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模板(精選10篇)

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模板

  制度的定義

  制度,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zhì dù,意思有:

  1、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法令、禮俗等規範;

  2、制訂法規;

  3、規定;

  4、指規定品級的服飾;

  5、製作;

  6、製作方法;

  7、規模、樣式;

  8、規制形狀;

  9、指一定的規格或法令禮俗。

  用社會科學的角度來理解,制度泛指以規則或運作模式,規範個體行動的一種社會結構。出自 《易·節》:“天地節,而四時成。節以制度,不傷財,不害民。”

  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模板(精選10篇)

  隨著個人的文明素養不斷提升,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避免篇幅過長。寫起報告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染病疫情報告制度模板(精選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染病疫情報告制度模板1

  一、建立從各班學生到班主任,到分管校領導,到校衛生(保健)室,到學校的傳染病疫情發現、登記及報告制度。

  二、在疫情發生時,啟動學生晨午晚檢制度,因病缺勤病因追查登記制度。發現學生有傳染病早期症狀如發熱、皮疹、腹瀉、嘔吐、黃疸等應及時報告校醫進行排查,並將結果記錄在排查結果登記日誌上。

  三、對因病缺勤的學生,班主任應(必要時和家長聯絡)迅速瞭解患病學生情況和可能的病因,讓其馬上去醫院檢查治療,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早報告。

  四、學校疫情報告人要依法履行職責,一旦發現傳染病人或疑似傳染病病人要按照下列要求向屬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及教育主管部門報告。突發情況發生後,學校要儘快掌握情況,立即啟動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在15分鐘內進行向鎮防控指揮部和縣教育局電話報告,30分鐘內傳真書面報告,1小時進行續報。

  五、發現傳染病人或傳染病疑似病人時,不得隱瞞、謊報或緩報,如因疫情報告人翫忽職守造成學校內傳染病傳播流行,將被追究責任。

  染病疫情報告制度模板2

  一、校醫為學校的疫情報告人員,負責本校常見病的診治,就診的病人必須登記在門診登記簿上,傳染病還要登記在傳染病登記本上,並填寫傳染病報告卡,在規定時限內報告當地疾控機構。

  二、在校所有教職工、學生都是義務疫情報告員,發現的傳染病疫情及突發事件要報告學校的專兼職疫情報告人員。

  三、執行晨檢制度,每日早晨上班前對每位教職員工、學生進行相關健康狀況及衛生狀況檢查,並留有詳細記錄。

  四、在傳染病暴發、流行期間,每位教職員工、學生髮現傳染病人或者疑似病人時,均有權利和義務向在校疫情報告人員報告,疫情報告人員向當地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

  五、協助疾控機構、醫療機構對傳染病人及疑似傳染病人進行隔離治療,對密切接觸者進行醫學觀察。

  六、加強健康教育,定期開設健康教育課。

  為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保障全體師生的身體健康和公共衛生,保證正常的教學秩序,特制定如下制度:

  一、認真學習20xx年新修訂的《傳染病防治法》,必須人人重視,加強預防。

  二、傳染病分為甲、乙、丙三類,共37種。要了解主要以及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甲類:鼠疫、霍亂

  乙類:非典、艾滋病、病毒性肝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狂犬病、乙腦、細菌性痢疾、肺結核、流腦、淋病、梅毒、鉤端螺旋體病等。

  丙類:流感、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急性出血性結膜炎等。

  三、防治管理組織和任務

  1、組織領導:分管副校長為組織領導,政教處配合、校衛生室負責具體工作。

  2、工作任務

  (1) 嚴把三個環節: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

  (2) 做到五早:早預防、早發現、早診斷、早報告、早隔離治療。

  四、嚴格疫情報告:

  1、發現甲類傳染病、乙類傳染病應當立即報告校衛生室或衛生主管人員,由校衛生室或衛生主管人員統計後報告校領導,最後經確認和領導審批後由學校報告員上級教育主管單位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

  2、發現丙類傳染病應及時報告校衛生室,由校衛生室報告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

  3、報告順序:學生→班主任→校衛生室或衛生工作人員→校領導→鎮防保科和鎮教委→區教委體衛科和區疾控中心。

  五、凡患有傳染病的學生經隔離治癒後,必須有醫院證明方可上課,教職工亦同。

  染病疫情報告制度模板3

  一、建立從各班學生到班主任,到級部主任,到校衛生所,到學校的傳染病疫情發現、登記及報告制度。

  二、在疫情發生時,啟動學生晨檢制度,因病缺勤病因追查登記制度。發現學生有傳染病早期症狀如發熱、皮疹、腹瀉、嘔吐、黃疸等應及時報告校醫進行排查,並將結果記錄在排查結果登記日誌上。

