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散文《羅漢》

汪曾祺散文《羅漢》

  引導語:羅漢,是阿羅漢的簡稱,含有殺賊、無生、應供等義,有關汪曾祺的散文,大家是否閱讀學習了呢?他的散文好在哪裡呢?下面就是小編收集他的散文《羅漢》原文,我們一起閱讀學習吧。

  家鄉的幾座大寺裡都有羅漢。我的小學的隔壁是承天寺,就有一個羅漢堂。我們三天兩頭於放學之後去看羅漢。印象最深的是降龍羅漢,——他睜目凝視著雲端裡的一條小龍;伏虎羅漢,——羅漢和老虎都在閉目養神;和長眉羅漢。大概很多人都對這三尊羅漢印象較深。崑曲(時調)《思凡》有一段“數羅漢”,小尼姑唱道:

  “降龍的惱著我,

  伏虎的恨著我,

  那長眉大仙愁著我:

  說我老來時,有什麼結果!”

  她在眾多的羅漢中單舉出來的,也只是這三位。——她要是挨著個兒數下去,那得數多長時間!

  羅漢原來是十六個,傅貫休所畫“十六應真”即是十六人,後來加上布袋和尚和一個什麼什麼尊者,——羅漢的名字都很難念,大概是古梵文音譯,這就成了通常說的“十八羅漢”。李龍眠畫“羅漢渡江”就已經是十八人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這隊伍擴大了,變成了五百羅漢。有些寺裡在五百塑像前各豎了一個木牌,墨字某某某某尊者,也不知從哪裡查考出來的。除了寫牌子的老和尚,誰也弄不清此位是誰。有的寺裡,比如杭州的靈隱寺竟把濟公活佛也算在裡頭,這實在有點胡來了。

  羅漢本是印度人,貫休的“十六應真”就多半是深目高鼻且長了大鬍子,後來就逐漸漢化。許多羅漢都是個中國和尚。

  羅漢大致有兩種。一種是裝金的,多半是木胎。“五百羅漢”都是裝金的。杭州靈隱寺、蘇州××寺(忘寺名)、漢陽歸元寺,都是。裝金羅漢以多為勝,但實在沒有什麼看頭,都很呆板,都差不多,其差別只在或稍肥,或精瘦。誰也沒有精力把五百個羅漢一個一個看完。看了,也記不得有什麼特點。一種是彩塑。精彩的羅漢像都是彩塑。

  我所見過的中國精彩的彩塑羅漢有這樣幾處:一是昆明筇竹寺。筇竹寺的羅漢與其說是現實主義的不如說是一組浪漫主義的作品。它的設計很奇特。不是把羅漢一尊一尊放在高出地面的臺子上,而是於兩壁的半空支出很結實的木板,羅漢塑在板上。羅漢都塑得極精細。有一個羅漢赤足穿草鞋,草鞋上的一根一根的草莖都看得清清楚楚,跟真草鞋一樣。但又不流於瑣細,整堂(兩壁)有一個通盤的,完整的構思。這是一個群體,不是各自為政,十八人或坐或臥,或支頤,或抱膝,或垂眉,或凝視,或欲語,或諦聽,情緒交流,彼此感應,增一人則太多,減一人則太少,氣足神完,自成首尾。另一處是蘇州紫金庵。像比常人小,身材比例稍長,面目清秀。這些羅漢好像都是蘇州人。他們都在安靜沉思,神情肅穆。如果說筇竹寺羅漢注意外部筋骨,頗有點流浪漢氣,紫金庵的羅漢則富書生氣,性格內向。再一處是泰山後山的寶善寺(寺名可能記得不準確)。這十八尊是立像,比常人高大,面形渾樸,是一些山東大漢,但塑造得很精美。為了防止參觀的人用手捫觸,用玻璃龕罩了起來,但隔著玻璃,仍可清楚地看到肌肉的紋理,衣飾的刺繡針腳。前三年在蘇州直看到幾尊較古的羅漢。原來有三壁。東西兩壁都塌圮了,只剩下正面一壁。這一組羅漢構思很有特點,背景是懸崖,羅漢都分散地趺坐在巖頭或洞穴裡(彼此距離很遠)。據說這是梁代的作品,正中高處坐著的戴風帽著赭黃袍子的便是梁武帝,不知可靠否,但從衣紋的簡練和色調的單純來看,顯然時代是較早的。據傳紫金庵羅漢是唐塑,寶善寺、筇竹寺的恐怕是宋以後的了。

  羅漢的塑工多是高手,但都沒有留下名字來,只有北京香山碧雲寺的幾尊,據說是劉鑾塑的。劉鑾是元朝人,現在北京西四牌樓東還有一條很小的衚衕叫做“劉鑾塑”,據說劉鑾原來就住在這裡,但是許多老北京都不知道有這樣一條名字奇怪的衚衕,更不知道劉鑾是何許人了。像傳於世,人不留名,亦可嗟嘆。

