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資訊科技說課稿(精選20篇)

初中資訊科技說課稿

  一、什麼是說課稿

  “說課”是教學改革中湧現出來的新生事物,是進行教學研究、教學交流和教學探討的一種新的教學研究形式,也是集體備課的進一步發展,而說課稿則是為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它不同於教案,教案只說“怎樣教”,說課稿則重點說清“為什麼要這樣教”。教師在吃透教材、簡析教材內容、教學目的、教學重點、難點的基礎上,遵循整體構思、融為一體、綜合論述的原則,分塊寫清,分步闡述教學內容,以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

  二、初中資訊科技說課稿(精選20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說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中資訊科技說課稿(精選2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中資訊科技說課稿1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掌握藝術字的插入方法,熟練編輯藝術字:移動、字元間距、刪除、環繞、旋轉

  2、知道文字框的作用;會進行橫、豎排文字框的插入;會進行文字框的編輯:移動、改變大小、刪除、複製;靈活設臵文字框格式:顏色和線條、邊框與底紋設臵

  3、熟練掌握插入圖片的方法,以達到用圖來修飾和點綴整個版面

  4、學會應用專案符號和編號來製作目錄內容。

  (二)過程與方法

  1、培養學生運用知識、實現知識遷移的能力。

  2、培養學生觀察問題和思考問題能力。

  3、透過交流和欣賞,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相互評價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透過設定藝術字格式、利用文字框設計版面,初步培養學生的審美觀。

  二、教學重點

  1、利用藝術字製作標題;

  2、利用文字框設計版面。

  三、教學難點

  設定文字框的屬性。

  四、教學手段

  機房、多媒體網路廣播系統

  五、教學方法

  任務驅動法、演示講解法、實驗學習法。

  六、教學過程

  (一)複習

  1、複習上節課所學內容

  2、檢查講解上節課所佈置作業

  (二)匯入新課

  1、用基本知識來考考大家:請問一本完整的圖書通常由哪些部分組成呢?

  2、出示課題:製作目錄

  (三)講解新課

  1、初步瞭解目錄:什麼是目錄?為什麼要有目錄?有什麼作用?

  2、感性認識目錄:

  ①展示各種目錄樣式

  ②觀察課本的目錄和課本所給目錄示例

  ③透過對比修飾與沒有修飾過的目錄,激發學生自己動手操作

  (四)動手製作目錄

  1、為了實現圖與文字的完美結合,今天我們首先來學習“文字框”。

  方法一:插入文字框橫排或豎排

  方法二:調出繪圖工具(檢視工具欄)

  2、文字的“複製與貼上”

  選定Ctrl+C(複製)Ctrl+V(貼上)

  3、應用、專案符號和編號

  4、插入藝術字

  5、插入圖片

  6、整體美化

  (五)課堂小結

  1、總結本節課內容:本節課學習了作文選中目錄的製作,主要學習了應用?專案符號和編號的?的使用,以及藝術字、圖片等的插入,美化文字。

  2、佈置課下作業。

  初中資訊科技說課稿2

  一、說教材:

  本課是七年級資訊科技下冊第一單元第一課的內容,它是基礎性章節,是入門篇章,學生對它的興趣直接影響到他在以後其它小節中的學習。基於這種重要性,因此在本節中要激發學生的認知興趣,透過大紅燈籠的製作,初步體驗WORD的神奇作用。為學生以後的成功學習打下基礎。

  二、說學情:

  我們學校的學生大部分是農村的孩子,他們沒有具備一定的資訊素養和利用計算機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據本課的內容和我校同學的情況,以演示、觀察、啟發、誘導為主,激發學生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說教學目標:

  ⑴、使學生了解圖形格式。掌握瞭解繪製、複製、移動、組合圖形的方法。

  四、說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使學生掌握繪製、移動、複製圖形的方法。

  2.難點:使學生掌握設定圖形格式的方法。

  五、說教學方法:

  為了完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我採用演示法、任務驅動、賞識教育、自我探究、協作交流、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

  六、說教學過程

  1.創設情景匯入新課

  激情匯入,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同學問在過節日的時候,互相祝福,護送禮物,隨著科技的發展,網路的普及,可以再網上祝福,也可以網上護送禮品,來表達自己的心情,最高興的節日就是過新年了吧,家家還掛上了大紅燈籠,你知道電腦中的大紅燈籠是怎麼做成的嗎?今天我們利用WORD製作,教師把已製作好好的《新春燈籠》的圖片展示給同學們看,引起同學們的興趣。很自然的過渡到下一個教學環節。

  2.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對於喜慶的大紅燈籠同學們都非常的喜愛,這時讓學生觀察:

  新春紅燈籠的各個部分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

  (一)分析燈籠(小組討論法)

  觀察後讓小組互相討論,總結出燈籠是由矩形、橢圓這兩種自選圖形經過繪製、複製、組合形成的。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二)製作燈籠(演示法、小組討論法,小組合作法)

  把製作燈籠分為三個部分:

  ⑴製作燈籠提手

  自學探究:如何設定自選圖形的格式?

  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教學論文)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每個同學進行閱讀課本,然後小組之間進行討論尋找設定自選圖形格式的方法。討論完成後,進行燈籠提手的製作。在同學們製作燈籠的過程中,這時教師巡視他們製作的如何,並對個別理解、掌握不好的同學進行個別點撥和輔導,使學生掌握設定圖形格式的方法。

  (2)製作燈籠體

  為了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老師首先採用演示教學法。先讓學生繪製一個橢圓並設定其圖形格式。然後利用教學軟體,師生一起進行協同操作:複製橢圓。複製完成後,調整橢圓大小和對齊橢圓。這樣燈籠體就成功了。

  ⑶製作燈籠穗

  透過前面的學習,同學們對設定圖形格式有了一定的瞭解和掌握,下面製作燈籠穗依然採取小組討論與合作的方法,進行自我學習,以提高同學們的自我學習能力。在學生製作的過程中,教師要及時巡視,並注意以下點:

  ①及時對知識點不熟練的同學進行個別點撥輔導。

  ②從審美角度對孩子們的作品進行輔導。

  ③讓小組合作的作用發揮到最大。

  3、展示燈籠總結回顧

  展示孩子們的製作成果,讓同學們感受成功的喜悅和快樂。

  透過作品展示讓學生回顧所學習的知識,使學生進一步

  掌握瞭解繪製、複製、移動、組合圖形的方法和圖形設定的方法。

  初中資訊科技說課稿3

  一、教材分析

  【過渡語】教材是進行教學的評判憑據,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來源。首先,我對本節教材進行一定的分析。

  本節課選自人教版初中八年級上冊,第一章第二節的內容,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是Flash操作的重要動畫方式之一:動作補間動畫,學生學完本節課內容,對於學習後面的形狀補間動畫的內容,起到了鋪墊的作用。

  二、學情分析

  【過渡語】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生的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是教師授課的依據與出發點。我所面對的學生。

  具有了經驗型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能力,但思維也具有片面性,容易鑽牛角尖,有叛逆心理,有一定獨立學習能力,興奮性較高,穩定性較差,波動性較大,教師在授課過程當中要多關注學生情緒的波動,給予正確的指導。在此之前他們已經學習了逐幀動畫,對動畫製作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這為順利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打下了基礎,但對於補間動畫的概念的會有一定的困難。

  三、教學目標

  【過渡語】新課標要求教學目標是多元的,主要包括學會、會學、樂學三個維度,所以我確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能夠區分元件和例項。能夠利用動作補間動畫製作動畫作品。

  【過程與方法】

  透過小組討論,設計動畫的形式,初步感受補間動畫的製作一般規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透過電子相簿的形式,回顧過去,從而樹立珍惜時間的思想。

  四、教學重難點

  【過渡語】新課標指出: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考慮到學生原有的基礎,現有的困難以及學習上的心理特徵

  【重點】學會製作簡單的動作補間動畫。

  【難點】關鍵幀的運用,動作補間動畫的製作方法。

  五、教法學法

  【過渡語】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慧:差的教師只會奉送真理,好的教師則交給學生如何發現真理,教師的教是為了不教,這才是教學的境界,

  所以我採用的教學方法是演示教學法、任務驅動法、創設情境法

  六、教學過程

  【過渡語】圍繞以上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根據“教師指導學生主體訓練主線”的原則,設計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興趣是學習的力量源泉,是學生能力培養與提高的前提。有了興趣,才能喚起學生求知X,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探求未知領域。在匯入環節,首先我將聯絡生活實際的匯入方式,上課之前我將首先請同學們利用上節課作業我要求大家帶的照片,做一個自我介紹,而後,我利用Flash製作的電子相簿來進行自我介紹。透過對比,學生會發現利用電子相簿的形式,讓電子相簿更形象、直觀、生動,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此時我提出問題,同學們是不是也想做一個“炫酷”的電子相簿呢?那我們就利用Flash中的動作補間動畫的這個技巧來製作吧。從而引出今天的課題《動作補間動畫》。

  【設計意圖】新課標告訴我們,資訊科技的目的是讓學生學會利用資訊科技工具收集和處理資訊,以支援學習、探究和解決日常生活問題。因此在匯入環節,我就設定了和生活相關的內容,既吸引學生注意力,有突出了資訊科技學科和生活的聯絡。

  (二)任務驅動,自主探究

  觀察是操作的基礎,首先我先展示一個剛剛播放電子相簿的Flash原始檔,學生注意觀察我的場景、時間軸和屬性的部分,分析我是如何進行操作的。並且讓學生總結操作步驟,學生會發現,想要製作一個簡單的動作補間動畫,需要四個步驟,

  1、匯入圖片;

  2、設定起始關鍵幀;

  3、創設結束關鍵幀;

  4、插入動作補間動畫。

  分析人物之後我會進行具體的操作,雖然操作步驟只有四步,但是每個步驟都會有操作的細節,因此我在講授的過程中,要一邊演示一遍講解,操作之前,我會讓學生認真觀察匯入中的兩幅圖片的區別,並且提問,大家思考一下,兩幅圖片有哪些地方是有區別的呢?透過觀察,學生會發現,在加工之後的圖片中,增加了初升的太陽,碧綠的草地,還有天空中的大雁。我會適時總結,只要我們從下到上依次繪製草地,大雁和太陽,再把大公雞放在背景中,就能夠完成任務了。

  分析任務之後我開始進行具體操作的學習。首先我會透過演示法進行草地的繪製。

  1、選擇不規則的區域;

  2、選擇羽化;

  3、填充綠色;

  4、用混合畫筆工具繪畫小草和大雁。完成背景中草地和大雁的操作。在演示過程中,對羽化和混合畫筆這兩個學生最新接觸的工具進行細緻的講解,讓學生了解這兩個新工具的意義、操作、效果。

  給簡報增加動畫主要有兩種形式,分別是直接新增動畫,一個是設定切換模式

  首先我會透過演示法進行新增動畫的學習。我會演示新增動畫效果的操作,並且讓學生思考以下問題:

  1.新增動畫可以對簡報中的哪些內容進行操作。

  2.新增簡報中有哪些動作效果。

  學生透過問題的引導。會發現簡報不但能夠給文字新增動畫,還可以給圖形、圖片等多種內容新增動畫。同時新增簡報中的動畫效果非常多。由於時間有限我並不能夠介紹所有的動畫效果,因此我設定了一個教學環節,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別嘗試使用一種動畫效果,掌握之後,要來到講臺上演示這個動畫效果,並且向同學們介紹這個動畫效果的特點。透過演示,操作,交流分享學會新增動畫效果的內容。

  【設計意圖】在教學過程中,我從問題出發,讓學生親歷處理操作、開展交流、相互合作的過程。在引導學生把握知識體系的基礎上,適當放手,讓學生透過自主探究掌握技術工具的操作方法與應用技巧,鼓勵學生在過程中積極思考,大膽想像,勇於創新。

  在學生掌握了操作步驟和操作原理之後,我將帶領同學進入下一個教學環節,操作步驟是為了設計出漂亮的動畫而服務的,因此在講授設計動畫效果的環節,我會先提出問題:同學們,電子相簿只有照片的移動會不會還是太單調呢,我們能不能做出其他的效果呢?引導學生閱讀教材,找到答案。學生會發現,利用動作補間動畫還可以改變圖片大小、改變物件的不透明度,旋轉物件。此時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學習,合作探究,集體操作的方式進行教學,我會設定一個比賽,讓學生透過看書來學習,不但要學習操作步驟,也要設計相簿效果。製作好之後,會對作品內容進行介紹。引導學生在比一比賽一賽的氣氛中,會更加積極的進行學習。操作完成之後,我會請學生自願到臺前來進行演示,並且讓這樣的小老師進行講解。讓其他的學生可以透過觀察小老師的教學,完善自己的作品。從而完成電子相簿的設計和操作。並且讓學生能夠釋出動畫。

  【設計意圖】新課改理念告訴我們,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因此我會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透過任務來學習。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另一方面,也可以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想像力以及自我反思與監控的能力。

