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的毀滅》教學設計理念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設計理念

  《圓明園的毀滅》講述了圓明園當年的輝煌景觀和它的毀滅,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和對侵略者強盜行徑的仇恨。下面是關於《圓明園的毀滅》教學設計理念的內容,歡迎閱讀!

  教材分析

  《圓明園的毀滅》作者著重寫了兩個方面內容,一是圓明園的宏偉壯觀和它所收藏的大量無價之寶,突出了它是“園林藝術的精華,建築藝術的瑰寶”;二是強盜們肆意毀壞圓明園的罪行,激起了人們對侵略者的無比仇恨,透過美與醜、善與惡的對比,學生潛移默化地體驗到了近代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更進一步認識到:侵略者之所以膽敢如此為非作歹,是因為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從而激發學生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學生分析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意義建構的主動者,四年級的學生,知識面較寬,對新鮮事物注意力持久,已具備了豐富的想象能力和較強的理解能力,他們善於探索,敢於質疑,敢於創新,但當今學生對圓明園的瞭解一般囿於文字介紹,應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資訊資源,創設好良好的人文環境,使其在圖、文、聲、像等資訊的刺激下充分感知,從而激發學生振興中華的責任感。

  教學設計理念

  1、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要切實地把學生放在學習的主體位置,注重學生的自我閱讀,自我理解和情感體驗,教師在關鍵處作些點撥和引導,體現教師是學習活動的指導者、合作者和支持者。

  2、架設生活與教材聯絡的橋樑,引導和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內心感受,注意培養學生對事物有正確的情感態度。

  教學目標:

  1、在深入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訓練學生在讀中認真思考、認真體會,從而獲得真實的感受。

  3、通過了解圓明園的輝煌和它的毀滅。使學生記住這一國恥,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

  教學流程

  一、從圖入手,形象感知

  (多媒體出示課文插圖)課文插圖畫的是圓明園毀滅後西洋樓的一片廢墟,史書記載,西洋樓是宮廷畫家義大利人郎世寧和法國蔣友仁、王致誠等人設計、監造的,是圓明園一處西洋景觀。從圖中你看到了什麼?引導學生有順序地觀察景物並抓住其特點進行敘述。

  如今,我們只能看到荒草叢中、亂石堆上幾根劫後殘留的煙痕猶存的石柱,石柱上雕飾的長青藤依然頑強地攀附在石柱上,遠近石柱子高低錯落,我們不難想象出此樓昔日的宏大與輝煌,四周綠樹鬱鬱蔥蔥,颯颯作響,彷彿向世人訴說著什麼,那麼,這破敗、荒涼的圓明園廢墟,昔日又是一種怎樣的景象呢?讓我們繼續學習課文《圓明園的毀滅》。(教師加以引導、梳理、評說,突出廢墟的衰敗,引起學生的聯想,激發閱讀興趣。)

  此環節設計的主要意圖是利用影象造成強烈的視覺形象,為形成圖、文內容(景物)的強烈反差打好基礎。

  二、探索內容,生成情感

  1、默讀二到四自然段,概括地說一說你讀到的昔日的圓明園是什麼樣的?課文又是怎樣概括的呢?齊讀。

  2、請你以小組為單位,以讀讀、品品、感悟的方法合作學習。

  3、彙報自學,相機點撥,深入理解

  (1)第二自然段:指名學生上黑板畫出圓明園的整體佈局示意圖,理解"眾星拱月般地環繞"的意思。板書:規模:非常大。

  (2)第三自然段:在學生讀、品、悟的過程中結合課件講解“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是杭州"西湖十景"中的兩處,補充瑤臺、武陵春色的出處,引發學生進行想象,體會為什麼作者會產生“漫遊在天南海北”、“飽覽著中外風景名勝”、“置身在幻想境界”的感覺,並想象著讀文。

  講述:這樣的一座宏偉壯觀的園林,匯聚了天下風光的迷人景色,融合了中外風格的建築藝術,當你漫步圓內--(引讀)流連其間--(引讀),誰還想再讀一讀這句話?難怪課文中稱----“圓明園是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

  瞭解了昔日的圓明園的景象,你覺得圓明園怎麼樣?

  板書:景觀千姿百態。

  如果圓明園現在還完好地儲存著,你會以一種怎樣的心情去讀二、三自然段?讓學生再次投入地讀一遍課文第二、三自然段,去想象圓明園中的輝煌景觀。(透過逐層深入的讀,個性化的品,使學生展開想象,生成自豪感、美感)

  (3)第四自然段:引導學生從年代之長、物品之多、價值之貴三個方面體會圓明園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板書:收藏:最珍貴文物。

  如果圓明園的文物還完好無損地在那兒,我們應該以怎麼樣的心情讀第四自然段?誰來試一試?

  (4)當你瞭解圓明園的燦爛文化和輝煌景觀之後,你對它產生了什麼樣的情感?想到了什麼?

