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俗亦雅汪曾祺 黃波
亦俗亦雅汪曾祺 黃波
有關汪曾祺作家的事蹟作品,大家瞭解哪些?下文是有關黃波寫的《亦雅亦俗汪曾祺》知識資料,歡迎大家閱讀學習。
黃波《亦雅亦俗汪曾祺》原文
買到汪曾祺的兩本小書,都是山東畫報出版社在汪氏逝世後出版的,一為《文與畫》,收錄其關於國畫的文字,並配有他自作的畫;二為《五味》,均為談吃的美文。其實汪氏小說集散文集舍中均有購藏,這次再度解囊,實在是這兩本小書裝幀精緻,開本小巧,也便於把玩。在開始回暖的陽光下,不帶任何功利目的地隨便翻翻,我突然想起,汪先生的誕辰(3月5日)就要到了。
我不懂文學,當代作家作品寓目者極少,而汪曾祺是這極少數中我最喜歡的一個。可是說到喜歡的理由,一時又無從置答。喜歡其文字的清和雅?喜歡他於文字中透露的那種彷彿不經意的淡淡的情致?……好像是,又好像不完全是。這回重讀的汪曾祺作品,均非其專攻所在,不過是其創作之餘事,居然對上面這個連自己也茫然的問題若有所悟。
汪曾祺談吃,一點兒也不氣派。拌菠菜、乾絲、豆汁兒、芸豆……都是家常物什。他自己婉辭“美食家”的桂冠時,即以此為謙謝的理由,說:“大菜,我做不了。我到海南島去,東道主送了我好些魚翅,我放在那裡一直沒有動,因為不知道怎麼做。”不喜“大菜”,只好“小菜”,這本系文人故習,猶如作詩不能露出富貴氣一樣。著有《隨園食單》的清代詩人袁枚在一封書信中就說:“飲食之道不可以隨眾,尤不可以務名。燕窩、海參,虛名之士也,盜他味以為己味。”他譏諷為世人所豔稱的“燕窩、海參”為“虛名之士”,正和汪曾祺把“魚翅”輕輕拋在一邊如出一轍。不過,文人的這種習性也要拿捏得恰到好處才行,否則,過猶不及,容易顯出幾分矯飾的味道,像袁枚就多少有一點,因為我們很難想象,時不時要在顯貴府上打秋風的他,會一心把那張饞嘴放在家常小菜上。而汪曾祺不同,他一下筆,我們就知道,這些小東西,他是真喜歡。飲食一道,汪曾祺嗜好從選料、收拾到調配、下廚,都不假手外人,而在這個過程中,他享受到的不僅是食之味,更是食之趣,而他透過那些淡淡的文字,又把這種趣味傳遞給了我們。所以,簡直沒有資格上餐桌的拌蘿蔔絲,在他手裡和眼裡竟是這般精緻,“小紅水蘿蔔,南方叫‘楊花蘿蔔’,因為是楊花飄時上市的。洗淨,去根鬚,不可去皮,斜切成薄片,再切為細絲,愈細愈好。加少糖,略醃,即可裝盤,輕紅嫩白,顏色可愛。”黃瓜皮在他那裡也是下酒的佳品,“黃瓜切成寸段,用水果刀從外至內旋成薄條,如帶,成卷。……扦瓜皮極脆,嚼之有聲,諸味均透,仍有瓜香。此法得之海拉爾一曾治過國宴的廚師。一盤瓜皮,所費不過四五角錢耳。”“嚼之有聲”四字真是妙極!世間老饕甚多,不知道有多少還會於大快朵頤中細品那一記脆聲?