  三、對因病缺勤的學生輔導員應(必要時和家長聯絡)迅速瞭解患病學生情況和可能的病因,讓其馬上去醫院檢查治療,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早報告。

  四、學校疫情報告人要依法履行職責,一旦發現傳染病人或疑似傳染病病人要按照下列要求向屬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及教育主管部門報告。

  1.當發現傳染病或者疑似傳染病時,疫情報告人應立即報出相關資訊。

  2.發現個別學生出現不明原因的高熱呼吸急促、劇烈嘔吐、腹瀉等症狀時,疫情報告人應在24小時內報出相關資訊。

  3.學校發現群體性不明原因的疾病或者其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疫情報告人應當在24小時內報出相關資訊。

  五、發現傳染病人或傳染病疑似病人時,不得隱瞞、謊報或緩報,如因疫情報告人翫忽職守造成學校內傳染病傳播流行,將被追究責任。

  染病疫情報告制度模板4

  一、組織教職員工認真學習《傳染病防治法》,必須人人重視,加強預防。各班每天要進行晨檢。班主任對早晨到校的每個學生(幼兒)進行觀察、詢問,瞭解學生出勤、健康狀況。對因病缺勤的學生,班主任要追查病因並進行登記。

  二、班主任和教師發現疫情應該立即報告學校領導,學校發現疫情要在1小時內上報有關部門,學校指定專人或兼職教師負責學校內傳染病疫情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收集、彙總和報告工作(學校由分管後勤工作的領導為報告人)。

  1、法定傳染病

  (1)甲類傳染病:鼠疫、霍亂。

  (2)乙類傳染病: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炭疽、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結核、傷寒和副傷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兒破傷風、猩紅熱、布魯氏菌病、淋病、梅毒、鉤端螺旋體病、血吸蟲病、瘧疾。

  (3)丙類傳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急性出血性結膜炎、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傷寒、黑熱病、包蟲病、絲蟲病,除霍亂、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感染性腹瀉病。

  (4)衛生部決定列入乙類、丙類傳染病管理的其他傳染病。

  2、其他傳染病

  省級人民政府決定按照乙類、丙類管理的其他地方性傳染病和其他暴發、流行或原因不明的傳染病。

  3、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不明原因死亡病例等重點監測疾病。

  4、在同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級,1天內有3例或者連續3天內有多個學生(5例以上)患病,並有相似症狀(如發熱、皮疹、腹瀉、嘔吐、黃疸等)或者共同用餐、飲水史時,學校疫情報告人應當在1小時內報出相關資訊。

  當學校和托幼機構發現傳染病或疑似傳染病病人時,學校疫情報告人應當立即報出相關資訊。個別學生出現不明原因的高熱、呼吸急促或劇烈嘔吐、腹瀉等症狀時,學校疫情報告人應當在1小時內報出相關資訊。學校發生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學校疫情報告人應當在1小時內報出相關資訊。

  三、防治管理組織和任務

  (一)建立衛生防疫工作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學校中層幹部

  (二)學校建立校長負責制,成立預防傳染病應急處理小組。

  1、組織領導:分管副校長為組織領導,校醫務室和班主任負責具體工作。

  2、工作任務

  (1)嚴把三個環節: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

  (2)做到五早:(範文網 )早預防、早發現、早診斷、早報告、早隔離治療。

  四、嚴格疫情報告:

  1、報告方式

  當出現符合本工作規範規定的報告情況時,疫情報告人應當以最方便的通訊方式(電話、傳真等)向屬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同時,向教育行政部門報告。

  2、一旦發生傳染病事件,疫情報告人及時向校領導彙報,召集傳染病應急小組成員,做好專冊登記,統計人數。(患者名單、發病日期、班級分佈、主要症狀、目前狀況、接觸史等)