  (三)小結作業

  本節課學習了比較多的概念,工具和操作方法,因此在小結部分,我會讓學生對課程內容進行梳理。複習本節課的內容,在複習時我將從概念的角度,比如關鍵幀、起始關鍵幀、元件、例項。從操作的角度,比如如何做位移動畫,縮放動畫,旋轉動畫等,還要從設計的角度,細節的角度等多個角度進行復習。將本課內容中的知識都進行全面的整理,讓學生從多個角度進行內容分析,有利於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本課的內容。

  在作業環節,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電子相簿,並且思考,是否能夠有今天所學的內容作出相應的效果。

  七、板書設計

  動作補間動畫

  利用匯入的圖片製作動畫

  改變物件的大小

  改變物件的不透明度

  旋轉物件

  釋出動畫

  八、教學反思

  初中資訊科技說課稿4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作用

  XX是選自XX人民教育出版社X年級X冊《資訊科技》教材中第X單元第X課的內容。而本套教材屬於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中教材。本套教材是根據教育部《中小學資訊科技課程指導綱要》進行編寫,以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規律來安排教材內容,編寫時強調系統性、知識性和科學性。同時本套教材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資訊素養為宗旨,以利用資訊科技解決實際問題為主線,以計算機技術作為主要認知工具,在動手和動腦緊密結合中培養學生的資訊意識,提高學生對資訊處理的能力,增強學生對資訊科技的興趣,為今後高一階段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另外,“任務驅動、學得有趣、教的輕鬆”是本套教材的突出特點,教材內容以“活動”為主導,以任務作驅動,注重學習方法的策略引導,密切聯絡學生的現實生活,指導學生以資訊科技為工具學習其他課程,努力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是發現和提出新問題的創新能力。因此,本教材在整個資訊科技普及和應用中有著不可忽視的地位。

  2、教學目標

  根據資訊科技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本學科的特點及授課學生的情況制定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①知識技能目標:透過觀察、模仿、實踐等方法,讓學生了解並掌握如何XXXXX的方法和技巧,並且能熟練運用。

  ②學習方法目標:透過自主學習,教師引導,實踐動手操作,體驗和感悟學習的樂趣。

  ③情感價值目標:讓學生透過在XXXX操作的過程中體驗XXXX的功能和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在學習中不斷總結的良好習慣。

  3、教學重、難點

  經過對教材的分析,我認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難點是:我將採用教師示範和講解的方法來突出重點,用活動任務和組織學生小組合作的方法來突破難點。

  4、學情分析

  本節課的授課物件是十三四歲的學生,一方面,這個階段的學生理解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都比較活躍,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強,這有利於本節課的學習。另一方面,這個階段的學生注意力也容易分散,不夠專注,可能會影響學習效果,針對此種可能性,在教學中我一方面根據教材內容安排一系列的小任務、小活動來引起學生興趣,使他們的注意力能集中在課堂上;另一方面要適時創造條件和機會,讓學生髮表見解,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二、說教法

  因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XXXXX,主要目的是要讓學會XXXX的操作方法,屬於實踐技能課,為了更直觀的讓學生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本節課的內容,我主要採用任務驅動法來開展課堂教學,並以講解演示法、討論法貫穿整個教學過程。

  三、說學法

  前面我已說到資訊科技課追求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讓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更要掌握學習方法。因此透過上述教法,本節課還是以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為主,小組合作,分組討論為輔的方法展開學習,讓學生透過實踐、觀察、分析,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歸納總結問題的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1、匯入新課

  根據上一節課的佈置的活動任務,結合本節課的教學內容,透過提出一個問題讓學生思考並回答的方法來匯入新課。

  2、新課講解、演示

  結合匯入新課時所討論的問題,向學生展示出一個作品,引起學生的興趣,然後讓學習結合以前學習的內容進行觀察分析,看能否運用以前學過的知識直接做出一樣的作品,如果不能,那應該怎麼做?這時,可以先簡單的講解下製作這個作品的具體方法和步驟,然後再利用教學控制軟體將剛才講解的製作方法在電腦上給學生現場進行演示,演示的節奏要放緩,讓學生能觀察更仔細。最後,根據作品和演示過程給學生安排本節課的活動任務,讓學生自己先嚐試操作。

  3、學生動手實踐

  學生根據教師剛才的示範操作,再結合本環節安排的活動任務自己動手進行操作練習,完全掌握後再自己單獨或與其他同學合作一起去探究其他的操作方法和技巧。在這一環節中教師要不斷巡視觀察並隨時進行指導。

  4、展示交流

  經過前一個環節的實踐操作,教師抽幾名學生在教學控制展示平臺上進行展示操作,其他學生觀察其操作方法和步驟,然後再進行交流討論,指出其中的亮點和不足,並給出改進意見。

  5、評價反饋

  這個環節其實和上一環節是緊扣的,教師根據學生展示交流後的結果,最後進行歸納總結,做出評價。尤其是對本節課的重、難點內容要著重點評,從而進一步幫助學生鞏固、理解。

  6、小結

  簡要的總結下本節課的知識點以及操作技巧,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本節課的教學內容。

  7、課後活動

  根據本節課學到的技能,結合日常生活,適當給學生安排幾個活動,目的是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良好習慣。

  五、設計理念:

  本節課在學生自主探索,教師引導的過程中學,讓學生自主體會資訊科技的普遍性這一特徵,在“討論和實際操作”中體驗資訊的獲取和辨析,正是在辨析過程中,提高了分辨能力。而這個就是我這堂課的最終目標。

  初中資訊科技說課稿5

  一、說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1、教材:重慶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資訊科技》第四版,本節內容《資料的計算》是《初中資訊科技》第四版(八年級上)第一單元第3節的內容,它是Excel中的一個重點,在實際生活應用中,比較常用。

  2、現代社會是資訊社會,在生產及生活各個領域中,都有大量的資料資訊要處理,像電話費的收取、學習成績的統計分析等。隨著社會的的進步,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產生的資料越來越多,對處理資料的速度和精度要求也越來越高。然而,傳統的人工處理資料的方法已不能滿足需求,計算機成為了最有效的資料處理工具。作為中學生有必要了解和學習資料的計算。

  中小學資訊科技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中小學資訊科技課程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對資訊科技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掌握資訊科技基本知識和技能,瞭解資訊科技的發展及應用對人類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因此,我確立了以下教學目標: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讓學生明確在電子表格中資料計算的方法,透過對資料計算方法的教學,讓學生掌握資料計算的方法。

  2、能力目標:根據計算機學科的特點,透過:講解—演示—實踐結合,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

  3、思想目標:透過教學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增強學生的求知慾和對本學科的熱愛。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能利用數學公式、函式進行資料的計算

  難點:能夠根據需求選擇和正確使用函式

  二、說教學物件

  八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好奇心強,同時又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和動手能力。但多數情況下還比較膚淺和不夠成熟,尤其對於一些知識和技能的掌握還處於一知半解的狀態,教師點則通,不點則不通。透過前面課程的學習,學生已基本掌握了在工作表輸入資料、編輯、修飾工作表的基本操作,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讓學生學會如何在Excel中進行資料計算,使學生對資料處理有個感性認識。

  三、說教法

  本節課將在網路教室裡展示,並以講解—演示—實踐為主線,透過講解—演示—練習—展評—總結的程式,過渡到知識的應用和練習,實現對知識點的認識理解和記憶,最後達到熟練應用。

  1、做課件來闡述基本內容及各個知識點,這樣可以省去板書,有更多時間來讓學生思考和操作。

  2、利用Excel環境來實地進行操作,這樣比較生動且實際,學生容易理解和掌握。

  四、說學法

  ⑴講練結合,強調實際應用的講述,透過對知識的鞏固消化和運用,最終將知識轉化為能力;

  ⑵採用現代資訊科技教學手段,使學生在頭腦中加深理解,鞏固所學知識;

  ⑶教師要少講,精講,讓學生透過實驗學習,在學習過程中理解資料計算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初中資訊科技說課稿6

  一、緊扣特點說教材

  選用教材:初級中學資訊科技教材重慶大學第四版八年級上。

  教材特點:專題編排為主,強調集團性、趣味性。

  本節教材整合了語文、美術等諸學科元素。本節教材使學生進一步認識文字處理軟體,學生在認識、欣賞了電子板報後,自己參與制作一份豐富多樣、別具特色的電子板報作品。本課在《電子板報》這一單元板塊的學習中所起的作用相當大,不僅是對上一課學習內容的細化,還將本單元的學習推向了一個高潮,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由此衝向最高點,可以直接延續到緊隨其後的同樣精彩一課《靈活多樣的版面設定》。是word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課。

  二、凸顯主體說學情

  學生經過二學期的訓練,已初步掌握了電腦和網路操作的一些基本技能,透過本節課的學習會加深學生的操作能力。但學生的'學習基礎差異較大,興趣指向離散度高,因而設計任務時注重任務的層次性和激發興趣的持續性。

  三、更新理念說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⑴透過學習,瞭解頁面設定的知識。

  ⑵學會設定文字效果。

  ⑶學會在WPS文件中插入圖片及調整圖片。

  ⑷掌握圖文混排的技巧,並會用網路收集資料。

  2、過程與方法目標

  ⑴利用文字工具對文字進行修飾。

  ⑵合理選用圖片,製作出圖文並茂的作品。

  ⑶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協作學習、以及想象、創造、觀察和知識遷移等能力。

  ⑷培養學生從多種渠道獲取資訊,處理資訊,應用資訊的能力。

  ⑸培養學生利用資訊科技對其他課程進行學習和探討的能力。

  ⑹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⑴透過欣賞優秀的電子板報,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情趣。

  ⑵體會愛與被愛,享受人情的溫馨。愉快學習,快樂創作。

  ⑶培養版權意識。增強學生的組織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

  四、教學重點分析

  word軟體的應用領域是文字處理和排版,當然word的軟體的教學之重點也就是這兩點。文字處理包括文字的錄入(這有涉及到漢字輸入法的知識)、編輯、格式設定(字型、字號、顏色、特殊格式);版式設定包括頁面設定(紙張、邊距、縮排、間距、邊框、背景)、物件(圖片、文字框、藝術字)插入及版式。

  教學重點:文字處理、圖片和網頁圖片的格式設定

  五、教學難點分析

  文字修飾、圖文並排的靈活適當運用。因此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提醒學生:我們的最終目的是在修飾文章,把整個文章修整得漂亮、美觀、協調、和諧,不拘泥具體的某一部分的修飾,注重文章的整體佈局。

  初中資訊科技說課稿7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瞭解書籍封面的組成和佈局,掌握封面設計作品製作的基本方法。

  2、過程和方法:學習書籍封面設計的設計要素、構成原理和製作方法,能運用象徵性的手段、有創意的影象形式來表達特定的資訊和意義;能以自主或合作的方法進行設計和製作。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能認真按設計的程式體驗設計和製作的全過程,形成以創意為重點的設計意識;提高對書籍封面設計的審美能力,形成耐心、細緻、整潔和有計劃的工作態度和習慣;培養學生的審美眼光以及學生的操作能力,讓學生在實踐中創造美,體驗美。

  二、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能運用以前學習的美術知識,靈活運用字型、色彩、圖形和編排等設計要素,將需要傳達的內容與作品的形式完美統一。

  三、教學難點

  學習封面設計中特有的思維方式和創意、構思方法,能運用象徵性的手段、有創意的影象形式來表達特定的資訊和意義。

  四、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優秀封面設計作品等。

  2、學生準備:學生構思自我設計作品等。

  五、教學方法

  演示講解法、實驗學習法、學生討論法。

  六、教學過程

  (一)複習

  1、複習上節課所學內容

  2、檢查講解上節課所佈置作業

  (二)創設情境並匯入新課

  1、情景設計

  師:PPT課件展示圖片(封面和封底)

  師:封面、封底一般包括哪些元素?

