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的毀滅》聽課反思

《圓明園的毀滅》聽課反思

  《圓明園的毀滅》這節課聽了不下10次,執教老師無一例外都是先講圓明園的輝煌,再講毀滅。而且都是輝煌用去了教學的大部分時間,毀滅只是後面的昇華。

  聽了全國著名教師竇桂梅的《圓明園》,我很震驚也很慚愧,人家已經到了那個境界,我還在這兒沾沾自喜!覺得自己簡直就井底之蛙,純屬夜郎自大!

  我不禁反思,我們的課和竇桂梅老師的課,差距究竟有多大?我認為:

  1、我們所謂的創新充其量是在教學設計方面的,是這麼導課好呢,還是那麼導課好呢;是從篇首開始講,還是從後面倒著講;是用這個方法活動,還是用那個方法活動總之,我們還是在教材的範圍內轉圈圈。

  而竇桂梅老師早以超越教材,超越教材的框架。從文章立意的高度開始著手,從文章的魂開始動手,已經如入無人之境地,渾然自如了。

  2、我們平時講課時,也注意把學生平時閱讀到的,巧妙運用到本課的教學中,但只是在拓展的時候運用,而不是作為兩個同時要學習的內容,我們還停留主學一個內容上。而竇老師的課,已經把大量的閱讀資料納入平時的教學中了,從課中我們已經感受到學生同時學習兩個內容已經是沒有難度了。課的資訊量之多,哪是我能比的?我覺竇老師的課真正做到超越課堂了。

  3、一節課學完就意味著這節課結束了,幾小時後學生的激動、感受就煙消雲散了嗎?竇桂梅在《圓明園》一課即將結束時,她出示了當時皇帝、大臣、士兵、百姓的所作所為,帶給學生強烈的震撼。她這樣說的:今天你面對著圓明園,你困惑了,迷惘了。所有的一切讓我們思索,五千年文化的中國被三千名侵略者侵入我們的心臟,來搶劫、去焚燒。圓明園毀滅的是什麼,毀不掉的是什麼?這正是我們所思考的.。中國人應當有尊嚴的活著,應當怎樣的有尊嚴的活著?我想,此時的學生不再是對失去圓明園的痛,不只是對侵略者的仇恨,而是引發了他們對我們這一泱泱大國、對我們這一民族的思考,這才是最重要的。如何將課堂延伸到課外,如何去進行語文實踐活動,這時展現在我們面前的一個新的課題。

  新課程實施的今天,教師怎麼做成為新課程中的弄潮兒,走在新課程改革的浪尖上?我認為我們要多讀書,多鑽研。如果學生是一隻鳥,我們要給他的不是一個鳥窩,而是廣闊的天空;如果學生是一條魚,我們要給他的不是魚缸,不是小溪,而是寬廣的江河、遼闊的大海。新課程給與我們的是更多的機遇和挑戰,給予我們的是更多的思考與行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