汪曾祺作畫,他自己說“無師法”,只是“瞎抹”,也許近於事實,因為他原無意在畫家中爭一席地。汪氏之畫是真正的“寫意”,略有一點構思,便信手揮灑,不過事經營,不刻意求工,逸筆草草,以抒其意。這也不算稀奇,大體還是傳統文人畫的路子。值得注意的,是其入畫的物件,大蒜,紅蘿蔔,扁豆花,盤中的一尾魚,完全的生活化平民化。齊白石的畫,間有鄉野小品,但像汪曾祺這樣主要地、大規模地以日常物事入畫,似不多見。
汪曾祺文與人的風格還是他自己的文字說得最為到位。“做菜的樂趣第一是買菜,我做菜都是自己去買的。……我不愛逛商店,愛逛菜市。看看那些碧綠生青、新鮮水靈的瓜菜,令人感到生之喜悅。”有不喜歡汪曾祺的人譏諷他像遺老,可誰曾見過“愛逛菜市”、在買菜中體味“生之喜悅”的遺老?是的,汪曾祺雅,但他更是俗的,他對世俗生活的熱愛,裝是裝不出來的。
汪曾祺讓我想起兩個古代文人,就是陶淵明和蘇東坡。他們身上的一個共同點,我以為可用一句話概括,即“士大夫的趣味,平民的情懷”。陶、蘇的風雅自不消說得,而同時他們與世俗的親近也是真誠的。鄰居殺只雞邀陶淵明同享,他會樂不可支地寫一首赴席的好詩;坡翁街頭聽人談鬼,說咱們姑妄談之姑妄聽之。這樣的文人,既耿介清高,又讓我輩平民可親可感。汪曾祺繼承的,正是陶淵明和蘇東坡的餘韻。我們看他的小說和散文,抒情節制,也不刻畫大奸大惡,更不以汙穢的東西入文,其矜持頗近於傳統美學所謂“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是典型計程車大夫的審美趣味,而現在我們透過《文與畫》和《五味》所看到的,則是一個世俗化、平民化的汪曾祺。“士大夫的趣味,平民的情懷”,這可說是中國文人的一種很好的傳統。但時至今日,我們不得不想一想,應該如何使這樣的傳統不致消失了。
[練習題]
1.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
A.作者買到汪曾祺的兩本小書,一為《文與畫》,二為《五味》。真正原因是這兩本小書裝幀精緻,開本小巧,也便於把玩。
B.作者喜歡汪曾祺是緣於他文與人的風格:其文字清新,且透露出那種彷彿不經意的淡淡的情致;其人雅,但更是俗——真正熱愛世俗生活。
C.汪曾祺喜歡從菜市選料如蘿蔔、黃瓜、魚翅類,一直到調配、下廚的全過程都獨自完成,從中享受做菜的趣味和菜的滋味。
D.汪曾祺自稱作畫“無師法”,只是“瞎抹”,但從他畫的物件和“寫意”的風格來看,他的畫是雅緻的,其創意似不多見。
E.汪曾祺為文,體現出傳統的“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審美趣味,其選材不寫大奸大惡、汙穢之物,抒情節制,而讓平民可親可感。汪氏如陶淵明、蘇軾一樣有“士大夫的趣味,平民的情懷”。
2.請你結合文意談談對“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理解。
3.文章將汪曾祺與袁枚比,又將汪曾祺與陶淵明和蘇軾比,試說說這兩處對比的異同。
4.文章著重寫“談吃,一點兒也不氣派”“作畫……只是‘瞎抹’”皆屬俗事,而文題是“亦雅亦俗”,結合原文,探究作者對“俗”“雅”的處理是否得當,並談談你對“俗”“雅”的理解。
參考答案:
1.答B給3分,答E給2分,答A給1分;答CD不給分。
2.①“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是說快樂和悲傷都要有節制,不要走向兩個極端。②既有高雅的趣味,又有與世俗親近的真誠。③寫詩為文抒情有節制,不刻畫大奸大惡,更不以汙穢的東西入文,保持一種高尚的矜持。(每答對一點給2分,意思對即可)
3.①文章將汪曾祺與袁枚比,是要比出二人的同中之異:袁枚譏 諷為世人所豔稱的“燕窩、海參”為“虛名之士”,汪曾祺把“魚翅”輕輕拋在一邊,兩者如出一轍,然而汪曾祺對家常小菜的喜歡才是真喜歡。②與陶淵明和蘇軾比,是要比出異中之同:他們身上的一個共同點,即“士大夫的趣味,平民的情懷”。陶、蘇的風雅自不消說,他們與世俗的親近也是真誠的。汪曾祺繼承的,正是陶淵 明和蘇東坡的餘韻。(6分,每答出一點給3分,意思對即可)