  生:……

  2、匯入新課

  三大要素:文字、影象、色彩、

  師:書籍封面是根據圖書的內容和主題來設計的,不同型別的書籍有不同意義的封面。一本書封面設計的好壞直接關係到這本書能否受到讀者的歡迎,本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這些主題封面的設計。(以文字為主、圖文結合)

  (三)任務探究,自主學習

  封面背景製作

  (1)同學們觀看課本上例題,小組合作探究討論,自主學習封面背景製作。

  (學生小組探究、合作學習、實踐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2)學生展示自我,演示封面背景製作,老師鼓勵,給予評價。

  (3)教師演示繪製自選圖形橢圓,修飾圖形(填充顏色、旋轉和翻轉、疊放次序)

  (4)學生觀摩後,實踐練習課後簡單習題。

  (四)設計步驟小結

  1、構思

  考慮幾種設計方案,從中選擇最滿意的,或將幾個方案中的優點加以綜合。

  2、定稿

  確定封面的規格、定點陣圖形及文字的位臵。

  3、製作

  圖形的設色或製作,運用學過的各種繪畫技法(自選圖形的修飾等)。

  (五)課程總結,佈置課後作業。

  七、課程總結

  今天,透過大家的努力和精心製作,同學們出色地完成了一幅幅精美的作品,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華,發揮了創造精神,學會了用藝術語言去分析作品、評價作品、創造作品,感受到了封面設計的藝術,很好的完成了

  初中資訊科技說課稿8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與作用

  這節課的內容是出自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資訊科技》的第一單元第四課---《Word的高階編輯》,在學這部分內容之前,同學們已經系統地學習了Word的基本操作、簡單文字處理與在Word中插入表格等內容,對Word中的一些基本工具欄、功能設定等有了一定程度的瞭解。在《Word的高階編輯》這一節課中將學習藝術字的設定,文件頁面設定,文件新增引用內容,以及公式編輯器等內容。這部分的內容相對於整本《資訊科技》教材來說處於基礎知識的地位,是學習電子表格製作、幻燈片(PPT)製作、多媒體軟體等製作的基礎;但在第一單元中本節課的內容屬於重點內容,它是在前幾個課時的基礎上對Word文字操作的提煉與概括,以及學習一些難度相對較高的知識,比如給文件設定頁首、頁尾、頁碼、新增引用內容等。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明確提出資訊科技教育作為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小學務必逐步推行資訊科技必修課,該課的目標是在最短的時間內全面提高中小學生的資訊科技素養,即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資訊科技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具有獲取資訊、傳輸資訊、處理資訊和應用資訊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形成對資訊科技積極的態度和價值觀,進而使學生能有效利用資訊科技作為支援其他學科的學習和終身學習的工具”。Word高階編輯內容是學生處理資訊、掌握資訊科技知識與技能的基石,把Word高階編輯作為支援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工具,能夠為適應資訊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奠定必要的基礎。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習Word中藝術字的插入與設定;

  2、掌握文件頁面設定的操作步驟,學會分欄、分頁、給文件設定頁首頁尾頁碼以及和給文件新增題注、腳註;

  3、知道如何使用公式編輯器。

  過程與方法:

  1、透過實踐操作,強化所學知識的印象,鞏固學習成果,並製作出個人成品;

  2、透過學生之間的討論與分享,培養學生合作學習以及實際動手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認真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感受Word高階編輯在學習生活中的實際應用,體驗資訊科技學習中的樂趣。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

  1、藝術字的操作方法;

  2、文件頁面設定的操作步驟(包括文件分欄、分頁、分節、設定頁首頁尾);

  3、給文件新增引用內容(新增題注、腳註)

  難點:

  1、文件頁面設定的操作步驟(包括文件分欄、分頁、分節、設定頁首頁尾頁碼);

  2、給文件新增引用內容(新增題注、腳註)

  二、學情分析

  (一)一般特徵

  七年級學生處於行為規範階段,學習自制力相對小學階段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學習時精力還不能完全集中,不過對形象生動、動手實踐的學習有很大的興趣。資訊科技課程是一門操作性較強的學科,大部分的學生對此相當感興趣,學習熱情較高,但不得不承認學生進入資訊科技課堂的愉悅更多的來源於他們面對電腦與網路的第一反應是娛樂而非學習,他們希望老師能夠利用資訊科技課讓他們玩玩電腦遊戲、上網聊聊天……課程的目標要求與學生的內心反應彷彿成了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

  (二)入門能力

  對於七年級第二學期來說,學生在小學階段以及初一第一學期已經對資訊科技課程有過接觸,尤其是在初一上學期,學生已大致瞭解了計算機的啟動、關機、簡單系統軟體的基本操作等。但由於一學期的資訊科技課時比較少,學生的遺忘性較大,以及學生家庭條件參差不齊,課後用電腦練習實踐的時間不均,學生的掌握情況不是很理想,對於Word高階編輯的認識和了解就更少,但經過前幾次課的學習,學生對Word的一些文字編輯技巧有了一定的掌握,為本節課高階編輯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三)學習風格

  七年級的學生對於感知通道的偏愛主要是聽覺,缺乏學習動機,學習堅持性較弱,在學習時喜歡活動,更喜歡結伴學習,在學習活動中喜歡動手操作等。因此,在講授Word高階編輯時可以精心匯入、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多加組織小組學習、協作學習。

  (四)個別差異

  一般情況下一個班級的學生年齡都基本一致,不會相差很大,學生的心理發展程度也大都無異。但基於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學習能力不同、學習水平不一,以及家庭經濟基礎不同(家庭條件良好的可以為學生提供課下電腦練習的裝置,家庭條件較差的也許沒有電腦操作的裝置),可以採用分層次的教學方式,關注學生個別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

  三、教法分析

  (一)教學方法

  講授法、練習法、任務驅動法、分層教學法、提問法、討論法

  1、講授法與練習法

  在中學資訊科技教學中,對於計算機技術的學習,教師一般採用講練結合的教學方法,教師首先透過演示操作,講解新的教學內容。學生在教師講解後,透過自己操作練習,掌握所學知識與技能。教師運用講授法可以系統的講授知識,尤其是重難點的講解,學生也能清晰地瞭解知識的脈絡結構。資訊科技一門操作性極強的學科,Word的高階編輯學習也是如此,需要學生及時地操作練習,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加深印象。

  2、任務驅動法

  隨著資訊科技的逐步普及,學生的知識水平、操作技能、學習興趣等出現了較大的差異,單單是講授法和練習法並不能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面對這些問題,可以採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創設情境、佈置任務。任務驅動教學法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改變了以往“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教學模式,讓學生主動參與,透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任務驅動教學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及與他人協作的能力,在資訊科技課堂教學中能夠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3、分層教學法

  學生與學生的一般特徵、入門能力、學習風格等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差異,教師的系統講解只能保證每一個學生達到了本課基本要求,但有的學生在課下或在父母的指導下已經掌握了較高的Word編輯技巧;或有的學生學習能力較差、學習支援條件不足,對所學知識不能儘快消化,這時候就需要分層教學,給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自己練習,給不同程度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讓有餘力的同學超前學習新知識或自學其他軟體,挖掘其潛在能力,給學習困難的學生提供及時有效的指導,及時解決遇到的問題。

  4、提問法

  每一門課的教學都需要教師在上課期間提問一些問題,一方面,提問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進學生集中思考,鍛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及時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教學質量。

  5、討論法

  在任務的驅動下,學生利用課本內容、數字資料、網際網路資訊等學習資源進行自主探究學習。教師可以把學生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小組由資訊科技程度好的學生和資訊科技程度差的學生組成,在學生自主探究的同時,讓小組成員之間進行討論、交流和分享,開展協作學習。技術掌握好的學生可以幫助技術較差的學生,技術較差的學生可以請教技術掌握好的學生,既發揮了資訊科技程度好的學生的優越性,也彌補了資訊科技程度差的學生的不足。

  (二)教學準備

  1、多媒體網路控制系統

  2、足量的電腦

  3、PPT課件

  四、學法分析

  1、探究式學習

  基於任務教學法所提出的任務,學生可以進行探究式學習,以問題情境為實破點,作出各種猜測,要想法尋找問題的答案,在解決問題的時候,要對問題進行推理、分析,找出解決問題的方向,然後透過觀察、實驗來收集事實,也可以透過其他方式(如查閱文獻資料、檢索等)得到第二手的資料,透過對獲得的資料進行歸納、比較、統計分析,形成對問題的解釋。最後透過討論和交流,進一步澄清事實、發現新的問題,對問題進行更深入的研究。比如在講Word的高階編輯中可以向同學們佈置任務或展示一些成品,讓學生思考探究怎樣操作才能達成目標。

  2、自主學習

  前面已經說到資訊科技是一門操作性極強的學科,學好這門課,學好Word的高階編輯僅僅靠課堂上老師的講解以及實時練習是不夠的,需要學生課前自主預習、課後勤加練習、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要求較高。

  3、合作學習

  七年級的學生更喜歡活動,喜歡結伴學習,而且在這門課中多采用任務驅動法或基於問題的教學方法,因此更需要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生生之間協作交流、互相借鑑分享,各抒己見,在思想碰撞中激發出創新點。

  五、教學過程

  (一)引言

  經過前幾節課的學習以及同學們的課下練習,我們知道了如何對一些文字進行簡單的美化,如何插入表格、編輯表格,並且我們在《匆匆》那篇散文上進行了系統的操練,那麼大家想不想再學習一些Word的高階編輯技巧,讓我們的作品更加美觀呢?我們先來看一幅圖文混排的《匆匆》散文,這樣的排版格式是不是比我們之前看到的更加耳目一新,那麼大家思考一下,結合我們之前學過的知識,如何才能做成此作品。

  (二)講授新課

  要達成上述排版的效果,除了用到我們之前學過的知識,還需要這節課的內容,接下來我們就係統地學習Word的高階編輯。

  1、設定藝術字

  <1>插入藝術字:插入—文字—藝術字—選擇一種樣式

  <2>設定藝術字格式:繪圖工具—形狀樣式—藝術字樣式—文字填充/文字輪廓/文字效果

  學習了這部分內容,同學們可以在之前練習過的《匆匆》這篇散文上練習一下,設定一些藝術字,對其進行美化一下,一會兒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部分同學的作品。

  2、文件頁面設定

  <1>文件分欄:

  將滑鼠置於需要插入分欄符的位置;

  頁面佈局—頁面設定—分隔符按鈕—下拉列表中“分欄符”命令;

  設定完成後,在游標處進行分欄;設定分欄格式(欄數、寬度與間距、分割線等)

  <2>文件分頁、分節:

  將插入點定位到需要分頁的位置;

  頁面佈局—頁面設定—分隔符—分頁符;

  在開啟的分隔符下拉列表中列出了四種不同型別的分節符;

  選擇文件所需的分節符完成相應設定

  <3>設定文件頁首頁尾頁碼:

  插入—頁首頁尾—頁首、頁尾;

  插入—頁首頁尾—頁碼—選擇位置和對齊方式;

  檔案—頁面設定—頁邊距、紙類、文件引數—列印預覽

  學習了這部分內容,結合剛才我們所講的內容,同學們可以接著在《匆匆》這篇散文上練習一下,給文件分成兩欄,並設定頁首頁尾和頁碼。幾分鐘後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部分同學的作品。

  3、文件新增引用內容

  <1>將游標移到要插入腳註的位置,在“引用”選項卡中單擊“腳註”組中的“插入腳註”按鈕,在需要插入的位置輸入腳註內容,同理可以插入尾註

  <2>選擇新增題注的位置,在“引用”選項卡下單擊“題注”組中的“插入題注”按鈕,在需要插入的位置輸入題注內容即可

  學習了這部分內容,我們試著來在《匆匆》這篇散文作者後面加一個腳註,寫入作者朱自清的簡單介紹(朱自清:原名自華,號秋實,字佩弦。現代作家、學者、民主戰士),過後我們來欣賞部分同學的作品。

  4、公式編輯器

  <1>插入—物件—新建—物件—型別公式3.0—選擇相應模板、點選應用

  (三)複習鞏固、佈置作業

  我們本節課Word的高階編輯就學完了,我們一共學習了四個模組的內容(設定藝術字、文件頁面設定、文件新增引用內容、公式編輯器),透過老師的演示以及同學們在電腦上的動手練習,相信大家對本節課所講的知識、技能、方法、步驟等都有了很好地掌握。

  在課後希望同學們勤加練習,在這裡老師佈置一個小小的作業:大家可以在朱自清《匆匆》這篇散文上運用本節課所講內容對這篇文章進行修飾,要求如下:將文章分成兩欄,將題目設定成藝術字,在文章最後新增題注(有關朱自清的簡單介紹)。期待在下節課欣賞大家的佳作!

  六、教學評價

  (一)教師教學評價

  教師需要對自身的教學過程進行評價,是否對教學活動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有正確恰當的預設,是否做好了應對教學過程中出現的突發事件的準備(是否具有教育機智),是否準備好了教具,是否安排了適量、適度的課堂例題和練習題等等。

  (二)學生學習評價

  新課程非常重視評價的多元化,七年級資訊科技課堂,要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自主選擇、有效的主動實踐,教師對學生學習評價上也應多元化。比如:

  1、專案活動評價法

  因為我們資訊科技課的實踐性使我們的教學模式是以協作學習為主,而這種模式的呈現又多以專案活動為主,在專案活動中,學生運用與學習活動緊密相關的知識技能,同時其它的智力因素和個性特徵也會表現出來,比如,與同伴的協作能力、問題分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創新意識、獨立思考能力、精力持續時間等。自我評價及同伴、小組互評一起運用,來考評學生的技能和能力,會使評價更客觀、真實有效。

  2、自我評價法

  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採取系列評價量表進行自我評價,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自己作為學習者的理解,又有助於其對學習目標的認識,有助於對學習過程的控制,有助於培養和形成其對學習及活動的評價能力。

  3、觀察評價

  教師可以透過觀察學生在上機操作、探究學習、小組討論時的表現(發言能力、交流能力、寫作能力等)進行考評,可以利用觀察表格來記錄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的特別技能、行為及進步。

  4、作品檔案評價

  收集學生在這一科目學習過程中的作品,以學生的實際表現作為判定學生學習質量的依據,這樣可以反映出該生的相關學習過程及結果,能積極促進學生參與學習,對自己的學習有強烈的責任感。

  5、總結性評價

  一門課或一節課的學習過後,需要佈置一些練習題或測試題,這些試題雖然不能完全代表一個學生的學習結果,但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學生的學習質量,因此,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也需要對這些試題進行總結性評價。

  初中資訊科技說課稿9

  各位領導、老師你們好!

