予大臣。這一形式迅速在民間普及,改用梅花箋紙。當時這種“拜年帖”被稱為“飛帖”。

  宋代時民間開始普遍用紙筒和麻莖裹火藥編成串做成“編炮”(即鞭炮)。除夕、春節放爆竹之俗便逐漸盛行。《東京夢華錄》說:“是夜,禁中爆竹山呼,聞聲於外。”

  明代,接灶神、貼門神、除夕守歲、十五賞燈會已經盛行。《萬曆嘉興府志》中記載:“除夕,易門神、桃符、春帖,井隈皆封。爆竹,燔紫,設酒果聚飲,鑼鼓徹夜,謂之守歲。”

  清代非常重視過年,宮廷過年十分奢華,皇帝有寫福字下賜群臣的習俗。過年要一直延續至元宵佳節才算結束,猜燈謎是甚為流行的取樂方式。

  辛亥革命帶來了全新的時代,政府提倡新曆。禮儀上,把以前跪拜或者作揖等禮節全部廢除,改成脫帽、鞠躬、握手、鼓掌等新禮節,逐漸成為中國人際交往的文明儀式。

  春節的傳統文化資料6

  春節習俗

  1、守歲

  中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還有的人家除了很小的孩子,其他人整晚都不能入眠。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就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2、開門炮仗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3、拜年

  春節裡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到親朋好友家和鄰居那裡祝賀新春,舊稱拜年。漢族拜年之風,漢代已有。唐宋之後十分盛行,有些不便親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賀。東漢時稱為“刺”,故名片又稱“名刺”。明代之後,許多人家在門口貼一個紅紙袋,專收名帖,叫“門簿”。

  4、給壓歲錢

  壓歲錢是由長輩發給晚輩的,有的家裡是吃完年夜飯後,人人坐在桌旁不許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長輩發給晚輩,並勉勵兒孫在新的一年裡學習長進,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後,放在他們的枕頭下過年給壓歲錢,體現出長輩對晚輩的關愛和晚輩對長輩的尊敬,是一項整合家庭倫理關係的民俗活動。

  5、祭祖

  年謠稱:“臘月二十九,上墳請祖上大供”。對於祖先的崇拜,在中國由來已久。視死如生不僅是孝道的重要標誌,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春節是大節,上墳請祖儀式也就格外鄭重。上墳請祖的時間,大多數地區在二十九日早晨請祖。據漢代崔寔的《四民月令》記載:“正月之朔是為正月,躬率妻孥,潔祀祖禰。及祀日,進酒降神畢,乃室家尊卑,無大無小,以次列於先祖之前,子婦曾孫各上椒酒於家長,稱觴舉壽,欣欣如也。”這說明,早在漢代中國的祭祖活動就已經是春節中一項十分重要的活動了。

  春節的傳統文化資料7

  民俗類別

  傳統節日儀式與習俗活動,是節日元素的重要內容,承載著豐富多彩的節日文化底蘊。歲節`(年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在歷史發展中,雜糅了多地多種民俗為一體,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這些活動,可大體歸納為如下幾個方面:奉祀神靈,以應天時;崇宗敬祖,維護親情;驅邪祛惡,以求平安;休閒娛樂,放鬆心情。百節年為首,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它不僅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願望、生活娛樂和文化心理,而且還是祈福攘災、飲食和娛樂活動的狂歡式展示。

  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賀歲活動,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帶有濃郁的各地域特色。春節期間的慶祝活動極為豐富多樣,有舞獅、飄色、舞龍、遊神、廟會、逛花街、賞花燈、遊鑼鼓、遊標旗、燒煙花、祈福、摜春,也有踩高蹺、跑旱船、扭秧歌等等。春節期間貼年紅、守歲、吃團年飯、拜年等各地皆有之,但因風土人情的不同,細微處又各有其特色。春節民俗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中華民族的生活文化精粹的集中展示。

