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新課標解讀心得(精選16篇)

初中生物新課標解讀心得

  本次參加學校組織的生物新課標及新教材培訓,經過老師們兩週的新課程培訓及自己在實際教學中的實踐,結合對新課標、新教材的重新學習和認真總結,本人感觸頗深。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初中生物新課標解讀心得(精選1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初中生物新課標解讀心得1

  1月17到18日在瓊山二中進行了生物物理化學培訓。本次培訓凝聚了眾多教育專家和教育戰線的廣大教師,教研員,教育行政領導的心血和智慧。透過對新課標的學習,是我更加清晰的明確了教學當中的靈魂就是“我們為什麼而教。我們要讓學生‘瞭解,理解,掌握,會操作技能。”同時也是我更加清楚教材結構及重點,及如何教學。

  一、教材分析

  初中《生物學》,在原有的基礎上,曾填了新內容,影象更加立體化,是學生生有更加清晰的印象,如,知識方面:強化了重要概念。透過精簡、整合等方式,適當增加和減少內容。教材的部分內容體現缺少層次性和系統性。教材的部分內容缺少實驗科學探究活動。新教材用陳述句來描述概念的內涵,教材強調改進探究指導(如多提供可供選擇的實驗材料);加強科學方法的提煉和總結;等等,以提高探究活動可行性。反映生物科技進展,更新課外閱讀材料。練習題增加題型,幫助概念的建構和應用,更新插圖,使新教材更加系統化。

  二、教學方法

  (一)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成為學生的朋友和榜樣。

  需要從如下幾個方面努力:第一,教師需真情對待學生,關心愛護學生。第二,展現教學過程的魅力,品味教學成功的喜悅。第三,完善個性,展現個人魅力。

  (二)教學中應堅持學生的自主選擇和主動探究,為學生個性充分發展創造空間:與生物課改相適應的基本學習方式是探究學習,其教學過程要體現學生活動的自主性、探究性,引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探究性學習活動,幫助學生學會發現,學會探究,形成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先將問題進行分類,確定觀察、探究的順序,討論出科學、可行的實驗方案進行探究,再分析現象,得出結論。

  (三)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

  生物學教學要求大膽改革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提倡和積極實踐啟發式、討論式、合作式、探究式教學,加強生物學實驗教學,積極採用計算機網路等多媒體輔助教學,使生物學和資訊科技整合,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互動起來。同時注重對學生的個別輔導,使每個學生都真正地成為學習的主人,促進他們的個性發展,新課標和新教材,很好地體現了上述的精神。

  幾天的培訓, 是我對新課標有了新的理解與體會,是我明確以人為本的教學態度。在教學過程中要把學生當做朋友。教學資源共享成為本次培訓的一大收穫。但對具體實施仍有一定的困惑,還須在實踐中不斷學習、總結和反思。

  初中生物新課標解讀心得2

  初中生物科學的教育物件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它的目的並不是要培養生物學家、培養生物人材,初中生物教學的目的是提高所有中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培養他們熱愛大自然,自覺保護環境的情操,提高他們對生物科學的興趣,為一部分今後要從事生物事業的人打下最基本的基礎。從我接觸學生的那一刻開始,我就是一直以培養他們對生物學科的興趣為主要目的的。我的每一個課堂設計、每一個活動安排都是以學生為中心,並且以培養學生基本素質為中心的。

  作為老師,教材是必須要了解掌握的,但是,教材對於老師來說只是一個承載知識的工具,而不能作為教學的依賴。作為一名教師,不僅要研究所教年級的教材,還要把整個中學階段的教材加以研究。首先要知道在整個初中階段,生物課程都需要學生掌握些什麼知識,知識體系是怎樣安排的,學生在每一個學習階段需要學習哪些知識,那些能力需要得到培養和提高等等。在我的教學中,通常我都是把教材中的知識透過自己的安排糅合成一個一個專題,然後再根據學生的具體學情合理安排教學進度。並且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貫穿很多的活動,例如一些課堂小遊戲、調查、競賽等等,讓學生在松的學習氛圍中掌握知識。 生物學作為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學科,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嚴謹的科學性。同時生物學以技術應用廣泛、知識創新快的特點,具有廣泛的應用性和不斷的創新性。在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不斷髮展變化的今天,我們每一位生物老師應不斷轉變教育觀念、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使學生具有紮實的基礎知識、科學求實的態度、靈活多變的思維方式和強烈的創新意識。這就要求我們在課堂教學中應牢牢把握“求實、求活、求新”的教學三原則,不斷取得新的教學成果。

  在具體教學中,要搞清生物要領的形成過程,講清生物概念的定義、含義及特性等,有時需要透過舉例、作圖等手段讓學生加深對抽象生物要領的理解。對生物規律的講解中,要注意引導學生透過分析、概括、抽象、推理、歸納等思維活動得出結論,同時要講清生物規律的適用條件和範圍及生物規律中各生物量之間的關係,必要時對其相關的概念規律要加以比較區別,消除學生對生物概念規律的模糊感。在習題講析中,要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初中生物新課標解讀心得3

  21世紀是資訊的時代,隨著資訊科技的應用發展和知識呈現的需要,多媒體憑藉聲、影一體的優勢走進課堂,將抽象知識以生動、活潑的形式展現給廣大師生。鑑於此,筆者特結合多年的一線教學經驗,對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藉助媒體優勢,完美呈現知識,促進學生理解、消化和吸收進行探索與討論:

  一、活潑呈現知識,豐富教學內容

  實際上,生物教學就是讓學生認識自然世界動植物的生命活動奧秘和本質的過程。從這個知識範疇來講,只用枯燥的文字和靜態的圖片來呈現知識顯然是蒼白無力的,根本不能滿足學生對知識生成過程的認知和理解。這就要求我們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優勢,將骨感的知識豐富起來,給大家創造一個全面認知生物及其生命多姿多彩的生長過程,以此來“活化”教材知識,有效提升課堂效率。

  形象的顯示,有助於學生更準確、更快捷地理解教學內容。比如,在教學“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時,這些植物學生大多沒有見過,他們缺乏生活認知上的形象感,這時就可以藉助多媒體影片將學生帶進森林、湖底和苔原帶,滿足學生的視覺感受,讓學生從感性上認知藻類、苔蘚和蕨類的生成環境。然後再透過模擬動畫,讓學生認知這些植物在當地生態中所扮演的角色,理解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對生物圈的作用及與人類的關係。這樣設定將機械的書本知識以生動形象、鮮活直觀的方式化靜為動,展現在學生面前,讓他們不再覺得抽象,有效提升理解和認知能力。

  二、加大課堂容量,呈現微觀知識

  初中生物知識面涵蓋比較廣,其中包括許多難以觀察的微觀現象,這些內容只靠二維的教材圖片和文字描述根本不能達到預期效果,束縛了課堂發揮的空間,無法擴大知識容量,不能形成動態的良性知識迴圈,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也不到位。這就要求我們適時跟進教學內容,運用多媒體集合聲、影於一體的優勢來模仿微觀世界,給學生呈現動態的知識生成過程,如此才能變抽象為形象、變微觀為宏觀,簡化知識難點。比如,在教學“細胞分裂”時,學生無法跟進文字描述來想象微觀生物現象,筆者就用多媒體給大家播放了細胞分裂的模擬動畫資料,有動畫,有講解,學生學得興致盎然,很快就進入了知識情境中。