  我說課的內容為河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資訊科技》第二冊第三章電子表格第四節“函式的使用”。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編寫的目的就是透過Excel電子表格例項中求和、求平均值、求最大值和求最小值四個函式的使用,讓學生能夠利用函式獨立完成簡單表格的資料計算。本節在Excel這一章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是Excel的核心內容之一。函式是進行表格資料計算最方便、有效的工具,也是學習Excel的最終目的之一。因此制定以下教學目標及重難點如下:

  知識目標:

  1、學生了解函式的概念、掌握函式的結構。

  2、學生掌握求和、求平均值、求最大值、求最小值函式的使用方法。

  能力目標:

  1、提高學生分析資料、處理資料的能力。

  2、培養學生管理資料的能力。

  3、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方面:

  1、培養學生主動思考,積極探索的精神。

  2、培養學生耐心、細緻的學習態度。

  3、培養學生尊師重教的情感。

  教學重點:求和、求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函式的使用。

  教學難點:函式通用格式及單元格範圍的選定。

  二、教法分析:

  本節課在講授過程中,如果僅講授理論知識和例子中的操作,不可避免地會使學生覺得過於沉悶、無趣。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讓學生解決與自己生活、學習密切相關的表格,讓學生透過表格功能來解決身邊的問題。因此,我以任務驅動教學法為主。以演示教學法、合作練習法、提問引入法為輔組織教學,並充分利用多媒體網路教室環境等教學手段輔助教學,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透過任務型教學途徑,讓學生帶著任務學習,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逐漸生成知識、形成技能、達到課堂活動目的,讓學生掌握電子表格中函式的使用方法。

  三、學法指導:

  八年級學生有了一定的計算機文字處理基礎,但是對於表格的處理可以說還比較陌生。我們的職責並不僅僅要講授書本上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主動思考,積極探索的精神,培養學生耐心、細緻的學習態度,要教會他們一些做人的道理和做事的方法。我針對學生都比較關心自己的學習成績,引導學生使用函式對本班“期中考試成績表”的進行相關計算。在學習過程中,透過教師引導,師生互動,學生合作交流,計算自己的考試成績這一學習過程,再加上其它一些課堂練習,從而使學生進一步從感性上認識到了電子表格中函式的用途。

  四、教學流程

  1、匯入課題

  “期中考試結束了,同學們想知道自己的成績嗎?成績表是怎麼做出來的呢?”利用這一問題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出示“期中考試成績表”,讓同學們利用剛學過的公式法來計算自己成績的總分,同學們的積極性一定很高!都會忙著去算!但此問題用公式去做會讓學生感覺到比較麻煩。利用這一點,教師總結:對於這個問題如果用公式去做,寫起來比較麻煩,並且容易出錯,引出利用Excel提供的函式完成計算,可以避免這樣的麻煩。由此引出課題函式的使用。

  2、新課

  提出函式之後,簡單描述函式的概念,主要強調一下函式的結構:例如“=SUM(nuber1:nuber2)”,並進行解釋。同時讓學生注意:(引數的格式要嚴格;符號要用英文符號,以避免出錯。)

  活動一(SUM):向同學演示一下求和函式的使用方法!

  佈置任務:讓學生用這個函式去計算一下自己的成績!並和公式法比較一下哪一個更簡單。(教師巡視)

  完成之後教師提問:這麼多同學的成績能不能利用自動填充功能簡化重複的求和操作?

  有些學生會想到利用填充柄進行相對引用填充!這樣複習一下EXCEL中的重要工具填充柄。

  活動二(自動求和與貼上函式):問題:不用手寫能否求和呢?學生可能感到很驚呀?這時教師提出用EXCEL中的自動求和與貼上函式求和更方便快捷。同時給同學們演示使用方法,然後讓同學們去體驗一下。(教師巡視)透過實踐和比較,同學們切身感受到自動求和與貼上函式的使用方法更方便快捷。

  活動三(AVERAGE):教師介紹學生操作,求平均值函式是AVERAGE,它的使用方法與SUM函式完全相同。並佈置任務;開啟“期中考試成績表”請在工作表下面加入“科目總分”及“科目平均分”兩項,並且用剛學到的SUM和AVERAGE求出來!也可使用貼上函式,但要提醒學生注意選擇資料區域的問題。讓學生去體驗AVERAGE的用法同SUM函式一樣,同學之間可以交流,看計算結果是否相同,學生操作時教師到下面巡視。

  操作中一些同學在用AVERAGE求學科平均時,可能把總分也包括進去。

  教師小結:教師根據學生出現的這些錯誤,強調如何更正,並給學生們演示。這樣,糾正學生操作中出現的錯誤。同時學生們會認識到區域選擇的重要性。然後讓同學們把自己的錯誤改正,讓他們體驗自己錯在了哪裡,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求平均值函式的使用方法。

  活動四(MAM與MIN):教師介紹最大值和最小值函式分別是MAX和MIN。並佈置任務:在“期中考試成績表”下面新增“最高分”、“最低分”,然後利用兩個函式求出最高分和最低分。這次學生在實踐計算過程中會吸取上一次的教訓,注意到區域的正確選擇,計算出最高分和最低分。從而掌握求最大值函式和求最小值函式的使用方法。

  3、課堂練習。

  讓學生開啟準備好的“第一次月考成績表”,讓學生觀察並佈置任務:請同學們計算一下所有同學的總分、平均分、學科最高分。看誰算的最快!算出成績之後同剛才計算的期中考試成績表比較一下!你的成績進步了嗎?

  學生透過練習,進一步體驗到常用的幾個函式的使用方法。也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

  4、能力提高

  教師展示“期中考試成績表”,並提問:

  (1)你能按同學的總分排序嗎?

  (2)你能根據示例算出其他科目的及格人數和優生人數嗎?

  你能解決上述問題嗎?組織同學們討論。

  之後教師演示解決辦法。

  教師寄語:Excel給我們提供了十幾類不同計算型別的內部函式,可以幫助我們完成不同的資料計算,對於更多的函式要想學精,還需要專業的學習,初中階段我們就學到這裡,希望有興趣的同學今後深入學習。

  5、小結及作業

  回顧本課所學討論

  (1)透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

  (2)透過這兩次成績的計算、分析、比較,你有什麼打算?

  教師總結並佈置任務:本節課主要學習了四個函式的使用方法,關鍵是函式的結構的資料區域的選擇一定要正確。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們要利用學過的知識幫助老師完成成績表的輸入、格式化及計算等工作。為老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五、板書設計

  第四課函式的使用

  一、求和函式

  1、函式格式:=函式(nuber1:nuber2)

  2、使用SUM函式

  3、使用自動求和貼上函式

  二、求平均值函式

  三、求最大值、求最小值函式

  六、教學評價

  Excel函式的使用內容較多,比較抽象,操作比較複雜,對於八年級的學生接受還比較困難。但只要把學生身邊的事情聯絡起來,讓學生有興趣,多使用就能掌握熟練,上課時與學生親切的交流,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會為每節課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師在這方面還要注意,要發自內心的去表揚學生,要真情流露,關注每個學生,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不同層次的提高。

  初中資訊科技說課稿10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快速建立秩序冊》一節是學習電子表格的基本內容,在這節課使學生了解二維資料表格的基本結構,並能夠利用各種輸入技巧熟練將特徵資訊製作成精美的二維表格,為將來的資料處理打下基礎。因此,這一節課的內容是本章的基礎內容,學好此節內容為以後利用電子表格進行各種處理操作,解決實際問題打下基礎。

  2.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了解二維資料表格的基本結構,能夠熟練的製作出精美、實用的二維資料表格。

  (2)過程與方法:透過討論趣味運動會活動方案,建立該活動的秩序冊,歸納電子表格的設計和處理方法,根據需求,設計出合適的電子表格方案。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透過參與趣味運動會活動,樹立集體主義觀念和科學的價值觀。並透過設計電子表格,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

  3.教學重點和難點

  本節的教學重點是電子表格的輸入技巧與美化方法。

  難點是資料的輸入技巧。

  二、說教法、學法

  1、教法:採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和討論法

  採用任務驅動教學法|透過設立任務,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啟發法透過回顧舊知識,啟發學生解答不同的輸入方法及美化與修飾方法,掌握各種輸入技巧與修飾技巧。

  3.學法:透過創設活動,激發學生積極思維,在實踐中引發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三、說教學手段

  利用網路教室現代化教學手段採用啟發式教學法,使學生在操作實踐中探索性學習。

  硬體準備:計算機網路教室

  軟體準備:Windows作業系統、MicrosoftExcel、LanStarVCxp純軟體多媒體教學網系統、電子學習檔案袋。

  四、說教學過程

  1.教學理念:

  新課程改革倡導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育理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本著啟發、引領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學習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不斷提高學生的資訊素養。透過應用軟體的學習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旨在培養學生積極探索的精神及挖掘他們的開拓創新能力。

  2.新課引入

  教師提出電子表格作品的設計理念是什麼呢?

  為了對資料進行有效的整理、分析,並能迅速地處理資料。

  為做好趣味運動會的報名和組織工作,根據同學們的報名參賽情況設計班級競賽的秩序冊,用電子表格形式製作出精美實用的作品。

  初中資訊科技說課稿11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節課選自教材初中版資訊科技第二冊第四節的內容。在當代快節奏的社會中,人們對於資訊傳播與交流日益增長的需求促進了資訊科技的高速發展。已經成為獲得資訊最快的手段,網上交流與資訊的傳遞成為網路內容不可缺少的內容,學生對收發電子郵件的技能的掌握在資訊社會就有同於筆和紙。

  (二)教材分析和處理:

  教材依次介紹了電子信箱的申請及郵件的收發。以前的教學中,按照教材的編排,我採用講授法。但講完後,總覺得學生有這樣的幾個問題:

  一是部分學生對枯燥的計算機理論毫無興趣;

  二是對於概念性的內容太過抽象不易理解;

  三是學生已經不滿足於填鴨式的講授,想自己動手操作實踐的要求增加。因此,為了便於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對於本節課的教學我做了如下處理:

  1.以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引入課題,提出問題我們日常交流和溝通用什麼工具,這些工具與E-mail相比有什麼區別,E-mail有什麼優點,使學生一開課就精神飽滿.

  2.在知識點講授時,首先結合學生申請郵箱,使學生有了成就感引導學生髮現並掌握應用的知識技能.

  3.本節課將知識點分解成三個任務,透過學生上機實踐,老師引導,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本節知識點。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利用電子郵件與他人溝通的方法

  教學難點:發電子郵件(附件的新增)

  (四)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掌握利用電子郵件與他人溝通的方法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觀察能力,思考能力,理論聯絡實際的能力。

  3.情感目標: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並積極參與觀察、思考和分析,全身心地投入課堂教學的雙邊活動中,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提高學習自信心。

  4.思想目標:培養學生合作學習意識和參與研究意識,在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成就感,增強他們學好知識、掌握技能的信心。

  二、說學情

  1.能力基礎:

  初中的學生在認知方面,已經具有了一定的分析、概括與歸納能力,接受新知識的速度較快,掌握新技能的能力也較強。

  2.知識基礎:

  學生已經學習了計算機網路的相關基本知識.部分學生的家庭已具備了上網的條件,已經熟悉了網上交流,學會上網瀏覽和玩遊戲。

  3.情感基礎:學生對網路學習都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興趣。

  三、說教法

  本節課主要採用任務驅動與引探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重在最佳化教師的主導作用,強化學生的主體作用。一方面,教師透過一連串的提問與比較,引導學生完成,使得本節課的教學步步深入,一氣呵成。另一方面,透過觀察、分析、設疑、類比、總結、練習完成任務,實現對每個知識點的認識、理解、記憶、掌握。

  初中資訊科技說課稿12

  大家好!今天說課的題目是《學會使用滑鼠》,這節課選自《中學資訊科技教育系列教材》,第一單元,第六節,下面我從教材分析、教學方法及手段、學法、教學過程四個方面加以說明。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及作用:

  這節課講的是滑鼠的基本操作,在WINDOWSXP中,可以不使用鍵盤(輸入漢字除外)透過操作滑鼠就能夠完成絕大部分工作,使計算機的操作更加方便快捷,這為以後的學習起了鋪墊作用。因此,這一節課在教學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佔有重要地位。

  2、教學目標的確立及依據:

  《學會使用滑鼠》這一課是在玩中學,在寓教於樂中獲得知識,掌握新技能,為了講好本課,針對計算機學科特點,我注重挖掘教材內涵,認真研究大綱、教材,考慮到學生原有知識水平,我確定以下四點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①瞭解滑鼠的由來、組成和握法。

  ②掌握滑鼠的三種基本操作。

  能力目標:

  ③透過對紙牌遊戲的學習,掌握滑鼠的基本操作。

  思想目標:

  ④透過對滑鼠的操作,提高同學們對資訊課學習的興趣。

  情感目標:

  ⑤引導全部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增強學生的學習情感。

  3、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的確立及依據:

  根據新大綱、新教材的編寫意圖,本課的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是讓學生在玩紙牌遊戲中熟練的掌握滑鼠的基本操作。

  4、教材處理:

  根據本課教學內容的要求,並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透過幻燈片和上機實習讓學生熟練掌握滑鼠的基本操作。

  二、教學方法及手段:

  教學方法: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採用“演示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演示中引發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幻燈片創設學習情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以學生操作為主,從實踐中培養學生的操作規程能力,讓全部學生達到預期的目標,在實踐操作中各方面能力得到培養,形成良好的品質。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採用適合本課的啟發式教學,充分體現“實施素質教育,最佳化課堂教學”這一指導思想上來。

  教學手段:

  利用幻燈片和教師的演示,讓學生能夠充分、直觀的看到滑鼠的基本操作,利用上機實踐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和主觀能動性,充分體現“素質教育”,使其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建構者。

  三、學法:

  學生根據本節課的教學任務,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演示後,讓學生裝自己體驗一下從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在實踐中熟練掌握滑鼠的基本操作,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首先,讓學生複習上節課的學習的用鍵盤開啟和關閉一個應用程式,從而引出計算機另一種輸入裝置滑鼠器.