  春節是除舊佈新的日子,春節雖定在農曆正月初一,但春節的活動卻並不止於正月初一這天。從年尾小年起,人們便開始“忙年”:祭灶、掃塵、購置年貨、貼年紅、洗頭沐浴、張燈結綵等等,所有這些活動,有一個共同的主題,即“辭舊迎新”。春節是個歡樂祥和、閤家團圓的節日,也是人們抒發對幸福和自由嚮往的狂歡節和永遠的精神支柱。春節也是敦親祀祖、祭祝祈年的日子。祭祀是一種信仰活動,是人類在遠古生存活動而創造出來的期望與天地自然和諧共生的信仰活動。

  春節更是民眾娛樂狂歡的節日。元日子時交年時刻,鞭炮齊響、煙花滿天,辭舊歲、迎新年等各種慶賀新春活動達於高潮。年初一早上各家焚香致禮,敬天地、祭列祖,然後依次給尊長拜年,繼而同族親友互致祝賀。元日以後,各種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競相開展,為新春佳節增添了濃郁的喜慶氣氛。節日的熱烈氣氛不僅洋溢在各家各戶,也充滿各地的大街小巷。這期間花燈滿城,遊人滿街,熱鬧非凡,盛況空前,直要鬧到正月十五元宵節過後,春節才算真正結束。因此,集祈年、慶賀、娛樂為一體的盛典春節成了中華民族最隆重的佳節。

  春節的傳統文化資料8

  民族特色

  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過新年的形式各有不同。古代的蒙古族,把春節叫做“白節”,正月叫白月,是吉祥如意的意思。藏族是過藏曆年。

  1、朝鮮族

  朝鮮族受漢文化影響也有過春節的習俗。除夕全家守歲通宵達旦,耶琴和筒簫樂曲將人們帶入新的一年。正月十五晚上舉行傳統的慶祝集會,由被推選出來的幾位老人登上“望月架”,以先看到明月為福,意味他們的兒孫健康、進步、萬事如意。隨後,大家圍著點燃的“望月架”,伴著長鼓、筒簫、嗩吶樂曲翩翩起舞。

  2、藏族

  雅魯藏布江中游地區,都有秋收前過“望果”節的傳統。相傳,這都是古代西藏六月過年的遺留。還有藏曆十月過新年,源起於那些古老的時代。大約公元13世紀,薩迦王朝統治西藏的年代,藏胞便在藏曆正月過年了。

  3、達斡爾族

  達斡爾語的春節叫“阿涅”。年三十早上,家家灑掃庭院,在大門的正前方用雜物和家畜糞碼成一個高高的垛,傍晚燃起垛後,輕煙繚繞,到處籠罩著節日的氣氛。晚上全家吃手把肉並進行各種辭舊迎新活動。人們在房屋西側雪地上插上香,朝西叩拜,以示緬懷祖先。

  4、高山族

  高山族的.人們在春節裡身著豔麗的民族服裝,成群結隊歡聚在村邊寨頭暢飲美酒,並在樂器伴奏下盡情歌舞。有的村寨還舉行叉魚比賽,開展揹簍球、竿球等體育活動。

  春節的傳統文化資料9

  春節古詩

  1、人日思歸

  [南北朝]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

  2、除夜作

  [唐]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悽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愁鬢明朝又一年。

  3、除夜雪

  [宋]陸游

  北風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歲除。

  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

  4、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5、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6、客中除夕

  [明]袁凱

  今夕為何夕,他鄉說故鄉。

  看人兒女大,為客歲年長。

  戎馬無休歇,關山正渺茫。

  一杯椒葉酒,未敵淚千行。

  春節的傳統文化資料10

  春節傳統習俗

  1、辦年貨

  中國的年俗文化源遠流長,全國各地衍生出紛繁多樣的過年習俗,南北迥異,各具特色。雖然各地習俗不盡相同,但是備年貨、送年禮卻是幾乎全國上下的“過年必備”。置辦年貨,包括吃的、穿的、戴的、用的、貼的(年紅)、送的(拜年)禮物等等,統名曰之“年貨”,而把採購年貨的過程稱之為“辦年貨”。辦年貨是中國人過春節的一項重要活動。

  2、掃塵

  在民間,新年前夕有“臘月二十四,掃塵(亦稱掃屋)的習俗。民諺稱“二十四,掃房子”。民間稱做“掃塵日”。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年前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掃塵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以祈來年清吉。