  我們的視覺對思維有一定的制約,而多媒體恰恰能滿足我們視覺的盲點,將不可見的微觀生物現象宏觀化、形象化,無疑會讓學生在有限時間內理解和掌握更多的知識和內容,利於擴充教學內容,提升課堂效率。

  三、最佳化課堂呈現,闡述重點知識

  多媒體教學手段還有助於我們在生物教學中詳略得當地組織材料,最佳化重難點內容。遇到重難點知識,我們可以以多媒體豐富多彩的方式給大家從不同的角度展示,利於大家理解吸收。比如,在講解“木本植物莖的結構”內容時,筆者針對大家掌握內部顯微結構存在困難,用傳統實驗方法不利於觀察,口頭講解又往往不能奏效,這時筆者就採用了板書與顯微畫面投影相結合的辦法展開解說。先用顯微投影儀將木本植物莖的橫切面顯微結構投放到銀幕上,然後一邊講解再加上靈活的板書,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提升,很快就掌握了導管和篩管、木質部與韌皮部、木纖維與韌皮纖維、春材與秋材等概念的區別。這樣,充分發揮了學生思維整體的功能,記憶效率也就提高了。

  四、注意合理運用,杜絕喧賓奪主

  毋庸置疑,多媒體確實能促進課堂提升效率。但是多媒體也不是萬能的,如果我們完全摒棄傳統教學而一味地代之以多媒體展示,那不僅會讓學生產生審美疲勞,而且會造成師生對多媒體的依賴心理,導致沒有形象展示就不能想象,因此我們用多媒體一定要注意以下原則:

  1.內容及時間

  不要事事都用多媒體展示,就初中生物來說,筆者認為多媒體展示的重點在微觀知識形象化及豐富多彩的自然世界認知。即便是這樣我們,也要有嚴格的時間把控,要以知識生成為主設定相應的啟發式問題,而不要讓學生看熱鬧。

  2.方式得當

  多媒體的展示方式多姿多彩,我們不能拘泥於動畫影片,統計圖、圖片、聲頻材料等也是我們的展示方式,如何抉擇就要看展示內容的實際情況,而不是為了討好學生全部設定動畫教學。

  以上是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對巧用多媒體上好生物課堂的心得體會。概而括之,資訊時代我們一定要與時俱進,要正確使用多媒體,使之將課堂知識展現得淋漓盡致。我們只有善於將這種資訊化教學手段與傳統教學相互滲透、有機結合、互相完善和補充,才能大大最佳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初中生物新課標解讀心得4

  一、利用匯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匯入是一堂課的引入階段,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透過匯入學生能夠儘快靜下心來,將課外活動時過於放鬆的心收回來;另一方面,透過匯入,學生能夠大致瞭解這節課所要講到的主要內容,從而做到心中有數,提前預知,對提高學習效率將大有好處。因此,我都會充分利用好課堂匯入這一環節,要利用生動有趣的匯入,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的思維迅速指向特定的教學目標,進入到這一節課所創設的'情境中去。我在每一堂課開始的幾分鐘,都會根據當堂課具體的教學內容進行匯入,比如透過引入一個小故事把學生帶入到特定的教學內容中,或者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和問題,也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幾幅有趣的圖片,讓他們產生想要一探究竟的慾望。

  二、利用恰當的提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常言道:“問則疑,疑則思。”只要提問,學生的思想便會活躍起來,這要比平淡無奇的單一講解效果要好得多。有效的提問能夠引發學生的思考,促使他們集中注意力,也可以針對提出的問題回顧所學知識,組織答題語言,或者與同學進行熱烈的討論。但是要做到有效的提問,我要把握好提問的節點和時機。比如,在講到重點或難點知識時進行提問,從而切中要害,發人深思。切忌提問得過於頻繁或者過於簡單,這樣不僅不能鍛鍊學生的思維,還會引發學生的厭煩心理,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一定要注意提高自身的提問水平,不僅要考慮到具體的教學內容、內容的難度,還要考慮到學生的學習水平,明確他們是否有能力回答出來。

  三、利用靈活準確的教學語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生物學科有著很多的專業術語,我認為在課堂上要注意運用準確的術語進行授課,這樣學生才會對這門學科予以重視,才會覺得生物是一門非常專業的知識,其中包含了很多自己未知的知識點,需要認真聽講才能有所領悟。另外,很多專業術語非常抽象,學生學起來會感到有些吃力,這時可以透過進行靈活的轉化,將過於晦澀的詞語用通俗易懂、生動活潑的話講出來,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生物課的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透過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生物課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生物知識的學習離不開實驗,同時,實驗又是增強學生學習生物課興趣的重要手段。實踐證明,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對實驗有著濃厚的興趣,因此,我要積極的組織學生開展探究活動,引導學生交流實驗結果和討論各類疑難問題,從而極大地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他們學習生物課的興趣。

  五、透過引導學生學以致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生物和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接觸到一些與生物有關的事物,只要留心觀察,生活處處皆生物。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將生物延伸到生活中,或者將生活例項引入到教學中,讓學生充分感受到生物的實用性。例如春天是一個栽種的季節,很多學生家裡都栽蔥苗,那麼為什麼移栽的時候要把蔥苗的葉子去掉一部分呢?上星期下過小雨,很多農家都種菜,為什麼播種之前要提前浸種呢?問題提出後,我並不著急幫助他們解決這些問題,而是鼓勵他們回家感受一下探索的過程,問問父母,查查資料,讓他們透過自己的努力解決問題。這樣,他們自己動腦、動手,得到的答案要遠比教師直接傳授記得牢,而且還能鍛鍊他們樂於觀察、樂於動腦、積極動手的習慣。

  六、總結

  總而言之,功夫不負有心人,我認為只要我在教學方面能夠做到潛心研究、用心教學,就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同時,學生們也能節節課有期盼,節節課有收穫,使得教得有激情,學得有興趣。

  初中生物新課標解讀心得5

  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初中生物實驗包括觀察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分析實驗現象能力、實驗設計能力、綜合應用能力。要組織好初中生物的實驗教學,我認為必須始終堅持三客觀、嚴謹、創新三個原則。其中我認為“創新”是提升學生能力重要一環。下面是我在教學中的一些心得。

  一、增設實驗,促進學生對知識理解。

  如在觀察植物細胞結構的時候提醒學生創新思維:如果用洋蔥的外表皮對實驗有什麼影響?這樣在某些教學中一些激趣實驗,既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活躍課堂,又能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

  二、改進實驗形式促進學生能力提高。

  教材中大量實驗為老師演示實驗,學生動手機會少,不利於技能的提高和對實驗的理解,因此我們可以把某些實驗讓學生演示,例如植物的呼吸作用:可以讓學生自己準備實驗器材,把菠菜或油菜放到黑塑膠袋紮緊,學生演示時老師要誘導,實驗結束後,教師要即時點評,我們也可以把某些實驗改為隨堂分組實驗,老師可以邊講解理論,邊讓學生進行分組實驗,這既可以增加學生訓練技能的機會,又能增加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三、注重探究實驗,促進創新意識提高。

  探究既是學習的目標,又是學生學習的方式探究性實驗中的實驗僅僅是手段,是學生的認知工具,實驗教學的根本目的在於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教材中的實驗多為呈現性實驗或驗證性實驗,如果處理不好,學生就最多學會“是什麼”,而根本不懂“為什麼”,更談不上“創什麼”,所以我們老師應放手讓學生自己完成一些探究實驗,不管結論是對與錯,只要學生去做,我們就應當予以鼓勵。