  三、領悟中心,昇華情感

  1、圓明園是一個奇蹟,是一個神話,如果圓明園完好無損地儲存著,我們每個中國人現在看了該是多麼自豪!可惜,它被英法聯軍掠走了,搬走了,毀掉了。讓我們記住這一天,1860年月10月6日,這是中華人民的國恥,讀一讀第五自然段,看一看“火燒圓明園”的資料片,能說一說你讀到了怎樣一種情感或你產生了怎樣一種情感?(恨,一恨英法聯軍、八國聯軍的無恥;二恨滿清政府的腐敗無能)(惜。為失去園林藝術的瑰寶和無價的文物而痛惜)

  2、想想你能不能用“不但……而且……甚至……"的句式來說說強盜們毀滅圓明園的經過。板書:掠、搬、毀、燒。

  3、價值連城的國寶統統掠走、搬走,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最可恨,他們企圖放火燒燬罪證,罪行是活的東西,銷燬了嗎?請同學們再看書,這就是帝國主義的嘴臉,帶著你的滿腔仇恨一齊把最後一段讀一讀。(學生思想上形成強烈反差,心理上產生極大的不平衡,怒火中生,此時讀課文,無須從技巧上指導,感情是體會出來的,是感悟出來的,學生透過悟,將體味出一個“恨”,學生會讀得很到位)

  4、再讀第一自然段,圓明園的毀滅對於世界文化遺產的確是不可估量的損失。板書:損失不可估量。

  然而僅僅是個損失嗎?你對作者對這一部分的議論有意見嗎?我想每一箇中國人讀了這篇課文一定有很多話要說,(再次多媒體顯示課文插圖)看了那樣好的皇家園林變成殘垣斷壁,你一定有很多話要說,對自己,對別人,甚至對至今還在搞霸權主義的國家說。把此時此刻要說的話寫下來。寫後交流,即時評價,激發學生的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四、結語:

  雖然140多年過去了,但當年的這把火把恥辱烙在了每一箇中國人的臉上,同時在每一箇中國人的心裡烙上了深深的仇恨,這把火騰空燃燒的'時候,一個擁有黃河和長江滾滾波濤的民族,一個擁有億萬雙有力的手和億萬雙淚汪汪的眼睛的民族,卻只能握著空拳,眼睜睜看著這座萬園之園化為一片灰燼。為了讓歷史永遠成為過去,讓我們發--奮--學--習--振--興--中--華!

  拓展閱讀:圓明園的毀滅前背景資料

  圓明園位於北京市西北郊,海淀區東部。原為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御苑,佔地約5200畝,平面佈局呈倒置的品字形,圓明園由圓明園、長春園、綺春園三園組成,總面積達350公頃。

  圓明園的陸上建築面積和故宮一樣大,水域面積又等於一個頤和園。圓明園彙集了當時江南若干名園勝景的特點,融中國古代造園藝術之精華,以園中之園的藝術手法,將詩情畫意融化於千變萬化的景象之中。圓明園的南部為朝廷區,是皇帝處理公務之所。其餘地區則分佈著40個景區,其中有50多處景點直接模仿外地的名園勝景,如杭州西湖十景,不僅模仿建築,連名字也照搬過來。更有趣的是,圓明園中還建有西式園林景區。最有名的“觀水法”,是一座西洋噴泉,還有萬花陣迷宮以及西洋樓等,都具有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格。在湖水中還有一個威尼斯城模型,皇帝坐在岸邊山上便可欣賞萬里之外的“水城風光”。 圓明園是一座珍寶館,裡面藏有名人字畫、秘府典籍、鐘鼎寶器、金銀珠寶等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華。圓明園也是一座異木奇花之園,名貴花木多達數百萬株。完整目睹過圓明園的西方人把她稱為“萬園之園”。的確,如果今天還和140年前一樣,這座超巨型園林就是當之無愧的“世界園林之王”了。遺憾的是,1860年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園中的建築被燒燬,文物被劫掠,奇蹟和神話般的圓明園變成一片廢墟,只剩斷垣殘壁,供遊人憑弔。

  “圓明園”這個園名,是由康熙皇帝命名的。玄燁御書三字匾額,就懸掛在圓明園殿的門楣上方。為什麼叫“圓明園”?雍正皇帝有個解釋,說“圓明”二字的含義是: “圓而入神,君子之時中也;明而普照,達人之睿智也。”意思是說,“圓”是指個人品德圓滿無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業績明光普照,完美明智。這可以說是封建時代統治階級標榜明君賢相的理想標準。 當時的皇宮建築是由大量的木材建造,容易引起火災,加上夏天天氣熱,皇宮的城牆高,沒法通風,整個皇宮就似火爐,根本無法住人。而皇宮20裡外有塊空地,康熙就想在那裡建一能享樂的園林。

  清朝皇帝按照滿清的祖制,為了保證旗人的血統純正,漢人的女子是不能進宮的。皇帝們有什麼變通的辦法呢?那就是建一個名為皇家園林的地方。

  關於滿清皇帝是怎麼從全國各地蒐羅美女,然後集於圓明園。史料中有這麼一段記載:……清宮挑選秀女,滿蒙各族女孩兒,年在十四歲以上,二十歲以下,一概報名聽選。……咸豐帝道:“一班都是旗女,也不見什麼好處。”總管道:“萬歲爺貴為天子,富有天下,只叫一道聖旨,令各省選女入侍,就使西子太真,亦可立致。”……不到半年,南中已獻入漢女數十名,供值圓明園,分居亭館,內中最得寵幸的,計有四人,咸豐帝賜她們芳名,叫作牡丹春,杏花春,武林春,海棠春。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