  3、年夜飯

  年夜飯,又稱年晚飯、團年飯等,特指歲末除夕的闔家聚餐。年夜飯源於古代的年終祭祀儀,拜祭神靈與祖先後團圓聚餐。年夜飯是年前的重頭戲,不但豐富多彩,而且很講究意頭。吃團年飯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儀式完畢後才開飯。席上一般有雞(寓意有計)、魚(寓意年年有餘)、蠔豉(寓意好市)、髮菜(寓意發財)、腐竹(寓意富足)、蓮藕(寓意聰明)、生菜(寓意生財)、臘腸(寓意長久)等以求吉利。中國人的年夜飯是家人的團圓聚餐,這頓是年尾最豐盛、最重要的一頓晚餐。

  4、守歲

  除夕守歲是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守歲的民俗主要表現為所有房子都點燃歲火,閤家歡聚,並守“歲火”不讓熄滅,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迎接新歲到來。除夕夜燈火通宵不滅,曰“燃燈照歲”或“點歲火”,所有房子都點上燈燭,還要專門在床底點燈燭,遍燃燈燭,謂之“照虛耗”,據說如此照過之後,就會使來年家中財富充實。古時南北風俗各異,古時北方一些地方守歲習俗主要為熬年夜,如晉朝周處所著的《風土記》中說:除夕之夜大家各相與贈送,稱“饋歲”;長幼聚歡,祝頌完備,稱“分歲”;終歲不眠,以待天明,稱“守歲”。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閒聊,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5、廟會

  逛廟會是春節期間的民俗活動之一。廣府廟會與北京地壇廟會並稱中國兩大廟會。涵蓋木偶薈萃、中華絕活、武林大會、元宵燈會等主題活動,包含了祈福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商貿休閒文化等豐富的內容。

  6、燒炮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炮仗”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燒炮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炮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爆竹”、“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關於爆竹的演變過程,《通俗編排優》記載道:“古時爆竹。皆以真竹著火爆之,故唐人詩亦稱爆竿。後人捲紙為之。稱曰“爆竹”。

  炮竹的原始目的是迎神與驅邪。後來以其強烈的喜慶色彩發展為辭舊迎新的象徵符號。燒炮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

  春節的傳統文化資料11

  春節的詩句

  1、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文天祥《除夜》

  2、鶯啼燕語報新年,馬邑龍堆路幾千。——皇甫冉《春思》

  3、北風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歲除。——陸游《除夜雪》

  4、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劉長卿《新年作》

  5、昨夜鬥回北,今朝歲起東。——孟浩然《田家元日》

  6、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酴酥沈凍酒。——毛滂《玉樓春·己卯歲元日》

  7、共慶新年笑語譁,紅巖士女贈梅花。——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亞子懷人韻》

  8、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文徵明《拜年》

  9、陪都歌舞迎佳節,遙祝延安景物華。——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亞子懷人韻》

  春節的傳統文化資料12

  春節適合吃的食物

  1、餃子

  餃子是春節時期的傳統食物,對於北方人來說,春節食物怎能少了餃子呢,餃子不僅吃起來美味,寓意也很深刻,它有著“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所以在過年時吃餃子就寓意著新的一年能走財運。而且餃子餡料的選擇和寓意有著直接的聯絡,比如說韭菜餡的餃子有著久財的意思,白菜餡餃子有著百財的意思,香菇餡的餃子有著鼓財的意思,酸菜餡的餃子有著算財的意思等等,所以說水餃是春節期間少不了的美食。

  2、雞

  春節期間雞肉是不能少的一道美食,雞和吉同音,吃雞肉寓意著百事大吉,而且吃雞肉也很講究,雞翅給年輕的人吃,有著大展宏圖的意思,雞腿給長輩吃,有一家的頂樑柱意思。在過年期間我們吃的食物熱量比較高,所以很多地區的人都會在烹飪後將雞肉去皮,來減少脂肪的攝入,也能保證雞肉的鮮美。

