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初名雲孫,字宋瑞,一字履善。自號文山、浮休道人。江西吉州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富田鎮)人,宋末政治家、文學家,愛國詩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2] ,與陸秀夫、張世傑並稱為“宋末三傑”。寶祐四年(公元1256年)狀元及第,官至右丞相,封信國公。於五坡嶺兵敗被俘,寧死不降。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十二月初九,在柴市從容就義。著有《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後錄》、《正氣歌》等。

  留取丹心照汗青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這首著名的詩作《過零丁洋》,是響徹雲的千古絕唱,激盪過無數炎黃子孫的心胸。有人說,這首詩是文天祥在北

  京的獄中寫的`;有人說,是他臨刑前寫的;有的說,是他年輕時遭迫害後寫的。其實,是文天祥被俘後,元軍統帥要他寫封信去勸還在堅持抗戰的宋軍首領張世傑投降時,文天祥拒寫勸降信,寫下了這首詩表明心跡。具體情形是這樣的:

  1278年年底,文天祥率抗元軍隊在廣東海豐一帶與敵人多次激戰,屢獲小勝,使元軍進軍受阻。正當文天祥在五坡嶺稍作休整時,一個姓陳的海盜帶元軍突襲宋軍,文天祥不幸被捕。元軍把文天祥押往營地,統帥張弘範驚喜不已。他想,抓獲文天祥已立一大功,如果能讓他降元,則更會有利於征服天下。因為南宋不久前新擁立的小皇帝被陸秀夫等護衛,逃到珠海一帶,還沒抓到;張世傑率領的宋軍還有大批人馬駐守海邊,準備決一死戰,元軍是勝是敗還難以預測。文天祥是江南聞名的忠臣,抗元最堅決。現在抓住了他,假如能讓他去說服還在抵抗的宋軍,一定會瓦解他們的鬥志。於是,每日好酒好肉款待文天祥。

  文天祥在元軍的營帳中度過了除夕。他百感交集,想以死殉國,卻被看守得緊緊的,無法自盡。正月初二,張弘範把文天祥押上戰船,向珠江口外的零丁洋駛去。一路上,元軍將領李恆整天勸說文天祥,對他說,宋朝的國土已基本被我軍佔領,新立的小皇帝有什麼作用?雖然有幾萬軍隊護衛,但已被逼到了海邊,維持不了幾天。為了使軍士免遭殺害,請你寫封信去勸張世傑將軍投降。否則,對雙方都不利。

  文天祥一直痛不欲生,度日如年。他想,現在自己孤身一人在零丁洋裡飄蕩,無力迴天,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山河破碎,報國無門,這是多麼令人悲憤的啊!一個人有生有死,但是為民族的利益而死,死而無憾。他想起自己幾十年的坎坷遭遇,想起同生死共患難的戰友和親人,心潮如眼前的海浪洶湧澎湃,不由得眼眶溼潤了。他對李恆說:“拿紙筆來!”李恆以為他已想通,願寫勸降信了,趕忙拿來了筆墨紙張。文天祥沉思良久,揮筆一口氣寫下了《過零丁洋》這首詩。寫完後把詩稿拋給李恆說:“你拿去交差吧!我兵敗被俘,再也不能捍衛父母之邦,自己無顏見國人,怎麼能勸別人去背叛父母之邦呢?你們也太無恥了!”李恆無可奈何,只好拿著《過零丁洋》詩稿去見張弘範。張弘範展開詩稿看去,嘆道:“好詩,好詩!此人志不可奪,不要再逼他了。好好照看,等消滅了宋軍,把他押往北方。”

  一個月後,在崖山海上宋軍與元軍進行了有史以來最悲壯的一場海戰,宋軍失敗。陸秀夫揹著小皇帝跳海自盡。宋朝徹底滅亡了,而文天祥的《過零丁洋》詩,卻似日月光照宇,永留人間。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