4.文中寫汪曾祺先生的雅:有“不喜‘大菜’,只好‘小菜’,這本系文人故習”;作畫是“寫意”,大體還是傳統文人畫的路子。他的俗:喜歡的小菜都是家常物什,喜歡畫的物件是完全的生活化平民化。寫他的“俗”,其實是寫他對世俗生活的本真熱愛,同時又突出了他不同於一般文人的“雅”。亦俗亦雅,相得益彰,寫出瞭如陶淵明、蘇軾一樣既耿介清高,又讓平民可親可感的汪老形象。
【解析】
試題分析:
1.A“真正原因”理解錯誤,應該還是喜歡;C“喜歡從菜市選料如蘿蔔、黃瓜、魚翅類”文中無據,無中生有;D原文“大體還是傳統文人畫的路子”,選項“其創意似不多見”。錯誤。
【考點定位】篩選並整合文中的資訊。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實用類文字閱讀5選2的題目,主要集中對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結構、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賞析,分析文意要點和論述類文字閱讀基本相同,注意“詞語”“句子”“文段內容”和“主旨”的分析。賞析一般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當,多考核行文的語言風格,篇章的結構,引用等手法的運用。此題所有選項均考核內容,其中ACD理解或分析出現偏差。
2.這是一道資訊篩選的題目,答題時注意審清題幹,然後鎖定區位,概括文意作答,此題是區域性資訊篩選的題目,在文章的最後一段,注意提取關鍵的詞語“高雅”“世俗”“節制”“矜持”。
【考點定位】篩選並整合文中的資訊。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資訊篩選的題目,是實用類文字閱讀必考的題目,有區域性資訊篩選和綜合資訊篩選,區域性資訊篩選集中在文章的某個段落,綜合資訊篩選集中在文章的某個部分或全文。答題時首先要求審清題幹,確定試題的型別是區域性資訊篩選還是綜合資訊篩選,區域性資訊篩選要對對應的段落進行劃分,提取關鍵詞語。綜合資訊篩選注意對區域性或全文內容的概括,重點注意各段的段首和短尾的句子。答題是注意提取文中的關鍵詞語分析作答。如此題的題幹是解釋“樂而不淫哀而不傷”,透過題幹看是一道區域性資訊篩選的題目,區位在最後一段,注意提取關鍵的詞語“高雅”“世俗”“節制”“矜持”。
3.這是一道理解文意的題目,注意比較的內容,突出傳主的什麼特徵。
【考點定位】分析語言特色,把握文章結構,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分析文章的手法的題目,注意明確手法,然後解釋手法,然後明確效果,此題在題幹中給出對比的手法,答題時解釋對比了哪些內容,效果是什麼,即突出傳主的什麼特徵。
4.此題是一道探究題,解答此題,可先概述文字中汪曾祺先生的“俗”“雅”,然後再從文字中把握作者對汪曾祺“雅”與“俗”的分析與評價。可從議論性、評價性的語句中直接提煉性的概括出來即可。例如,“則是一個世俗化、平民化的汪曾祺。”“汪曾祺雅,但他更是俗的,他對世俗生活的熱愛,裝是裝不出來的。”可分別從“俗”“雅”的角度概括。
【考點定位】探究文字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能力層級為探究F。
【名師點睛】探究的題目一般有兩個方向,一是向內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內挖掘的題目主要是概括傳主的某些品質或者分析傳主成功的原因,實際原因的主觀方面也就是傳主的品質。探究傳主的品質有時給出品質,讓考生在文中找具體的事例,有時需要先概括出品質,然後再結合文章的內容進行分析,還有的是結合文章的標題或具體的語句進行探究,但基本的答題指向是一致的。這樣的題目答題時首先概括出傳主的品質,然後列舉文章中的具體事件說明,不要脫離文字隨意作答。向外延伸主要是針對文字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對自己的啟示,答題時首先明確自己的觀點,然後結合生活中的事例進行論證,論證要圍繞自己的觀點進行,做到中心突出、簡單明瞭。提出的觀點要和傳主的品質相關。此題屬於向內挖掘的題目,首先對“俗”和“雅”的含義作出解釋,然後在文中提取傳主相關的事例進行解說。
《亦俗亦雅汪曾祺》知道“亦俗亦雅”四個字型現在哪些方面?