  3、魚

  年年有餘(魚)是中國比較傳統的說法,所以在春節這個吉祥的日子裡,魚肉就顯得非常重要了,不少家庭為了吃出連年有餘的好兆頭,會在除夕夜吃一條,大年初一吃一條,這樣就是連年有餘了。不過呢,我們還有另一種說法,就是在除夕夜吃魚尾,大年初一吃魚頭,這樣也是連年有餘,有頭有尾。

  4、年糕

  春節吃什麼傳統食品,其實最主要的還是一些寓意吉祥的,比如年糕。全國各地幾乎都用江米麵和黍子黏面做成黏糕(也叫年糕),寓意“年年高”。春節吃的食物大部分是節前準備好的,北方人大多吃饅頭。南方是頭幾天淘米,名叫萬年糧米,意思是年年有餘糧。年糕也是漢族過新年的必備食物。做年糕的穀物有多種,各地作法不盡相同。其中以江南的水磨黏糕最為著名。北方則吃白糕或黃米黏糕,西南少數民族習慣吃糯米粑粑。

  春節的傳統文化資料13

  貼春聯

  春聯,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也是中華兒女過春節的重要標誌。當人們在自己家門口貼上春聯的時候,就意味著過春節正式拉開了序幕。

  春聯的原始形式就是人們所說的“桃符”。

  傳說黃帝手下有兩員能捉鬼的大將——神荼、鬱壘。他們的事蹟在民間廣泛流傳。

  老百姓們怕惡鬼進家,每逢過年都用兩塊兒桃木板,上面畫上神荼、鬱壘的像,或者寫上他們的名字掛在門的兩邊,這就是“桃符”。

  據歷史記載,後蜀之主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題於臥室門上的對聯“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是我國最早的一副對聯。

  宋代以後,民間新年懸掛春聯已經相當普遍了。

  一千多年來,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挑漂亮的紅春聯貼於門上,辭舊迎新,增加喜慶的節日氣氛。

  春節的傳統文化資料14

  春節忌諱

  1、忌掃地,忌倒汙水。

  傳說大年初一是掃帚的生日,這一天不能動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會破財。如果非動不可,要從外頭掃到裡頭。大年初一這天忌將汙水潑到外面,怕因此破財。因此許多人家準備一個盛放汙水的大桶。許多地方至今仍保留著這一習俗。

  2、忌白天睡午覺。

  過年期間白天睡午覺,表示在新的一年裡都會很懶惰。另外,過年期間有很多客人到家裡拜年,如果睡午覺的話對人很失禮。

  3、忌生氣罵人。

  大年初一這天生氣罵人,預示著接下來的一年都會很生氣,與人關係不好。因此,大年初一這天要寬容和善,不要輕易發脾氣。

  4、忌打小孩。

  過年是小孩子最喜歡的節日,大年初一這天不管孩子多麼調皮搗蛋,都不能打孩子。

  5、忌打碎物品。

  大年初一這天,如果打碎杯子、碗等瓷器或玻璃器皿,是破產的預兆。如果不慎打碎了,要趕緊說“碎碎(歲歲)平安”或“落地開花,富貴榮華”。

  春節的傳統文化資料15

  春節習俗

  1、臘月二十三:祭灶

  我國春節,一般是從祭灶揭開序幕。祭灶,是一項在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習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

  2、臘月二十四: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風俗。按民間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願望和辭舊迎新祈求。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歡樂氣氛。

  3、臘月二十五:接玉皇

  舊俗認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於農歷十二月二十五日親自下界,查察人間善惡,並定來年禍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稱為“接玉皇”。這一天起居、言語都要謹慎,爭取好表現,以博取玉皇歡心,降福來年。

  4、臘月二十七:二十八洗浴

  傳統民俗中在這兩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晦氣,準備迎接來年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諺語。臘月二十六洗浴為“洗福祿”。

  5、臘月三十:除夕貼門神、貼春聯、守歲、爆竹、吃年夜飯、給壓歲錢、祭祖

  除夕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意思,是農曆全年最終一個晚上。故此期間活動都圍繞著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為中心。

  我國各地過年都有貼門神風俗。最初門神是刻桃木為人形,掛在人旁邊,之後是畫成門神人像張貼於門。

  6、正月初一:拜年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春節裡一項重要活動,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鄰那裡祝賀新春,舊稱拜年。新年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方式多種多樣,有是同族長帶領若干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齊相互祝賀,稱為“團拜”。由於登門拜年費時費力,之後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貼相互投賀,由此發展出來之後“賀年片”。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能夠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能夠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春節的傳統文化資料16