  四、注重選材,這個材既指實驗材料又指實驗器材。

  初中生物實驗特點是,大多數實驗材料需要自己採集、培養、選定。許多實驗由於實驗材料選擇不當而告失敗。在聽課中可以充分體現這一點。例如在唾液對澱粉的消化作用,老師只用了一個酸石榴就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生物實驗教學時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一項重要課程。許多生物現象只有透過實驗才能得到解釋,各種生物體的結構必須透過實驗才能觀察清楚,所以實驗教學在生物教學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初中生物新課標解讀心得6

  初中生物《新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是學生心理發展的基本內容。在新課程實施中,學生學習的過程性和情感因素被提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要更全面、更準確地理解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內涵,以保證新課程的理念和目標能真正落到實處。

  1.情感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情感是人對現實物件和現象是否適合人的需要和社會要求而產生的一種態度與內心體驗。當客觀事物以一定方式影響人的時候,人就會進行認識併產生相應的態度和體驗,表現出贊同或反對、愉悅或憤怒等特徵。總的來說,情感是人的感情、內心體驗、願望、價值追求等一系列心理現象的統稱。國外學者提出"情感智慧"的概念,認為情感不僅僅是認知性的,也是一種智慧,是對獲取知識、解決問題、成功與否、社會生活幸福與否產生重大影響的智慧。

  新課程目標中的"情感"不僅指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還包括愛、快樂、審美情趣等豐富的內心體驗。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學校的中心任務之一就是培養道德的、理性的、審美的、高尚的情感,情感就是道德信念、原則性和精神力量的血肉和心臟。沒有情感,道德就會變成只能培養偽君子的枯燥無味的語言。"積極的情感是人們從事各種活動的巨大動力,它可以提高人的認識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人的觀察力、記憶力、思維能力和想象力的發展;同時,強烈、穩定的情感本身是一種強有力的意志動機,可以增強人的信心和力量,堅定人的意志。從內容上看,情感目標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道德感目標,即要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與熱愛人民、熱愛勞動、熱愛社會主義的情感,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義務感;

  (2)理智感目標,即要培養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濃厚的認知興趣(包括學習興趣)及渴望追求真理的心理傾向;

  (3)美感目標,即要努力激發學生對美的需求,不斷提高其審美能力,使他們在根據自己對美的需求來評價自然景色、文學藝術、建築工藝以及美好的言談、舉止、思想、風格、願望和動機等行為和精神事物時,產生美的感受。

  在生物教學中,情感方面的課程目標是要引導學生透過課堂教學和課題研究活動,瞭解我國的生物資源狀況和生物科學技術發展狀況,以及與生物學有關的社會問題,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改變祖國面貌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透過讓學生了解動植物,讓學生關注動植物與環境的密切關係,理解人與生物和諧發展的意義;透過生物知識的介紹,與現實生活的聯絡和對生命奧秘的探索,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等。

  2.態度

  態度是具有複雜成分的心理現象,是主體對客體物件所持有的一種相對穩定的心理傾向,由認知、情感和意向3個因素構成,其中情感因素是態度的核心成分。態度不是生來就有的,它的產生以個體價值觀為內參照系,社會規範為外參照系,經過順從、認同、內化而形成。態度一旦產生就有一貫性,成為性格、個性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對個體、群體和社會產生影響。從學生的角度看,態度目標是一種特殊的學習認知型別,不僅有認知問題,還有情感問題與意志問題,是學生形成各種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途徑。

  新課程目標中的"態度"不僅指學習態度、學習責任,更是指樂觀的生活態度、求實的科學態度、寬容的人生態度。態度教育的目標是讓學生能有樂觀、積極進取、敢於求實創新的人生觀,熱愛生活、學習、工作,熱愛自然、社會,對社會有責任感、義務感,具有人道主義精神等。態度教育對學生有終身的價值,積極的態度使個體傾向於選擇正面資訊,促進判斷、理解,產生良性的情緒體驗,能排斥或能客觀分析負面資訊,從而促使認識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健康情感的形成;其次,積極的態度促使個體敢於正視現實,正確對待自己的缺點及生活中的不愉快經歷,對成敗進行正確歸因,努力實現人生價值;再次,積極態度具有催生創造和完善自我的價值。研究表明,許多高成就者具有優良的態度,他們充滿自信、樂觀敬業,敢於面對失敗,勇於承擔責任,善於與人合作,視壓力為挑戰,勇於探索創新。

  端正良好的態度是學習生物學的前提和重要內容。生物學是一門自然科學,需要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主要體現在嚴肅認真、一絲不苟、實事求是地尊重客觀事實,大膽提出見解並不斷創新,及時記錄和分析實驗中的現象等方面。透過生物課的學習,要使得學生樂於探索生命的奧秘,學習科學家進行研究的科學方法,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積極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另外,透過生物學的學習,還要建立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和寬容的人生態度,教師要給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榜樣,不斷地從各方面充實自己,努力營造一個安全、積極、民主、和諧的教學生態環境。在這個環境裡,無論是師生之間還是學生之間都融洽地相處,就像生物圈中的每一種生物一樣生長,並獲得發展的空間。

  3.價值觀

  價值觀是指人們在處理普遍性價值問題上所持的立場、觀點和態度的總和,包括基本信念和價值取向,其中理想、信念、信仰是最深層次的價值觀。情感、態度、價值觀都屬於人的意識範疇,情感、態度屬於人的心理領域,價值觀屬於更高層面的社會意識領域,是理性認識的核心部分。價值觀的主要表現形式是世界觀、人生觀、道德觀、審美觀和法制觀念等意識的高階形態。

  新課程目標中的"價值觀"強調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科學價值與人文價值的統一,人類價值與自然價值的統一,強調讓學生從內心確立起對真、善、美的價值追求。從橫向上看,情感、態度、價值觀這3個要素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它們描述了人的情意領域的完整畫面;而從縱向上看,這3個要素依次遞進,構成了情感教育的完整過程。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價值觀目標的教育要使學生確立起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和對真、善、美的價值追求。可持續發展觀的核心是人的發展,在教學中,教師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把學生的全面發展放在第一位;可持續發展還強調經濟、社會與環境、生態、資源等的持續協調發展,因此在教學中要滲透經濟與社會的協調觀、現代科技觀的教育。在價值觀的培養上,要重視人口觀、資源觀、環境倫理觀等的教育,使學生從內心珍愛自然產生的情感,樹立和諧發展的觀念。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相互聯絡、相互影響、相互滲透,共同構成個體的人格素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形成以認知為基礎,以情感為核心,情感的結果是態度,價值觀則具有終極的意義。情感教育有利於形成端正的態度,提高鑑賞能力,更新價值觀念,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態度教育有利於人的潛能釋放、創造奇蹟、實現自我,對社會的穩定和發展有著深遠影響。

  初中生物新課標解讀心得7

  本次參加學校組織的生物新課標及新教材培訓,經過老師們兩週的新課程培訓及自己在實際教學中的實踐,結合對新課標、新教材的重新學習和認真總結,本人感觸頗深,具體心得總結如下:

  1、理解新課標的設計理念

  (1)面向全體學生

  (2)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素養

  (3)倡導探究性學習。

  2、新課標凸顯核心概念:

