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挽徐志摩

蔡元培挽徐志摩

  蔡元培挽徐志摩是什麼呢?有著什麼精彩的對聯呢?

  活得風流,死得火速,不愧文學家態度;

  逝者目瞑,存者魂銷,仍是歷史上臼科。

  ——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挽徐志摩(1)

  上聯:談詩是詩,舉動是詩,畢生行徑都是詩,詩的意味參透了,隨遇自有樂土。下聯:乘船可死,驅車可死,斗室坐臥也可死,死於飛機偶然者,不必視為畏途。

  你的一舉一動都是詩,將來走到哪裡也自然都是樂土,怎麼樣都會死,也不用擔心坐飛就一定會死。徐志摩寫過一首情詩就叫《偶然》,全詩是:我是天空裡的一片雲,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訝異,更無須歡喜/在轉瞬間消滅了蹤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記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而蔡元培先生在聯中,專門提到“偶然”,我以為這是隻有知音才能寫得出的輓聯。

  徐志摩簡介

  徐志摩 (1897.1.15-1931.11.19),本名徐章垿,譜名徐槱森,小字又申,後留學美國時改字志摩(以字行),筆名南湖、雲中鶴等,祖籍河南省開封人,出生於浙江省海寧縣硤石鎮一個封建官商家庭。1915年畢業於杭州一中、先後就讀於上海滬江大學、天津北洋大學和北京大學。1918年赴美國學習銀行學。1921年赴英國留學,入倫敦劍橋大學當特別生,研究政治經濟學。在劍橋兩年深受西方教育的薰陶及歐美浪漫主義和唯美派詩人的影響。歷任北京大學、光華大學、東吳大學、大夏大學教授,《晨報副鐫文學刊》、《詩刊》增刊、《新月》月刊主編等。1923年加入新月社,成為新月社詩派的代表詩人。中國近代著名詩人、散文家。

  晚清時期,自幼聰明超儕。1900年入家塾讀書,先後師從孫蔭軒、查桐珍。

  民主革命時期,1907年入硤石開智學堂,從師張仲梧,古文基石堅固,奠定基礎。1910年入杭州府中學讀書。1915年考入上海滬江大學。10月29日與張幼儀結婚。1916年秋入天津北洋大學法科的預科學習。1918年6月師從梁啟超。8月赴美留學,9月入美國克拉克大學社會學系學習。1919年6月畢業於克拉克大學,9月入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學政治。1920年獲哥倫比亞大學碩士學位後,赴英國入倫敦劍橋大學研究院為研究生。1921年開始創作新詩。1922年3月在德國與張幼儀離婚。10月返國後,在報刊上發表大量詩文。1923年參與發起成立新月社。加入文學研究會。

  大革命時期,1924年與胡適 、陳西瀅等創辦《現代評論》 週刊,任北京大學教授,與陸小曼相識。4月印度大詩人泰戈爾訪華時,擔任翻譯工作,6月隨赴泰戈爾日本。1925年赴歐洲、 遊歷蘇、德、意、法等國。1926年在北京主編 《晨報》副刊《詩鐫》,與聞一多、朱湘等人開展新詩格律化運動,影響到新詩藝術的發展。同年10月3日與陸小曼結婚,移居上海,任光華大學、大夏大學和南京中央大學教授。1927年參加創辦新月書店。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1928年《新月》月刊創刊後任主編,兼在光華大學、東吳大學、大夏大學等校授課。並出國遊歷英、美、日 、印諸國。1929年在上海光華大學和南京中央大學英文系任教。應中華書局之聘,兼任中華書局編輯之職。1930年任中華文化基金委員會委員,被選為英國詩社社員。同年冬到北京大學與北京女子大學任教。1931年初與陳夢家、方瑋德創辦《詩刊》季刊,被推選為筆會中國分會理事。詩字句清新,韻律諧和,比喻新奇,想象豐富, 意境優美,神思飄逸,富於變化,並追求藝術形式的`整飭、華美,具有鮮明的藝術個性,為新月派的代表詩人。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亞於詩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飛》、《我所知道的康橋》、《翡冷翠山居閒話》等都是傳世的。

  1931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飛機到北平,因遇霧在濟南附近機觸開山, 機墜身亡,時年僅34歲。著有詩集《志摩的詩》,《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雲遊》,散文集《落葉》、《巴黎的鱗爪》、《自剖》、《秋》,小說散文集 《輪盤》,戲劇《卞昆岡》(與陸小曼合寫),日記《愛眉小札》、《志摩日記》,譯著《 曼殊斐爾小說集》等。作品已編為《徐志摩文集》 出版。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