  驅趕年獸

  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所以,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傷害。

  這年除夕,桃花村人們正扶老攜幼上山避難,從村外來個乞討老人,只見他手拄柺杖,臂搭袋囊,銀鬚飄逸,目若朗星。鄉親們有封窗鎖門,有收拾行裝,有牽牛趕羊,到處人喊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這時,誰還有心關照這位乞討老人。僅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老人些食物,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必須把“年”獸攆走”。老婆婆驚目細看,見他鶴髮童顏、精神矍鑠,氣宇不凡。可她仍然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婆婆無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難去。

  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裡氣氛與往年不一樣: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燈火通明。“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一聲。“年”朝婆婆家怒視片刻,隨即狂叫著撲過去。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炸響聲,“年”渾身戰慄,再不敢往前湊。原先,“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躥。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人們見村裡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乞討老人許諾。鄉親們一齊擁向老婆婆家,只見婆婆家門上貼著紅紙,院裡一堆未燃盡竹子仍在“啪啪”炸響,屋內幾根紅蠟燭還發著餘光……欣喜若狂鄉親們為慶賀吉祥來臨,紛紛換新衣戴新帽,到親友家道喜問好。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裡傳開,人們都明白驅趕"年"獸辦法。

  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中國民間最隆重傳統節日。

  春節的傳統文化資料17

  北方其他地區的春節習俗

  1、天津

  天津人稱臘月初八為“臘八兒”,有喝臘八粥的習俗。許多天津人還在這天用醋泡大蒜,名“臘八醋”。臘月十五開始,各式各樣的年貨全都上市,以娘娘宮為軸心的宮南宮北大街更是熱鬧非凡。男孩子到娘娘宮頭一個目標就是風葫蘆,成年男人到那裡,忘不了買燈籠,女人們來那裡多是“洗娃娃”的。

  從娘娘宮拴回的“娃娃”每年都要“洗一回”,這是節前婦女必須做完的事情。臘月二十三,是灶王爺昇天的日子,家家要買糖瓜兒,等到夜裡12點祭灶王爺。待香燃盡後,請下灶王像,點火燒了,大年三十再買新的灶王像,又叫“灶王碼子”換上,年復一年,都是這樣。

  天津還有春節貼吊錢兒的習俗,吊錢兒是用彩紙剪刻成的圖案,貼在門窗的玻璃和橫稜上,作為春節喜慶氣氛的點綴。貼上的吊錢兒只能到正月初五那天損壞,否則就意味著一年不吉利。天津人稱正月初五為“破五”,這一天,家家戶戶吃餃子,菜板要剁得叮咚響,讓四鄰聽見,以示正在剁“小人”。天津人把不順心的事歸結到“小人”的身上,除掉“小人”才能大吉大利,順順當當,初五晚上放鞭炮,也有避邪免災的意味。

  2、山東

  山東的很多地方除夕夜午夜過後所有的人起來拜天地神。農村還要放鞭炮、在上房院子擺一張桌子,桌子上放上貢品,燒香燒紙,人們稱之為“發紙”。當然還有其他的如用席子搭起“天地樓”,祭拜各方天神。在山東農村很多地方保留了在大年初一磕頭拜年的習俗,一大早天還未亮,家族中所有男子都要給族中年老的長輩磕頭拜年,小孩拜年還要給“壓歲錢”。

  在吃過早飯之後,家族中所有女子給族中長輩磕頭拜年。大年初二,有些地方有全族男子到祖墳上祭祖的習俗,祭祖要帶上豐盛的貢品、紙錢、香鉑,並且還要帶上很多鞭炮,以告慰祖先神靈。初三初四是走親戚的日子,這時路上到處都是走親戚的行人,很是熱鬧。

