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愁的教學設計與反思

鄉愁的教學設計與反思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將詩歌意象與生活情景的聯想相結合,理解詩歌的內容,體會詩人的情感。

  2.抓住這首詩“真摯的感情、鮮明的形象和優美的韻律”這三個明顯特徵,初步培養學生[此文轉於斐斐課件園 FFKJ.Net]分析現代詩歌的能力。

  3.培養學生[此文轉於斐斐課件園 FFKJ.Net]健康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1.深入理解詩歌的內容,深切感受詩人的思鄉愛國之情。

  2.培養學生[此文轉於斐斐課件園 FFKJ.Net]分析現代詩歌的能力。

  [教學難點]

  感受並理解詩歌優美的韻律。

  [教學方法]

  以多媒體教學為輔助手段,綜合運用反覆誦讀、師生互動和教師總結歸納的方法。

  [教具] 多媒體課件、flash動畫。

  [ 教 學 過 程 ]

  [匯入新課]

  結合學生剛剛學過的《靜夜思》和《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兩首詩,指出“鄉愁” 在中華兒女的身上代代相傳,而臺灣人民的思鄉之情更深切、更感人,匯入新課。

  [講授新課]

  一、反覆誦讀,整體感知

  先齊讀,再聽配樂朗誦,找出差別,然後請一兩位同學有感情地朗誦,聽後師生一起評價,特別注意朗誦時的語氣和節奏。

  提問:作者透過哪些具體可感的形象來抒發鄉愁?(郵票、船票、墳墓和海峽)

  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比喻)

  作者是如何安排這些形象的?(以時間為順序)

  二、師生互動,想象構圖

  1.教師範讀詩歌的第一節。

  (1)讓同學們聯絡自己在外上學、思念母親的實際情況理解詩歌內容。

  (2)請同學說出自己的聯想。

  2.請同學朗讀詩歌的第二節,教師進行指導。

  (1)構建生活場景理解內容。

  (2)補充李商隱的《夜雨寄北》,加強同學們的語文知識積累。

  3.請同學深情地朗讀詩歌的第三節,教師進行指導。

  (1)讓同學們想象三五十年之後,母親去世後自己的內心感受,加深對詩歌第三節的內容理解和情感體味。

  (2)回顧前三節意象選擇的典型性,加深學生對作文選材典型性的.認識。

  4.第四節是全文的點睛之筆,也是同學們在內容理解上的重難點。

  (1)首先應對學生進行引導:作者思念故鄉、想念親人,那為什麼不回到他們身

  邊呢?僅僅是由於有一道臺灣海峽嗎?

  (2)再從作者生世和寫作背景出發,結合生活中的事例,使同學們真切體會詩人

  的思鄉之情和企盼祖國早日統一的強烈願望

  三、指導朗讀,體會情感

  [課堂練習]

  結合自己的真情實感,運用比喻等修辭手法,模仿造句。

  鄉愁是一杯濃濃的酒

  鄉愁是一輪圓圓的月

  鄉愁是故鄉那條永遠流淌的小溪

  鄉愁是別離時媽媽不斷的揮手

  鄉愁是遠走時父親在車站久久的站立

  [課堂小結]

  正是由於具備了真摯的感情、鮮明的意象和優美的韻律,余光中的這首小詩才會成為海峽兩岸廣泛傳頌的名篇,這也正是我們分析不少現代詩歌的重要途徑。

  [課後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鄉愁》和《夜雨寄北》這兩首詩。

  板書設計

  時間 空間 鄉 愁

  小時候 母子異地 郵 票

  長大後 夫妻分離 船 票 真摯的感情

  後來 墳墓內外 墳 墓 鮮明的意象

  現在 海峽兩岸 海 峽

  鄉愁是…… 數量詞 疊詞

  我在這頭 ……在那頭 優美的韻律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