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嶽》意境構造分析

《望嶽》意境構造分析

  《望嶽》中,詩人選擇了一個“望”的角度,將泰山壯美的自然景觀和崇高的人文意義融為一體,寄託深遠,體勢雄渾。意境的創造是所有藝術的共同審美追求。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望嶽》意境構造分析,希望能幫到大家,更多精彩內容可瀏覽(www.ruiwen.com/wenxue)。

  《望嶽》一詩大約作於公元 736-740 年間,時值詩人考進士落榜,漫遊齊趙之際。雖然科舉失利,但詩中卻絲毫不見沮喪頹廢之意,反而呈現出昂揚向上的正能量,這正是杜甫能夠成為一位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的關鍵所在,也是我們每個人所不可或缺的。作者以一顆豁達大度的心感悟了泰山博大的生命姿態,不僅是用眼睛去看,更多是用心去感悟世界,讓我們感受到超越個人、超越自然、無拘無束的境界。這暗合了意境美學所倡導的“以神遇而不以目視”之理,從而在物我兩忘的審美體驗中,實現了詩歌無限的、永恆的“一覽眾山小”的超越之境.

  望嶽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一)上-下圖式與意境構建

  人的活動以自身為中心,以外界為座標系,相對自身而言,在高為上,在低為下,如頭在上,腳在下,就形成上-下圖式的表達。《望嶽》中,後兩句暗示讀者,詩人的觀察點在泰山之腳,仰視泰山。

  如“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詩人遙望山中雲層起伏,心胸豁然開朗,目送飛鳥歸山,眼眶幾乎為之睜裂,充分表現詩人仰望泰山時的激動,並決心“會當凌絕頂”,登上泰山之巔。因此,泰山頂峰和詩人所處的位置形成上下對比,構建了“上-下”意象圖式。

  泰山之巔暗示人生的事業頂峰,功成名就;而詩人所處的泰山之腳暗示詩人在少壯時代的事業蓄勢待發。這裡由山、人等意象,一上一下、一高一低,形成對比,組成一幅浩瀚蒼穹下,泰山巋然而立的畫面。詩人遙望感嘆並自勵的天空景、遠山景和希望景,展示出宏大而壯觀的氣勢,表現了詩人雖然進士落榜,但依舊豪情萬丈,渴望登上事業頂峰的報國之情和自強不息的精神。

  (二)始源-路徑-目標圖式與意境構建

  我們生活在一個客觀世界裡, 當我們走動時,有始源、路徑和目的地,比如從家到工作單位, 從家到商場等, 這些是在現實環境的真實體驗, 構成始源-路徑-目標圖式的表達。《望嶽》中,望的人在山腳,仰望的目標在山巔,山腳與山巔之間是險峻山路。山腳-山路-山巔,構成始源-路徑-目標意象圖式,暗指人奮鬥的心路歷程。

  人從山腳出發,要想最終抵達山巔,並非易事,只有不畏艱難,經過重重險阻的山路,方能實現。泰山之巔對應人生事業的功成名就,是追求的目標;山腳與山巔間的險峻山路,則表示建功立業途中的困難與挫折。山巔、山路和個人等意象,組成了蜿蜒山路延伸向上的振奮人心的險山景,體現了詩人不怕困難,渴望事業登峰的決心以及對前程萬 裡的樂觀和自信。

  (三)中心-邊緣圖式與意境構建

  中心-邊緣圖式來自於人對身體構造及生理器官的感知,因為人的身體有中心和邊緣之分,中心成分如軀幹和五臟六腑等核心器官比邊緣成分如手指甲、頭髮等更為重要,與此對應,形成中心-邊緣圖式的表達。

  《望嶽》中,那歸鳥所向之處,就是詩人相信自己有一天會登上的極頂。“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既自述理想,又回到泰山豐富的人文內涵中。正因為泰山的崇高偉大不僅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所以登上絕頂的願望具備了雙重含義。在詩人的想象中,登頂後,遙望八方,天高地遠,我為中心,群山萬物,皆成陪襯。相對周邊群山而言,泰山是當之無愧的中心,而功成名就的人,也是萬眾矚目,猶如眾星捧月。這就構成了中心-邊緣意象圖式(見圖 4)。個人、泰山和群山組成了開闊高遠的天空景、群山景畫面,體現出詩人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和強大信心。

  (四) 容器圖式與意境構建

  我們可以把人的身體視為一個立體的、密封的、有界限的容器,裡面盛滿了各種內臟器官。它包括容器內部、外部、界限等結構成分。當一個物體進入另一個物體時就構成了容器圖式,空間較大的那個物體相對於空間較小的物體就是容器。如將水倒進杯子裡,杯子就是水的容器;而把杯子放進冰箱裡,空間體積較大的冰箱就成了杯子的容器。

  再品《望嶽》,不難發現:詩人把無限的天地作為容器,人、山、鳥、雲等世間萬物,作為容器的填充物。相對浩瀚蒼穹、廣袤大地和巍峨泰山而言,人無疑是渺小的,正是這巨大的反差,反襯出人勇往直前、征服自然的偉大。最後,詩人以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典故結尾,以超越個人的視野,從擔當天下的高度,凸顯出自己強大自信和高遠開闊的心境(見圖 5),此圖中,圓柱體容器代表天地,虛線代表人們視線所及的範圍。

  (五) 意象交融與意境構建

  再次回到《望嶽》,詩人將泰山之巔、群山、雲層、飛鳥、山路等意象共同組成一幅宏壯開闊的畫面:浩瀚蒼穹下,巍巍泰山矗立,詩人目光透過繚繞的雲層,越過靈動的飛鳥,遙望山巔,心潮澎湃,思緒沿著曲折山路而上,登臨絕頂,給人宏大開闊之震撼。朱光潛先生說:“每首詩都自成一種境界。無論是作者或讀者:在心領神會一首好詩時,都必有一幅畫境或是一幕戲景……”物景(泰山之巔、群山、雲層、飛鳥、山路)與作者的情感水乳交融,成為一體,即景抒情,借古論今,構建出雄渾壯觀、高遠遼闊的的意境,表現了作者希望登上事業頂峰的雄心,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鬥志,以及對前程萬里的樂觀和自信。

  五、結語

  《望嶽》中,詩人選擇了一個“望”的角度,將泰山壯美的自然景觀和崇高的人文意義融為一體,寄託深遠,體勢雄渾。意境的創造是所有藝術的共同審美追求。詩歌作為古老的文學形式,其意境構建有多種方法,這其中就包括多個意象的融合運用。一首詩中往往不止一個意象,多個意象組合形成意象群,構建詩歌意境。但意境不是各個意象的簡單疊加,而是大於所有意象之和,具備了動感和層次,賦予了詩歌生命和韻味。詩人將多重意象透過對映等手法展示給讀者,讀者在品味過程中透過意象圖式對詩歌進行解析,透過想象跟隨詩人的思緒,重溫感人的意境,與詩人產生強烈共鳴。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