  3、山西

  臘八節過後,太原人就忙著準備過年了,氣氛一日濃似一日。二十三日祭灶王,二十四日為大掃除之日,俗稱“胡打掃日”。從這天以後,年事準備工作到達高潮。過去太原有一段謠諺:“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趕做活,二十七去趕集,二十八糊貼扎,二十九去打酒,三十日包餃子。”除夕之夜,各家通宵不眠,俗稱“鏖歲”。雞鳴之時,開始焚香、燃燈、擺供品、放花炮、接神、祀祖,然後閤家互相拜年。

  兒童向長輩叩頭拜年,長輩則賜以壓歲錢,以取吉利。商戶人家在過年期間對財神的祭祀最為虔誠。大同地區煤炭資源比較豐富,它與當地人的衣食住行必然要發生各種聯絡。每逢春節除夕晚上,家家戶戶院落門前都要用大塊煤炭壘成一個塔狀,名曰旺火,以圖吉利,祝賀全年興旺之意。

  裡面放柴,上頭寫個大紅字條“旺氣沖天”。等午夜十二點,鞭炮齊鳴之時,將旺火點燃。點燃後,火苗從無數小孔中噴出,狀若浮圖,既禦寒,又壯觀。大人孩子們圍起一圈,有的做遊戲,有的放鞭炮,男女老少都要來烤火,以圖“旺氣沖天”。

  春節的傳統文化資料18

  春節民族習俗

  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過新年的形式各有不一樣。

  1、壯族

  壯族的春節從年三十至正月初一、初二,共三天。除夕,家家殺雞宰鴨,蒸制扣肉、粉精肉、叉燒肉等。除夕的米飯要蒸得很多,象徵富裕。飯桌上要有白斬雞,有老人的家庭,還要燉豬腳和燉整雞。粽子是壯族春節必不可少的食品,但在三十晚上卻不吃。壯族的粽子是較高貴的食品,大的一、二年重,小的僅二、三兩。除此還有一種"鳳莫",意為特大粽子,重達一、二十斤。粽子味香堪稱一絕。正月初一和初二有客人至要吃粽子。春節期間要舉行對歌、打陀螺、跳舞、賽球等文體活動。

  2、藏族

  據藏族學者說,在古老的年代,西藏並不是冬春之交過年,而是夏天過年,"麥熟為歲首","雪山下,麥子黃了,歡樂的新年來了。"此刻,雅魯藏布江中游地區,都有秋收前過"望果"節的傳統。人們穿古代服裝,騎著馬,沿豐收的青稞地轉圈祈禱,還要騎馬射箭,圍著篝火跳舞狂歡,既娛樂自我,又娛樂本地的保護神。相傳,這都是古代西藏六月過年的遺留。

  還有在藏曆十月初一過年的,"麥收為歲首"。拉薩東面四百公里、雪山和原始森林環繞的工布(林芝)地區,到此刻還是藏曆十月初一過年,稱為"工布洛薩"。藏史記載,工布地區歷史十分久遠,早在吐蕃王朝建立之前,西藏的原始宗教苯教就在那裡十分盛行。藏曆十月過新年,源起於那些古老的時代。

  大約公元13世紀,薩迦王朝統治西藏的年代,藏胞便在藏曆正月過年了。但農民們往往提前在十二月初一過年,稱"索朗洛薩"(農民新年)。因為到藏曆正月,春氣萌動,備耕繁忙,農民已沒有心思過年了。

  新年要穿最漂亮的衣服,戴最珍貴的首飾,即使是經濟條件較差的人,也要預備一件過年的袍子,或者一兩樣粗糙的裝飾品,藏話叫薩舉",即新裝。這些當然出自藏胞愛美的天性。但也有說法,神王辛者曲傑,要從銅鏡裡觀察世人的生活,大家穿得漂漂亮亮,他高興,再給世人一些恩惠,穿得破破爛爛,他心煩,降下災害和瘟疫。所以,過年穿新衣,有取悅於神王的意思。正月初三,拉薩人成群結伴,走出喧譁熱鬧的街市,來到東郊的寶瓶山和西郊的藥王山,插經旗、掛彩幡,祭祀山神和水神。