①我不懂文學,當代作家作品矚目者極少,而汪曾祺是這極少數中我最喜歡的一個。可是說到喜歡的理由,一時又無從置答。喜歡其文字的清和雅?喜歡他於文字中透露的那種彷彿不經意的淡淡的情致?……好像是,又好像不完全是。這回重讀汪曾祺的《五味》和《文與畫》,一為談吃的美文,一為收錄其關於國畫的文字,並配有他自作的畫,均是他創作之餘所寫的小品文,居然讓我對上面那個茫然的問題若有所悟了。
②汪曾祺談吃,一點兒也不氣派。拌菠菜、乾絲、豆汁兒、芸豆……都是家常物什。他說:“大菜,我做不了。”不喜“大菜”,只好“小菜”,這本系文人雅事,猶如作詩填詞不能露出富貴氣一樣。著有《隨園食單》的清代詩人袁枚就曾譏諷世人所追捧的“燕窩、海參”為“虛名之士”,正和汪曾祺的 “不喜大菜”如出一轍。不過,文人的這種習性也要拿捏得恰到好處才行,否則,過猶不及,容易顯出幾分矯飾的味道,像袁枚就多少有一點,因為我們很難想象,時不時混跡在顯貴府上的他,會一心把那張饞嘴放在家常小菜上。而汪曾祺不同,他一下筆,我們就知道,(A)這些小東西,他是真喜歡。
③飲食一道,汪曾祺享受的不僅是食之味,更是食之趣。他透過那些淡淡的文字,又把這種雅趣傳遞給了我們。本沒有資格上餐桌的黃瓜皮,在他那裡竟是這般精緻,“黃瓜切成寸段兒,用水果刀從外至內旋成薄條,如帶,成卷……黃瓜皮極脆,嚼之有聲,諸味均透,仍有瓜香。”“嚼之有聲”四字真是妙極!世間饕餮甚多,不知道有多少人還會於大快朵頤中細品那一聲脆響?
④汪曾祺文與人的風格還是他自己的文字說得最為到位。“做菜的樂趣第一是買菜,我做菜都是自己去買的……我愛逛菜市,看看那些碧綠生青、新鮮水靈的瓜菜,令人感到生之喜悅。”是的,汪曾祺是雅的,但他更是俗的,他對世俗生活的熱愛,裝是裝不出來的。
⑤(B)汪曾祺的畫作,只是“瞎抹”,他自己說“我的畫,無師法”,其實他的畫是真正的“寫意①”。略有一點構思,便信手揮灑,不過事經營,不刻意求工,逸筆草草,以抒其意。他的畫,大體還是傳統文人畫的路子。值得注意的,是其入畫的物件,大蒜、紅蘿蔔、扁豆花、盤中的一尾魚……完全的生活化、平民化。
⑥汪曾祺讓我想起蘇東坡和辛棄疾。他們身上的一個共同點,可用一句話概括,即“士大夫的雅緻,平民的情懷”。蘇、辛的風雅自不消說得,而同時他們與世俗的親近也是真誠的。東坡街頭聽人談鬼,他會饒有興趣地說咱們姑妄談之姑妄聽之;辛棄疾夜行遇雨,他會樂不可支地寫一首唱誦豐收的好詞。這樣的文人,既耿介清高,又讓我輩平民可親可感。汪曾祺繼承的,正是蘇東坡和辛棄疾的餘韻。我們看他的小說和散文,抒情節制,其矜持頗近於傳統美學所謂“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是典型計程車大夫高雅的審美趣味,而現在我們透過《五味》和《文與畫》所看到的,則是一個生活化、平民化的汪曾祺。
⑦既有士大夫的雅緻,又有平民的情懷,可說是中國文人的一種很好的傳統。汪曾祺正是讓這種雅緻與情懷迴歸生活、迴歸真實,進而成就其平淡質樸的文風和亦俗亦雅的人生。
(文章略有刪改)
【註釋】①寫意:國畫的一種畫法,用筆不講究工細,注重神態的表現和抒發作者的情趣,是一種形簡而意豐的表現手法。
18.本文標題中的“亦俗亦雅”四個字耐人尋味,請結合文章具體內容,
說說汪曾祺的“亦俗亦雅”體現在哪些方面。(4分)
①他的畫作是真正的寫意,但入畫的物件完全的生活化、平民化。