  生物新課標有四十七個核心概念。“突出核心概念”是為了幫助學生用重要概念構建起一個知識框架,這樣既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把一些事實性知識有條理儲存在這個框架中,又可以為日後接受和建立新的科學概念提供平臺。由此可見,“突出重要概念”是為了幫助學生利用概念及概念之間的記憶體聯絡形成一個科學的知識體系,關注學生對生物學知識的發展性認識,保障了生物學知識在認識層次、範圍深度上的連續性,體現了生物的科學性和發展性。

  3、新課標要求教師應該轉變教學理念

  新課標要求學生主動、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由過去“要我學”變為“我要學”。如何實現這一轉變,關鍵是課堂是否能真正交給主體的學生,老師不再是課堂的主宰者、統治者、演講者,而是學生的引導者、組織者、合作者。教師應該轉變生物教學理念,加強生物理論的研究,不斷提高適應新教材能力,才能充分挖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得到充分發揮,在學習的激烈爭論分析中,既解決了問題,又學到了知識,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育的藝術在於能激發出學生心靈的感情,而且這種工作做得愈細緻,愈有感情,從孩子心靈深處湧出的力量便愈大。

  4、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探究能力

  江澤民同志指出:"要迎接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和知識經濟迅速興起的挑戰,最重要的是堅持創新。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的關鍵在人才,人才的成長靠教育。"教育必須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擺在突出位置已是勢在必行。新課標和新教材注重學生的各種能力培養,特別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的培養,鼓勵學生創造性地學習,就必須努力為學生創設寬容、理解、和諧、平等、民主的課堂氛圍。

  創新意識、創新能力、探究能力等這些能力的培養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個不斷培養的過程。新課標的第一個內容就是科學探究,首先向科學家學習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及基本要求,接著嘗試探究水溫對金魚呼吸的影響,在探究水分對植物生存的影響讓學生科學探究的五個步驟內容,並知道怎樣設計對照實驗,逐步培養學生科學探究意識,長期不斷的積累,學生的探究能力就會不斷提高。在以後探究過程中由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然後作出假設,並透過觀察、實驗和調查等手段獲得證據和事實。學生透過探究來體驗人們獲取科學知識與認識世界的過程。由於實驗過程由學生自己設計和操作,書上沒有現成的模式可以遵循,因此,在探究實驗中突出學生的思維方法,將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求異思維。

  5、重視課堂教學和解決實際問題緊密聯絡

  現在的課堂無論是學生提出問題,還是老師和學生合作學習,都離不開解決實際問題,學以至用,讓學生從身邊的生活實際中體會到生物知識的重要性。比如在學習“人體對資訊的感知”時:球場上的運動員是透過身體的哪些器官外界獲取資訊的?眼球的附屬結構分別對眼球的具有什麼作用?生活中有哪些常見的傳染性眼病?這樣預防這些傳染性眼病?小孩翻“白眼”“白眼”是眼球的什麼結構呢?光線強時瞳孔怎麼變化?光線弱時瞳孔怎麼變化?黑眼睛和藍眼睛又是怎麼一回事呢?外界一束光線在到達視網膜前,必須經過哪些結構?等等問題,學生平時經常遇到的困惑問題,在課堂上經過討論、爭論、在老師幫助解決了,學生的那種成就感溢於言表。

  6、對學生的評價要科學

  以前對學生的評價主要學習結果的評價,不注意過程的評價,不利於激勵學生學習和改進教師教學。評價過程要重視對學生的探究能力評價,重視對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發展狀況進行評價,重視檢測學生的知識目標達成,倡導評價方式的多樣化,“檔案夾”的形式記錄形式的發展,肯定學生的點點滴滴成績,從而對學生進行科學的綜合評價。

  7、充分利用各種課程資源:

  學校教學裝置是課程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圖書館是課程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廣泛利用社群課程資源,包括社群圖書館、博物館、展覽館、動植物標本館、動物園、植物園、少年宮、科技館、高等學校、科研機構、良種站、養殖場等以及周圍的自然環境。學生的生活經驗是無形的課程資源。充分重視資訊化課程資源的利用,包括各種生物教學軟體、網路上的生物科學教育資源等。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學習內容,提高學習效率。

  總之,新課程以學生為中心,以活動為中心,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合作,學會探究,新課程將以創新為中心,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激發讓學生產生創造的慾望,勇於創新。新課改教師要先行。學高為師,德高為範,在日常教育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充電,學習新知識,提高自身修養,貫徹新課標的指導思想,更新理念,改進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科學的綜合評價,有利於激勵學生學習和改進教師教學,充分利用各種課程資源,提高學習效率。在自己的教學崗位上認真努力貫徹落實新課標的指導思想,在平凡的崗位上,演繹出更加光彩奪目的人生。

  初中生物新課標解讀心得8

  一、轉變教學觀念

  首先,傳統的教學觀念著重強調知識的系統性和條理性,把知識的傳授作為重點,通常只注重知識量的掌握,卻忽略了學生能力、情感及態度價值觀的的培養。然而,在當今知識更新飛快的時代,讓學生掌握系統的知識已不是教學的主要目的,教學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在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中具備獲取知識的能力,並樹立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其次,僅依靠傳統的知識講授,灌輸方式是不可能形成新課程理念所要求的學生生物科學素養。必須改變教學策略,改進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主動、探究性地學習,並適時地把知識點貫穿到課堂中,讓學生學會用已有的知識去解決實際生活問題。

  另外,教學目的在於培養具有全面素質的人才,因此,在教學內容上必須轉變觀念,打破學科侷限,注重學科間知識的遷移。立足於生物學科,透過生物學科的教學培養全面發展的新人。

  二、踐行課程標準

  在教學實踐中,要不斷學習老教師的.教學經驗並進行總結,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首先,鑽研教材,把握精髓。

  要注重情景教學的融入,透過對新教材的理解和對生命科學的熱愛,組織錘鍊語言情感,以學生為主體,在課堂中與學生產生共鳴,引導學生,激起學生對生命現象的好奇心,充分調動其積極性,增強其參與意識,實現自身價值。

  其次,轉換師生角色。

  新教材注意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因此,要進行師生角色的轉換。首先,教師角色的轉變,由於新課程改革是從學生的發展和社會要求出發的,因此教師必須轉換角色,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現代的促進者;由教學行為的管理者和執行者,轉變為學習行為的參與者、引導者和開發者。其次,學生角色的轉變,新教材注重學生探究式學習方法的培養和訓練,學生不再是被動的學習者,而是主動式的學習者、探究者、發現者。

  另外,開展探究性學習活動,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

  從實際出發,在教學過程中適時適當地開展探究性學習活動。新教材倡導探究式學習方法,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在新教材中,實踐性活動多,思維訓練多,這對教師的教法和學生的學習都起到了很大的導向作用。透過師生相互啟發,培養了學生參與意識,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意識,極大地促進了學生能力及思維的培養。

  三、提高自己,發展自己

  現代社會是資訊飛速發展的社會,學科之間互相滲透。傳統學科界限越來越模糊,僅靠生物專業知識已很難應付現代教學需要,所以教師要開闊視野,除了具備相關科學基本知識外,還需瞭解其他有關學科的橫向聯絡及發展。使社會科學知識、教育科學知識和系統科學知識有機地結合形成比較完整的基本知識。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思考自己的不足,不斷進取,努力提高自己的生物學科知識水平,豐富自己的經驗與閱歷,與學生共同成長,更好地進行生物課程的教學工作。

