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江》文天祥
《揚子江》文天祥
《揚子江》
文天祥
幾日隨風北海遊,回從揚子大江頭。
臣心一片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作者介紹] 文天祥(公元1236年-1282年),字履善,一定宋瑞,號文山,宋代吉州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是南宋末年偉大的民族英雄和詩人。二十歲中進士第一名,歷任刑部郎官,知瑞、贛州,官至右丞相。元兵南下時,他代表南宋和元談判,被扣,後逃出,起兵抵抗,兵敗被俘,最後英勇就義。後人在他被囚的兵馬司獄故址建文丞相祠,以資紀念。他於所遭險維及平生戰友事蹟,都作有詩歌,題名《指南錄》,可稱詩史。在大都獄中所作《正氣歌》,尤為後世所傳誦。有《文山先生全集》。
[註釋]
【譯文】:多少天,一直在北海隨風飄流,如今繞道渡過揚子江頭。我的心就像那指南針,不指著南方就不肯罷休。
[鑑賞] 《堯典》中說:“詩言志,歌詠言。”詩,一向是表達人的'思想感情和志向的。此詩,是文天祥從元軍中逃脫出來,奔向福州(當時端宗越顯在福州即位)時在途中所作。詩人運用比興手法,觸景生情,抒寫自己心向南宋,不到南方暫不罷休的堅強信念,真實地反映了作者對祖國的堅貞和熱愛。首句“凡日”、“隨風”、“北海遊”幾個字,用輕鬆的語氣寫出被元人扣押時的生活。二句“回從”、“揚子大江頭”,則是一種親切的語調。三四兩句,“臣心”,用“南方”來比“南宋”,最後“不肯休”作結,自見文天祥對南宋的忠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