  中國的雕塑藝術主要是佛像,羅漢尤為傑出的代表。羅漢表現了較多的生活氣息,較多的人性,不像三世佛那樣超越了人性,只有佛性。我們看彩塑羅漢,不大感覺他們是上座佛教所理想的最高果位,只覺得他們是一些人,至少比較接近人,他們是介乎佛、菩薩和人之間的那麼一種理想的化身,當然,他們也是會引起善男子、善女人頂禮皈依的虔敬感的。這是一宗非常重要的'文化遺產,不論是從宗教史角度,美術史角度乃至工藝史角度、民俗學角度來看。我們對於羅漢的重視程度是很不夠的。紫金庵、筇竹寺的羅漢曾有畫報介紹過,但是零零碎碎,不成個樣子。我希望能有人把幾處著名的羅漢好好地照一照相,要全,不要遺漏,並且要從不同角度來拍,希望印一本厚厚的畫冊:《羅漢》;希望有專家能寫一篇長文作序,當中還要就不同寺院的塑像,不同問題寫一些分論;我希望能把這些羅漢製成幻燈片,供研究用、供雕塑系學生學習用,供一般文化愛好者欣賞用。

  六月十三日

  載一九九八年第一期《收穫》

 

  汪曾祺散文選讀後感

  法國雕塑大師羅丹曾說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汪曾祺先生就是這樣一位智者,他擅於將生活中的瑣碎雜亂串聯成一幅幅生動別緻的畫卷。汪老的筆調平淡質樸,貼近生活細節,不追求華麗辭藻的刻意堆砌,不注重觀念思想的有意灌輸,在他的文章中,一切的一切都顯得那樣自然純樸,卻又意味深長。古云文如其人,汪老一生處事淡泊、不計名利,即使身處逆境,也心境釋然,人格魅力令人景仰。在被打為右派下放張家口勞作的日子裡,他奉命畫出了一套馬鈴薯圖譜。他認為在馬鈴薯研究站畫圖譜是“神仙過的日子”,畫完一個整薯,還要切開來畫一個剖面,畫完了,“薯塊就再無用處,我於是隨手埋進牛糞火裡,烤烤,吃掉。我敢說,像我一樣吃過那麼多品種的馬鈴薯,全國蓋無二人。”汪先生的品行心境決定了他散文創作的獨特風格,讀汪老的散文,猶如在和一位性情和藹、見識廣博的老者拉家常,雖然話語平實,但饒有風趣,令人回味無窮。

  (一)汪老散文之貼近生活

  拜讀過汪先生的諸多散文之後會發現,他所寫散文的主題大都是生活中的凡人小事,都是我們平常生活中遇見卻未細心留意的人或物。如《夏天》中對夏天景色的細微描寫,《泡茶館》對茶館裡的閒人趣事的生動刻畫。汪老從細小的視角嵌入,寫凡人小事,記鄉情民俗,談花鳥蟲魚,考辭章典故,善於捕捉生活中的平凡之美,並於平凡事物中發現不平凡的趣味。

  現代社會下的都市人生活節奏加快、生存壓力劇增,他們沉浸於工作和學習中,閒情逸致都拋之腦後,對於 身邊平凡的人或物他們無暇顧及。除了工作學習,他們無法體會到生活的其他樂趣,他們的世界被物慾所包圍著,周圍一切平凡美好的事物都與他們劃清界線,他們將自己侷限在自我的小世界裡,然而社會生活的喧囂與緊張唯有透過心靈的恬淡與靈靜才能得到調劑與釋放。許多讀者喜愛汪老也正是被他對凡人小事的審視與關注所吸引,在汪老的散文中可以感受到心靈的愉悅和淨化,進而對周圍環境有了重新的注目。

  (二)汪老散文之平淡質樸

  汪曾祺先生曾說過:“我覺得傷感主義是散文的大敵。挺大的人,說些姑娘似的話…… 我是希望把散文寫得平淡一點,自然一點,家常一點的。”正如汪老所言,他的散文中至始至終瀰漫著平實主義風味,散文語言簡單易懂,曾有評論家評價汪老的語言十分特別,拆開來看,每一句都很平淡,但放在一起,就別有一番味道。個人比較喜歡汪先生的《多年父子成兄弟》,文章筆調樸實,如拉家常,但卻字裡行間中折射出父子之間無需言語表達的親情。

  (三)汪老散文之以小見大

  汪先生的散文並不是一味描寫生活瑣事,他對事物往往有其獨到的見解感悟和奇妙的審美髮現,擅於以小見大,透過事物的現象看到本質。如汪老在其散文《吃食和文學》中談到苦瓜到底是不是瓜時,最後從苦瓜想到文學創作,他說作家應該口味雜一點,不能對自己沒有看慣的作品輕易地否定、排斥。汪先生這種生活中的敏思與睿智,是值得我們所提倡與奉行的。“我思故我在”,不斷的思考才能迸發生命的靈感。

  (四)汪老散文之樂觀豁達

  先生的散文格調向我們展示的永遠是樂觀向上的精神與內涵,這與他一生淡泊名利、追求恬然自得的生活方式有關。現在的很多藝術過於浮躁,無病呻吟,汪曾祺先生則是要從內容到形式上建立一種原汁原味的“本色藝術”或“綠色藝術”,創造真境界,傳達真感情,引領人們到達精神世界的淨土。從汪老散文中散發出來的豁達精神對於我們的人生是一種鼓舞,不管經歷多大挫折與磨難,堅信曙光的到來,保持一顆積極向上的心態,享受人間的悲歡離合、酸甜苦辣。當我們真正以樂觀胸懷視之,我們會發現任何的困難都只是成功道路上的基石。

最近訪問