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野《書友人屋壁》閱讀答案

魏野《書友人屋壁》閱讀答案

  《書逸人俞太中屋壁》是宋代詩人魏野的作品。此詩描寫了詩人的友人脫離塵俗的幽居生活和閒散安逸的心境,同時點明詩人自己與友人在心跡、志趣上的一致。全詩語言雖然淺顯,但意象清奇,境界高遠,風格沖淡,筆致空靈。

  書友人屋壁

  [宋]魏野

  達人輕祿位,居處傍林泉。洗硯魚吞墨,烹茶鶴避煙。

  閒惟歌聖代,老不恨流年。靜想閒來者,還應我最偏。

  8.詩中的“友人”是怎樣一個人?請結合詩句作簡要說明。(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尾聯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懷?這樣寫有什麼好處?請作簡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書友人屋壁》閱讀答案

  8.詩中的`“友人”是一位無憂無慮自得其樂的隱士。他通達知命,不好名利;生活閒散自由,心情閒逸安寧;隨緣自適,聽憑自然。

  9.尾聯表達了作者與友人心跡、志趣一致,喜歡遠離塵俗的幽居生活的情懷。作者代為友人設想:靜著的時候,想想那些有閒暇而來的人,還應當算我最心境偏僻。這種把自己拉入詩中,從自身出發,代友人設想的寫法,更突出了自己與友人不好名利、喜歡脫離世俗過隱逸生活的志趣。

  拓展閱讀:《書友人屋壁》文學賞析

  此詩抒寫的是淡於功名利祿,遠離塵囂世俗的閒淡之情。詩人以瀟灑之筆,寫幽居之趣,意象清奇,境界高遠。全詩風格沖淡,筆致空靈。

  首聯就指出這位友人過的是斷絕世情、遠離塵囂的隱遁生活。世人多追求祿位,這位達人卻視之輕如鴻毛。他結廬在依林傍泉的地方,那裡聽不見塵世間的喧鬧,又得以時時徜徉在深林流泉之間,優戰遊哉。此聯提綱挈領,總攝全詩。

  中間二聯具體描繪這種生活和心境:友魚鶴,伴硯墨,品茶賦詩,老之將至而無憾。“洗硯魚吞墨,烹茶鶴避煙”,極寫幽居之趣。這位逸人到流泉洗硯,就招得魚兒爭先恐後地吞嚥著黑黑的墨水。他點火煎茶,燻得那站在爐邊的鶴來不及地避開。生活閒散自由,心境也閒逸安寧,令詩人忘了塵世外的一切。但也並不盡然:“閒惟歌聖代”。北宋初年,朝廷對這些清雅隱士頗為愛賞,常有徵召。不赴召的人,則予以殷勤勞問,如林逋便曾受宋真宗“詔長吏歲時勞問”(見《宋詩紀事》卷十)。魏野自己,也在真宗西祀時被召過,不過他“抱琴逾垣而走”了(見《古今詩話》)。俞太中也有過此種際遇,因此閒暇之時,也不忘作詩吟詠當時的“深恩厚澤”。隱者清心寡慾,隨緣自適,一切聽任自然,故而“老不恨流年”。韶華流逝,老之將至,也不覺得遺憾,他是一個無所憂慮、自得其樂的隱逸人。

  頷聯、頸聯中,詩人把友人的隱逸生活勾畫得如此細緻生動,閒情逸致臨摹得如此精微真切,其原因在於,他與這位友人是同道,也是一位隱士。所以末聯便把詩人自己也拉入詩中,他從自身措辭,代為友人設想道:靜著時,想想那些有閒情的人,還應當算我最偏。偏,即指不好名利、不喜俗人、習靜喜幽等等不合世俗常情的心理。魏野就是這樣的人:“秉心孤高,植性沖淡,視浮榮如脫屣,輕寵利如鴻毛”(見《鉅鹿東觀集·序》)。

  趙與虤《娛書堂詩話》評價說,魏野的詩“沖淡閒逸”、“警句甚多”。此詩筆致瀟灑飄靈,詩境沖淡閒逸,如同不食人間煙火的人所作。警句“洗硯魚吞墨,烹茶鶴避煙”,語言雖然淺顯,但意境卻很深;既富詩情,又具畫意,是詩中的佳對。[2]

  《書友人屋壁》名家點評

  宋末元初方回評此詩:“此‘沈硯’、‘烹茶’一 聯最佳”(《瀛奎律髓匯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