  報告順序:班主任(10分鐘內)→校領導(30分鐘內)組織排查→疫情報告人(1小時內)→當地疾控中心和教育行政部門。

  3、重大疫情由疫情報告人於1小時內上報疾控中心、教育、衛生行政部門。

  五、凡患有傳染病的師生經隔離治癒後,必須有醫院證明方可上課。

  染病疫情報告制度模板5

  一、工作目標

  1、普及各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防治知識,提高廣大師生員工的自我防範意識。

  2、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資訊監測報告網路,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3、建立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理機制,及時採取措施,確保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不發生及在校園蔓延。

  二、工作原則

  1、預防為主、常備不懈

  宣傳普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治知識,提高全體師生員工的防範意識和校園公共衛生水平,加強日常檢測,發現病例及時採取有效的預防與控制措施,迅速切斷傳播途徑,控制疫情的傳播和蔓延。

  2、依法管理、統一領導

  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預防、疫情報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實行依法管理。在縣教委

  、衛生局的統一領導下,成立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治領導小組,落實校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防治工作。

  3、快速

  反應、運轉高效

  建立預警和醫療救治快速反應機制,強化人力、物力、財力的儲備,增強應急處理能力,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三、學校工作職責

  1、建立健全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治責任制,檢查、督促各部門的落實情況,明確各部門職責,加強食堂、校園環境、教室等公共場所的衛生管理。

  2、結合學科教學,充分利用板報、校園網、廣播等宣傳手段,廣泛深入地開展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宣傳教育活動,提高師生員工的科學防病能力。

  3、嚴格執行學生缺課登記及請假制度、學校傳染病期間晨檢制度,及時掌握學生的身體狀況,發現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早期表現的學生,應及時督促其到醫院就診。

  4、積極開展校園環境整治和愛國衛生運動,加強後勤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改善衛生條件,保證學校教室、食堂、廁所及其他公共場所的清潔衛生。

  5、確保學生喝上安全飲用水,吃上放心菜。

  6、及時向當地疾病預防控制部門、教育管理中心和上級組織彙報學校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情況,並積極配合衛生部門做好對病人和密切接觸者的隔離消毒、食物留存留樣等工作。

  四、突發事件預防

  1、切實加強對學校衛生工作的領導和管理。經常對學校食堂、校園環境、教學設施等進行檢查,儘早發現問題,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2、加強學校衛生投入,切實改善學校衛生基礎設施和條件。3、採取有效措施,強化學校衛生規範化管理。

  (1)食品管理人員嚴格按照有關規定,持有效健康證、培訓證上崗,對患有“五類病”的人員應立即調離工作崗位。

  (2)購銷和使用的食品應當定點採購並按照規定驗收,嚴禁向學生出售變質食品和“三無”產品;食品加工過程和儲存必須生熟分開;餐具必須採用高溫消毒或藥物消毒,並採取嚴格的保潔措施。

  (3)食品及其原料儲存和食品製作間必須具備完善的安全措施,並落實專人保管責任制,強化安全防範措施。

  (4)加強廁所衛生管理,做好廁所的無害化處理,防止汙染環境和水源。

  (5)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重點做好食堂衛生、教室衛生、廁所衛生、環境衛生,為學生提供一個安全衛生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6)切實履行職責,做好計劃免疫的宣傳工作,配合衛生部門完成計劃免疫任務。

  4、加強健康教育,提高師生的防病抗病能力

  (1)按照教育部的要求,落實好健康教育課,普及公共衛生知識,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衛生意識,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生活方式。

  (2)結合季節性、突發性傳染病的預防,透過和辦報、宣傳櫥窗、廣播電視以及校園網等宣傳途徑,大力宣傳、普及防治突發事件的相關知識,提高師生員工的公共衛生意識和防治突發事件的能力。

  (3)進行食品衛生知識和防治食物中毒的專題教育,增強學生識別腐敗變質食品、“三無”產品、劣質食品的能力,教育學生不買無照、無證商販的各類食品。

  (4)認真組織師生開展體育鍛煉,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提供合理營養,不斷增強體質。

  五、突發事件的監測和報告

  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內容包括:重大傳染病清、中毒事件、汙染事故、免疫接種事故,以及其他重大疑難和不明原因的健康危害事件。

  (一)突發事件檢測

  建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監測系統。每天班主任統計師生員工中的缺勤者,並查明缺勤原因。對因健康原因缺勤者由校醫進行登記彙總並跟蹤觀察,根據情況變化採取必要的防範措施。