②他用淡淡的文字,把美食的雅趣傳遞給我們,表現出他對世俗生活的熱愛。
19.品味語言,回答下面的問題。(共6分,每小題3分)
A.請比較第②段中(A)處畫線句子與改句在表達效果上的不同。
原句:這些小東西,他是真喜歡。
改句:他是真喜歡這些小東西。
B. 第⑤段畫線B句中連用三個引號,其作用分別是 , , 。
汪曾祺的畫作,只是“瞎抹”,他自己說“我的畫,無師法”,其實他的畫是真正的“寫意”。
20.文章第②段寫到了袁枚,第⑥段寫到了蘇軾、辛棄疾,這樣寫有什麼好處?(4分)
21.汪曾祺常著筆於黃瓜皮、鹹鴨蛋等家常物什,用淡淡的文字傳遞出生活的雅趣。“世間饕餮甚多,不知道有多少人還會於大快朵頤中細品那一聲脆響?”品味下面的兩段文字,聯絡自己的經歷,描述享受美食的情景,體現生活的趣味。(50字左右)(4分)
文段一:黃瓜切成寸段兒,用水果刀從外至內旋成薄條,如帶,成卷……黃瓜皮極脆,嚼之有聲,諸味均透,仍有瓜香。
文段二:高郵鹹蛋的特點是質細而油多。蛋白柔嫩……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頭”用筷子挖著吃。筷子頭一紮下去,吱——紅油就冒出來了。(節選自《端午的鴨蛋》)
(50字)
17. 示例1:特邀百對新人參與“情定桃花源”的活動,體現了在戀愛、婚姻等民間喜慶活動裡,桃花是“尚紅”禮俗的主要角色。
示例2:文人墨客即興吟詩作畫,體現了中國文人借桃花表達對生活的熱愛。
示例3:花開時節,無數遊客慕名前往體現了早春賞桃花已經成為一種習俗。
評分意見:本題共4分。每條2分,意思對即可。
18.①處示例:他不喜“大菜”,只好“小菜”,表現了他對家常物什的真喜歡。
④處示例:他既耿介清高,又讓平民可親可感。(他既有士大夫的雅緻,又有平民的情懷。)
評分意見:本題共4分。每空2分,結合文章內容闡述,意思對即可。
19.A處示例:原句運用倒裝(短句)突出強調了汪曾祺對世俗生活本真的熱愛,表達了作者對汪曾祺的讚美,改後的句子為陳述句,語氣平淡,不能充分表達這種感情。
評分意見:本小題3分。句式特點1分,突出強調的內容和情感1分,改句的不同1分。
B處示例:反語(特殊意義、否定);引用;特定稱謂(突出強調)
評分意見:本小題3分。每空1分。
20.示例:文章第②段借袁枚反襯(對比)汪曾祺對生活本真的熱愛。文章第⑤段借蘇軾和辛棄疾正襯(襯托)汪曾祺既有士大夫的趣味,又有平民的情懷。突出了汪曾祺的亦俗亦雅,表達了作者對汪曾祺的崇敬和讚美。
評分意見:本題共4分。第②段、第⑤段寫法各佔1分,突出汪曾祺亦俗亦雅1分,作者情感1分。
21.示例1:油條切段,寸許長。肉餡剁至成泥,入細蔥花、少量榨菜或醬瓜末拌勻,塞入油條段中,入半開油鍋重炸。嚼之酥脆,真可聲動十里。
示例2:洗淨,去根鬚,不可去皮。斜切成薄片,再切為細絲,愈細愈好。加少糖,略醃,即可裝盤,輕紅嫩白,顏色可愛。
示例3:這油旋兒也是一種餅,由多層面皮壘起壓成圓形,經油煎、烙烤而成,顏色金黃、層多鬆軟、蔥味香濃、又酥又脆,到口就碎。
示例4:周村燒餅通體金黃,正面粘滿芝麻,背面佈滿酥孔,濃郁的芝麻味撲面而來。輕咬一口,“咯吱”一聲,脆脆的薄片在口中四散飛濺。
評分意見:本題共4分。描寫細緻,寫出生活的趣味2分,語言生動流暢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