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慕蓉與《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

席慕蓉與《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

  席慕蓉的父母都是蒙古族王公貴族之後。46歲以前的席慕蓉從未見過自己的家鄉,父母口中的草原對她來說,是一個模糊而又嚮往的影子。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席慕蓉與《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一起來看看吧。

  1963年,席慕蓉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1966年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學院完成進修,獲得比利時皇家金牌獎、布魯塞爾市政府金牌獎等多項獎項。著有詩集、散文集、畫冊及選本等五十餘種,《七里香》、《無怨的青春》、《一棵開花的樹》等詩篇膾炙人口,成為經典。

  呼倫每次聽《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眼角都是溼潤的,可能是從小出生在草原,雖沒經歷過那鄉愁,卻總能被歌中的鄉愁感染。透過《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知道了蒙古族女詩人席慕容後,讀了許多她的詩,每每為之動容,遂今天決定將這樣一位優秀的蒙古族兒女的作品介紹給大家。

  席慕容1943年10月15日出生於四川,成長於臺灣,現代女詩人、知名畫家。父親母親均是來自內蒙古的蒙古人。席慕容的全名是穆倫席連勃,意即大江河,“慕容”是“穆倫”的諧音《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這首歌在內蒙古家喻戶曉,廣為流傳。它的詞締結著一家兩代、半個多世紀尋根的夢,它的曲縈繞著億萬中華民族子孫心靈的共鳴。

  在《沒有見過的故鄉》中席慕容說“小時候最喜歡的事就是聽父親講故鄉的風光,冬天的晚上,幾個人圍坐著,纏著父親一遍又一遍的訴說那些發生在長城以外的故事。我們這幾個孩子都生在南方,可是那一塊從來沒有見過的大地的血脈仍然蘊藏在我們身上。靠著父親述說的祖先們的故事,靠著子在一些雜誌上很驚喜的被我們發現的大漠風光的照片,靠著一年一次的聖祖大祭,我一點一滴的集聚起來,一片一塊的拼湊起來,我的可愛的故鄉便慢慢成型了。而我的兒時也就靠著這一份拼湊起來的溫暖,慢慢地長大了。”

  1998年在內蒙古衛視“草原往事”節目的銀屏上,席慕容面對古老的土地,虔誠下跪,捧起一抔熱土揣在胸前;撲伏在如毯的草原上,她像孩子一樣折斷了一片草葉並捧在手心,她用心地嗅著,像一下子進入了久遠的夢境……“6歲那年,遠在德國思念家鄉的父親,就是這樣在異國的土地上折斷一根草,他很陶醉地說:對了,就是這個味道!你聞一聞吧,這就是我們家鄉蒙古高原上草原的味道……”此時,閃動的淚花再也控制不住地流下了……

  “曾是軍人的父親帶著母親在50年代初就到了臺灣。那年從德國回到臺灣後,他和母親依然是做夢都想回到草原啊!可他們到死都沒有如願!日日夜夜,他們那句到死都不變更的話常常回響在我耳邊:孩子,我們去不了了,將來你一定要回我們的草原,因為我們的根在那裡……40多年了,爸爸、媽媽,我終於來到草原了!”說到這裡,席慕容已淚流滿面!此時,坐在電視前的德德瑪老師也為之動容,並透過烏蘭託噶的介紹,結識了席慕容,在德德瑪老師的倡議下,席慕容作詞,烏蘭託噶作曲,德德瑪演唱,這樣才有了這首傳世名作《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

