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解說: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解說: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又稱《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般若心經》或《心經》,是般若經系列中一部言簡義豐、博大精深、提綱挈領、極為重要的經典。

  眾佛友!上課了!

  請大家一樣,以“如實復打”的方式來上課。

  題目:《心經》解說

  講次:第八講

  日期:2007年11月27日

  主講:釋慧祥

  請大家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祈願“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迴向:佛弟子(自己名)願以今天聽經功德,迴向給法界一切眾生,願令一切眾生,未種善根者,得種善根;已種善根者,善根增長;善根增長者,發菩提心;已發菩提心者,於菩提心不退轉;菩提心不退轉者,速成佛道;成佛道者,廣度一切眾生無有障礙。

  並願以此迴向之福,發願令佛弟子(自己名),業障消除,福慧增長,身體健康,家庭和樂,事業順利,生生世世不墮三途八難,生生世世見佛聞法隨佛修行,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成熟眾生,莊嚴淨土,早登正覺,廣度眾生。

  “皈依十方三世一切佛”三稱

  “皈依十方三世一切法”三稱

  “皈依十方三世一切僧”三稱

  稱念並回向畢者,請放掌!

  眾佛友!

  在第七講中,我們簡介說明了“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二層的現象及道理。

  現在,我接著分析說明。

  【經文】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釋經】以此緣故,當我們能在令“苦厄空掉”之中,來發展一切時。這時,再也沒有色蘊的苦。再也沒有受蘊、想蘊、行蘊、識蘊相關的苦厄了。

  【說明】

  為什麼當我們能在“空掉苦厄”之中來發展一切,則再也沒有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等等相關的苦厄了呢?

  眾佛友!

  那是因為當我們平時在發展任一樣事物時,能注意四個重點來發展,所以就自然有這些效果。

  也就是指在發展“色蘊”時,也注意要“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又發展受蘊、想蘊、行蘊、識蘊時,也是如此都要注意做到“受不異空,空不異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乃至識不異空,空不異識,識即是空,空即是識。”

  而有關“色不異空”等等的解釋在之前我已經說明過了,請大家如果不瞭解,則到http://去參考!

  【經文】無眼耳鼻舌身意。

  【釋經】再也沒有眼根所引發的苦厄了,再也沒有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所引發的苦厄了。

  【說明】

  眾佛友!

  五蘊,是屬於對“有為法”中的“諸法”的一種分類方式。

  六根,也是屬於對“有為法”中的“諸法”的另一種分類方式。

  在比對上,有人將“眼根、耳根、鼻根、身根、身根”歸納於“色蘊”的範圍。而將“意根”歸納為“受蘊、想蘊、行蘊、識蘊”的範圍。

  但是,如果依《首楞嚴經》中佛陀自己的解釋來看,“六根”本身,全都是屬於“色蘊”的範圍。“透過六根而起的種種作用中”才分出“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來的。

  首先,我引《首楞嚴經》的經文來說明“六根”本身,都是屬於“色蘊”的範圍。

  如《首楞嚴經》載,佛說:“

  由明暗等二種相形,於妙圓中粘湛發見。見精映色,結色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眼體,如蒲萄朵,浮根四塵,流逸奔色。

  由動靜等二種相擊,於妙圓中,粘湛發聽。聽精映聲,卷聲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耳體,如新卷葉,浮根四塵,流逸奔聲。

  由通塞等二種相發。於妙圓中粘湛發嗅。嗅精映香納香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鼻體如雙垂爪。浮根四塵流逸奔香。

  由恬變等二種相參。於妙圓中粘湛發嘗。嘗精映味絞味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舌體如初偃月。浮根四塵流逸奔味。

  由離合等二種相摩。於妙圓中粘湛發覺。覺精映觸搏觸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身體如腰鼓顙。浮根四塵流逸奔觸。

  由生滅等二種相續。於妙圓中粘湛發知。知精映法覽法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意思如幽室見。浮根四塵流逸奔法。”

  眾佛友!