  (二)突發事件報告

  1、嚴格執行學校重大公共衛生報告程式,學校一旦發生集體性食物中毒、甲類傳染病病例、乙類傳染病暴發、醫院感染爆發以及其他突發衛生事件時,相關知情教師應在第一時間向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領導小組報告,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領導小組應在1小時內用書面形式(或電話)向管理中心報告,並同時向鎮防疫站報告,根據授權向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

  2、任何部門和個人不得隱瞞、緩報、謊報突發事件。

  3、在學校傳染病暴發、流行期間,對疫情實行日報高制度和零報告制度,並確保資訊暢通。

  六、突發事件的應急反應

  根據《全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和《豐都縣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辦法》的規定,將突發事件的等級分為一般突發事件、重大突發事件和特大突發事件。學校應根據突發事件的不同級別,結合學校的特點,啟動相應的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做出相應反應。

  (一)傳染病

  1、一般突發事件

  所在學校發現屬於一般突發事件的疫情,啟動第三級應急響應。

  (1)立即啟動日報告制度和零報告制度,加強疫情的通報。

  (2)加強對接觸人群的跟蹤管理,做好教室、圖書室、食堂、辦公室等公共場所的通風換氣工作,並採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3)嚴格執行進出入校門的管理制度。

  2、重大突發事件

  所在學校發現屬於重大突發事件的疫情,啟動第二級應急響應,進一步採取以下措施:

  (1)開展針對性地健康教育,印發宣傳資料,在校園張貼宣傳

  標語和宣傳畫,提高師生員工的自我防護意識和防護能力,外出和進入公共場所要採取必要的防護措施。

  (2)對全體師生每日定時測量體溫,發現異常情況及時上報。

  (3)對重大傳染病的密切接觸者,配合衛生部門做好隔離、醫學觀察和消毒等工作。

  (4)加大進出校門的管理力度,控制校外人員進入校園。

  (5)及時通報疫情防控工作的情況。

  3、特大突發事件

  所在學校或地區發現屬於特大突發事件的疫情,啟動第一級應急響應。進一步採取以下措施:

  (1)實行封閉式校園管理,嚴格控制外來人員進入校園。

  (2)全面掌握和控制人員的流動情況,教職工外出必須向所在部門請假。外出學生和去疫區的人員返校後,必須進行醫學觀察。對缺勤者要逐一登記,及時查明缺勤原因。

  (3)避免人群的聚集和流動,暫停一切大型的集體活動,不安排教師外出學習、參觀等。

  (4)對教室、實驗室、食堂、圖書室、活動室、廁所等場所每天進行消毒,通風換氣。

  (5)學校每天公佈校園疫情的防控工作情況。

  (6)按照上級要求進行相應處理。

  4、校內疫情

  校內若出現重大傳染病疫情,應在衛生部門的指導下,開展以下工作:

  (1)根據傳染病的種類和病人的活動範圍,相應調整教學方式。出現一例傳染性非典型肺炎、鼠疫及肺炭疽的疑似病例,對班級調整教學方式,暫避免集中上課;出現一例上述情況的'診斷病例或兩例以上疑似病例,學校在報請縣教委批准後對該班級和相關班級實行停課,或實行全校停課。

  (2)班級或全校停課期間,要指導學生進行適當的方法進行學習,如學校停課,學校領導和教師要堅守崗位。

  (3)重大疫情發生期間,要對教職工和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消除不必要的恐懼心理和緊張心理,維護校園穩定。

  (二)食物中毒

  一旦發生校內食物中毒或可疑食物中毒時,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領導小組做好下列工作:

  1、立即停止食物供應活動,並在第一時間報告管理中心並向縣教委、衛生局、縣防疫站、鎮政府報告。

  2、立即將發病師生送往醫院,協助做好病人的救治工作。

  3、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可能導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裝置和現場,待確認後交衛生部門處理。

  4、積極配合衛生、公安部門進行調查,並按要求如實提供有關資料和樣品。

  5、配合衛生部門分析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總結經驗教訓,提出整改意見,杜絕此類事件的再次發生。

  (三)預防接種嚴重反應或事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突發事件

  1、迅速報告衛生局、教育局及其他有關部門,請求派遣專業人員進校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查明事件原因。