  透過這次培訓,我深刻體會到,新課改對我們教師的導向作用與考驗,新課程注重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統一;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必須著眼於學生潛能的發揮,促進學生的特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因此,教師應當轉變思想觀念、教學模式與學習方式,使學生學習變得富有個性,並最終達到讓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發展的目標,實現新課程核心理念:凸現了“以人為本”的價值觀。由於新課改需要一個過程,在這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出現一些困難和挫折。但是,作為新一代的青年教師,必須不斷地學習,充實自己,不斷地反思、總結,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才能在新課程改革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有所成就。

  初中生物新課標解讀心得9

  具體心得總結如下:

  一. 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總體變化

  1、新教材總體框架體系不變,教材編寫思路、理念基本不變。在內容的選擇和組織上保留整套教材“突出人與生物圈的知識體系”;以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以幫助學生建構和理解重要概念、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以促進學生轉變學習方式——變被動接受式學習為主動探究式學習為突破口,使教材符合學生髮展的需要和社會需求,同時反映生物科學的新進展及其在社會中的廣泛應用。

  2、內容上的變化

  (1)知識內容上的變化:框架體系基本不變,七年級教材做減法,八年級教材做加法。

  七上:整合、簡化生態部分、“細胞的生活”,基因、DNA、染色體內容移至八下,病毒”移至八上,整合、簡化綠色植物部分。

  七下:刪去三節:“計劃生育” “空氣質量與健康”“人糞尿的處理”

  八上:增加動物的類群、病毒等內容

  八下:增加基因、DNA、染色體關係的內容(從七上移來)

  此外,強調重要概念的教學,也給教材帶來知識內容詳略程度上的變化及練習題的變化。

  (2)科學探究活動內容變化:

  刪除了幾個可性行不高或價值不高的探究活動(植被對空氣溫度的影響、根的什麼部位生長最快、晚育的意義、採集和測算空氣中的塵埃粒子、廢電池對生物的影響)。

  提高了探究活動材料選擇的開放性;突顯了科學方法的指導;增加了實驗與演示實驗,增加了一些反映時代發展的閱讀內容

  3、呈現方式的主要變化,有利於落實重要概念的教學:

  (1)單元引言指向本單元重要概念;

  (2)每節開頭增設“想一想、議一議”欄目;

  (3)每節開始部分的“透過本節學習,你將知道”以問題形式列出本節重要概念或相關知識;

  (4)部分章節的標題本身就是重要概念的陳述;

  (5)精選事實性材料支援概念的建構;

  (6)注重透過探究活動建構概念;

  (7)更加明確地表述概念並以黑體字排印;

  (8)增加辨析概念的練習題;

  (9)“單元小結”引導學生所學重要概念進行梳理和總結。

  (10)版式的變化:版式設計突出不同功能板塊的區分(如主副欄編排,學習的主幹內容放主欄,相對次要的內容以“小資料”、“試一試”“?”的形式放在副欄)

  (11) 每節另起面。

  (12)插圖的變化:更新大部分插圖,突出原創性,提高精美度。

  二. 新課標新課程特別注重學生的創新能力、探究能力的培養

  新課標和新教材就注重啟迪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的培養,鼓勵學生創造性地學習,努力為學生創設寬容、理解、和諧、平等、民主的課堂氛圍。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儘管講得滔滔不絕,頭頭是道,分析得有板有眼,入木三分,但由於忽視了綜合、歸納、滲透,結果造成學生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的嚴重不足。而新教材的內容與時俱進,圖文並茂,精選了一些反映生命科學最新進展並與人們的生活、工作、學習、健康等息息相關的內容,儘可能精簡課堂講授時間,為學生創造更多的探究、觀察、操作、思考、表達、交流的機會,為學生的創新活動提供了更廣闊的時空。例如“探究種子萌發需要的外界條件”的實驗,透過分組做發豆芽的實驗,再分組講出由學生自己歸納的關於種子萌發需要的外界條件:水分、空氣、溫度。在做發豆芽的實驗的同時,請學生注意觀察自己發的豆子有多少發了芽,又有多少不發芽,同時計算出種子的發芽率。透過探究實驗的教學,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動手、觀察能力,給學生表現的機會,學生既學習了知識,培養了操作技能,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新課標和新教材強調注重知識形成過程的分析,把握知識系統內部的關聯和轉化,促進知識、技能、思維的遷移,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以便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探究能力。

  初中生物新課標解讀心得10

  暑假伊始,為期三天的培訓很快就結束了,經過這次的培訓學習,我的收穫很多,感觸也很深,希望這些收穫能夠很快的運用於我平時的教學中去。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我意識到知識淘汰的加速,迫切地希望來充實自己知識的儲備,來改變自身知識結構和對現代資訊科技的貧乏,上進之心催促著我工作之餘的學習不能滿足需求,而培訓無疑給我帶來了希望,我渴求借此機會得以滿足。在集中培訓的這段時間內,我認真地聆聽了傅孝溪、付安平、譚家蓉、呂信芬、匡謙娜、胡學軍專家的講座和經驗介紹以及體會等等。在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集中培訓中我掌握了許多先進的教育理念與方法。新的課程理念、新的教學方法、新的評價體系,都使自己對生物教學與教研工作有了新的審視和思考。

  例如市教科院的胡學軍老師所講到的生物學與人文教育,把我們從文學的角度帶入了生物,如果在教學中用大量的詩詞,不僅能夠更好的理解生物學的知識,也能夠增長他們的文學修養。這也是我們以後教學的一個新的方向。

  武珞路中學的匡謙娜老師給我們提供了大量的圖文資料,都來源於她平時的教學。往往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太過空泛,使得學生不知所云,無法理解,如果能夠像她這樣引入大量的直觀圖片和影片,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

  付安平老師是一名很有心的老師,他贊成初中教師可以投身科研之中,從他高產的論文量裡面可以看出,他確實付出了很多,自己“創造”了很多新的概念和理念,這不正是新課標所倡導的創新精神麼?不僅學生要創新。老師也要不斷的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才行。

  短短的幾天培訓中,有培訓者和教師之間的平等交流,來自實踐中的問題和困惑也能向專業人士請教;在這裡可以與所需相統一,這能很好地讓教師驅走困惑,在頭腦中注入真正的可以轉化為教學行為的新理念。培訓只是一個手段,培訓只是一個開端,對於培訓給予的清泉,我要讓它細水長流。我更要把這次培訓的精髓貫徹到我的日常教學工作中去,讓自己的課堂教學有新的突破和提高。

  初中生物新課標解讀心得11

  新課標提出的基本理念是:生物新課程面向全體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生物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重視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以及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充分體現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新課程三維目標。具體總結如下。

  第一、新課標新課程特別注重學生的創新能力、探究能力的培養新課標和新教材注重啟迪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的培養,鼓勵學生創造性地學習,努力為學生創設寬容、理解、和諧、平等、民主的課堂氛圍。教材的內容與時俱進,圖文並茂,精選了一些反映生命科學最新進展並與人們的生活、工作、學習、健康等息息相關的內容,儘可能精簡課堂講授時間,為學生創造更多的探究、觀察、操作、思考、表達、交流的機會,為學生的創新活動提供了更廣闊的時空。

  第二、新課標和新課程特別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

  生物學教學要求大膽改革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提倡和積極實踐啟發式、討論式、合作式、探究式教學,加強生物學實驗教學,積極採用計算機網路等多媒體輔助教學,使生物學和資訊科技整合,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互動起來。同時注重對學生的個別輔導,使每個學生都真正地成為學習的主人,促進他們的個性發展,新課標和新教材很好地體現了上述的精神。

