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中的科學思想
《周易》中的科學思想
《周易》是一部古老而又燦爛的文化瑰寶,古人用它來預測未來、決策國家大事、反映當前現象,上測天,下測地,中測人事。
《周易》是我國五千年文明史的智慧之源,中華民族智慧的寶庫,它傳承幾千年經久不衰。《周易》的歷史幾乎與中國文明史同久遠,跨越過漁獵時代,畜牧時代與農耕時代,長達三千多年的歷史,但它卻無時無刻都在散發著智慧的光芒。
近年,隨著易學熱的升溫,加之自然科學的發展,興起了易學科學熱。關於易學與科學關係的會議連續召開,論文和專著更是數不勝數,文學界、哲學界和科學界都展開了科學易的研究。本文即從幾個方面論述《周易》中所包含的科學思想,以揭開《周易》與科學關係的神秘面紗。
一、《周易》與科學的界定
《周易》一般包括《易經》和《易傳》兩部分,不是出於一時一人之手。其中,《易經》分為上經和下經兩部分。上經由乾至離等三十卦所組成,下經由鹹至未濟等三十四卦所組成。每卦由一個卦象、一句卦辭、六或七句爻辭所組成。《易傳》則由十篇文章所組成,分別是《篆》上下、《象》上下、《繫辭》上下、《文言》、《說卦》、《序卦》、《雜卦》它們如同為易經加上了翅膀一樣,故又稱為十翼。這十篇文章從天文地理人事等方面,對易經科學的邏輯和唯物的觀點的進行了全面而又系統的解釋和闡述。
與《周易》相比,“科學”更不易說清。因為它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科學事實的發展不斷豐富、充實其內容的。“科學”一詞最早由日本學者西周從英文“science”翻譯而來,中國則是康有為首次使用。現代西方科學哲學家對“科學”從兩個層面加以理解:一是“科學”的基本知識,包括科學的概念、定律、定理等。也就是對於客觀現象的科學解釋或說明,是關於客觀世界的理論;二是指科學的理論,即關於理論的理論,是人們對客觀世界進行科學說明的“概念框架”。這二者共同構成完整意義上的“科學”。缺乏任何一方,都沒有“科學”的存在,也不會產生“科學的”事實。
科學不是簡單的累加已有的觀察例項,而是要對這些例項進行理論總結。事實上,這種理解忽略了科學的發展性和歷史性的特點,只是按照近代以來的科學史實進行規劃,從而在界定“科學”時犯了“以部分代替整體”的錯誤,否定了多元化的科學模式。定義“科學”要有歷史意識,不能把西方近代科學看作科學的惟一標準。因此,在討論《周易》與科學的關係時,有必要對“科學”一詞加以區分,區分為古代科學和近現代科學。
二、《周易》與中國古代科學千絲萬縷
在中國古代,自漢代以後,儒家學說在思想界佔據了主導地位。儒家的其他經典如《詩》、《書》、《禮》、《春秋》,都是圍繞倫理教化而展開的,與科學很少涉及,但《周易》後來卻同科學發生了千絲萬縷的聯絡。究其主要原因,一是《周易》作為哲學之書,它彌補了“性與天道”(即萬物的本性與自然的道理)的不足,而“性與天道”則是古代科學與哲學共同關心的問題;二是《周易》作為卜筮之書,它是依據卦爻象的變化來推算人的命運,其中包含有一些邏輯推演和理智分析的因素,並非依靠祈禱或單憑神靈的啟示。這種特點就為《周易》同各門科學之間建立聯絡提供了可能。
中國古代科學同《周易》的結合主要是《周易》成書以後,思想家、哲學家、科學家們在註釋、發揮它的過程中實現的。在這個註釋發揮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一種專門的學問,即易學。易學大致可分成兩個派別,即象數派和義理派。象數派主張取象,即八卦所象徵的物象,解釋《周易》中的`卦爻象和卦爻辭;義理派則主張取義,即八卦和六十四卦卦名的含義,解釋卦爻象和卦爻辭。他們都奉《周易》經傳為神聖的經典,以其內容為“周孔之道”,認為《周易》本身有一個完整無缺的理論體系。
三、《周易》與近現代科學的幻影