  2、及時將患病師生送醫院接受治療。

  3、積極採取有效措施,消除危害,制止事態的進一步發展。

  4、總結經驗教訓,查漏補缺,杜絕隱患。

  七、保障措施

  (一)組織機構保障

  學校成立突發共衛生事件領導小組,後勤處具體牽頭負責日常防控工作,學校配備專職或兼職人員。

  (二)人力資源保障

  學校按照要求配備校醫,分管校長、總務處,相關人員要定期接受上級部門組織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知識、技能的培訓和演練,具有處理突發事件的快速應急反應能力。

  (三)實行責任追究制

  校長對全校師生衛生安全、校園衛生安全工作負總責,對於翫忽職守,造成學校衛生安全事故的責任人,應視情節輕重給與相應處理。

  染病疫情報告制度模板6

  一、幼兒園疫情報告人的設定

  每期指定分管領導為我園責任疫情報告人,所有教師發現傳染病疫情均要及時向責任疫情報告人提供情況。

  二、責任疫情報告人職責

  1.在園長的領導下,具體負責本園傳染病疫情和疑似傳染病疫情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工作;

  2.定期對全園幼兒的出勤、健康情況進行巡查;

  3.負責指導全園幼兒的晨午檢工作。

  三、疫情報告內容及時限

  1.在同一班級,1天內有3例或者連續3天內有多名幼兒(5例以上)患病,並有相似症狀(如發熱、皮疹、腹瀉、嘔吐、黃疸等)或者有共同用餐、飲水史時,疫情報告人應當在24小時內報出相關資訊。

  2.當園內發現傳染病或疑似傳染病病人時,疫情報告人應當立即報出相關資訊。

  3.個別幼兒出現不明原因的高熱、呼吸急促或劇烈嘔吐、腹瀉等症狀時,疫情報告人應當在24小時內報出相關資訊。

  4.園內發生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疫情報告人應當在24小時內報出相關資訊。

  四、報告方式

  當出現符合本制度規定的報告情況時,疫情報告人應當以最方便的通訊方式向中心學校疫情報告人報告。

  五、幼兒園疫情監測報告制度

  幼兒園建立晨、午檢、因病缺勤追查與登記制度。老師發現幼兒有傳染病早期症狀、疑似傳染病以及因病缺勤等情況時,應及時報告給疫情報告人。疫情報告人應及時進行排查,並記錄排查情況。

  1.晨、午檢應由帶班教師對每個幼兒進行觀察、詢問,瞭解幼兒出勤、健康狀況,並將晨、午檢結果記錄在登記表上。如發現幼兒有傳染病早期症狀(如發熱、皮疹、腹瀉、嘔吐、黃疸等)以及疑似傳染病病人時,應當及時告知疫情報告人,疫情報告人要進行進一步排查,以確保做到對傳染病病人的早發現、早報告。

  2.班主任及課任老師應當密切關注本班幼兒的出勤情況,對於因病缺勤的學生,應當瞭解幼兒的患病情況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懷疑,要及時報告給疫情報告人。疫情報告人接到報告後應及時追查幼兒的患病情況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對傳染病病人的早發現。

  染病疫情報告制度模板7

  1、責任報告人:

  各科室醫生及化驗和X光等檢驗人員。

  2、報告病種:

  甲、乙、丙類及其它規定報告的傳染病

  (1)甲類傳染病:鼠疫、霍亂;

  (2)乙類傳染病: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炎、人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炭疽、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結核、傷寒和副傷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兒破傷風、猩紅熱、布魯氏菌病、淋病、梅毒、鉤端螺旋體病、血吸蟲病、瘧疾。

  (3)丙類傳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急性出血性結膜炎、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傷寒、黑熱病、包某某、絲蟲病、除霍亂、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感染性腹瀉病。

  (4)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決定列入乙類、丙類傳染病管理的上述規定以外的其他傳染病(其他傳染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銳溼疣、生殖器皰疹、水痘、森林腦炎、結核性胸膜炎、手足口病、人感染豬鏈球菌、不明原因肺炎、不明原因、其它)。

  (5)省級人民政府決定按照乙類、丙類管理的其他地方性傳染病。

  (6)執行職務的醫務人員發現其他傳染病暴發、流行以及原因不明的傳染病後、應及時向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

  3、報告內容:

  報告內容包括常規疫情報告(法定傳染病報告),特殊疫情報告(暴發疫情、重大疫情、災區疫情、新發現的傳染病、突發原因不明的傳染病),傳染病菌中、毒種丟失的報告。

  (1)甲、乙、丙類傳染病,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報傳染病告卡》的要求填報。報告卡統一用A4紙印製,使用鋼筆或圓珠筆填寫,專案完整、準確、字跡清楚,填報人簽名。

  傳染病報告病例分為實驗室確診病例、臨床診斷病例和疑似病例。對鼠疫、霍亂、肺炭疽、脊髓灰質炎、艾滋病以及衛生部規定的其他傳染病,按照規定報告病原攜帶者。

  炭疽、病毒性肝炎、梅毒、瘧疾、肺結核分型報告。炭疽分為肺炭疽、皮膚炭疽和未分型三類;病毒性肝炎分為甲型、乙型、丙型、戊型和未分型五類;梅毒分為一期、二期、三期、胎傳、隱性五類;瘧疾分為間日瘧、惡性瘧和未分型三類;肺結核分為塗某某、僅培陽、菌陰和未痰檢四類。

  未進行發病報告的死亡病例,在填寫報告卡時,應同時填寫發病日期(如發病日期不明,可填接診日期)和死亡日期。

  (2)醫務人員發現原因不明傳染病或可疑的新發傳染病後,應及時告知本院資訊員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網路直報。

  4、報告程式與方式:

  傳染病報告實行專人管理。實行首診醫生負責制,院內診斷的傳染病病例的報告卡由首診醫生負責填寫,由本院預防保健科的專業人員負責進行網路直報。

  5、報告時限:

  (1)發現甲類傳染病和乙類傳染病中的肺炭疽、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質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疑似病人以及其他暴發傳染病、新發傳染病以及原因不明的傳染病疫情時,接診醫生診斷後應於2小時內以最快的方式(電話)向當地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同時將傳染病報告卡透過網路進行報告。

  (2)對其它乙、丙類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按規定報告傳染病的病原攜帶者在診斷後應於24小時內進行網路報告。

  染病疫情報告制度模板8

  (一)組織管理

  衛生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院按照專業分工,承擔責任範圍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傳染病疫情監測、資訊報告與管理工作,具體職責為:

  1、按照屬地化管理原則,當地衛生院負責對行政轄區內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傳染病進行監測、資訊報告與管理;負責收集、核實轄區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疫情資訊和其他資訊資料;設定專門的舉報、諮詢熱線電話,接受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疫情的報告、諮詢和監督;設定專門工作人員蒐集各種來源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疫情資訊。

  2、建立流行病學調查隊伍,負責配合開展現場流行病學調查和處理,蒐集密切接觸者、追蹤傳染源,必要時進行隔離觀察;進行疫點消毒及其技術指導。

  3、負責傳染病監測資訊網路維護和管理,疫情資料的報告、分析、利用與反饋;開展技術指導。

  4、負責人員培訓與指導,對下級衛生工作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對衛生機構的疫情報告管理工作進行技術指導。

  (二)傳染病疫情報告資訊稽核

  1、衛生院防保科每天應進行疫情資訊網路監控;一旦發現傳染病病例異常增加、罕見傳染病病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等相關公共衛生資訊,及時向相關部門報告,併為業務科室及時提供傳染病疫情資訊。

  2、疫情管理人員每日應分別登入系統進行稽核確認與查重醫學教|育網蒐集整理。

  3、疫情工作人員必須24小時保持疫情電話通訊暢通,節假日將疫情報告電話轉接辦公室電話上,同時保證24小時訊號通暢。

  (三)傳染病疫情報告的通報

  傳染病疫情的通報與公佈,按衛生部《法定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資訊釋出方案(試行)》執行。

  1、定期向上級衛生行政單位、政府和有關領導報告並通報本級法定傳染病疫情資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周邊省份和地區傳染病疫情等相關資訊。任何單位和個人對傳染病疫情,不得隱瞞、緩報、謊報或者授意他人隱瞞、緩報、謊報。

  2、發現甲類傳染病、按甲類管理乙類傳染病以及不明原因疾病爆發等未治癒的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離開報告所在地時,應立即報告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同時報告上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經衛生行政部門批准後,將該病人的相關資訊以最快的通訊方式向其到達地的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進行通報。

  3、衛生院當轄區內發現動物間和人間發生的人畜共患傳染病(鼠疫、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狂犬病、炭疽、布魯氏菌病、鉤端螺旋體病、黑熱病、包蟲病等)暴發、流行時,及時向轄區畜牧站報告(專報),並在疾病流行期間互相通報各有關疫情資訊。