  從《首楞嚴經》的經文中,我們就可以知道“六根”的根元,都是“四大”。

  又我們也知道“四大”是屬於“色蘊”的範圍。

  因此,我們就知道,有人將“意根”歸為“受、想、行、識蘊”的範籌,是不合佛意的。

  因為如果用成白話來說明:

  一、眼根,就是眼球及視覺神經。

  二、耳根:就是外耳、內耳、聽覺神經。

  三、鼻根:就是鼻子、嗅覺神經。

  四、舌根:就是舌頭及味覺神經。

  五、身根:就是身體及觸覺神經。

  六、意根:就是腦及腦神經。

  從這兒,我們就可以清楚的知道“六根”其實就是指“色蘊”中的“內四大及四大所造色”。

  所以“六根”是屬於“色蘊”的範籌。而非“受蘊、想蘊、行蘊、識蘊”的範籌。

  因此,對《心經》中所說的“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來說。

  《心經》中所說的“無眼、耳、鼻、舌、身、意”其實是在解釋“無色”而已。

  【經文】無色聲香味觸法。

  【釋經】也再也不會因為色塵而引發任何的苦厄了,也再也不會因為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而引發任何的苦厄了!

  【說明】

  眾佛友!

  之前我們己經說明過“六根”其實都是屬於“色蘊”的範疇。

  而這“六塵”呢?是不是也是屬於“色蘊”的範疇呢?

  答案是:對!“六塵”也是“色蘊”的範疇。

  問:如何得知“六塵”也是屬於“色蘊”的範疇呢?

  答:還是剛剛所引用《首楞嚴經》的那段經文。

  請您們再看一次就知道了。

  “由明暗等二種相形。於妙圓中粘湛發見。見精映色結色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眼體如蒲萄朵。浮根四塵流逸奔色。……(乃至)

  由生滅等二種相續。於妙圓中粘湛發知。知精映法覽法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意思如幽室見。浮根四塵流逸奔法。”

  眾佛友!請您們看看!

  “見精映色結色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眼體。…

  聽精映聲卷聲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耳體。…

  嗅精映香納香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鼻體。…

  嘗精映味絞味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舌體。…

  覺精映觸搏觸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身體。…

  知精映法覽法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意思。……”

  從經文中,我們就知道“六根”,是由“六精”映“六塵”,而結成“六根”的。

  而又這“六根”的根元都是“四大”。可見,“六塵”都是“四大”。

  眾佛友!

  四大,就是指“固體(地大)、液體(水大)、能量(火大)、氣體(風大)”及其組合而成的種種。

  我們可以很肯定的說“六根”:“眼根(視覺器官)、耳根(聽覺器官)、鼻根(嗅覺器官)、舌根(味覺器官)、身根(觸覺器官)及意根(知覺器官)”都是屬於我們的肉身的種種,所以都是固體(地大)、液體(水大)、能量(火大)、氣體(風大)”四大所組合。

  又“六塵”呢?其中“色塵”本身,被我們的“見精”所映,而結“色塵”為“眼根”的。 這用白話來說是:

  我們的真心,本具六種妙精明性(見精、聽精、嗅精、嘗精、覺精、知精)。

  又我們的真心,本來如大圓鏡,能映一切萬法。

  當我們的“見精”映“色塵”之時,如果誤將某“色塵”以為“我”,則這“色塵”就結為“眼根”。 有關這個,要如何證明呢?

  眾佛友,只要觀察,夢境之中,如何形成您的夢中的“眼根”就知道了。

  其實,夢境之中,根本沒有“眼根”的。但是,因為我們的“見精”映某一“色塵”之時,我們自己沒有“妙觀察”,而“虛妄認知”以為“某色塵”是“我”,這時“見精”就跟這個“色塵”結在一起(綁在一起),就變成我們夢中的“眼根”了。

  而人生,本來就是另一場“大夢”是眾生共業所成的“夢”,別於我們個人的夢,所以叫“大夢”。意思就是“大家一起共同做的夢”。

  所以佛陀才說:“見精映色,結色成根。”

  又眾佛友!