“近代科學為什麼沒有在中國產生”,這是著名的“李約瑟難題”。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楊振寧先生在“2004文化高峰論壇”做了題為“《易經》對中國文化的影響”的報告,使得《易經》背上了“阻礙近代科學在中國產生”的罪名。楊先生認為,《易經》影響了中華文化的思維方式,它只有歸納法而沒有推演法,並且採取天人合一的哲學觀念。這種思維方式和哲學觀念是近代科學沒有在中國萌芽的主要原因。
中國古代科學與近代科學相比具有鮮明的特徵差異,這些特徵長期以來形成的慣性應該是近代科學沒有在中國產生的主要原因。
近代科學和中國古代科學的差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近代科學是科學實驗和數學證明相結合,其中的科學試驗屬於技術操作層面,而數學證明則是原理闡述的部分,也就是說,近代科學強調技術操作和原理闡述的結合;而中國古代科學偏於解決實際問題的技術創造,而不注重對事物內在規律的闡述。
(二)近代科學把宇宙整體劃分為不同的界域,如分為動物界、植物界和礦物界或者分為物理運動、化學運動和生命運動等,然後分門別類地加以研究;而中國古代科學則把人和自然界看作一個不可分割的息息相關的整體,研究物件是包括人這個主體在內的整個宇宙,不做界域的劃分。
(三)近代科學強調理性思維,側重從外部深入研究事物的形態結構、空間位置以及性質、能量等,其特點是非系統的、區域性的、靜態的;而中國古代科學則是倚重直覺體悟,忽視對事物細節的研究,從相互作用的角度研究事物的動態功能結構,其特點是系統的、整體的、動態的。
中國古代科學具有幾乎與近代科學相反的特徵,正是這些特徵限制了它向近代科學的轉變。然而我們可以發現《周易》對中國古代科學特徵的形成有很大的影響作用,《周易》的核心與古代科學的方法論有很大的相似之處,因此才會有論調說是《周易》阻礙了近代科學的產生。雖然這種觀點不是完全正確,但也有一定道理,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周易》對中國古代科學的形成或許有推動作用,但對近現代科學來說或許是沒有太大影響的。
八十年代以來,隨著“周易熱”的升溫,國際上出現了一支“科學易”的隊伍。他們站在現代科學的高度來挖掘解釋《周易》的科學思想。但是,在他們的許多評論和研究中,古老的《周易》幾乎被描述成具備了同所有現代科學的思想和方法的“一致性”和“相通性”。《周易》的“神奇性”幾乎無處不在。比如,有人以為《周易》的陰陽符號具備“二進位制”的功能,啟發了十七世紀德國科學家萊布尼茨發明二進位制原理;有人認為伏羲六十四卦圖是“一張現代的遺傳密碼錶”;但是這些研究顯然已經走入了誤區。他們忽視了一個最基本的前提,就是現代的易學研究者本身具備了現代科學的系統訓練,而古人卻只能停留在經驗的階段,因此,古人是不可能得出現代人那些“神奇”的結論的。但是,有些現代的易學研究者卻不顧這個前提,他們把自己的具備的知識附會到《周易》身上,把自己的知識說成是《周易》上“古已有之”的知識。這實際上是在神化《周易》,對科學本身的發展是沒有任何作用的。
四、結語
作為中國文化智慧的象徵,《周易》的價值是不朽的。它的深邃的哲理和獨特的思維視角,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中國古代科學的發展,而且也應該能為現代科學的發展提供思維和方法論的啟示,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並非如一些學者所提出的,《周易》與近現代科學中的任何精深理論都有關聯,這實際上是神化了《周易》的作用。
因此,現代易學研究中的一個重要任務應當是要實現《周易》價值的現代轉換。但這種轉換需要的是創造而不是牽強附會。只有這樣,周易這一古老的中華智慧才能煥發出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