  4、衛生院傳染病疫情資訊管理專職人員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要求每月對《疾病監測資訊報告系統》的疫情資料進行統計分析,主要內容有法定傳染病監測分析、各類傳染病分析、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分析、報告及時性評價和重點提示五大部分。

  (四)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程式、時限及內容

  1、報告程式防保科接到電話、傳真或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管理資訊系統》發現甲類及甲類管理的乙類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疑似傳染病病人、其它乙類及丙類傳染病疫情暴發、流行時,及時對疫情報告進行核實、分析,同時填寫《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電話記錄表》後,報相關部門。

  2、報告內容主要報告內容有疫情發生基本情況(發生地點、波及範圍、波及人數、可能傳播途徑等),疫情發生簡要經過,當地衛生機構對疫情處理措施等。

  3、報告時限從防保科接到疫情,報告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整個過程在1小時內完成。當轄區內發現甲類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疑似傳染病病人及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於2小時內向相關部門進行報告。

  1)對甲類傳染病和按甲類管理的乙類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攜帶者,衛生部規定按甲類傳染病管理的其他乙類傳染病如突發原因不明的傳染病,以及衛生部規定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人,應在2小時內完成網路直報。

  (2)對其他乙類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傷寒副傷寒、痢疾、梅毒、淋病、白喉、瘧疾的病原攜帶者,衛生部列入乙類傳染病管理的其他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省級人民政府決定列入乙類傳染病管理的其他地方性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應在24小時內,透過網路進行資訊的錄入報告。

  3)對丙類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應在24小時內,醫學教|育網蒐集整理透過網路進行資訊的錄入報告。

  (五)調查

  衛生院接到甲類傳染病、傳染病非典型肺炎和乙類傳染病中艾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質炎的疑似病人、病原攜帶者及其密切接觸者等的疫情報告後,應立即派專業人員趕赴現場進行調查。接到乙類、丙類傳染病暴發、流行疫情報告後,應在12小時內派專業人員趕赴現場進行調查。

  (六)衛生院及有關科室和個人應遵照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資訊系統使用者與許可權分配管理規程》(試行)有關規定,分配給科室的疫情資訊查詢帳號及密碼指定專人負責管理,並將負責人名單報資訊管理科疫情室備案,如發現帳戶和密碼資訊洩露,請立即報告疫情室,以便及時採取補救措施,否則,後果自負。

  (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的相關規定,切實履行法律賦予的責任,疫情資料對外公佈須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有關規定執行,任何人不得隨意對外洩露疫情資料,如有違反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八)質量控制

  衛生院負責責任範圍內的疫情報告管理工作,應提出工作要求,部署工作任務,承擔疫情資料收集、上報和反饋工作。對轄區內個體診所和下級衛生所的疫情報告工作進行培訓、業務指導和督促檢查。

  (九)獎懲措施

  各級衛生醫療機構(個體診所)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追究其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

  1、瞞報、緩報、謊報發現的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疑似病人的;

  2、未按規定建立專門的流行病學流行隊伍,進行傳染病疫情的流行病學調查工作;

  3、在接到傳染病疫情報告後,未按規定派人進行現場調查的;

  4、未按規定上報疫情或報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醫學教|育網蒐集整理。

  各責任報告單位對週末及節假日加班進行疫情報告、監測和分析的工作人員,應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安排補休並給予補貼。

  染病疫情報告制度模板9

  1、建立健全醫院各科室疫情報告管理組織,發揮疫情報告管理組織的職責。

  2、各科醫生在醫療診治中如發現甲類傳染病鼠疫、霍亂及乙類傳染病中的傳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炭疽中的肺炭疽、脊髓灰質炎、白喉、流行性出血熱的患者、病原攜帶者或疑似患者,立即報告感染辦公室、醫務處,填寫傳染病卡片由傳染病疫報告員4小時內透過傳染病疫情監測資訊系統進行報告。對其他乙類傳染病及病原攜帶者應於12小時內透過傳染病疫情監測資訊系統瞄行報告。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對丙類傳染病於24小時內透過傳染病疫情監測資訊系統進行報告。