  2、研習新課

  在全成掌握教材的基礎上,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利用幻燈片掌握的握法,組成和基本使用方法。透過教師演示讓學生直觀系統地掌握滑鼠的基本操作。

  3、鞏固知識掌握技能

  讓學生上機操作,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真正做到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導作用。

  4、全面總結

  採用師生共同總結的辦法既總結了學習內容,又鍛鍊了學生的概括總結能力。

  5、佈置作業:

  把本節課的內容系統的看一遍,並預習基本視窗操作。

  6、板書設計滑鼠(MOUSE)

  單擊紙牌:

  基本操作雙擊規則

  拖動

  7、本節課教學效果的預測:

  本節課透過上述方法的教學之後,預計全班同學有95%以上的同學能夠掌握滑鼠的基本操作,有個別同學有待於進一步輔導,並加強上機練習。

  同時,透過本節課的學習,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有了進一步的提高,為今後的學習奠定基礎。

  總之,這節課我本著教會學生知識,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能力為宗旨,設計並實施教學。

  初中資訊科技說課稿13

  一、說教材

  《節約用水算水價》是八年級下冊第2單元第4課內容。是前幾節的延伸與深化,也是VB接觸的第一個語句IF語句,在本單元中佔據重要的地位。IF語句的分支結構對學生來說,並不難理解,語句基本就是英語語意本身,它能根據條件的成立與否,做出不同的選擇,實現智慧化處理。

  本著新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我確立了合理的知識目標、技能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和重點、難點:

  知識目標:

  (1)瞭解流程圖的使用方法,瞭解一般程式設計過程

  (2)瞭解變數、資料型別,能定義實型變數和整形變數

  (3)學會對變數進行賦值

  技能目標:

  (1)學會使用IF條件選擇語句,解決簡單的問題

  (2)學會使用算術運算子進行四則運算程式碼設計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透過對程式碼編寫的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完成程式的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計算”按鈕的程式碼設計

  難點:靈活運用IF語句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二、說學生

  學情分析:

  1、開始學生興趣濃厚,積極性很高。

  2、程式設計本身枯燥、難懂。很多學生中途就退出、放棄了,有畏難的情緒。

  3、遇到問題張嘴就是具體語句,不知道先分析解決問題的步驟。

  4、程式學習喜歡背具體的程式,比較機械,不能融會貫通、舉一反三。

  三、說教法

  因為資訊科技是一門培養人的思維,發展人的創造能力的重要學科之一,因此,我在教學中,不僅使學生“知其然”,而且使學生“知其所以然”。透過創設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自主學習等部分,讓學生在實際的操作中體會、思考,學會自主學習,自主探究。並特別留意他們的點滴進步,鼓勵學生大膽實踐,積極探究。同時,教師適時地對典型的操作過程進行演示和指導,對常見的錯誤做出糾正,及時反饋和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

  其次,針對學生參差不齊的水平,我用分組教學的方法,讓基礎好的同學當組長,成為老師的“小助手”這樣既是對能力強的學生的鼓勵,能力相對差的學生又有了榜樣,使同學之間相互學習、互相促進。教學中我還採用了“活動式”、“啟發式”、“探究式”等教學方法。

  四、說學法

  為了更好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讓學生單兵作戰的話時間有些緊張。所以我實行了分組教學,這也是我一直以來的教學習慣。課堂中以小組為單位參與討論和思考,小組互相競爭,成員互相合作。透過這種上課形式培養了學生的團隊意識、競爭意識以及尊重他人、相互欣賞的素質。

  五、說思路:

  新課的引入:看誰算得快?

  內容:1戶居民的水費

  成員:全體同學P老師

  結果:學生剛開始,老師已經結束。用計算機程式解決問題準確、快捷!讓學生感覺到驚訝、好奇,匯出新課

  問題一:

  你想用這個程式檢驗一下嗎?當學生們輸入一個用水量,它會快速、準確地計算水費,太神奇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激發學生編制程式的興趣。

  問題二:

  程式是如何命令計算機為人類服務的呢?

  總結:程式是在用一種計算機能夠聽的懂的語言很詳細地對計算機述說著做一件事情的基本的做法和流程!計算機能根據人類的指揮來完成特定的任務

  問題三:

  你也想編制這樣的程式嗎?大家都透過努力,製作了自己滿意的能正常執行的程式程式,那種豁然開朗,成功的喜悅讓同學們體會到程式設計的樂趣。在勇敢嘗試、親身實踐中,大家克服了畏難情緒,擁有了強烈的挑戰慾望,養成了良好的程式設計習慣。

  問題四:

  你想過用計算機程式來解決生活中的難題嗎?迴歸生活,學以致用:先從數學角度分析,然後用流程圖描述你的思考過程,再選擇必要的控制元件合理佈局程式介面,併合理地設定屬性,最後認真地設計程式碼。現實生活中蘊藏著豐富的程式設計的例子,從而體現“小課堂,大社會”的教育觀。

  六、說過程

  (一)、新課的引入

  上課之初我和同學們談論了激動人心的奧運會,藉著同學們爭強好勝的心理,我們師生間也進行了一場激烈的比賽:看誰算得快,比賽內容是計算一戶居民的水費,由於水費是按課本“閱讀與思考”中的標準進行階梯式收取的,特別是用水量超過12噸的時候,計算起來有點麻煩。學生們手忙腳亂有的用筆算,有的用計算器,而我不到一秒鐘,任務輕鬆完成,同學們一下傻了眼!巨大的反差調動起學生的好奇心,同學心裡都想:莫非老師會速算?

  (二)新課的教學

  問題一:你想用這個程式檢驗一下嗎?

  看時機已到,我神秘地向大家介紹:是這個不起眼的小程式幫了我的忙,並透過廣播教學向大家演示收取水費的程式。簡單介紹這個程式的用法後用程式解決問題的優越性立刻呈現在我們面前。學生全神貫注地聽,但還是感覺不可思議!俗話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我又笑著告訴學生“其實這個程式我提前傳送到你們的桌面了,你不想試試嗎?”迫不及待的學生積極參與後不由得羨慕地說“這個程式真是太厲害了,他怎麼算得這麼快的呢?”

  問題二:程式是如何命令計算機為人類服務的呢?

  問題是學生自己提出來的,自然有較強的探究慾望,從而達到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目的。我只是點撥學生“大家都是數學高手,不妨從數學角度分析。”這一設計意圖是培養學生建立起數學模型。聰明的學生很快就根據用水量寫出分段函式解析式,

  2.85×x(0≤x≤12)

  =12×2.85+(x—12)×2.85×2(x>12)

  更讓人意外的是有的學生還發現用水量應該控制在12噸這個分段點以內,這樣既節約用水也節約開支。我驚喜地誇獎到“想不到平時毛手毛腳的你們分析起問題來還這麼透徹!那第一單元學的流程圖更不在話下了,怎麼樣,能畫出這個分析過程的流程圖嗎?”

  學生們早已等不及了指手劃腳地討論開了,果然同學們能畫出大致的結構,只是在畫分支結構時出現了個別問題。我形象地引入了丁字路口,左邊是餐廳,右邊是教室,早晨起床後如想就餐就向左走,否則就向右走。

  師生總結:程式是在用一種計算機能夠聽的懂的語言很詳細地對計算機述說著做一件事情的基本的做法和流程!學生不由的感嘆“原來程式設計一點都不難,我也想編一個這樣的程式呢!”

  問題三:你也想編制這樣的程式嗎?

  面對躍躍欲試的學生,我高興地宣佈“既然大家都迫切地希望操作一下,那我們就一起踏上愉快的程式設計之旅吧!”。

  創設介面

  首先,讓大家觀察一下這個程式要用到哪些控制元件,需要的數量分別是多少,如何設定其屬性?這部分內容學生已經非常熟悉了,完全可以放手,讓學生自主實踐,小組長髮揮榜樣的作用。

  設定屬性

  我在巡視過程中發現,大部分學生完全按課本操作,但仍有部分學生融入了自己的審美觀點,如設定了文字、背景顏色;也有學生改變了Lable2和Lable3的位置;更為可喜的是有個同學沒有照抄課本把Lable3的Captin屬性設定為空,而是直接輸入了說明部分,只是沒有分行,完全擠在一起。我提示他,可以在需要換行的地方多輸入幾個空格,試驗之後果然湊效,學生臉上立刻露出成功的喜悅,再試一試,又把第二行和第三行也分開了,比編程式碼簡單多了。

  還有個學生問我,為什麼Lable2的屬性要設定為True呢?我是這樣簡釋的:你想想用水量確定之後,水費是不是就確定了呢?所以水費是由用水量確定的,當然不能更改了,他們是一一對應的。

  編輯程式碼

  屬性設定完之後,執行程式才發現並不能執行,我又向學生解釋道:VB作為應用程式設計工具,透過屬性的設定只能實現一些簡單的功能,大部分還要透過編寫程式碼來實現更為複雜的應用。其中“退出”按鈕和“清空”按鈕的Clic事件程式碼在前幾節多次用過,可以讓學生分組設計。而“計算”按鈕的Clic事件程式碼程式碼較多,需要老師的講解,於是我按照程式碼的順序與學生邊分析邊解釋如:

  為什麼要定義x,為實型變數而不是不是整型或長整型?因為實型能夠儲存小數,而整型和長整型適用於整數。這樣無形中就幫助學生加深了對資料型別的認識。

  其次賦值語句是程式中的基本語句,主要用於將一個表示式的值送給一個變數或一個控制元件的某個屬性。強調:要賦的值有可能是數值、變數、由數值與變數構成的表示式。而Val語句雖然等同於賦值語句,但它是先把字元型轉化成數值以後再進行賦。

  IF語句作為本節課的重點要特別強調IF語句的基本格式,讓學生認識並掌握這個語句。

  對於窗體的Lad程式碼,雖然可以借鑑前面那個同學的做法,即直接透過屬性進行設定,但是作為程式設計人員,還要養成儘量用程式碼設計的習慣。

  字串連線符&ap;,雖然它的功能類似於“+”(如第3課P51就是用“+”連線的)。但由於用“+”來連線字串時容易導致歧義,(如我寫“1+2”,問學生這個語句是什麼意思?結果是什麼,學生都說成“1加2等於3”,正好上了我的當,因為這個語句是把1和2連線起來的意思,結果是12。)所以良好的的程式設計習慣是用“&ap;”來連線字串,最好讓學生看一下第5課P62“謎語”按鈕的程式碼中也是用的“&ap;”來連線字串。

  至於換行符號“vbCrlf”在第3課已經接觸過,功能類似回車符但他與“vbCr”也不同,前者既適合Lable又適合Text,後者只適合Lable在Text時起不到換行的作用。為了讓學生加深對這個符號的認識,我讓學生邊連續用2次甚至3次,看看有什麼變化,原來這個符號用幾次就會換幾行,印象深刻了,自然對它的功能記得更牢固了。

  執行程式

  看學生掌握的差不多的時候,我透過多媒體廣播系統,展示有特色的學生作品在動行過程中如果出現錯誤,要引導學生分析錯在哪?應該如何解決?這個錯例的分析、解決過程已經在無形中成為學習的資源,給其他同學提了個醒,避免下次再犯類似的錯誤。

  不斷的分析交流之後,大家都在自己的努力下編制出了自己滿意的能正常執行的程式,那種豁然開朗的心情以及成功的喜悅讓學生們體會到程式設計的樂趣,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挑戰慾望。

  問題四:你想過用計算機程式來解決生活中的難題嗎?