  藏曆正月初五,拉薩郊區的農人要舉行隆重的開犁禮。農人們穿上節日的盛裝,強壯的犏耕牛打扮得更加漂亮,額頭貼著酥油圖案,犄角上插著紅旗和彩色羽毛,肩上披掛綵緞,緞子上綴滿貝殼和松石,尾巴上繫著五彩繽紛的綢帶,用"花枝招展"來形容,是毫可是分的。

  3、蒙古族

  蒙古族歷來崇尚白色,所以將農曆正月稱為"白月",把過年節稱為作"白節"。蒙古族過年的準備工作從農曆臘月二十三即開始。除了掃除、沐浴、佈置蒙古包外,還要人著新裝,馬佩紅纓和新鞍。要把放有哈達的整隻牛、羊獻給至親厚友。除夕夜要吃"手把肉"以示閤家團圓。初一凌晨先向長者敬辭歲酒,再向同輩敬酒,親朋間互贈哈達,恭賀新年吉祥如意。初一給長輩拜年必須要在上午。

  4、白族

  白族從除夕開始互拜、贈送禮品。子夜過後,男女青年爭先挑水,以示勤勞。清晨,全家喝泡有米花的糖水,祝願日子比蜜甜。早飯後,孩子們由成人帶領到親友家給長輩拜年。耍龍燈、舞獅子、打霸王鞭是節日不可缺少的活動。

  5、布依族

  布依族在除夕前要準備粑粑、米酒等節日食品,除夕夜守歲至天明。雄雞報曉,姑娘們爭先恐後到河邊擔水,誰先擔回第一擔水,就說明她最勤勞、最幸福。

  6、朝鮮族

  朝鮮族除夕全家守歲通宵達旦,古老的伽耶琴和筒簫樂曲將人們帶入新的一年。在節日期間,男女老少縱情歌舞,舉行壓跳板、拔河等比賽。正月十五晚上舉行傳統的慶祝集會,由被推選出來的幾位老人登上"望月架",以先看到明月為福,意味他們的兒孫健康、提高、萬事如意。隨後,大家圍著點燃的"望月架",伴著長鼓、筒簫、嗩吶樂曲翩翩起舞。

  7、達斡爾族

  達斡爾語稱春節為"阿涅"。年三十早上,家家灑掃庭院,在大門的正前方用雜物和家畜糞碼成一個高高的垛,傍晚燃起垛後,輕煙繚繞,到處籠罩著節日的氣氛。老人們將大塊的肉、饃、餃子等食物拋進火堆,祝福人畜安康、五穀豐登。晚上全家吃手把肉並進行各種辭舊迎新活動。人們在房屋西側雪地上插上香,朝西叩拜,以示緬懷祖先。除夕夜家家吃餃子,餃子裡包有白線,意寓長命百歲。春節期間有曲棍球比賽、化裝舞會、聽書唱歌等遊戲。

  8、高山族

  高山族的人們在春節裡身著豔麗的民族服裝,成群結隊歡聚在村邊寨頭暢飲美酒,並在樂器伴奏下盡情歌舞。有的村寨還舉行叉魚比賽,開展揹簍球、竿球等體育活動。

  9、赫哲族

  赫哲族的春節是一年中最歡樂的節目。除夕夜家家做年飯、剪窗花、糊燈籠。大年初一,姑娘、婦女和孩子們都穿上繡有云邊的新裝,到親朋好友家拜年。魚宴是赫哲族人款待客人的美味佳餚,有酸辣風味的"踏拉長"(生魚)、味香酥脆的"炒魚毛"和透明鮮紅的大馬哈魚籽。滑雪、射草靶、叉草球是赫哲族青少年迷戀的娛樂活動。

  10、拉祜族

  拉祜族在正月初一至初四過大年,在正月初九至十一過小年。臘月三十晚上要殺豬、舂糯米粑,每家要做一對大的粑粑,象徵星星,表示在新的一年裡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拉祜族亦有大家聚集一齊守歲的習俗。

  11、滿族

  滿族過春節時要貼窗花、貼對聯和"神"字。年三十全家包餃子,餃子講究有褶的,不能捏光邊的"和尚頭"餃子,恐日子過"禿"了。餃子要碼得橫豎成行,象徵新的一年財路四通八達,餃子不能擺成圈,恐日子過得沒有門路。