  德德瑪與席慕容

  《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

  父親曾經形容草原的清香

  讓他在天涯海角也從不能相忘

  母親總愛描摹那大河浩蕩

  奔流在蒙古高原我遙遠的家鄉

  如今終於見到遼闊大地

  站在芬芳的草原上我淚落如雨

  河水在傳唱著祖先的祝福

  保佑漂泊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

  啊 父親的草原

  啊 母親的河

  雖然己經

  不能用不能用母語來訴說

  請接納我的悲傷我的歡樂

  我也是高原的孩子啊

  心裡有一首歌

  歌中有我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

  啊 父親的草原

  啊 母親的河

  雖然己經

  不能用不能用母語來訴說

  請接納我的悲傷我的歡樂

  我也是高原的孩子啊

  心裡有一首歌

  歌中有我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

  我也是高原的孩子啊

  心裡有一首歌

  歌中有我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

  啦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啦

  歌詞分析

  第一段歌詞所講述的是作者童年時的回憶,在作者的童年時期草原的景象只能透過父母的描述而想象出來,對於草原也只有一個模糊的印象。從前兩句歌詞可以看出,父親在作者的面前總是向她描繪草原的景象,並且可以感受到無論走到海角天涯也不能阻擋父親對於草原故鄉的.熱愛與思念。從後兩句歌詞可以看出,母親在作者面前描摹那草原遼闊與壯麗的景象,讓作者時時刻刻不能忘記自己的根永遠在草原,這也深深的體現了作者一家對於故鄉的思念之情。

  第二段歌詞主要講述了作者回到草原家鄉時的景象,並將人們從回憶拉回到了現實。從前兩句歌詞可以看出作者第一次回到故鄉時的激動與喜悅,“終於”一詞體現了作者想要回到家鄉的迫切之情,作者站在草原大地上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將淚水灑落到故土之上。從後兩句歌詞可以看出作者表現出深切的願望,作者希望和她有著相同或類似經歷的人能早日回到草原故鄉。

  第三段歌詞是作者多年來埋藏在內心中的情感的宣洩。“啊,父親的草原,啊,母親的河”,“啊”字能真切的表達出作者這些年來所有的經歷,往往用語言文字無法表達的時候,人們就會用“啊”,“啊”也是情感表達的盡頭。這句歌詞也表達出作者對於過世父母的思念之情,如今回到草原故鄉,就把草原當作父親,把河水當作母親。從“雖然已經不能用母語來訴說”這一整句歌詞可以看出,作者對草原母親有著慚愧之情,慚愧是因為自己是蒙古人但是如今卻不能用蒙語來進行交流,此外還表達了作者希望草原母親能真心接納自己的願望。從整首歌曲的高潮樂句這句歌詞可以看出,是作者對草原母親真誠的傾訴,作者表達了自己始終屬於草原的事實,同時再一次點明主題,表達了作者對草原的喜愛以及對父母的思念之情。

  曲式分析

  該曲的曲式結構是帶有引子的並列單三部曲式,整首歌曲的調性為b自然小調,中途沒有出現轉調,整首歌曲全部採用八六拍節奏型,是蒙古族音樂中的創新作品。

  引子部分為歌曲的前奏部分,右手運用柱式和絃強進入,左手運用琶音進行,旋律織體採用歌曲的骨幹音,開始時力度為強,到第五小節轉為中弱,為歌曲的進入做了充分的準備。

  第一樂段的力度為弱,速度舒緩,轉入到訴說的狀態當中,語氣主要以悲傷為主,體現了作者對小時候的追憶,織體為主調織體,旋律線為波狀旋律線,旋律起伏較大,四五度音程大跳描繪出了草原的遼闊景象,第二段歌詞表現出作者回到草原時的激動與喜悅之情,描繪了作者回到家鄉以淚洗面的場景。

  第二樂段前半部分的情感以感嘆為主,織體為主調織體,七度的音程大跳體現出作者內心的波動,力度也由弱轉變為強,十二拍長音的出現為下一句作者情感的宣洩做了鋪墊,後半部分伴有級進與跳進,波瀾起伏的旋律線將作者內心的情感表達的淋漓盡致,表達了作者想讓草原母親接納自己的深切情感。

  第三樂段是整首樂曲的高潮部分,在情緒上也是樂曲最激動的部分,運用波音的創作手法,出現了五八度音程大跳,六拍長音相繼出現,力度也是全曲最強,這一樂段主要以哭訴的情感為主,生動的刻畫了作者與草原對話的場景,後半部分為樂曲的結束部分,速度轉為漸慢,力度轉為漸弱,最終以漸漸遠去的狀態結束全曲。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