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韋應物的詩詞有哪些
關於韋應物的詩詞有哪些
1、《秋夜寄丘員外》
懷君屬秋夜,散步詠涼天。
山空松子落,幽人應未眠。
2、《滁州西澗》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3、《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
悽悽去親愛,泛泛入煙霧。
歸棹洛陽人,殘鍾廣陵樹。
今朝此為別,何處還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4、《調笑·胡馬》
胡馬,胡馬,遠放燕支山下。
跑沙跑雪獨嘶,東望西望路迷。
迷路,迷路,邊草無窮日暮。
5、《東郊》
吏舍跼終年,出郊曠清曙。
楊柳散和風,青山澹吾慮。
依叢適自憩,緣澗還復去。
微雨靄芳原,春鳩鳴何處。
樂幽心屢止,遵事蹟猶遽。
終罷斯結廬,慕陶直可庶。
6、《賦得暮雨送李曹》
楚江微雨裡,建業暮鍾時。
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
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
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
7、《寄李儋元錫》
去年花裡逢君別,今日花開已一年。
世事茫茫難自料,春愁黯黯獨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裡,邑有流亡愧俸錢。
聞道欲來相問訊,西樓望月幾回圓。
8、《郡齋雨中與諸文士燕集》
兵衛森畫戟,燕寢凝清香。
海上風雨至,逍遙池閣涼。
煩痾近消散,嘉賓復滿堂。
自慚居處崇,未睹斯民康。
理會是非遣,性達開跡忘。
鮮肥屬時禁,蔬果幸見嘗。
俯飲一杯酒,仰聆金玉章。
神歡體自輕,意欲凌風翔。
吳中盛文史,群彥今汪洋。
方知大藩地,豈曰財賦強。
9、《夕次盱眙縣》
落帆逗淮鎮,停舫臨孤驛。
浩浩風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歸山郭暗,雁下蘆洲白。
獨夜憶秦關,聽鍾未眠客。
10、《聞雁》
故園眇何處,歸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
11、《九日》
今朝把酒復惆悵,憶在杜陵田舍時。
明年九日知何處,世難還家未有期。
12、《觀田家》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
田家幾日閒,耕種從此起。
丁壯俱在野,場圃亦就理。
歸來景常晏,飲犢西澗水。
飢劬不自苦,膏澤且為喜。
倉稟無宿儲,徭役猶未已。
方慚不耕者,祿食出閭里。
13、《春思》
野花如雪繞江城,坐見年芳憶帝京。
閶闔曉開凝碧樹,曾陪鴛鷺聽流鶯。
14、《寒食寄京師諸弟》
雨中禁火空齋冷,江上流鶯獨坐聽。
把酒看花想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15、《登樓寄王卿》
踏閣攀林恨不同,楚雲滄海思無窮。
數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荊榛寒雨中。
16、《淮上即事,寄廣陵親故》
前舟已眇眇,欲渡誰相待。秋山起暮鍾,楚雨連滄海。
風波離思滿,宿昔容鬢改。獨鳥下東南,廣陵何處在。
17、《自鞏洛舟行入黃河即事,寄府縣僚友》
夾水蒼山路向東,東南山豁大河通。寒樹依微遠天外,
夕陽明滅亂流中。孤村幾歲臨伊岸,一雁初晴下朔風。
為報洛橋遊宦侶,扁舟不繫與心同。
18、《淮上喜會梁川故人》
江漢曾為客,相逢每醉還。浮雲一別後,流水十年間。
歡笑情如舊,蕭疏鬢已斑。何因北歸去,淮上對秋山。
19、《冬夜》
杳杳日雲夕,鬱結誰為開。單衾自不暖,霜霰已皚皚。
晚歲淪夙志,驚鴻感深哀。深哀當何為,桃李忽凋摧。
幃帳徒自設,冥寞豈復來。平生雖恩重,遷去託窮埃。
抱此女曹恨,顧非高世才。振衣中夜起,河漢尚裴回。
20、《月夜》
皓月流春城,華露積芳草。坐念綺窗空,翻傷清景好。
清景終若斯,傷多人自老。
21、《夏日》
已謂心苦傷,如何日方永。無人不晝寢,獨坐山中靜。
悟澹將遣慮,學空庶遺境。積俗易為侵,愁來複難整。
22、《感事》
霜雪皎素絲,何意墜墨池。青蒼猶可濯,黑色不可移。
女工再三嘆,委棄當此時。歲寒雖無褐,機杼誰肯施。
23、《雜曲歌辭·行路難》
荊山之白玉兮,良工雕琢雙環連,月蝕中央鏡心穿。
故人贈妾初相結,恩在環中尋不絕。人情厚薄苦須臾,
昔似連環今似玦。連環可碎不可離,如何物在人自移。
上客勿遽歡,聽妾歌路難。傍人見環環可憐,
不知中有長恨端。
24、《寒食》
晴明寒食好,春園百卉開。彩繩拂花去,輕毬度閣來。
長歌送落日,緩吹逐殘杯。非關無燭罷,良為羈思催。
25、《七夕》
人世拘形跡,別去間山川。豈意靈仙偶,相望亦彌年。
夕衣清露溼,晨駕秋風前。臨歡定不住,當為何所牽。
26、《樂府雜曲·鼓吹曲辭·芳樹》
迢迢芳園樹,列映清池曲。對此傷人心,還如故時綠。
風條灑餘靄,露葉承新旭。佳人不再攀,下有往來躅。
27、《秋夜》
暗窗涼葉動,秋天寢席單。憂人半夜起,明月在林端。
一與清景遇,每憶平生歡。如何方惻愴,披衣露更寒。
28、《喜園中茶生》
潔性不可汙,為飲滌塵煩。此物信靈味,本自出山原。
聊因理郡餘,率爾植荒園。喜隨眾草長,得與幽人言。
29、《幽居》
貴賤雖異等,出門皆有營。獨無外物牽,遂此幽居情。
微雨夜來過,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鳥雀繞舍鳴。
時與道人偶,或隨樵者行。自當安蹇劣,誰謂薄世榮。
30、《石鼓歌》
周宣大獵兮岐之陽,刻石表功兮煒煌煌。
石如鼓形數止十,風雨缺訛苔蘚澀。今人濡紙脫其文,
既擊既掃白黑分。忽開滿卷不可識,驚潛動蟄走云云。
喘逶迤,相糾錯,乃是宣王之臣史籀作。
一書遺此天地間,精意長存世冥寞。秦家祖龍還刻石,
碣石之罘李斯跡。世人好古猶共傳,持來比此殊懸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