  在夢中,其實我們根本就沒有身體。但是我們的“覺精”映“某一觸塵”,這時因為沒有“妙觀察”,所以“虛妄認知”以為“某一觸塵”是“我”。所以就綁著這個“觸塵”而形成我們的“身體”。

  我就曾經有一個經驗。

  有一次,我在夢中,有四個人來捉住我的身體,我當時早已覺知這是在夢中,也覺知夢中不應該有身體,所以當時,夢中有人捉有左手,我就對他說“我根本沒有左手”如何能令您捉住呢?這時夢中的左手就不見了。在夢中,另一人捉住我的右手,我也對他說:“我根本沒有右手!您如何能捉住我呢?”這時右手又不見了!此夢中人還說:“他的`右手為什麼不見了?!”哈哈!

  在夢中,另一人捉住我的腳,我也同樣說:“您沒有腳可捉的!”腳也就不見了。

  又夢中,另一人要用嘴咬我的頭,我也對他說:“我根本就沒有頭可以跟您咬!”這時頭也不見了。六根都不見了。

  這時,只是一個明明白白的如虛空,如鏡子。

  因為我有如此的夢中的經驗,所以我才能理解,如佛所說的“六精映六塵,結六塵為六根”的現象。

  眾佛友!

  “六精”,是“真心”的六個本來就具足的六種功能,即“見、聽、嗅、嘗、覺、知”六種功能。

  又眾佛友!別以為這“六精”的六種功能,是從“六根”來的。

  當知,就算沒有“六根”。這“六精”的六種功能都本來就存在的。

  如何知道沒有六根,六精的功能還是存的呢?

  例如《首楞嚴經》中佛陀:

  “汝試於途詢問盲人:‘汝何所見?’。彼諸盲人,必來答汝:‘我今眼前唯見黑暗,更無他矚。’以是義觀,前塵自暗,見何虧損?!”

  眾佛友!

  一、“見精”所映,名為“色塵”。結“色塵”為我,則成為“眼根”。

  因為如此,眼根壞時,只是“色塵”變化為黑暗。“見精”根本就沒有虧損。所以盲者,才能看見黑暗。

  所以可知,“眼根”還只是“色塵”之一而已。

  二、“聽精”所映,名為“聲塵”。結“聲塵”誤以為我,則成為“耳根”。所以,耳根壞者,可以聽到靜無邊際。

  如此,三、“嗅精”。四、“味精”。五、“嘗精”。六、“知精”所映,名為“法塵”。結“法塵”誤以為是我,則成為“意根”。所以,意根壞者,還是可以覺知,所以可以再見境界來結縛之,所以投生而得到另一個身體。

  因此,可知,“六根”隨然會壞,“六精”還在。

  《首楞嚴經》中佛說:“今此會中,阿那律陀,無目而見。跋難陀龍,無耳而聽。殑伽神女,非鼻聞香。驕梵缽提,異舌知味。舜若多神,無身有觸,如來光中,映令暫現,既為風質,其體元無。諸滅盡定得寂聲聞,如此會中摩訶迦葉久滅意根,圓明瞭知不因心念。”

  眾佛友!

  從這經文,我們就知道:“六根”雖然會壞,“六精”還在。

  因此,當知“六根”不但是“四大”所組合而成,而且是“六精”映“六塵”時,弄錯了誤以六塵以為我。而不知“六精”才是“我”。

  又眾佛友!

  “六精”不是“六識”。千萬別又弄錯了!

  眾佛友!

  根、塵、識,都是“塵境”。

  又眾佛友!

  六根、六塵、六識,都是“六精”鏡中像。

  六精,喻如鏡。六根、六塵、六識,即是像。

  如《首楞嚴經》載,佛說:“阿難!識性無源。因於六種根塵妄出。”

  又《首楞嚴經》中載佛說:“以諸眾生從無始來,循諸色聲,逐念流轉。曾不開悟,性淨妙常。不循所常,逐諸生滅。由是生生,雜染流轉。若棄生滅,守於真常,常光現前。塵、根、識心應時銷落。想相為塵識情為垢二俱遠離。則汝法眼應時清明。云何不成無上知覺!”