  第三、新課標和新課程大力倡導“開放式”教學教育資訊化,使得教育資源共享變成現實,計算機網路作為知識傳播的有效途徑,正得到前所未有的應用。新課標和新教材就是適當引進了合作式教學,加大了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互動與合作力度,實現了生物學課堂的開放性在這種開放式課堂中,學生學會了相互協作,學會了在和他人交流中獲得資訊的方法,處理資訊的能力。這對培養學生的開放思想有潛移默化的作用。

  第四、新課標強烈要求學習方式的變革

  新課標要求學生由過去被動、機械、僵化的學習方式變為主動、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由過去“要我學”變為“我要學”。如何實現這一轉變,關鍵是課堂是否能真正交給主體的學生,老師不再是課堂的主宰者、統治者、演講者,而是學生的引導者、組織者、合作者。

  第五、在新課程要注重人文精神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新課程強調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強調深入到學生的認知世界,透過參與學習過程,在看、聽、說、聞思全方位得到深刻的體驗。課堂不僅是學科知識的殿堂,更是人性養育的聖殿,是學生成長的舞臺,是學生髮揮創造力和想象力的天空,有了認知的過程、學習興趣、熱情、動機得以加強,內心體驗和心靈世界得到了豐富,有了親身的體驗,學習態度和責任,對個人價值的認識,就可能有進一步發展。新課程指導下的學生不應是“我的眼中只有自己”,而應是關愛他人,透過和他人的接觸、交流、溝通,懂得尊重人、體諒人。新課標要求寓教於樂,寓教於情,以情動人,以情感人。

  第六、新課標要求把實驗到落到實處

  實驗要求培養學生的主動參與、合作探究的能力,不光重視實驗的結果,更要重視實驗的過程,要求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這也是新課程評價的一個重要內容,實驗材料、用具等發動學生自己準備,學生準備的過程就是學習思考的過程,分析辨別的過程。

  第七、新課標重課堂教學和解決實際問題緊密聯絡傳統教學往往只重視知識的獲得,而對於知識的獲得過程和獲得知識後的應用重視不夠,因此造成死記硬背、機械記憶的學習狀況,學到的知識是死知識,不能付諸於實踐。現在的課堂無論是學生提出問題,還是老師和學生合作學習,都離不開解決實際問題,學以至用嗎,讓學生從身邊的生活實際中體會到生物知識的重要性。

  第八、新課標重課堂教學的過程評價

  學生學習積極主動傳統教學只注重期末考試、升學考試這些終結性評價,忽視了過程性評價,這樣造成學生輕視學習過程,只重視學習結果,學習的主動性和合作性差,課改後的評價落實到每節課上,無論學生的提問,回答問題,蒐集資料,做實驗的過程等,這樣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力,把課上課下的每一節環節都做的很認真、很投入,從而強化了學習過程,間接影響了學習結果,使學生的各種技能和能力得到廣泛培養和提高。

  總之,新課程以學生為中心,以活動為中心,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合作,學會探究,新課程將以創新為中心,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激發學生創造的慾望,勇於創新。新課改教師要先行。學高為師,德高為範,在日常教育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充電,學習新知識,提高自身修養,貫徹新課標的指導思想,更新理念,改進教學方法,爭取成為一名合格的、成熟的生物教師。

  初中生物新課標解讀心得12

  雖然教學十多年了,但對於聽課還是不能夠抓住關鍵點,只是從表面上看課堂熱熱鬧鬧,學生活動豐富多彩,教師語言組織嚴謹有序,教師思路清晰明瞭,教學內容多或是少。沒有再深入地去探討教學目標是否符合課標,教學活動是否有效,學習目標是否達成,是否關注了科學素養的養成性培養,是否能對學生可持續發展服務------

  雖然今天的聽課帶有了一定的任務性,但在聽課過程中我還是一直沒有什麼感觸,沒有對教學新方法的欣喜,沒有對複習課的厭煩,也沒有對千篇一律教學思路的排斥,只是以一種習慣的、接受式的狀態聽課。聽課後密老師的幾句話卻使我觸動很大:迎考試的複習課對我們生物學科其實真的是一種褻瀆。本來很鮮活的具有生命的知識,在複習課中卻顯得枯燥而毫無生氣,學生也由學習新課時的靈動活潑變得麻木被動,思維能力沒有被髮展,所學知識卻已被埋沒,不懂的依舊不懂,曾經熟悉的卻已模糊,初識生物的興趣蕩然無存。這對我們生物學老師是一種無奈,對學生卻是一種悲哀。

  在一定的評估制度下,我們老師以功利性的應考為取向,儼然成了課堂的壟斷者,一張學案几套試題牢牢地束縛住學生,過於不放心的千般叮囑和機械性的訓練禁錮了學生的思維。

  幾堂課聽下來,我們可以發現學生問題回答的流暢,檢測題做得工整準確,表面上看達到了教學目的,可是我們能夠評價的只是知識點的掌握,做題能力的掌握情況,而對於情感態度價值觀和人的生命能否得到可持續是無法顯現實評價的`。而學生能在課堂中展示出來的東西,在科學素養髮展層次上被認為是最低層次的。所以我一直糾結於這個問題:是隨波逐流追求成績還是擯棄功利促學生髮展?很矛盾也很無奈。

  聽過幾個報告後,特別是李靜和申瑜的報告給我的感觸特深,李靜的“教育首先要幫助學生成為具有人性的人”,申瑜的“鍥而不捨求真求實”讓我幡然醒悟,生物課堂應該上成生物課堂的樣子,它不是單純的知識傳輸場,它應該是洋溢著生命激情和充盈著幸福體驗的課堂,他是能讓每一個生命都能夠得到自我確認、智慧發展與人格境界不斷超越升化的課堂。

  生物學教學,不能脫離了生活實際,不能只為了考試而教,而應真正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為學生的生活服務,為了學生一生的發展服務。當下我需要的是解開矛盾,衝破無奈,傾注熱情,全身心的融入教學。唯有如此,課堂才能啟用學生思維的火花,才能喚醒生命的潛能,才能讓每一個生命向著求真求美的境界發展。

  按語:生物課堂上,不能只有理性知識的堆砌,而更應有情感的生命的交流和靈動,好的課不僅是真的,更應該是美的,是享受的!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識和認識的堆積。真正的教育是從照顧人的心靈入手的,以知識的陶冶與智慧的激發來‘照料人的心魄’,使人的心智保持健康和良性運作的姿態,實現生命內在的和諧和心靈的善美,提升人的生存境界,在此過程中實現人生的幸福追求。

  初中生物新課標解讀心得13

  一、關於複習課

  1.關於定位

  複習課每輪的目標有所不同,如果定位不準,就會不倫不類,起不到應有的效果。因為一輪複習已經對知識進行了拉網式的全方位複習,較好的夯實了基礎,二輪複習就不應該再是一輪複習的重複。二輪要著眼於知識間的綜合、聯絡,突出重難點,關注易錯點。

  2.關於模式

  複習課是有一定模式的,但不是千篇一律的,考點掃描、知識梳理、典型例題,達標檢測複習課上都有,但不同的輪次用起來就應該有所區別,班級學情不同,個人教學方式不同,模式用的也應該不同。不分時間段,不根據具體情況,一味套模式,固然不會出大錯,但也不會有特別的效果。

