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閱讀答案魯彥

《雪》閱讀答案魯彥

  閱讀理解要學會通讀全文,把握文章內容,理清脈絡。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雪》閱讀答案魯彥。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雪

  美麗的雪花飛舞起來了。我已經有三年不曾見著它。

  去年在福建,彷彿比現在更遲一點,也曾見過雪。但那是遠處山頂的積雪,可不是飛舞著的雪花。在平原上,它只是偶然的隨著雨點灑下來幾顆,沒有落到地面的時候。它的顏色是灰的,不是白色;它的重量像是雨點,並不會飛舞。一到地面,它立刻融成了水,沒有痕跡,也未嘗跳躍,也未嘗發出窸窣的聲音。這樣的雪,在四十年來第一次看見它的老年的福建人,誠然能感到特別的意味,談得津津有味,但在我,卻總覺得索然。“福建下過雪”,我可沒有這樣想過。

  我喜歡眼前飛舞著的上海的雪花。它才是“雪白” 的白色,也才是花一樣的美麗。它好像比空氣還輕,並不從半空裡落下來,而是被空氣從地面捲起來的。然而它又像是活的生物,像夏天黃昏時候的成群的蚊蚋,像春天流蜜時期的蜜蜂,它的忙碌的飛翔,或上或下,或快或慢,或粘著人身,或擁人窗隙,彷彿自有它自己的意志和目的。它靜默無聲。但在它飛舞的時候,我們似乎聽見了千百萬人馬的呼號和腳步聲,大海的洶湧的波濤聲,森林的狂吼聲,有時又似乎聽見了情人的竊竊的密語聲,禮拜堂的平靜的晚禱聲,花園裡的歡樂的鳥歌聲……它所帶來的是陰沉與嚴寒。但在它的飛舞的姿態中,我們看見了慈善的母親,柔和的情人,活潑的孩子,微笑的花,溫暖的太陽,靜默的晚霞……它沒有氣息。但當它撲到我們面上的時候,我們似乎聞到了曠野間鮮潔的空氣的氣息,山谷中幽雅的蘭花的氣息,花園裡濃郁的玫瑰的氣息,清淡的茉莉花的氣息……在白天,它做出千百種婀娜的姿態;夜間,它發出銀色的光輝,照耀著我們行路的人,又在我們的玻璃窗上札札地繪就了各式各樣的花卉和樹木,斜的、直的、彎的、倒的,還有那河流,那天上的雲……

  現在,美麗的雪花飛舞了。我喜歡,我已經有三年不曾見著它。我的喜歡有如四十年來第一次看見它的老年的福建人。但是,和老年的福建人一樣,我回想著過去下雪時候的生活,現在的喜悅就像這鑽進窗隙落到我桌上的雪花似的,漸漸融化,而且立刻消失了。

  記得某年在北京,一個朋友的寓所裡,圍著火爐,煮著全中國最好的白菜和麵,喝著酒,剝著花生,談笑得幾乎忘記了身在異鄉;吃得滿面通紅,兩個人一路唱著,一路踏著吱吱地叫著的雪,踉蹌地從東長安街的起頭踱到西長安街的盡頭,又忘記了正是異鄉最寒冷的時候。這樣的生活,和今天的一比,不禁使我感到惘然。上海的朋友們都像走工廠裡的機器,忙碌得一刻沒有休息;而在下雪的今天,他們又叫我一個人看守著永不會有人或電話來訪問的房子。這是多麼孤單,寂寞,乏味的生活。

  “沒有意思!”我聽見過去的我對今天的我這樣說了。正像我在福建的時候,對四十年來第一次看見雪的老年的福建人所說的一樣。

  然而,我還有一個更可驕傲的我在呢。這個我,是有過更快樂的'生活的,在故鄉:地上厚的積雪,是我的地氈,我在它上面打著滾,翻著筋斗。我把它捻成了團,捧著,丟著。我把它堆成了一個和尚,在它的口裡,插上一支香菸。我把它當作糖,放在口裡……

  “沒有意思!你這老年人!”我聽見幼年的我對著過去的那些我這樣說了。正如過去的那些我驕傲地對別個所說的一樣。

  不錯,一切的雪天的生活和幼年的雪天的生活一比,過去和現在的喜悅是像這鑽進窗隙落到我桌上的雪花一樣,漸漸融化,而且立刻消失了。

  然而對著這時穿著一襲破單衣,站在屋角里發抖的或竟至於僵死在雪地上的窮人,則我的幼年時候快樂的雪天生活的意義,又如何呢?這個他對著這個我,不也在說著“沒有意思!”的話嗎?

  天呵,我們不能再想了。人間的歡樂無平衡,人間的苦惱亦無邊限。世界無終極之點,人類亦無末日之時。我既生為今日的我,為什麼要追求或留念今日的我以外的我呢?今日的我雖說是寂寞地孤單地看守著永沒有人或電話來訪問的房子,但既可以安逸地躲在房子裡烤著火,避免風雪的寒冷;又可以隔著玻璃,詩人一般的靜默地鑑賞著雪花飛舞的美的世界,不也是足以自滿的嗎?

  抓住現實。只有現實是最寶貴的。

  眼前雪花飛舞著的世界,就是最現實的現實。

  看呵!美麗的雪花在飛舞著呢。這就是我三年來相思著而不能見到的雪花。(選自魯彥《雪》,有刪改)

  1.文章開頭寫“美麗的雪花飛舞起來了”的作用是什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具體描寫了許多地方的雪,請按時間先後順序分條列出。作者認為哪個地方的雪景最美?為什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三段主要從哪些角度描寫上海的雪花?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反覆說“沒有意思!”,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參考答案

  1.文章開頭寫“美麗的雪花飛舞起來了”,表現了作者對眼前雪花的喜愛之情,給全文奠定了一種感情基調。

  2.故鄉的雪,北京的雪,福建的雪,上海的雪。作者認為上海的雪最美,因為上海的雪花是作者三年來相思著而不能見到的雪花,是作者眼前的最美麗的、最現實的雪花,足以讓作者自滿。(意對即可)

  3.視覺,聽覺,嗅覺,(從形、聲、色、味角度答也可給分)多角度、全方位地表現了上海雪花的美麗、輕靈和清香,表達了作者對於上海雪花的欣喜之情,突現現實的美才是最寶貴的觀點。(意對即可)

  4.透過不同的“我”以及別人和我對快樂的不同認識的對比,說明“人間的歡樂無平衡,人間的苦惱亦無邊限”的道理,表現“只有現實是最寶貴”的觀點。這樣寫,將文章環環相扣、層層遞進,從而水到渠成地表現出文章的主旨。(意對即可)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