  3、各科醫生應認真及時填寫傳染病卡片,並在傳染病登記本上登記後,立即報告感染辦公室,不得遲報、漏報。傳染病檢查員每日對疫情情況進行檢查稽核,立即網路直報。門診醫生要認真逐項填寫目診日誌,姓名、性別、身份證號、出生日期、年齡、工作單位、聯絡電話、職業、現住址、發病日期、初診、診斷日期等不得漏項,字記清楚。並用紅筆註明“報卡”。住院醫師應在住院患者出入院登記本上用紅筆註明“報卡”。化驗室、放射科建立傳染病登記本,防止漏登、漏報。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

  4、各科建立的門診工作日誌登記及傳染病本要儲存三年。

  5、各科由傳染病監控員檢查門診醫師工作日誌及病區患者出入院登記本是否填寫齊全,傳染病是否漏報、遲報。

  6、認真執行肺結核病疫情報告歸口管理程式,經治醫生髮現疑似或者確診的肺結核患者(含結核性胸膜炎)必須立即報卡,小時內網路直報。同時將患者轉到結核病防治所並做好記錄。如遇有患者大咯血、自發性氣胸及其他嚴重合並症,可待患者病情穩後再轉診,不得擅自收治。放射科發現疑似肺結核或確診活動性肺結核時進行登記。並將報告結果直接交給主治醫師,以防報告丟失、患者走失。

  7、定期對全院工作人員、就診患者進行傳染病的防治宣育。定期對全院醫護人員進行傳染病知識的培訓。對新畢業、新調入及進修人員進行上崗培訓,考核合格後方可上崗。

  8、傳染病管理人員,每日要對全院傳染病報卡進行登稽核,當日立即報出,最遲不得超過24小時。每月對全院門診醫師工作日誌、患者出入院登記、病歷、處方等進行檢查,檢查檢驗科工作記錄及放射科傳染病登記本,杜絕傳染病遲報、漏報等現象。

  9、如發現傳染病漏報l例要扣罰當事人當月獎金50元,傳染病登記不認真或遲報疫情者,予以通報批評。

  10、感染辦公室要對傳染病情報告工作進行檢查,定期向相關科室、部門反饋情況,改進工作。

  染病疫情報告制度模板10

  一、學校建立傳染病防控管理組織,校長是第一責任人,副校長負責具體工作,各班班主任老師協助配合。學校其他教職員工、學生髮現傳染病疫情均有義務向責任疫情報告人提供情況。

  二、責任疫情報告人職責:

  1、在校長的領導下,具體負責本單位傳染病疫情和疑似傳染病疫情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工作;

  2、定期對全校學生的健康情況進行巡查;

  3、負責指導全校學生的晨檢工作;

  4、嚴格病例登記,學校發現傳染病例或疑似病例時必須按《傳染病防治法》的規定立即登記(專案包括:病人的發病日期。所在班級、姓名、性別、年齡、症狀、是否就診及醫院、排查結果、採取措施、登記人等),並及時向所在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及學校主管部門報告;

  5、接受衛生部門對學校疫情登記報告和管理情況的監督檢查指導。

  三、學校傳染病報告順序:

  第一發現人→班主任→校長→當地疾控中心領導→衛生行政部門。

  四、疫情報告內容及時限:

  1、在同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級,1天內有3例或者連續3天內有多個學生(5例以上)患病,並有相似症狀(如發熱、皮疹、腹瀉、嘔吐、黃疸等)或者有共同用餐、飲水史時,學校疫情報告人應當在24小時內報出相關資訊。傳染病流行期間,學校應按照傳染病防控領導小組的規定及時上報。

  2、當學校發現傳染病或疑似傳染病病人時,學校疫情報告人應當立即報出相關資訊。

  3、個別學生出現不明原因的高熱、呼吸急促或劇烈嘔吐、腹瀉等症狀時,學校疫情報告人應當在24小時內報出相關資訊。

  4、學校發生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學校疫情報告人應當在24小時內報出相關資訊。

  5、學校發生群體性重大傳染病暴發流行、食物中毒事件、飲用水汙染事件、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嚴重影響師生健康的事件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不超過2小時)向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及衛生院報告

  五、學校疫情報告人發現傳染病病人或傳染病疑似病人時,不得隱瞞、謊報或緩報。

  六、嚴格消毒滅菌隔離制度,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範,在發生傳染病疫情期間,校方應在疾病防控制機構的指導下,認真落實相應的傳染病綜合防治措施。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