  3.關於教學具體過程

  首先,二輪已經沒必要進行填空式的知識梳理了,就是一輪我也不用填空的方式梳理,第一,耗時太多,不課前預習,就上課做有的20多分鐘填不完。更重要的是我覺得填空把好好的思維給零散了,不能系統的來回顧問題。二輪我還是比較偏向與直接用概念圖,能自主構建自主構建,不能自主構建的輔助構建(已經構建上部分,學生自己構建部分,核心的、重點的要讓生自己構建)。

  考點掃描其實在一輪已經掃過一回,這裡掃不掃都可,點選中考在這裡其實也是個導向作用,把歷年的本部分的考題出示一遍,就能把握住突出問題,重點內容一目瞭然,考法一目瞭然,相對於做,分析中考題的考點考法是不能忽視的。根據這些東西我們可以自己出變式的題目,去年、前年考過的不可能原封不動再拿來考,知識在發展、社會在發展,背景就不同,不如根據課標,根據分析出點變式題,甚至可以讓學生根據分析自己出題。

  在經過對重難點突出問題的解決後,我們還是要透過練習看看學生到底掌握的怎麼樣,題目可以比較全面,但講解一定不能再面面俱到,否則難點永遠得不到解決,一輪複習已經解決了很多基礎的問題,留下來的集中出現的問題必須一鼓作氣把水燒開。那麼我們就必須深入進去找到問題,我常用的方式是即時批改和學生自己展示問題。學生做的有快有慢,快的做完了,不能讓他們乾瞪眼,你改完了,他自己就會反思,就會和周圍的快的交流,強強聯手解決問題,改的差不多了,其他慢的也做的差不多了,再讓小組交流,快的已經把自己的問題解決了(他們往往錯的很少),接下來慢的向快的彙報自己不會的,不要以為他們沒老師講的好,從學生的視角講題,學生更容易會,最後各組彙報自己組不能解決的問題,往往在你改的過程中你已經知道了學生思維的障礙在哪,可以非常有針對性的精講點撥,把遺留的難點問題解決掉。學生討論的時候你的變式補償題都可以出來了。

  二、關於概念教學

  關於概念教學,我想概念教學不僅僅是概念圖的問題,更包括這個概念的生成,核心概念如何生成的?子概念是如何分出的,之間有何聯絡?日後如何強化?最終在整套教材體系的地位怎樣?概念教學是以日常教學為基礎的。概念圖是概念教學的一個表象呈現形式,這個事要逐步訓練。如果咱沒訓練過,看人家吆喝這個,到八年級了直接讓學生做,是沒有用的。在咱們的教材的練習中已經有了一些簡單的概念圖,不是讓學生自己自主構建的,而是完善型的,利用這種讓學生構建核心部分,包括描述,然後分析概念之間的聯絡,也能在學生頭腦中形成一個系統的概念圖。我們要在具體教學中實踐,你到底能把學生訓練到哪個程度,學生能做到哪個程度,不能為了迎合而去表現。但毫無疑問的事概念教學時必須進行的,很多重要概念是貫穿於整個初中生物學教學的,需要不斷的強化,只有穿成繩,練成網,才能牽一髮動全身,成為經久難忘的自己的東西。

  三、關於實驗教學

  在研討會上我做了一個所謂實驗教學的“報告”,一開始我就說過,之所以叫實驗“報告”因為我和我身邊的老師並沒有把這件事情做的多好,只是一個探索階段,跟學生做實驗寫實驗報告一樣需要與大家交流,以便進一步完善這項工作。我並沒有把每個實驗都進行多好的創新,大多數實驗只要按教材要求去做就可以了,有難度的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想想辦法,我們的辦法也不見得比別人好。可以說我們做的實在是一件本來就應該這麼做,而且我們還沒有做多好的工作。我震驚的是老師們為什麼會這麼震驚。

  我相信以很多老師們的能力可以把實驗創新的很好,但創新並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堅持把那些普普通通的實驗做了,我們只要按照課標要求,做好該做的事情就行了。

  初中生物新課標解讀心得14

  這次初中生物教師培訓方式新穎,拋棄了傳統培訓的說教方式,讓我們真正參與到培訓中。在課堂中我既重溫了作為學生對課堂的感觸,又體會了作為老師對於課堂的評價。這是我以往的培訓和平時的教學中所體驗不到的。

  這次培訓讓我開闊了視野,培訓中大量的活動參與,讓我們重新體驗學生的角色,平日都習慣了在三尺講臺上講課的我們重回課堂,體驗學生的心態和感受。很多專家老師的文章觀點獨特新穎、方法理念先進。在和這些老師交流的過程中,我和各位同行互相討論,交流,認真學習他們的經驗,結合自己的教學來思考,反思自己的教學,讓我受益匪淺,業務水平有很大提高。

  這次培訓讓我轉變了觀念。研修中大量的教法應用,讓我深受啟發,許多活動設計都是我很少使用甚至未曾想到過的。透過與專家、同行的互動交流,專家的精闢見解,以及同行的好方法、好點子,使我明確了素質教育的方向和要求。透過深入學習,我更加明確自己作為一名教師必須具有豐富的文化底蘊、闊的文化視野、紮實的教學基本功,從而增強了自身學習的危機意識和責任感。

  這次培訓讓我懂得了反思的重要。透過本次培訓各位專家、老師對同一課程內容的不同處理,在思想上碰撞出的火花,我清醒地認識到:教無定法,貴在反思。教案的精細固然重要,但課後的反思更不能少。在教學中,我缺少的並不是理論,也不像初上講臺的老師一樣缺乏經驗,而是平時教學活動之後及時的反思、總結。正像一位專家所說,與其寫三年的教案,不如認真寫好一年的反思與總結。

  這次培訓也讓我發現了自己的不足,明確了努力的方向。以往對於賽教課,學生應試的忙碌,讓我幾乎無暇思考怎樣的課堂才適合學生。這次培訓讓我遠離喧囂和忙亂,又重新體會到了學習的快樂。我希望自己能將這種快樂延伸,不僅僅在培訓中得到快樂,並把培訓中所學到的運用於教學之中,讓學生葉從我的課堂中得到快樂,得到知識。

  初中生物新課標解讀心得15

  在xxxx年度,我參加了“xxx市xxxx年中小學教師遠端教育培訓”。這次培訓歷時一年的時間,在一年的時間裡,我充分利用教學的空餘時間上網學習,和同行交流教育教學中的問題,積極參加網上答疑活動、完成了本學科的作業。

  透過學習對繼續教育培訓有了全新的認識:遠端教育培訓改變了我們的學習方式。它把教育培訓從實際課堂搬到的網路虛擬空間裡,為我們創造了一個前所未有的、令人耳目一新的嶄新學習方式。在這裡,我們除了能閱讀相關理論知識的文字圖片資料外,還可以觀看一些名師授課的影片,觀摩各種型別的優質示範課錄影資料。

  透過學習,交流、研討、評論等,不但豐富了我的理論知識,讓我對新課改革後的初中生物教學工作有了更深一層的領悟,使我的教學技能得到提高。心得體會有以下幾方面:

  一、 獲得了豐富的教學理論知識

  例如:在《新課程課堂教學行為創新——初中生物》學到:

  1、教師發展需要教學理論的指導,需要教師具備教學的技能與能力,但是僅僅具備這些還不能做好教學工作。

  2、教師的實踐知識與智慧的發展是與教學實踐和行為緊密聯絡的

  3、教師的發展既需要理論,又需要實踐智慧,但主要是實踐知識與智慧。

  在《上好課——初中生物》中知道:教師行動研究和教師反思研究日益成為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渠道和有效方法,還知道案例研究在教師專業發展道路上的重要意義並學會了研究方法。

  二、教學技能得到提高

  透過網路上一些老師具體的課堂案例學習、專家的經典點評,使我認識到應該如何把握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例如,透過培訓我掌握了上好一節生物課:一、備好課;二、把握好課堂。把握好課堂:首先精心匯入,最好匯入時激起學生的興趣。其次中間環節做好調控。最後收好尾。

  透過網路上一些老師具體的課堂案例學習、專家的經典剖析,使我們認識到應該怎樣突破教材的重點難點;怎樣才能深入淺出;怎樣才能順利打通學生的思維通道、掌握一定的學習要領,形成良好的生物素養;怎樣才能將一根根主線貫穿於我們的日常教學過程之中。

  三、提高了從事教育事業信心

  透過這次培訓,使我感受到了教學的魅力,使我對教育事業有了全新的認識,給我今後的教學也指明瞭方向,也使我更加熱愛這份職業。我對自己有了更多的認識,人的潛力真的是可以不斷挖掘的。參加培訓的老師們也讓我見到了許多教學上的創意。這對我今後的教學工作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培訓使我明白了教師需要具備的基本素質:善於積累、善於觀察和學習;善於調整教學方式和內容;善於控制自身的情緒;善於有效地利用教學資源,同時我還懂得了生物的興趣性、啟發性等教學原則的重要性。培訓就要結束了,但學習並沒有停止,要想提高就要活到老學到老!

  初中生物新課標解讀心得16

  透過緊張有序的學習,聽課、思考、交流、研討等我對這次課程培訓有了全新的認識,對之前的一些疑惑和迷茫有了深刻的答案。同時也“被迫”對自己的心態和角色進行了調整——原先想既然是假期的培訓,也不會很緊張,可是從培訓的第一天起,就體會到了:放鬆一下的想法都讓這每天的聽、想、寫等無形的壓力趕的無影無蹤。培訓真的是既的到了錘鍊提升,又頗有收穫!

  在聽了各位專家的講座和案例學習中:我不僅豐富了理論知識、開闊了視野,而且對新課程改革後的初中生物教學工作有了更深層次的領悟,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可以說,在研修學習的這些日子,每一天對於我來說都有觸動,無論從形式還是從內容上都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也有一些感悟特殊的還有,在湖北大學知行學院遭到暴雨的時間裡,生活中的種種體驗也給了我前所未有的感觸,且將二者融為其一,作以下總結:

  1. 課改必須更新教師觀念

  課程改革的最高境界是教師觀念的提升。教師作為課改的執行者,決定著這場教育變革的成敗。因此廣大教師參與各級培訓,最佳化校本教研,自覺發展專業素養和教學藝術,力求以課程改革的新理念規範最佳化教學行為;另一方面科學認識和處理推進課程改革以及實際教學時的矛盾,處理新舊教學方法和教學觀念的矛盾。

  隨著新課標的推行,教師要調整自己的角色,改變傳統的教育方式。新課改讓教師從知識的“權威”變成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從“以教師為中心”到“以學生為中心”,每位老師心理都承受著巨大的落差。在新課程實施中教師可以實現自身發展,而教師的發展又將構成新課程實施的條件。我們的課改不是細枝末節的小變化,而是教育體制和教育觀念的根本性變革。

  2 . 經過專家的講解,使我清晰地認識到初中生物新課標的大致內容。透過培訓學習,使我清楚地認識到初中生物新課程內容的增減與知識的分佈;怎樣把握知識的深度與廣度,即專家們所提醒的在對學生講解時應該把握的尺度;新的課程標準所提出的要求,使我不僅要從思想上認識到初中生物新課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也要從自身的知識儲備上為初中生物新課程改革作好充分的準備。

  對於新增的大部分內容應在最短的時間裡把它們拾起來,不僅要弄清,更要弄透。對於一個教師,要想教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必須成為源源不斷的自來水。知識的更新與深化也是為了更好地服務於社會。一成不變的教材與教法是不能適應於社會的發展與需求的。對於未曾變動的舊的知識點,新課標有所變化的必須做到心中有數。對於新增內容,哪些是必須掌握內容,哪些是選講內容,對於不同的內容應該分別講解到什麼程度,都要做到心中有數。這樣才能做到面對新教材中的新內容不急不躁、從容不迫,不至於面對新問題產生陌生感和緊張感。專家們所提供的知識框圖分析對我們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有著非常重要而又深遠的意義。生物新課程的改革是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與人才需求而制定的。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與需求,作為教師理應先行一步,為社會的發展與變革作出自己的一份貢獻。有的老師說,我們即使學到了新的思想,一重新回到原來的環境當中,立馬就會恢復原樣。我只希望自己將會以思想促行動,改變自己的一言一行,改變教學安排,增加生物實驗和實踐活動,力爭自己的生物教學煥然一新。還有找本《新課標》看看。

  將個人的智慧與集體的智慧融於一體是把握生物教學的主要脈絡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不同的人對待同一個問題的看法與理解角度和理解程度是不完全相同的。不同的思維模式會產生不同的講課方式,不同的授課方式就會收到不同的效果。好的授課方式與方法能使學生輕鬆樂學,如沐春風;科學的思維模式,能使學生左右逢源,事倍功半;恰當的情景導學可以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因此將個人的智慧與集體的智慧融於一體進行歸納、總結、交流能促進我們產生更多更好的授課方式、方法,產生更多更新的科學思維模式,這對於我們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具有非常現實而深遠的意義。今後將更加努力聽課,吸取同行的經驗,多和農培的學員們進行網上交流,及時向授課的老師們提問。

  透過專家們具體的案例學習、經典點評,使我認識到應該如何把握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應該怎樣突破教材的重點難點,怎樣才能順利打通學生的思維通道、掌握一定的學習要領,形成良好的生物素養;怎樣才能將優秀的經驗應用到日常教學過程中去。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透過把握課堂教學來達到以下兩個目標:一方面,透過我們的日常教學,能有效地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成績;另一方面,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將來的持續發展奠定基礎。新教材的安排與設計充分體現了編者的良苦用心。作為教師,應該透過自己與集體的創造,更好地為我們的學生和社會服務。

  培訓使我明白了教師需要具備的基本素質:善於積累、善於觀察和學習;善於調整教學方式和內容;善於控制自身的情緒;善於有效地利用教學資源,同時我還懂得了生物的興趣性、啟發性等教學原則的重要性。

  這次培訓讓我難忘,不僅使我用新課程理念武裝了自己的教學思想;專題學習,互相評論,互相討論,集眾師之見,使我的眼界得以開闊,並且對於專業知識和技能的獲得有重大的突破和認識,當然對我思想上的衝擊更是不可估量。我再一次感受到了“行勝於言”的作風,體會到老師們一絲不苟、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和團隊合作的力量。透過這次培訓,我對自己有了更多的認識,人的潛力真的是可以不斷挖掘的。在教學技能的學習上,我的收穫很大:規範的教學流程,巧妙的課程設定,讓我感覺到那些原本在我大腦裡模糊不清的概念馬上就清晰了。除了教學技能的學習,更讓我受到震撼的是嚴謹、求索的作風,這無疑將對我們今後的教學工作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