  眾佛友!

  請大家別再追逐著“根、塵、識”,而當守住本來就永遠存在的“妙明真精”的真心。

  因此,眾佛友!應當有所體悟,“六塵”還是屬於“色蘊”的範疇。

  又眾佛友!

  受、想、行、識諸蘊,則是“根”與“塵”互動作用下所產生的現象。

  又如《雜阿含經》“比丘。譬如兩手和合相對作聲。如是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CBETA,T02,no。99,p。72,c8~10)

  眾佛友!用白話來說明就是:

  “比丘!譬兩隻手,聚合在一起拍打,就能產生聲音。

  就如同這樣,“見精”為本因,以“眼根”及“色塵”為緣,則能產生“眼識”。

  又“見精”為因,再以“眼根”“色塵”“眼識”三緣和合再一起,就產生“眼觸”。

  當“眼觸”產生的同時,就產生了“眼受”、“眼想”、“眼思”。(注:思,就是行。)

  眾佛友!

  今天說這麼多,重點就是要說:“六根”及“六麈”都是屬於“色蘊”。

  而剛剛從“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的經文中,大家都可以看出我所說的現象就在經文中。

  因此,再來做個結論。

  在《心經》的經文中的“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都還是在說明“是故空中。無色。”而已。 也就是說,當您能將“六根”“六塵”的苦厄空掉時,也只是空掉“色蘊”的苦厄而已。

  眾佛友!

  當您知道“六精”的存在,不再將“六根、六塵、六識”誤以為我。這時名為“妄念銷落”。

  《楞嚴經》載佛說:“阿難當知汝坐道場銷落諸念,其念若盡則諸離念一切精明。動靜不移憶忘如一。當住此處入三摩提。如明目人處大幽暗。精性妙淨心未發光。此則名為色陰區宇。若目明朗十方洞開無復幽黯名色陰盡。是人則能超越劫濁。觀其所由堅固妄想以為其本。

  眾佛友!

  我們從無始以來,一直都追逐著“根、塵、識”以為我,所以才會隨“根、塵、識”的無常而流轉。

  從現在起,如果您已經肯定的了知“精性妙淨”,用此精性,則當我們用真精明心來運用,用深則從生疏,到熟練;從熟練,到巧妙;從巧妙,到通達;從通達,到出神入化。

  當我們能無始來運用“根、塵、識”的習慣,都改了,不再用“根、塵、識”了。而是用“真精明心”來運作。有一天,當無始的錯誤習慣都銷落盡了,這時“色陰(色蘊)”的障礙就消失了,這時,心目明朗,十方洞開,無復幽暗。

  眾佛友!這時,就真的可以說是:“是故空中。無色。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眾佛友!

  因為時間的關係,今天就上課到此。

  作業:

  一、請寫心得。

  二、請說明“六根”“六塵”與“五蘊”之間,彼此是什麼關係。

  祈願大家健康、平安、吉祥、如意、解脫、自在。

  擴充套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主要思想

  此經文旨,原出於大部《般若經》內有關舍利子的各品,即是秦譯《大品般若》的〈序〉〈奉缽〉〈習應〉〈往生〉〈嘆度〉五品(《大品般若》卷一至卷二),唐譯《大般若經》第二分初〈緣起〉〈歡喜〉〈觀照〉〈無等等〉四品(《大般若經》卷四○一至卷四○五)。各品所說的內容是佛和舍利子問答般若行的意義、功德,此經即從其中撮要單行。

  全經260字,闡述五蘊、三科、四諦、十二因緣等概念講述自性本空的佛教義理,認為般若能度一切苦,得究竟涅槃,證得菩提果。該思想被認為是全部般若學說的核心,故稱《心經》。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