  為了讓學生達到舉一反三,學以致用的效果,我又問學生“既然大家都能編出收取水費的程式,那以後你就可以根據你們家的用水費,方便快捷地計算出水費了。可是以前只知道交水費都不知道用了多少水,你能不能編個程式反過來計算一個用水量呢?”一個簡單的反例,調足了學生的胃口,引起學生再次程式設計的興趣,讓學生意識到現實生活中蘊藏著豐富的程式設計的例子,從而體現“小課堂,大社會”的教育觀。在勇敢嘗試、親身實踐中,大家克服了畏難情緒,養成了良好的程式設計習慣。

  七、說反思

  很多老師都認為VB教學枯燥乏味,但我認為只要跟實際問題相聯絡,學生就願意學,而且是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因為新知識的出現不是突然的,無端的,所創設的問題是與生活密切相關的,縮短了知識與應用之間的距離,學生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了,他們自主參與學習的過程,學生願意學習(具有學習的動力)、主動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並且透過與同伴、教師的合作與交流,透過不斷地反思,自然而然地養成良好的程式設計習慣。

  初中資訊科技說課稿14

  【教學內容分析】

  這節課是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資訊科技》第三冊第二章網頁製作中的內容,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並掌握了網頁製作基本操作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對網頁文字進行修飾,並配上漂亮的背景、動聽的音樂,以及插入水平線分隔層次,從而完成對網頁“我們一家人”的裝扮、修飾、美化任務,提高自身藝術修養。

  【教學目標分析】

  學習本節課內容

  『知識目標』:使學生掌握網頁製作中設定網頁背景、新增背景音樂和插入水平線的方法.

  『能力目標』:讓學生能夠熟練、靈活地美化自己的網頁作品。

  『情感目標』:透過網頁製作,培養學生對美的感受及創造美的能力,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

  【重難點分析】

  本節課應突出的重點是:在網頁中設定網頁背景、新增背景音樂和插入水平線,綜合運用素材,使自己的網頁更美觀。

  本節課教學難點是:對素材的更精細設定,對各個對話方塊的具體設定及其功能運用。

  【教法分析】

  針對學生年齡特徵,這節課我將採用以下教學方法:任務驅動(設定完成四個任務)、問題探究、教師綜合演示、效果對比。

  【學法分析】

  為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與學習習慣,進行小組競賽學習,讓學生看一看、想一想、練一練,以練為主,親自實踐、積極動腦動手學習新的知識。

  【教學資源準備】

  因為教學內容抽象,再加上學生年齡較小,抽象邏輯思維較差,因此以形象直觀思維為主,使用多媒體作為輔助教學手段,變抽象為形象,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感知、理解,激發學習的興趣。預先做好以下教學準備:

  『硬體準備』:一間擁有多媒體平臺的計算機網路教室。

  『軟體準備』:電腦裝有WindowsXP作業系統、FrontPage2003、PowerPoint2003、多媒體電子教室、教師製作好的PPT。

  『素材準備』:準備兩張不同效果的新房圖片;

  兩張內容及佈局一樣,但效果卻不同的網頁;

  各類背景圖片及背景音樂素材庫。

  【教學時間】

  本節教材安排內容較多,我計劃用兩個課時完成。本節課將學習前四個知識點:文字的修飾、設定網頁背景、新增背景音樂、插入水平線,第五個知識點主題的應用,樣式眾多,將在下節課詳細介紹。

  【課堂教學程式】

  一、創設情景,引入課題

  按照心理學常識,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興趣,就能自覺地排除內外主客觀因素的干擾,集中注意力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把學習當成愉快的事。因此,在學習新知識前,創設情景,引入課題。

  首先創設情景1:展示PPT1(兩套不同效果的新房,A套剛修好還未進行任何裝璜,而B套是已裝璜得非常漂亮的新房)。

  教師提問:你喜歡在哪套房間裡生活呢?為什麼?

  然後創設情景2:出示PPT2(兩張內容及佈局一樣,但網頁A未進行任何裝飾,而網頁B是經過精細裝飾的)。

  教師提問:網頁A是小明製作的,網頁B是小剛製作的,哪張網頁更漂亮?為什麼?

  最後教師引入課題:美,是道德上的善的象徵,是從靈魂深處發出的,美的事物是永恆的喜悅,因此我們不僅要從生活中尋找美,還可以從我們的網頁製作中找到真正的美,今天我們一起來裝飾小明製作的網頁A,給他的網頁錦上添花。

  板書課題:第五節錦上添花裝飾網頁

  然後將全班學生分成四個小組,宣佈今天的小組學習競賽正式開始,看哪些同學能為自己的小組錦上添花。

  二、任務驅動,掌握新知

  (一)文字的修飾

  出示PPT3:網頁A。

  匯入第一個新知識點:小明製作的網頁,所有的文件內容已經輸入,但視覺效果不是很好,你們能幫他把網頁(“我們一家人”)“梳妝打扮”一下嗎?

  任務一:為網頁“梳妝打扮”。

  教師開啟網頁A,引導學生回憶在word中學過對文件的修飾及美化,過渡到網頁的文字修飾,方法和Word文件的編排幾乎一樣。然後和學生一起,共同探討美化網頁的好方法。

  同時請學生注意FrontPage2003工具欄中哪些工具欄按鈕與Word2003不同。

  (並要求學生掌握技巧:①變化文字大小可使文章更顯活潑,便於突出重點。②給一些特殊的文字加上特殊的修飾以進行強調。③改變文字的顏色刺激視覺,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然後學生親自實踐操作練習,完成任務一,靈活熟練地對網頁文字進行修飾。並請優秀作品的小組代表前臺演示,教師綜合評點。

  最後將網頁文字修飾前後的效果進行對比,讓學生體會哪個更美。

  (二)設定網頁的背景

  問題匯入下一新知識點:我們剛才已經把網頁“我們一家人”的文字打扮得很漂亮了,那麼大家能否再給它穿上一件“花衣服”,讓它看起來更漂亮些呢?

  任務二:給網頁“穿上花衣”。

  讓學生開啟網頁A自主探究練習,嘗試發現新知,深入感知綜合實踐,完成任務二。

  然後展示優秀作品,並進行設定網頁背景前後效果對比,感受“穿上花衣”的視覺效果。

  (三)新增背景音樂

  第三個新知識銜接:剛才大家給網頁“我們一家人”添加了背景、修飾了文字,已經夠漂亮了,但大家能否給它再加上悅耳的音樂,讓我們的網頁“有聲有色”呢?

  任務三:讓網頁“有聲有色”。

  開啟網頁A,讓學生實踐,完成任務三,感受其“有聲有色”的良好聽覺效果。並請優秀作品的小組代表前臺展示。

  然後對新增背景音樂的前後效果進行對比。

  (四)插入水平線

  匯入第四知識點:我們的網頁基本上可以說是“有聲有色”了,但看起來佈局還有點零亂,各部分之間界限不明確,那麼怎樣才能使它條理清楚,層次分明呢?那就是插入“水平線”。

  任務四:使網頁“條理清楚、層次分明”。

  教師溫馨提示:在網頁中使用水平線是分隔章節、主題和其他元素的方法。

  如果不喜歡固定格式的水平線,還可以插入圖片作為水平線。

  讓學生實踐操作,完成任務四,細心觀察插入水平線後的變化

  然後展示優秀作品,將插入水平線前後效果對比,深刻理解插入水平線的意義。

  三、反饋練習,熟練掌握

  四個知識點已學完,最後讓學生綜合反饋練習,進行小組綜合才藝大比拼。

  P98:T2⑴⑵⑶⑷⑸

  教師提出要求:熟練掌握對素材的更精細設定,對各個對話方塊的具體設定及其功能運用,完成教學難點任務。

  教師對各小組進行個別輔導,並對各小組學生練習情況進行綜合評價,展示其優秀的網頁作品,鼓勵課外製作更精美的網頁作品。

  四、歸納總結,靈活運用

  本節課主要學習了網頁文字修飾,透過設定“網頁屬性”、插入“水平線”等操作,把網頁變得整潔有序,美觀大方,還給網頁新增背景音樂,使網頁“有聲有色”。透過裝扮、修飾、美化網頁,讓學生從視覺聽覺上感受美的愉悅,提高了學生的藝術修養。

  五、精當板書,條理清楚

  在教學過程中還配上精當的板書,揭示教材精華,讓學生明確學習任務,啟發學生思維,強化記憶效果,提高教學效率.

  第五節錦上添花

  一、文字修飾

  任務一:為網頁“梳妝打扮”

  二、設定網頁背景

  任務二:給網頁“穿上花衣”

  三、新增背景音樂

  任務三:讓網頁“有聲有色”

  四、插入水平線

  任務四:使網頁“條理清楚、層次分明”

  【教學反思】

  在這節課的任務驅動下,透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提出問題,學生自主探究,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了美,任務中創造了美,掌握了重點知識,完成了難點任務。

  本節課已圓滿完成了教學任務。不足之處敬請各位領導、專家及同仁批評指正!謝謝!

  初中資訊科技說課稿15

  一、說教材

  本課選自大連理工出版社《資訊科技》七年級·下第三單元第十二課《圖層蒙版的使用》。

  “圖層蒙版”屬於photoshop應用程式中的高階應用知識,它難以理解,但操作簡單。因此在教學中首先要讓學生理解“圖層蒙版”的原理和作用,再讓他們在實踐中掌握使用方法和技巧,透過使用“圖層蒙版”顯示或隱藏圖層的某些部分,實現特殊的圖層疊加效果。

  二、說學生

  透過前面課程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photoshop中的選擇工具、魔棒工具、移動工具的使用方法及圖層的基本操作,已經能完成一般的影象設計,但對於複雜的圖形影象,卻很難達到設計要求。如果掌握了“圖層蒙版”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學生完全可以製作出更加精美的作品。初一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本課為學生創設一個有意義的主題夢想,同時為他們提供有趣的、美觀的素材,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與創作熱情。

  基於上述分析,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三、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能說出圖層蒙版的原理和作用;

  (2)能運用圖層蒙版顯示或隱藏圖層的某些部分,從而實現特殊的圖層疊加效果。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透過實物教學、觀察對比,深入理解圖層蒙版的原理和作用;

  (2)透過自主探究,掌握圖層蒙版的使用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透過幫助他人完成夢想,憧憬自己的夢想併為之努力;

  (2)透過製作環保宣傳畫,為環境保護做貢獻;

  (3)透過自主選材,自主創作,增強創新意識,提高鑑賞與審美能力。

  四、說教學的重、難點

  由於“圖層蒙版”本身操作簡單,但難以理解,因此我將教學重點放在“圖層蒙版的使用方法”,而將教學難點設定為“圖層蒙版的原理和作用”。

  為實現本課的教學目標,我使用瞭如下教學法:

  五、說教法和學法

  採用任務驅動策略以幫助小女孩實現“夢想”為主線,學習利用圖層蒙版進行影象的拼合。

  在教學過程中,透過觀察法、對比分析法、學生示範、實物教學,教師示範教學法幫助學生理解圖層蒙版的作用和使用。

  為落實本課教學目標,我設計如下教學過程:

  六、說教學過程

  本課以實現小女孩的“夢想”為主線,學習圖層蒙版的使用方法,主要設計思路如下:

  首先透過創設情境引入本課的主題“夢想秀”,教師透過演示尋找小女孩的四個夢想引出本課的學習內容圖層蒙版;然後請學生根據學案提示新增蒙版並找到自己需要完成的是哪個夢想,從而初步體會蒙版的神奇之處;此時學生會很想知道它如此神奇的原因,因此接下來會利用實物講解矇蔽的原理和作用,突破難點;在學生製作作品時,先讓學生嘗試操作糾錯再完善,將教學重點內容層層推進,從而進一步掌握圖層蒙版的使用方法;在學生完成作品後進行展示和評價;最後對整節課的內容進行總結和拓展。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進行演示講解使用的素材和學生自己創作使用的素材完全不同但又關係緊密,都是在“找夢想”和“實現夢想”,這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是機械的模仿老師,而是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發散思維,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根據這一設計思路,本節課主要設計了六個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

  上課前播放歌曲《夢想》,從而引入本課的主題夢想秀。隨後開啟影象檔案“我的夢想.psd”,在這個素材檔案中將小女孩的夢想“文字圖層”放到了“星空圖層”下面,並在“星空圖層”中添加了圖層蒙版。

  分別在普通圖層視窗和圖層蒙版中使用黑色畫筆進行塗抹,對比產生的效果,引出本課要學習的內容“圖層蒙版”,感受它的神奇作用,同時把操作結果:夢想的具體內容作為本課任務佈置給學生。

  (二)講授新知

  全班分為成四個小組,在課前分別為各組分發不同的素材檔案。在學生回答小女孩一共有四個夢想後,提示學生每組需要幫助小女孩完成一個夢想,但具體要完成的是哪個夢想需要學生自己找到。因為新增圖層蒙版操作比較簡單,所以這部分知識讓學生根據學案中的提示嘗試自己完成。

  為保證所有的學生均能掌握圖層蒙版的使用方法,找一名操作熟練到教師機進行演示。先透過“我來說,你來做”活動,讓其示範刪除圖層蒙版的方法。之後請這位同學一邊演示一邊講解如何新增蒙版並找到小女孩的夢想。

  根據學案中的操作提示,加上學生示範操作,學生們透過圖層蒙版的操作找出本課的具體任務。

  在全體學生都找到夢想後,請各組彙報本組需要完成的夢想。然後透過填寫學案中的“練一練”,初步總結圖層蒙版的使用方法。

  (三)實物講解

  透過講授新知部分的學習,學生初步瞭解了圖層蒙版的使用方法,也領略了其神奇之處。此時學生必然想知道圖層蒙版如此神奇的原因。因此在下一部分中我著重介紹圖層蒙版的工作原理。

