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的智慧之陽極成陰

易經的智慧之陽極成陰

  已經的智慧裡說陽極成陰,為什麼呢?有什麼道理呢?

  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象徵動靜兩極的乾卦與坤卦有一個重要的相通之處,那就是都包含“元、亨、利、貞”四德。乾道自強不息,坤道厚德載物。乾坤之間究竟是如何相互轉化的?動靜有常、剛柔並濟的哲學觀念,對我們做人處世又有怎樣的深刻啟迪呢?

  乾卦六個爻都是陽爻,是純陽卦。如果六個陽爻一下子都變成陰爻,就變成了純陰卦,坤卦。乾錯坤,就是乾坤兩卦之間陽變陰,陰變陽,二者是互錯的關係。乾卦的卦辭是:元、亨、利、貞。坤卦的卦辭是: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乾卦只有元、亨、利、貞,坤卦多了一點條件——利牝馬之貞,多的這麼幾個字,就是它的限制。

  乾是創造的,該怎麼做就怎麼做。而坤是配合的,必須要有方向,有導引,有正確的方法。所以,利牝馬之貞,就是說人的貞,要像母馬一樣。母馬有一個特性,就是永遠追隨著公馬,公馬往哪裡跑,它就跟著往哪裡跑,公馬跑多快它就跟多快,不會給公馬一點點的負擔,不會變成公馬的累贅,反而會變成公馬的伴侶。這就叫做夫唱婦隨。但是今天有很多人聽到夫唱婦隨就火大,說婦唱夫隨不可以嗎?當然可以,反正這是夫妻兩人之間的事,夫妻自己去商量。只不過社會有一個主流價值,你有自由堅持婦唱夫隨,可是你不能標榜自己,也不能去否定人家,說時代不同了,現在不可以再夫唱婦隨了,應該婦唱夫隨,這樣不對,因為坤卦的卦辭“元亨,利牝馬之貞”告訴我們,坤的主要精神還是在於配合。

  乾是天,龍才能飛上天,所以乾用龍。坤是地,用馬,因為馬在地上跑得很快,只受一個限制,就是龍往哪裡走,它就往哪裡跟,這樣就叫做龍馬精神。而龍也有責任,要走向正確的方向,如果帶錯了,將來就會和馬同歸於盡。所以,龍馬精神,就是要求領頭的人要端正方向,要保持良好的速度,同時要看左右有什麼障礙,並事先加以排除,這樣牝馬才有辦法一路地追隨上來。

  常言道,俯首甘為孺子牛。在中國人的觀念中,牛應該比馬更能吃苦耐勞,更加順從。既然坤卦講究安順守正,那麼為什麼它的卦辭用馬而不用牛?坤卦“利牝馬之貞”的卦辭背後,又包含著哪些深刻的哲學意涵呢?

  《易經》告訴我們,任何事情都是有條件的,不是絕對的。坤卦卦辭為什麼不說“利母牛之貞”? 馬跟牛有什麼不同?在大家的印象裡,牛是比較負重的,要牛緊跟不捨恐怕有點困難,而馬是比較輕快的。而且雖然牛是順從的,馬也是順從的,可是牛,你不管叫它做什麼,它都順從,這就是盲從;馬不一樣,雖然馬忠貞不二,但是會堅守原則,該跟從的才跟從,不該跟從的還是不跟從。

  所以我們用馬不用牛是有深刻意義的。做妻子的不能是丈夫讓做什麼就做什麼,只有丈夫的要求是正當的,才能全力配合;如果丈夫的要求不合理,就堅決不能跟從,這樣才叫利牝馬之貞。

  坤有個美德,就叫成全,我們現在很少有人懂得什麼叫成全。太太雖然不一定比先生能力弱,但是為了整個家庭,要集中力量,所以太太要讓先生沒有後顧之憂,成全先生,這才是比創造更偉大的,叫做婦德。但是,因為現在大家只計較功勞,那種看不見功勞的事情都不願做,當然就談不上成全。

  乾卦講的是乾元,坤卦講的是坤元。只有乾元,就會只有理想,而始終不能落實;只有坤元,雖然能夠吃苦耐勞,但是卻沒有理想。所以,乾元跟坤元配合,才能使得理想落實。前面有人引導,後面有人能夠把事情做好,這就叫做乾坤配。

  老子的主張大家都很清楚,叫做不敢為天下先。不敢為天下先,就是講坤卦的。因為坤卦一定要追隨在乾的'後面,否則,有時會得到反效果,越努力,事情反而越糟糕,這叫幫倒忙。

  老實講,真正懂得中華文化的人,都知道老子講不敢為天下先,就是要為天下先,這兩句話是一樣的,這才叫一陰一陽之謂道。

  老子在《道德經》中寫道: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這是他的三大法寶。為什麼按照《易經》的道理,不敢為與要為,反倒成了一樣的呢?我們應該如何理解進與退、入世與出世這些看似對立的人生策略呢?

  老子講無為,孔子就不講無為嗎?無為不就是有為嗎?這些其實都很容易理解,只是我們常年以來,沒有按照《易經》的思維去處理,才會產生很多扭曲和誤解。《易經》告訴我們,一陰一陽同時存在,勿用就是要用,就是站在不用的立場來適當地應用。

  不敢為天下先,就是要為天下先。先衡量狀況,不該領先就不要領先,讓給比較合理的人,這叫做禮讓為先。可是如果讓來讓去發現自己先最合理,別人先可能會把事情搞糟,那就當仁不讓。所以中國人讓來讓去,最後當仁不讓,就是因為受到了坤卦的影響。

  夫唱婦隨,如果半路上先生生病了怎麼辦?太太也不能出去嗎?當然出去。在家裡半夜有人敲門,先生對太太說“你去開門”,算先生嗎?但如果先生病倒了,不能動了,說不定是醫生來敲門,太太也說“你去開門”,那豈不累死先生?可見夫唱婦隨還是婦唱夫隨,這是變動的,不是固定的,才叫《易經》。

  我們要得到乾元的指引,才可以全力向前。如果沒有得到乾元的指引,不為天下先是比較安全的。

  元亨,利牝馬之貞,後面是:君子有攸往。有攸往就是有所往。當一個君子打算往哪裡走的時候,要記住,先迷,後得主,利。

  一個人走在前面,假定她是坤元的話,就可能迷失方向。但如果能找到乾元,而且發現這乾元是可靠的,就跟著,反而是有利的。其實現在大家可以看得很清楚,一個女人要去哪裡,上了車就開走了,比較容易迷路,因為她方向感不好。男人的方向感遠比女人要好。所以女人不能急,要讓男人告訴你向左向右,而且要讓他提前告訴你,不要到了拐彎才說,那時候是拐不了的,要把責任給他。這個就叫做先迷,後得主,才有利於坤元。

  坤元寬厚能普載萬物,德性寬厚能久遠無疆。然而周文王在畫八卦時為什麼要故意改動坤卦在伏羲八卦中的方向?為什麼說“西南得朋,東北喪朋”的卦辭中瀰漫著討伐商紂的歷史烽煙呢?

  坤卦的卦辭接下來說: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這裡所說的西南跟東北是按照文王八卦來的。我們都知道當初周文王寫《易經》的時候,他最大的想法是要發揮其政治的功能。因為他要反商紂,要推翻商朝,建立自己的王朝,當然這不是為私人,而是為天下百姓。因此,他就把伏羲的八卦稍微改了一下。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