  12、畲族

  畲族過春節要舂餈粑,取其諧音,祝願在新的一年裡有好餈(時)運,日日粘粘(年年)甜。畲族祀奉"盤瓠"祖先,大年初一,全家叩拜"盤古祖圖"(根據盤瓠傳說繪成的畫像),講述祖先創業的艱辛。

  13、土家族

  土家族過春節要跳"擺手"。過去跳擺手舞時,要先在"擺手堂"掛三籠帳子,帳內掛豬頭、豬肉、香燭和野豬的頭、蹄等,然後由身穿紅色法衣頭戴法冠的老土司手持法器,帶關搖擺吶喊,男女老少都參加,拜了神後再跳舞。此刻土家族除了跳擺手舞外,還要耍龍燈、耍獅子、表演戲劇和武術等。

  14、佤族

  佤族在大年初一互相祝賀,異常要向寨子裡的長者拜年。拜年時,雙方互贈芭蕉、糯米粑粑和甘蔗,象徵團結和睦。滄源等地的佤族男女在節日晚上聚在廣場跳圓圈舞,老年婦女則穿長裙,幾十個人為一隊,手搭前人雙肩,邊唱古老的歌曲邊輕移舞步。

  春節的傳統文化資料19

  春節的對聯

  上聯:一帆風順年年好

  下聯:萬事如意步步高

  橫批:吉星高照

  上聯:綠竹別其三分景

  下聯:紅梅正報萬家春

  橫批:春回大地

  上聯:紅梅含苞傲冬雪

  下聯:綠柳吐絮迎新春

  橫批:歡度春節

  上聯:春滿人間百花吐豔

  下聯:福臨小院四季常安

  上聯:百世歲月當代好

  下聯:千古江山今朝新

  上聯:春臨大地百花豔

  下聯:節至人間永珍新

  橫批:萬事如意

  春節的傳統文化資料20

  春節的節令食品

  1、年糕

  年糕屬於農曆新年的應時食品,有紅、黃、白三色,象徵金銀。一種用黏性大的糯米或米粉蒸成的糕,在南方有過年吃年糕的習慣,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徵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春節吃年糕,“義取年勝年,籍以祈歲稔。”寓意萬事如意年年高。年糕的種類有:北方有白糕飥、黃米糕;江南有水磨年糕;西南有糯粑粑;臺灣有紅龜糕。北方年糕有蒸、炸二種,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湯煮諸法。

  2、餃子

  餃子,古稱“角子”,北方年夜飯有吃餃子的傳統,但各地吃餃子的習俗亦不相同,有的地方除夕之夜吃餃子,有的地方初一吃餃子。三十晚上北方人不吃餃子,會覺得沒有過年的氣氛。北方一些山區還有初一到初五每天早上吃餃子的習俗。

  吃餃子是表達人們辭舊迎新之際祈福求吉願望的特有方式。晚上11時到第二天凌晨1時為子時,“交子”即新年與舊年相交的時刻。餃子就意味著更歲交子,過春節吃餃子被認為是大吉大利。

  3、湯圓

  南方的元宵節慶食品叫做“湯圓”,別稱“元宵”“湯糰”“浮元子”,是中國傳統小吃的代表之一,是由糯米粉等做的球狀食品。一般有餡料,煮熟帶湯食用。同時也是元宵節最具有特色的食物。用黑芝麻、豬油做餡、加入少許白砂糖,外面用糯米粉搓成圓形。因為這種糯米湯圓煮在鍋裡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後來有的地區把“浮元子”改稱湯糰。在江蘇,上海等地,大年初一早晨都有吃湯圓的習俗。

  4、春捲

  春捲也叫春餅,立春吃春餅是中國一種古老風俗。晉代已有“五芋盤”即“春盤”,是將春餅與菜同置一盤之內。

  唐宋時立春吃春餅之風漸盛,皇帝並以之賜近臣百官,當時的春盤極為講究:“翠縷紅絲,金雞玉燕,備極精巧,每盤直萬錢”。民間也用以互相饋贈。

  春餅發展到今天,形制隨地而異,食用時間也因地而別。有烙制、也有蒸制;或大如團扇,或小如荷甲。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