  由於這一知識點比較抽象,學生不易理解,所以我採用實物教學的方法:用打印出來的星空圖片表示星空圖層,用夢想圖片代表文字圖層,用透明紙表示圖層蒙版,用黑色小紙片表示用黑色畫筆塗抹。

  利用實物講解,幫助學生真正理解蒙版的原理和作用。然後透過實際操作演示來驗證利用圖層蒙版可以安全方便地拼合圖片。

  (四)作品製作

  下面就到了作品製作環節。在這部分中,首先讓學生在學案中簡單描述自己的設計思路,接下來學生嘗試製作作品,教師在巡視過程中注意發現學生遇到的問題,然後進行糾錯,即與學生共同分析出現錯誤的原因,討論解決辦法,最後讓學生繼續完善作品。

  由於學生創作作品時必然會出現快慢不一的情況,因此這部分需要分層次教學。我在學案中設定了“技能挑戰”部分,做的較快的學生可以利用這部分提示設計出更加精美的作品。

  (五)作品展示評價

  這部分的主要目的是鼓勵學生欣賞、表達、學習和交流,正確評價他人的作品,以評促學。

  (六)總結拓展

  本著為學生終身發展的原則,學習不會隨著課程的結束而終止,因此設計了拓展環節。

  在這部分中,首先由師生共同總結圖層蒙版的作用,鞏固本課的知識點。

  然後展示利用圖層蒙版創作的精美作品,從而拓展學生創作思路,激發學生在課後進一步探究和學習的慾望。

  在整堂課的最後對本課的主題“夢想”進行昇華,讓學生憧憬自己的夢想併為之努力。

  七、說教學反思

  本節課學生興趣盎然,教學目標達成良好,他們的作品讓我吃驚、讓我感動。不僅如此,我自己也在成長,也在收穫:第一是關於素材的使用。整堂課教師使用的素材和學生使用的素材完全不同又聯絡緊密,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是機械的模仿老師,而是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發散思維,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第二是利用實物教學幫助學生突破難點。圖層蒙版的原理對學生來說難以理解,直接在電腦上演示會很抽象,因此我想到利用實物模擬講解。從學習效果看,學生對於難點的理解比較到位。

  追求優質教學的腳步永遠不能停止,在作品展示和評價環節,我有一些困惑,希望各位領導和同仁能給予指導和幫助。

  1.在各組展示作品時應該由學生來推選還是教師來指定;

  2.教師應該如何引導展示作品的學生進行作品介紹;

  3.利用教學廣播軟體中的“電子錶決功能”請學生評價作品是否合適。

  初中資訊科技說課稿16

  【教材分析】

  《拼出家鄉的好風光》是《初中資訊科技》二年級上冊第二章第四節的內容。它是在學生掌握製作一個完整的flash動畫之後,學習如何利用FLASH工具,把一個完整的圖片切割成小圖片,再利用FLASH元件、按鈕和函式功能把小圖片以拼圖遊戲的形式合併成原來的圖片。這節課在學生練習FLASH工具使用的基礎上,進一步鞏固和學習了FLASH按鈕和函式的使用。同時,透過對地理課上學習的重點地圖的練習,達到鞏固、強化地理知識學習的目的。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學會使用FLASH軟體製作拼圖遊戲。

  二、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遷移能力、拓展能力;自主探究、相互協作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鞏固學生學習的興趣,發現學生的特長。

  【教學重點、難點以及確立的依據】

  根據利用FLASH按鈕和函式控制圖片這一過程比較複雜,而且學生又很難想象到利用按鈕和函式可以達到目的的這一特點,確定利用FLASH按鈕和函式控制圖片為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法】

  1、任務驅動法

  2、演示、講解法

  3、分層教學法

  4、協作學習法

  【教學過程】

  (一)複習提問(2分鐘)

  首先,對與本節課有關的學習內容進行回顧、複習,並請1位學生展示具體的操作。

  (二)匯入新課(8分鐘)

  1.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當中去,我首先向學生展示我已經準備好的拼圖遊戲。(一個是從網上下載的利用FLASH做的化妝小遊戲,一個是地圖拼圖遊戲)。同時,提出問題,你們熟悉地圖嗎?如果從地圖上摘除某一地區,你是否能把它拼回原位?我們怎樣利用計算機把一個完整的地圖切割成小塊?

  2.佈置任務:到老師的郵箱裡找到老師儲存的地圖檔案,下載後,在FLASH裡,把地圖分割成五小塊。想一想,你怎樣處理這五小塊,讓它們以老師給的拼圖遊戲的形式動起來。

  (三)教師演示(10):1.對學生的操作過程進行總結,進一步強調分割過程應注意的重要環節:打散圖形套索工具的靈活運用;

  2.重點講解拼圖遊戲的製作過程:

  (1)將每一塊圖形轉換為影片剪輯

  (2)刪除所有剪輯

  (3)建立新圖層

  (4)從庫裡找回所有剪輯

  (5)製作按鈕

  (6)選擇某一個元件進入元件編輯視窗,選入已經制作好的按鈕

  (7)選中此按鈕進行動作設定對其它四個元件重複(5)、(6)兩步操作完成任務,進行演示。

  (四)學生總結(3)找出老師講解過程中你認為重點的步驟:應該是(5)、(6)兩步,這兩步中學生常常忽略選擇元件,或者是對按鈕進行動作設定時忘記選中按鈕。

  (五)協作學習(12分鐘)

  賽一賽: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把剛才分割好的地圖做成一個拼圖遊戲。看哪組做得又快又好。在練習過程當中有許多同學忘記了選擇某一元件進行按鈕的插入,演示結果時,沒有動態效果,經過大家研究改正,共同完成了作品

  (六)展示作品(8)

  每個小組展示作品的同時,說出你在完成作品後得到的收穫(包括資訊科技學習和地理學習)同學們都能說出對FLASH的功能上的新的認識,只有很少一部分同學體會到了對地理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說明要加強拼圖遊戲的練習.

  (七)佈置作業(2)

  每組選出你認為在地理課本上重要的地圖,設計一個既有背景,又有圖片聲音的拼圖遊戲。

  初中資訊科技說課稿17

  一、說教材

  教材是知識的載體,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條件。首先,我來談談對教材的理解。本節課是山西經濟出版社初中資訊科技第二冊第1單元第7課的內容,主要內容是完成遮罩動畫的製作。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逐幀動畫、運動補間動畫、形狀補間動畫,為本節課的學習打好了基礎,而透過本節課的內容,也為之後深入學習《靈活的互動動畫》動畫做好了鋪墊。透過本節內容的學習,學生能夠學會製作遮罩動畫,進一步提升了學習Flash動畫的興趣。

  二、說學情

  本節課的設計物件為初中同學,他們想象力豐富、好奇心強,同時又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和動手能力。學生透過前面的學習已經熟悉Flash的介面,動畫原理、幀的基本概念,熟悉建立元件和設定元件屬性的一些方法,並進行了工具箱的一些操作,大部分學生會建立補間動畫、建立路徑動畫,能夠從外部匯入檔案到庫,本節課在補間動畫和路徑動畫的基礎上進行。

  三、說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主要包括學會、會學、樂學三個維度,以下是我的教學目標:

  1、能夠知道Flash中遮罩的含義和原理,完成百葉窗遮罩動畫。

  2、透過獨立操作,小組合作等過程,能夠學會透過影片剪輯建立遮罩圖層的方法。

  3、提高自主學習、互相協助及分析問題的能力,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四、說教學重難點

  好的課堂需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因此我將重難點設定為:

  【重點】遮罩層的含義、作用及建立的方法。

  【難點】遮罩和被遮罩的關係,透過影片剪輯來製作遮罩層。

  五、說教學方法

  資訊科技課程以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為宗旨,培養學生獲取資訊、處理資訊的能力,強調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好的掌握本節課的內容,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真正的達到因材施教,我將圍繞本課的學習重點,採用任務驅動法、提問法、演示法和合作學習法,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學習。將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落實到具體的練習中去,在探索中體會學習知識的快樂。

  六、說教學過程

  以上是教學的藍圖,要想真正的落實,需要在教學過程中體現出來。本著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真正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我設計如下的教學環節: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首先是匯入環節,我將採用設定情境激趣匯入的方法,具體的做法播放幾種遮罩動畫:探照燈效果、霓虹燈、電影文字、百葉窗、滾動字幕、放大鏡。讓學生直觀感受遮罩動畫。並進行提問:這幾種動畫都有什麼共同的特點?學生觀察後會給出我回答“都有遮住的效果”。此時我會順勢講解,這種動畫叫遮罩動畫,採用了遮罩的技術。從而匯入本節課《奇特的遮罩動畫》。

  透過展示豐富的遮罩例項,加上問題的引導,能在課堂伊始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習新的Flash特效的興趣,從而順利開展課堂教學。

  (二)任務驅動,講授新知

  在新課教學環節,透過對教材知識結構的分析,我將從以下兩個任務進行講授:

  首先是任務一:講解遮罩動畫的原理

  首先我會在在一張不透明的紙上挖一個洞,將一張帶文字的字放在挖了洞的紙的下面。移動上面的紙,引出遮罩層和被遮罩層的概念讓學生注意觀察並回答問題:“遮罩層決定看到動畫的什麼?被遮罩層決定看到動畫的什麼?”在這個過程中我會讓學生認真觀察我的操作,能夠回答出學生仔細觀察積極思考並回答出,遮罩層決定動畫的形狀,被遮罩層決定看到動畫的內容。

  之所以這樣設計是因為在具體的遮罩動畫的原理難以理解,在具體的任務教學中,透過比喻幫助學生理解遮罩層和被遮罩層的關係,為接下來動畫的製作做好準備。

  其次是任務二:製作“百葉窗”動畫。

  我會首先佈置任務,讓學生匯入兩張圖片作為遮罩層和被遮罩層,完成後提問學生匯入舞臺的步驟是什麼?學生參照教材1—3步,自主將兩張圖片“紅楓樹”“綠楓樹”匯入到舞臺中。總結出單擊“檔案|匯入|匯入到舞臺”、調整圖片的大小和位置為關鍵步驟。

  其次建立影片剪輯,我會讓學生以小組合作探究的形式,透過矩形工具建立好“旋轉百葉”的影片剪輯。完成影片剪輯的製作後,讓學生總結出影片剪輯元件的作用和建立影片剪輯的步驟。學生以學習小組的形式合作探究的過程中,互相交流,加深理解影片剪輯的概念和作用。說出影片剪輯是影片剪輯是包含在Flash影片中的影片片段,有自己的時間軸和屬性。總結出建立影片剪輯的關鍵步驟為“插入|新建元件”、“型別”設定為“影片剪輯”、在時間軸上建立補間動畫。

  最後為“紅楓樹”圖層設定影片剪輯遮罩效果。讓學生自己參照教材設定完成後,透過巡視指導發現學生製作的過程存在的問題,完成“百葉窗”動畫的設定。總結設定遮罩層的步驟。學生自主完成任務,並根據教材提示講解完善自己的作品。總結出單擊右鍵、在快捷選單中設定“遮罩層”為關鍵步驟。

  之所以這樣設計這部分的操作理解起來比較困難,教師可以採用小組合作探究模式,將影片的剪輯的概念和作用搞清楚,在操作過程中,學生遇到不會操作的步驟可以相互討論,充分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在操作的時候教師進行巡視,能夠發現學生在操作過程中的問題,並且及時進行指導並給予學生一定的鼓勵。

  (三)鞏固提升

  在新課內容講授完畢之後,我會設定操作任務:要求每個學習小組自主合作完成“百葉窗”遮罩動畫作品,其次自由發言,至少推選兩幅作品並展開互評,推薦最受歡迎的作品全班展示。

  學生之間誠懇的點評,不僅是對展示者的支援和鼓勵,也是給其他同學借鑑的絕好機會。透過這個環節的教學,可以進一步活化課堂,不僅可以讓學生能夠掌握資訊科技的知識和技能,而且可以體會應用資訊科技的樂趣,獲得成功的喜悅。

  (四)小結作業

  課程最後,我打算以讓學生自己來總結、我來補充的師生共同總結的方式來進行,總結“百葉窗”動畫製作流程。

  課程結束不代表學習結束,因此我將佈置作業:在影片剪輯中新增多個圖層製作“多葉百葉窗”動畫。讓學生課後認真完成作業。這樣可以讓學生拓展思維,掌握遮罩動畫製作的技巧,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

  七、說板書設計

  初中資訊科技說課稿18

  一、說教材

  《從internet上下載資訊》是浙江教育出版社高中資訊科技教材第二版“第四章計算機網路基礎”中“第四節在internet上獲取資訊”中的第二塊內容。本節內容分2課時。《從WWW上下載資訊》是在學生熟知了www中的常見術語,IE的基本設定以及熟練掌握了透過關鍵詞,利用搜索引擎方便快速地查詢資料的基礎上展開的第2課時的教學。在本課時中,學生透過完成特定的資料收集和整理,鞏固了第一課時中所學的知識,進一步理解搜尋引擎及關鍵詞,同時也有機地形成了學生對現有的資訊進行分類、篩選、組合以及鑑別的能力。

  知識目標:要求學生理解下載的作用和意義;

  能力目標:基本掌握下載的四種方式的方法中至少一種方法,培養學生合作的精神,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並能在學習中探究規律,舉一反三,融會貫通。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

  重點:四種下載方式

  難點:四種下載方式和小組的配合

  二、說教法

  教師在佔用課堂時間較少(大約是30%)的情況下,採用演示法、講解法、指導法,以任務驅動模式來達到教學效果,同時,教師在教法中適時地給予學生啟示。

  三、說學法

  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帶著任務透過小組合作、實際操作、探究學習等方式,逐步完成任務,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實現知識的傳遞、遷移和融合。本人利用“小組制”,目的是考慮到整個班級水平差異,分8個小組,在每組中設立一位電腦較好的學生擔任組長負責這組學生的答疑和管理這組的紀律等,這樣不但能分擔教師的負擔,而且更能讓更多的學生當堂掌握知識,並且有問題可以及時解決,在發揮學生的團結互助精神同時也使得本組學生的配合更加默契,也為今後的網頁設計中的小組合作打下基礎。

  四、說教學過程

  (一)新課匯入

  首先,在螢幕上展示“憶江南”的詩句並結合“乾隆皇帝七下江南”來引出江南風景如畫,令人流連忘返,從而使學生產生一種身為浙江人的自豪感。緊接著就創設一個情景:有一位外地來的遊客,她想在浙江遊玩,但她不清楚浙江都有些什麼名勝古蹟。於是,她希望能看到一份有關浙江旅遊的特色介紹。(這樣匯入新課的目的主要是考慮到如果純粹地教學生下載的方法顯得比較機械而帶有程式性,創設情景之後,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激發學生的內在的潛力)

  問:對我們美麗的家鄉,大家瞭解多少呢?引出上網查詢資料和資料的儲存整理

  憶江南

  江南好,

  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二)新課

  1、介紹“下載”的概念

  2、四種下載的方式

  (1)儲存網頁:注意儲存時的型別(WEB頁,全部;WEB檔案,單一檔案;網頁,僅HTML和文字檔案),根據需要選擇不同的型別

  (2)儲存圖形:最好能重新命名

  (3)儲存文字:注意儲存的載體為一些字處理軟體,易犯的錯誤為選中文字並複製後,在資源管理器視窗中直接貼上。

  (4)下載檔案:注意“在檔案的當前位置開啟”的含義

  法一:左鍵單擊

  法二:右鍵->目標另存為

  法三:下載工具,如影音傳送帶

  法四:右鍵->複製快捷方式

  教師演示四種下載方式,其中下載檔案只演示前兩種方法,後兩種方法只簡單提及,由學生自行探索。

  學生完成任務:利用搜索引擎,查詢並下載有關浙江的名勝古蹟的資訊,製作一篇圖文並茂的“浙江特色旅遊”的介紹

  要求:

  (1)、由小組合作完成;

  (2)、建議的分工模式:組長負責建立共享資料夾,各組員將收集到並經過篩選、整理等處理的資訊存入此資料夾中,最後由組長負責合成。軟體不限

  (3)、作品上傳到伺服器的“浙江之旅”資料夾中

  學生代表演示作品

  3、總結學生演示內容並補充講解

  (1)歸納法,尤其要對教學難點進行講解,並得出結論

  (2)資訊的搜尋、篩選、整理和彙總的要點與注意點

  (3)小組合作的配合

  4、思考:還有沒有什麼別的軟體可以更好地表現和展示這些內容?(為網頁設計埋下伏筆)

  初中資訊科技說課稿19

  尊敬的各位評委,你們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裝飾你的“桌面”――“顯示”屬性的設定》,下面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說對這節課的整體設計。

  一、說教材

  《“顯示”屬性的設定》這節課是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的初級中學教科書《資訊科技》七年級第一冊第六章第一節的內容,這節課是學習Windows作業系統中最基本的部分,透過學習能讓學生進一步瞭解“控制面版”中有關計算機硬體功能設定的含義,從而理解作業系統的作用。

  二、說學情

  中學生的學習興趣高,但實踐操作少;求知慾強,但能力弱。儘管學生在前面已經學過一些計算機的基本操作知識,但他們在資訊科技課上的認知水平、操作技能存在差異。

  三、說目標

  【知識目標】理解桌面背景、顯示解析度等概念的含義;瞭解“顯示屬性”對話方塊中的各項設定的功能。

  【技能目標】熟練操作“顯示屬性”對話方塊中的各項設定。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提高審美意識。

  教學重點:設定螢幕保護程式的等待時間及密碼。

  教學難點:設定顯示器的解析度和顏色位數。

  四、說流程

  (一)激趣匯入

  上課伊始,我首先請學生欣賞一組精美的圖片。針對中學生的年齡特點,我選擇了一些他們熟悉的明星偶像、卡通圖片等。在學生欣賞完圖片後,我向學生提出問題:你們想不想與自己喜歡的人物、動物、風景朝夕相處呢?得到的答案應該是肯定的。這時我對他們說:“相信透過今天的學習,你們的願望可以達成。”這個環節我採用情境啟發教學策略,將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來。

  (二)探究操作

  這時學生有了一定的學習興趣,我就以興趣為驅動,把學生的思維引入到對課堂內容的探究中來。這一環節,我是分兩個層次完成的:

  1、自主探究。

  鑑於教材對基本操作標示出了清晰的操作步驟,所以我為學生創設開放、自主的學習環境,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安排學生認真讀書,按照書本上的例項和步驟去操作、嘗試,完成以下幾個任務:⑴設定桌面背景;⑵設定一個螢幕保護程式;⑶試著調整顯示器的解析度和顏色位數。

  2、協作學習。

  ⑴設定桌面背景。

  這個問題淺顯易懂,學生透過自主探究可以解決,但針對學生在認知水平、操作技能方面存在的差異,我想這樣來處理,我會問學生:你是怎樣把自己喜歡的圖片設定成桌面背景的呢?請給大家操作演示一下。學生根據自己的讀書所得,利用廣播教學軟體為大家示範,有的用已有的牆紙作背景,有的從網上搜集自己心儀的圖片作背景,有的用自己繪製的作品作背景。在此基礎上,我鼓勵學生嘗試用自己沒用過的方法進行桌面設定,以達到循序漸進,不斷提升的目的。此時,學生會急於想表達他們成功的喜悅,所以我安排了展示評價環節。大家請看,這就是學生的作品,可以說是異彩紛呈。當他們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給同學時,他們的個性,他們的學習成就也得到了充分展現。

  ⑵、設定屏保程式。

  我透過談話給學生創設了一個學習場景:同學們,當我們需要離開電腦一段時間,怎樣做可以更好地保護我們的顯示器呢?引出設定螢幕保護程式這一教學重點。學生在自主探索、嘗試練習之後,部分學生可以知道如何設定屏保以及等待時間和密碼。所以我就引導學生展開協作學習,以學習小組為單位操作練習,鼓勵操作技能較好的同學擔任小老師,為組內同學答疑解難,示範講解。在此基礎上,由各學習小組推薦一名“屏保”高手進行演示。為了規範學生的操作,我特意錄製了一段設定屏保程式的影片教程,幫助學生形成知識建構。在突破這一教學重點以後,我再次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為自己的電腦設定一個有趣的螢幕保護程式並設定好等待時間和密碼。諸位請看,這是學生編輯的滾動字幕屏保,這是學生從網上下載的熱帶魚屏保和青藏鐵路屏保。學生在動手操作中,對所學內容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產生學習遷移。

  ⑶、設定顯示器的解析度和顏色位數。

  這是本節課的一個難點,為了突破這一難點,我向學生提問:你對顯示器的桌面解析度和顏色設定知識瞭解多少?從知識層面上了解學生的狀況。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利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來完成一個嘗試性任務:對顯示器的桌面解析度分別進行不同區域的設定,比較其不同之處。透過動手操作,學生明白了並不是數值越大就越好,只有合適的解析度和顏色位數才更適合自己的顯示器。透過動手操作,學生體驗到了獲取知識的過程,這也恰恰凸顯了計算機實踐性強的學科特點。

  (三)總結構建

  作為一名資訊科技老師,傳授給學生的不僅是資訊科技知識,更重要的是傳授給學生掌握資訊科技的方法、思想和意識。由於本課知識點較細碎,對整節課的內容進行一下梳理是很有必要的。我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由學生進行歸納小結,談談這節課的收穫,我想這樣更利於反饋整節課的教學效果。

  (四)拓展延伸

  作為一名教師,更應該樹立一種發展觀,讓課堂成為促進學生髮展的過程。這節課的最後,我建議學生運用這節課所學到的知識在課後熟練操作“顯示屬性”對話方塊中的其它各項設定。讓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自主探究,在實踐操作中提高自身能力,最大限度地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

  整節課,我利用自主探究、相互協作、任務驅動教學模式,讓師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了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

  初中資訊科技說課稿20

  一、設計理念:

  1、以資訊的處理過程為教學主線,以培養提升學生資訊素養為教學核心,塑造終身學習的價值觀成為本課題的教學宏觀目標。

  2、學科整合,多元發展。本課整合了資訊科技、思想品德等多類學科,同時注意了資訊科技教育知識的內部結合。

  3、尊重主體,轉變方式。學生變被動為主動愉快的學習,並且透過多種學習方式(如自主學習,協作學習等),獲取資訊,掌握操作。

  4、在課堂上堅持精講多練的原則。

  5、在體驗感受中學習。引導學生在動手實踐,主動探究,親身經歷的過程中學會學習,發展個性和與人合作,以及在失敗中找到成功,去體驗成功的喜悅。

  二、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課使用的教材是由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由董玉琦和解月光老師主編的《資訊科技》,本節課是第七章第一節,在學習本課之前,學生已經初步具備了利用PowerPoint創作、編輯的能力,可以說這節課是在原有基礎上的一個再提高,使靜態的演示作品變為動態的,即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可提高他們的操作技能,還可以對他們進行藝術薰陶。由此可見本節內容是教材的重點內容,另外也為以後的學習奠定基礎。新課標以培養提升學生的資訊素養為核心目標,以資訊的獲取、加工、管理、表達、交流為主線進行標準的描述。所以根據以上的分析及課標要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三、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目標:

  掌握簡報自定義動畫設定的方法。

  透過分組討論,培養學生互助能力,合作學習能力;

  透過點評,培養學生鑑賞能力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情感和價值觀目標:

  讓學生在資訊的處理過程中,感受資訊文化,增強資訊意識,內化資訊倫理;

  讓學生會恰當的表達思想,在與他人交流和合作中實現資源共享。

  培養參與活動的積極態度,良好習慣,塑造學生終身學習的價值觀。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

  1)自定義動畫效果的設定;

  2)動畫幻燈片物件順序的調整。

  2、難點:自定義動畫效果的設定。(原因:是學生在實際操作時較容易出錯)

  五、教法:

  將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努力營造獨立自主的學習空間,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本節課我採用了“創設情境法”、“任務驅動法”、“協作學習法”、“賞識教育法”等教學方法,努力構建探索型的教學模式。

  六、學法:

  由於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創作靜態幻燈片的能力,為本課打下基礎。再加上新課改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要求學生由知識的灌輸物件轉變為資訊加工的主體。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實現知識的傳遞、遷移和融合。所以,我設計的學法是“接受任務思考討論合作互評”。

  七、教學過程:

  根據本課教學內容以及資訊科技課程學科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設計教學流程如下:

  1、創設情景,揭示課題

  本課以介紹同桌為主線,在活動中驅動學習自定義動畫效果設定的方法。由於在上一節課學生已經制作了靜態的介紹同桌的幻燈片,我事先對本班一位同學的作品進行修改,設定了動畫效果,進行演示,從而引入新課,揭示課題。

  此環節設計的目的是創設學習環境,設計一個介紹同桌的活動,以學生身邊生活為例,藉助學生之間的美好友情,從而讓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開始學習。

  2、協作探究、因勢利導

  資訊科技的應用逐漸普及,大部分學生在家庭中也接受了或多或少的計算機操作技能。所以在教學動畫效果如何設定時,以左右相鄰的共三臺機器進行分組協作探究學習,教師巡視指導,如果發現哪個小組中的學生已經會了,可以讓他當小老師,教其他組成員,這樣可以樹立學習榜樣。如果沒有,教師給予啟發性的示範。

  3、由扶到放,學會學習

  由於在上一個環節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動畫效果的設定,所以在教學調整動畫順序時,讓學生透過已有的經驗在小組內嘗試探索,體會探索成功的驚喜。本環節設計的目的培養學生勇於探索、敢於挑戰的學習品質。

  4、創作交流,多元發展

  當各個小組完成作品以後,安排了展示交流、彙報心得的環節。培養學生交際能力、口頭表達能力、自我反思能力、審美能力。讓學生得以情感上的體驗,培養學生多元化發展。

  5、課堂小結,課外延伸

  課堂小結本節課所學的內容和要點。課外延伸到用所學的知識教給自己的親朋好友,已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八、教學評價

  1、本節課對學生的評價主要採取了師評和學生互評的方式,透過這幾種方式達到了教學資訊的及時反饋。

  2、本節課以學生的自主探究為中心,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勤於動手,敢於創新,課堂氣氛活躍。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